⑴ 我國的商業銀行有哪些
商業銀行主要分為:
1、國有商業銀行,包括:工、農、中、建;
2、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交通銀行、中信實業、光大、民生、浦東發展、深圳發展、廣東發展、興業、華夏。交通銀行屬於股份制商業銀行,但其大本分的股份由國家控制,很少的股份由個股東控制;
3、地方性商業銀行:即各城市本地在原有城市信用社基礎上重組改制建立的地區性商業銀行,數量較多,一般大中城市都有,如太原市商業銀行,煙台市住房儲蓄銀行等。規模較大有北京銀行、上海銀行等。
政策性銀行不屬於商業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
(1)德州銀行股東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⑵ 廈門有德州銀行嗎
沒有,德州銀行前身是德州市商業銀行,成立於2004年12月7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政策指導和行業監管下,在廣大股東單位和企業的密切配合下,在廣大市民群眾的廣泛信賴和大力支持下,德州市商業銀行 緊緊立足「地方金融 市民銀行」市場定位,以建設「經營業績好、資產質量好、內控管理好、遵紀守法好、社會服務好」的良好銀行為目標,集優資源,集約經營,實現了速度與結構、規模與效益的有機統一。
⑶ 齊魯村鎮銀行和齊魯銀行是一個銀行嗎
是一個銀行。齊魯銀行穩步探索綜合化經營。發起成立了章丘齊魯村鎮銀行,接收河南、河北15家村鎮銀行,對外投資濟寧銀行和德州銀行,是山東省城商行聯盟並列第一大股東,在探索綜合化經營的道路上穩步邁進。
縱觀城商行更名,一般仍然體現了所在城市的地域特色,如寧波銀行、青島銀行等,濟南市商業銀行更名為何不叫「濟南銀行」、「泉城銀行」,而是叫「齊魯銀行」?
在齊魯銀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其董事長邱雲章直言:「我們打山東牌是早有預謀的,早在2001年我們推出自己的銀行卡—— 齊魯卡,2006年,我們開始研發核心業務系統——KD系統,KD隱含的意思是跨越山東。多年來,我們的發展思路一直是立足濟南、依託山東、延伸全國。」
(3)德州銀行股東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齊魯銀行是山東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1996年6月6日,濟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聯社組建了濟南城市合作銀行;
1998年6月6日,更名為濟南市商業銀行;
2004年9月8日,濟南市商業銀行與澳洲聯邦銀行(CBA)實現戰略合作,成為山東省第一家、全國第四家實現中外合作的城市商業銀行;
2008年3月19日,該行聊城分行開業,走出了濟南市;
2008年11月30日,該行天津分行開業,由此成為山東省首家在省外異地設立分行的城市商業銀行。
2010年8月27日,青島分行成立。
截至2009年12月31日,齊魯銀行轄有72家分、支行(部),在崗員工1800餘人。全行總資產617.35億元,是成立之初的19倍;各項存款余額546.55億元,是成立時的20倍;
各項貸款余額353.1億元,是成立時的20倍;2009年實現經營利潤10.64億元;實現凈利潤4.88億元,同比增長38.99%;成立以來累計實現經營利潤50.64億元,累計上繳稅金18.57億元(以上數據尚未審計)。
⑷ 德州銀行的介紹
德州銀行前身是德州市商業銀行,成立於2004年12月7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政策指導和行業監管下,在廣大股東單位和企業的密切配合下,在廣大市民群眾的廣泛信賴和大力支持下,德州市商業銀行 緊緊立足「地方金融 市民銀行」市場定位,以建設「經營業績好、資產質量好、內控管理好、遵紀守法好、社會服務好」的良好銀行為目標,集優資源,集約經營,實現了速度與結構、規模與效益的有機統一。
⑸ 問全國有多少個德州銀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1個德州銀行。
德州銀行前身是德州市商業銀行,成立於2004年12月7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政策指導和行業監管下,在廣大股東單位和企業的密切配合下,在廣大市民群眾的廣泛信賴和大力支持下,德州市商業銀行 緊緊立足「地方金融 市民銀行」市場定位,以建設「經營業績好、資產質量好、內控管理好、遵紀守法好、社會服務好」的良好銀行為目標,集優資源,集約經營,實現了速度與結構、規模與效益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