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一個普通的銷售員做到營銷總監再到總經理,中間需要涉及到哪些職位呀
從普通的銷售員,做銷售總監,要看你是何種類型的企業和你們公司的晉升制度是如何的,這才能真正的決定你的上升速度和上升空間,另外,現在帶領你們團隊的銷售經理的帶隊能力也會有很大的不同,步驟從銷售到銷售總監大概需要3-4個職位的晉升.當然如果遇到大的機構改革,也有可能一步登天,從銷售總監到總經理.這就不是能力和時間的問題.跟多的是機遇,你首先要讓董事會或者公司的總部對你有足夠的了解.並且你在公司的工作背景和工作能力.決定了董事會的判斷.只是單一的回答你的問題可能很難.
有幾本書我可以建議你看看[圈子圈套]1-3
[浮沉] [杜拉拉升職記] 看過之後我想可能對你的人生規劃有一些提示吧.
2. 如何判斷區域營銷經理室一名合格稱職的管理者
營銷管理者必須認清自己的角色。現代營銷管理者具有以下三大角色。 一、不是自己做,而是組織大家做 東莞某機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和銷售高低壓配電控制設備的專業化公司,成立於90年代中期,公司現有人員30餘人,3位銷售人員,市場區域主要是在泛珠三角,客戶主要是房地產、新廠房、安裝公司、水電公司及供電公司等,銷售方式是利用老總的關系和業務員的推銷,公司從未對營銷人員進行過培訓,2003年年銷售額1500萬元。 惠州某企業是90年代中期成立的專業生產和銷售舞台燈光的企業,以外銷為主,多年來公司一直致力於國內市場的銷售。國內市場有一名營銷副總,另加2名文員,公司的主要業務由總經理和營銷副總2個實現,總經理和營銷副總都是做業務的一把好手,但迄今為止,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僅幾百萬元。 北京某高科技公司是一家高速公路、電信等收費系統的供應商,該公司的營銷副總每次與筆者交流都說十分忙和累。筆者問他為什麼,他說他每年個人業績過億元,由於自身素質好,文化層次高,所以客戶大部分是由他把定單拿回,他說客戶都想見他,願意與他溝通交流。他說由於該行業所接觸的都是局長、處長,老總,客戶層次級別特別高,其它人員去了他搞不定。我又問他,公司業績是否還可以做得更好,他說完全可以,但苦於他時間不夠,精力有限,只能如此。 由以上三個案例,我們看到營銷管理者們(總經理)非常努力,也很善於利用關系,公司也主要是靠他們個人的業績在支撐,但是,遺憾地是前兩個企業苦苦經營多年所取得的業績實不敢恭維,十來年,幾百萬元,高的一千多萬元;第三個企業的業績量是否還可以做的更大?他們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營銷管理者把自己的角色都是定位在大業務員上,他們更多地是奔赴一線,直面客戶,自己把定單拿回來,親力親為。可以說,企業之所以長不大,難以規模化產業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幾個管理者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即有組織而不利用組織,站在組織者的位置上而不組織,一直是在利用個人的力量,而不是利用組織的力量。 我們在為這些管理者個人因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業務而鼓掌的同時,確實發現他們也耽誤了公司,可能制約和影響了公司的發展,成為企業的罪人。因為市場是無限的,而他們的時間,精力及能力是有限的,致使公司的表現和業績也只能停留在管理者個人時間、精力以及能力有限的范圍內。在這里做個設想,假如這幾個管理者們真正組織、指揮、帶領一批人去做業務,即使這一批人沒有他優秀,但是一批人在做市場,那結果會如何?過去是1人做,現在是500人在做,以500人對1人,其業績完全可能呈幾何級數增長。 所以現代營銷管理者的角色之一就是不是自己做,而是組織大家做,招聘、培訓、管理、指揮,通過一個團隊取得市場更大成功。 組織大家並利用組織的力量,是做大市場,做大企業的必由之路! 二、不僅自己會做,更應該指導大家做 深圳有一企業的營銷總監管理的業務員有二百七十多人,其中分管各市場的銷售部長有九位。有一天,這位營銷總監對筆者說他有個非常苦惱的問題,那就是部下很少給他打電話。由於要對市場狀況了解掌握,感覺踏實,他很希望部下多請示匯報介紹情況。剛開始的時候,他經常給部下打電話詢問情況,他打的多部下打的少,開始還行,到後來覺得老是這樣就沒面子,心裡不舒服;又特別希望部下多打電話,但又不好直說甚至命令。這位總監說這些職業經理人一點都不職業,不知該如何辦?筆者問這位總監部下是知道應該給你打電話而故意不打,還是不知道應該給你打電話?有沒有這種可能:其實,部下也是很願意與上級保持良好溝通的,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你有恐懼感,擔心對市場工作的進展和發生的事情不了解,部下不知道應該多請示匯報。筆者說由於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歷程不長,中國職業經理人並未形成,或者說,我們現在所說的職業經理人並不完全清楚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言行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在筆者的建議下這位總監組織了一場職業經理人培訓,後來這位總監非常感激地告訴筆者部下完全變了樣,原來並不是部下不職業,而是他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瑞德豐是一家專業化的復配農葯供應商,過去對業務人員下市場的管理非常粗放粗獷,後來,公司制定了《營銷人員拜訪客戶工作執行細則80條》,在《80條》中,對業務人員找店、進店、離店、客戶拜訪、送貨上櫃、店頭宣傳、信息反饋及日常工作制定了明確規定,要求業務人員按照《80條》來規范言行和開展工作。比如,進店10件事:首先打招呼;二是自我介紹,送名片,送小禮品;三是尋找話題與對方溝通;四是參觀零售店,了解其店規模;五是推薦新品種;六是……,自2000年開始,每年僅珠三角市場就實現銷售幾千萬元,使瑞德豐位居行業之首。 依波表三年前在手錶行業排名第十,近兩年依波表推行顧問式營銷,即在顧客購買產品時,引導顧客消費,詳細介紹公司和其它競品的優劣勢,幫助顧客理清需求,使顧客在全方位了解產品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選擇,徹底改變了過去以推銷為主的銷售模式和方式。但是,面對五百餘人的營銷隊伍怎麼辦?自2002年開始,依波表與營銷專家一起制定了《光大依波專銷員工作手冊》,從專銷員的工作態度、技能、知識、儀容服飾、肢體語言、文明用語以及心理素質等一一明確,並分期分批對專銷人員進行演練培訓,直至很好掌握,致使依波表成為了行業領頭羊。 說起華為公司,眾所周知,但是說起華為1999年就制定的《優秀客戶經理模型》,恐怕非華為員工知道的並不多。翻開《優秀客戶經理模型》,認真讀一遍,一下子就會明白了作為一名業務員,在華為應該怎麼做,怎麼做才能成為華為一名優秀的客戶經理。該模型從銷售人員使命、市場部文化、角色與工作、考核與評價、做人、素質、必備知識、行為規范與職業道德、技能與績效、職業通道、發展與創新做了全面系統的詮釋。一位業務員有了《優秀客戶經理模型》,就有了方向,有了標桿,就會按照模型去做,就會少走彎路,不再去「摸著石頭過河」,企業也避免了因太多人員由茫然探索而增加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企業也不再依賴個人素質的優劣發揮而去取得無保障的業績。 看看身邊的企業,有一種共性的現狀是太多的企業在招聘業務員後僅舉行了產品知識和入職方面的簡單培訓,有的什麼培訓都沒有,就將業務員派往市場一線。有的業務員跟著老業務員學,有的靠自身摸索,結果自身素質高的業務員市場表現和業績還不錯,大部分不盡人意,有的很快就被淘汰,有的發現「自己不行、不合適」而選擇了離開。常常營銷管理者們以為業務人員知道該怎麼做,而事實上,業務員並不是不想做、不想做好,而的確是不知道怎麼做,這就是現狀! 不少營銷管理者花了太多的時間玩一種游戲:招人——讓你做——看你做——發現你不會做——不讓你做——再招新人——再讓新人做……,一直玩下去。 筆者18年來的感慨就是:對我最感激的人是那些認為跟著我學到東西獲得成長的人——原來我們的部下是那麼渴望我們的指導和幫助! 在中國,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營銷管理者的前提條件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導師!
3. 星途換將 原東風雷諾副總裁陳曦任營銷中心總經理
(文/彭科峰)新春剛過,車企的人事調整依然在繼續。日前,原東風雷諾副總裁入職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星途,擔任EXEED星途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奇瑞股份副總裁、奇瑞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賈亞權不再兼任星途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陳曦在加入星途之前效力東風雪鐵龍品牌多年,曾擔任東風雪鐵龍總經理。2016年5月,陳曦才來到東風雷諾任職。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法系車的衰敗已成定局,東風雷諾的境遇更是不堪。在這樣的情況下,陳曦離開東風雷諾來到星途,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不過,陳曦能夠帶領星途實現奇瑞品牌向上的夢想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公司副總和營銷總經理哪個大
公司的副總大,營銷總經理只是一個部門的經理
5. 碧桂園 滬蘇區域營銷總經理是誰
對,上海改G50了,但外地還沒改。 經過:青浦、湖州、廣德、宣城、銅陵、池州、安慶 其中宣城-銅陵段無高速,也可以宣城-蕪湖-銅陵繞一下就全程高速了
6. 金科集團cfo是誰求解答
李華先生
金科集團財務副總裁,即財務負責人。
1963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曾在涪陵中醫院、涪陵電大等單位工作,曾任中國建設銀行涪陵分行財務科科長、審計科科長、豐都支行行長、涪陵分行行長助理兼營業部總經理,招商銀行重慶分行渝中支行行長、重慶分行風險控制部總經理、公司銀行部總經理,中信銀行重慶分行公司第五部總經理、風險管理部總經理。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任金科集團副總裁,2011年9月19日起任本公司副總裁。
7. 營銷總監、營銷副總和營銷經理有什麼區別
沒有標準的架構,各個企業是可以不同的
營銷經理可以按負責區域、負責品類或品牌劃分
營銷總監是負責所有區域或品類的,也就是管理營銷經理的
營銷副總是總經理的副職,負責管理公司營銷方面的業務,就是制定方向的
總經理下可以直接下設營銷總監,有沒有副總要看具體的業務量及分工,沒有統一的規定的
組織機構通常分為直線型和樹形兩種
直線型就是一環大於一環,最上面由總經理管理,這樣單一崗位的工作量會非常大,通常超市是這樣的
樹形就是總經理下設各個並列的部門,如營銷、行政、財務等等,這樣分工明確,但是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好
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