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葯品營銷青蒿素華立集團

葯品營銷青蒿素華立集團

發布時間:2021-06-17 01:13:59

Ⅰ 重慶華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重慶華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深圳證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股票簡稱:「華立葯業」,證券代碼:000607),系華立集團控股的三家醫葯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成立於1999年,由華立集團收購「ST川儀」並完成資產置換而來,並於2006年6月由重慶華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改為現名。公司在青蒿素、紫杉醇產業,一條集研發、種植、原料提取、制劑生產、國際營銷(合作)的產業鏈已形成並運作,在「特色資源,健康人類」的經營理念指導下,公司積極實施「以青蒿素產業為龍頭、以發展獨特稀缺性醫葯資源產業為核心,成為一個國際化的醫葯企業」的發展戰略。

Ⅱ 青蒿素發展史

一、青蓄素類葯物的發展史
青蒿素是我國在世界首先研製成功的一種抗瘧新葯,它是從我國民間治療瘧疾草葯黃花蒿中分離出來的有效單體。它的研究始於60年代中期。在周總理親自批示下,數百名科學家經過堅持不懈的深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它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究開發並在國際上注冊的為數不多的一類新葯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價為治療惡性瘧疾唯一真正有效的葯物。伊斯坦布爾第十屆國際化療會議上6000名各國醫壇專家公認青蒿素為治療瘧疾的中國神葯,是世界醫葯史上的剖舉,是對人類的重大貢獻。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提供經費進行驗證推廣。
由於青蒿素不溶於水,在油中溶解度也不大,其劑型僅為栓劑,生物利用度較低,影響了其葯效的發揮。從8O年代中期起,國內就開始研製青蒿素衍生物及復方。我國又研製成功青蒿琥酯、蒿甲醚和雙氫青蒿素3個一類新葯,青蒿琥酯、蒿甲醚可以口服和注射,而雙氫青蒿素則用於口服和栓劑。還開展了抗瘧復方的研製,研製出了復方雙氫青蒿素和復方蒿甲醚。目前已上市品種有雙氫青蒿素制劑、青蒿琥珀酸酯制劑、蒿甲醚制劑和復方蒿甲醚等。

二、青蒿素類葯物的葯理特點
根據抗瘧葯對瘧原蟲生活史的作用環節和實際應用,可將它們分為3類:
a.作用於原發性紅細胞外期,主要用於預防的抗瘧葯,如乙胺丁醇;
b.作用於紅細胞內期,主要用於控制症狀的抗瘧葯,如氯喹、奎寧、咯萘啶、青蒿素等;
c.作用於繼發性紅細胞外期,主要用於控制復發和傳播的抗瘧葯,如伯氨喹。青蒿素類葯物主要用於控制瘧疾症狀,而對於預防和控制復發基本上無作用 經葯理學及臨床研究,膏蒿素類葯物已經得到世界范圍的廣泛認同,它們具有很強的抗瘧原蟲活力,並對惡性瘧具有特殊療效。它們對紅細胞內期瘧原蟲有殺滅作用,而對紅外期和繼發性紅外期無影響。其抗瘧機制也很獨特,它們主要作用於滋養體的膜結構,使食物泡膜、線粒體膜、核膜和內質網等發生改變,最後導致蟲體結構裂解。
它們在控制瘧疾症狀、救治腦型瘧與抗氯喹原蟲耐葯株惡性瘧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其缺點是復發率高,但復發率也隨治療時間的延長而降低。以雙氫青蒿素為例,用葯3天的復發率為52 ,用葯5天的復發率為5 ,用葯7天的復發率為2 。
三、青蓄素的資源情況
青蒿素來源主要是從黃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或提取黃花蒿中含景較高的青蒿酸,然後半合成得到。從全合成的工藝復雜,成本太高;組織培養則因技術和實際應用投入產出比等原固尚不成熟。目前除黃花蒿外,尚未發現含有青蒿素的其它天然植物資源。黃花蒿雖然繫世界廣布品種,但青蒿索含景隨產地不同差異極大。據迄今的研究結果,除我國重慶東部、福建、廣西、海南部分地區外,世界絕大多數地區生產的黃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無利用價值。據國家有關部門調查,在全球范圍內,目前只有中國重慶酉陽地區武睦山脈生長的青蒿素才具有工業提煉價值。對這種獨有的葯物資源,國家有關部委從80年代開始就明文規定對青蒿素的原植物(青蒿)、種子、干鮮全草及青蒿素原料葯一律禁止出口。」在青蒿素的科研開發中,只鼓勵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參與 因此,無論從資源還是研發上講,我國具有明顯的優勢。
四、瘧疾及其在國內外的發病情況
瘧疾是當今世界上流行最廣,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熱帶寄生蟲傳染病。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近年統計報告t全世界瘧區分布在1。0多個國家的207300萬人口(佔世界總人口40 ),據不完全統計,生活在瘧區的臨床患者4~5億多人,每年死亡200~300萬人。以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最為嚴重。而瘧疾危重病區主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熱帶非洲國家。許多到非洲經商、旅遊的外國人也容易感染瘧疾。因此,非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抗瘧葯市場.在其醫葯貿易總額中約有一半左右的經費用於進口抗瘧葯麴及相關物品。目前全世界每年抗瘧葯銷售額高達15億美元。
瘧疾在我國分布也很廣,其中以問日瘧最多,遍及全國;惡性瘧次之,主要分布於南方;三日瘧在南方山區呈散在性分布;卵圓瘧少見。流行程度由北向南漸趨嚴重 如貴州省素稱 瘴癘之鄉」,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省瘧疾發病率亦較高。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每年瘧疾患者有3000萬以上.解放後,由於大力開展了防治工作,瘧疾在多數地區的發病率已大為降低,年發病率已從1954年的萬分之122.6降至199O年的萬分之一,一些大城市瘧疾已十分少見。然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繼續和深入,對外交流日益廣泛,以及旅遊事業的發展等,出入國境的人數劇增,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給瘧疾的傳播和蔓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例如,據有關資料稱:1 979年深圳市僅7名瘧疾病人。隨著特區的建設發展,大量流動人口由各省、自治區涌人,加上工地居住條件簡陋,瘧疾迅速蔓延,至1984年,全市瘧疾病人達7427人,在健康人群中瘧原蟲的帶蟲率也高達10.3 。另據上海市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統計,上海市郊縣瘧疾已基本得到控制,l 987~1991年,本地區人患瘧疾的有196人,年發病率十萬分之0.44~1.04;而同期外來人口患瘧疾的有613人,為本地區人的3倍。對外來人口抽樣調查,帶蟲率高達0.82 。
總的來看,目前抗瘧葯的市場主要還是在國外,特別是非洲。國內的瘧疾發病雖有抬頭之勢,但市場還是較小。
五、青黃囊類葯物的市場前景
當前,作為有全球9o 以上瘧疾病例的非洲大陸,90 以上的非洲國家葯品依賴進口。氯睦類產品(主要是奎寧和氯喹)佔世界抗瘧葯市場的8O )。目前這些產品的治療費用偏高,整個療程費用達15~2D美元左右,而且毒副作用大,同時由於瘧原蟲對現有的治療葯物具有一定的耐葯性及惡性瘧疾原蟲株的出現,使瘧原蟲現已經產生抗葯性(特別是東南亞地區抗葯性瘧原蟲株已達8O 可以說這類葯物現已基本失去了療效,給瘧疾的防治帶來了困難。為此,國際上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抗瘧疾葯物。
而青蒿素類葯物正好在抗氯喹原蟲耐葯株惡性瘧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熱帶傳染病機構負責人戈達所說,青蒿素衍生物是當前治療瘧疾的換代新葯。專家預鍘,該類葯物將會以極快的速度取代奎寧、氯喹等傳統抗瘧葯而躍升為未來的主流葯物,在世界抗瘧葯領域佔領3~5成市場青蒿素產業正在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已成為一個具有巨大市場前景的產業。作為特殊行業,醫葯產品的生命周期明顯長於一般的工業產品,尤其是產品的市場引入期。一般一個全新葯物的上市,引入期需要5~10年時間。我國青蒿素正處於市場引入期。尚未進入快速成長期。
六、我國對青蒿寮產業的大力扶持
從國家的角度考慮,青蒿素產業國際化的意義絕不僅僅局限在每年1O億美元左右的潛在市場價值。更重要的是,由於青蒿素是我國少數幾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葯品之一,其在國際醫葯領域的地位對我國其他醫葯產品,尤其是中葯有著不可忽視的帶動作用,以青蒿素產業為先導援有可能帶動中葯國際化的快速發展,從而形成我國醫葯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從應用研究、蒿草種植、原料提取一直到青蒿素制劑的生產和銷售,我國正著手推進青蒿素產業化的進程,扶持青蒿素產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針對青蒿素產業現狀,由國家給予集中的資金扶持。運用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有原料、有產品、有市場、有科研,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跨領域的大型企業。通過實施產業化,提高原料的質量和產量,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迅速提丹我國青蒿素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青蒿素類葯物的療效向世界公開之後,通過封鎖原料葯或天然資源如種子的出口來保持競爭優勢並不現實,參與國際青蒿素類葯的競爭,唯一的辦法是創新,井通過申請專利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保障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有專家建議,國內應成立一個股份制公司進行新葯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並從盈利當中提成開展改造化學結構的新葯研究或其它創新研究,以求實現持續性發展。而在這個進程中,只有將科學家的科研成果和企業家的經營策略有機地結合,才能更加順利地不斷向前推進
七、我國對青蒿素類葯物的經營失誤
我國雖然在青蒿素產業的資源和研發方面佔有明顯優勢,但是,國內醫葯企業的營銷力有限,市場開發策略走過彎路。我國醫葯產品出El歷來以原料出El為主,貿易方式是「需求已經存在」的一般貿易。而青蒿素類產品為中國科學家首創,首先需要在目標市場 創造需求」,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營銷的能力、人才、資金、經驗等方面都顯不足。
目前全世界每年抗瘧葯銷售額高達1 5億美元,但主要為西方國家制葯廠壟斷。我國盡管在抗瘧葯研製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歷史原因造成我國青蒿素產業尚未形成舍理的產業結構,青蒿素原料、產品、市場能力和科研能力分散於不同地區,不利於形成規模優勢,行業競爭力園之大大下降。目前,我國生產的青蒿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額不足700萬美元,份額不足3
自2O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大醫葯公司爭相以代理、買斷等方式欲取得上述產品的市場控制權。現在,青蒿素類的所有品種均已將國外市場開發權轉讓給西方醫葯公司。同時,這類葯物由於未獲專利保護而被西方多國競相仿製,並被強先佔領市場,目前主要的生產國除了我國之外,還有越南、法國、瑞士。我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成了外國醫葯公司的播錢樹。青蒿素2o年的發展歷程,再次印證了個鐵的事實:產品的成功井不等於市場的成功。
以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對昆明制葯股份公司的分析為例,該公司的蒿甲醚系列包括原料葯、針劑、片劑、膠囊及復方,以針劑和片劑為主。公司擁有進出口自營權,它們的蒿甲醚系列產品年外銷額達到300多萬美元。從公司前三年的主要產品銷售情況來看,蒿甲醚系列銷售輸入逐年平穩增長。公司與諾華合作研製的復方蒿醚片A+B在1 999年上市,公司擁有知識產權,諾華負責國際市場的銷售,,產品所需原料A及B由公司供應。公司現每年供應諾華蒿甲醚0、5噸。該公司已募集資金擴產蒿甲醚原料葯,使公司生產蒿甲醚原料葯的能力從1噸提高到2.5噸,每年將出El諾華2噸。這等於將主要市場的生產銷售權出讓給諾華,公司主要從出售原料葯中獲利。由於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能力薄弱,這種合作方式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八、青蒿素類葯物的前量展望
由於青蒿素類葯物當前的目標市場主要在國外,我們的競爭對手主要的是已佔有先機的西方醫葯公司。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有足夠強大的外銷能力。隨著我國企業的13趨成熟,現在一些企業(如昆明制葯廠)已開始在非洲建立自己的商務辦事處,加大對非洲市場的開發力度了。加人世貿組織後,我們的對外出口將處於更加有利的形勢。
在技術,國內企業也加大了開發力度,如開發復方制劑、繼續尋找新的衍生物,並拓展新的適應證。重慶通和葯業公司成功開發了雙氫青蒿素的復方制劑;已有科研單位研究用青蒿素治療腫瘤、黑熱病、紅斑狼瘡等疾病的衍生新葯,同時開始探索青蒿素治療艾滋病、惡性腫瘤、利氏曼、血吸蟲、絛蟲、弓形蟲等疾病以及戒毒的新用途。
只要我們充分利用我國在青蒿素類葯物在資源和科研方面的優勢,加大科研和市場開發力度,再輔以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青蒿素產業一定能成為我國醫葯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Ⅲ 青蒿素概念股有哪些

昆明制葯(600422)廠開發的獨家產品「蒿甲醚」和以桂林南葯為首的企業生產的「青蒿琥酯」,都是以青蒿素為起始原料。目前只有昆明制葯廠和桂林南葯兩家企業拿到了聯合國青蒿素制劑的供應商資格,
白雲山:據悉,廣葯集團擬將青蒿素原料葯生產規模擴大到年產80噸。
隨著青蒿素原料葯市場的逐漸回暖,國內早期從事青蒿素生產的幾家大企業如上海復星、廣葯集團和湖北恩華生物等,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擴產。據悉,廣葯集團擬將青蒿素原料葯生產規模擴大到年產80噸,湖北恩華生物和上海復星等也有各自的擴產計劃。
復星醫葯在非洲建立子公司 主推青蒿素復方制劑
復星醫葯(600196.SH)宣布將在非洲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讓成立覆蓋西法地區的醫葯公司--復星科麟醫葯西法子公司(下稱「復星醫葯西法子公司」)。該公司定位於青蒿琥酯原研企業的高新技術醫葯公司,開發青蒿素系列復方口服制劑市場並帶動非洲西法市場普葯產品業務發展,同時開發建立抗感染類葯品產品線,業務將覆蓋象牙海岸、喀麥隆、馬達加斯加等17個法語地區。
交大昂立:上海交大成功合成青蒿素 大規模生產抗瘧葯物成為可能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上海交通大學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抗瘧葯物青蒿素的常規人工化學合成。
武漢健民:華立系整合
以儀表起家的華立集團近年來先後將華立控股、昆明制葯收入囊中,隨著2004年武漢健民的上市,華立集團旗下已經控股、參股3家醫葯上市公司。

Ⅳ > 北京華立科泰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華立科泰醫葯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立科泰」)創建於1992年,是一家致力於開拓國際醫葯市場和推廣醫葯產品的專業醫葯公司,是重慶華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0607)的控股子公司,華立集團的成員企業。華立科泰公司主營青蒿素類抗瘧葯品和治療腹瀉等熱帶地區疾病的常用葯。經過15年的辛勤耕耘,華立科泰現已成為新一代全球抗瘧葯品供應的主要力量,「科泰新」、「科泰復」已成為享譽非洲乃至國際醫療領域的知名品牌。華立科泰的青蒿素類抗瘧葯品,以其高效、低毒的品質,暢銷非洲和東南亞地區40多個國家,挽救了數百萬非洲及東南亞人民的生命,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為全球治療瘧疾有特效的新型葯品。屢次作為國家領導人贈送非洲的禮品。華立科泰基於科學的市場管理和勇於實踐的國際市場開拓工作,構建了集「科研開發、國際認證與注冊、市場拓展、渠道經營與管理」國際化經營體系,主營產品系列逐漸完整、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市場營銷網路,打造了一支優秀的國際化市場營銷團隊,使得公司的整體競爭力不斷提高。公司在非洲設立有肯亞子公司、坦尚尼亞子公司、烏干達子公司,在歐洲設立有法國子公司,服務於葯品的終端推廣。華立科泰公司榮獲中國商務部援外物資項目(限抗瘧葯品)A類資質,是援外抗瘧葯項目的主要承擔單位,累計完成40多個國家抗瘧葯品的援助任務。華立科泰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履行著社會責任,通過在非洲部分國家設立華立醫葯獎學金,承辦援助非洲的人力資源培訓項目,回饋非洲,援助非洲,實現了與當地社會的融合與共同發展,樹立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華立科泰是中國非洲友好協會、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單位,在中、非文化交流、經貿往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華立科泰公司秉承「共識、共和、共創、共享」的華立精神,與社會各界精心搭建醫葯國際化經營平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向國際市場推廣高技術含量的具備先進衛生理念的醫葯產品,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奮斗不息!

Ⅳ 有誰了解華立集團

浙江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華立集團的成員企業,公司總部位於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專業從事電力系統自動化、信息化、產品開發、生產、系統集成、工程實施及技術服務。
公司注冊資金為1.15億元,2001年7月正式上市,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簡稱「華立科技」,股票代碼600097。

華立科技目前主要的技術/產品領域:

1、SCADA/EMS/DMS(網省級、地市級、縣級);
2、變電站、大用戶計量點及配電線路綜合信息管理自動化系統;
3、居民用電信息綜合管理自動化系統;
4、電力地理信息系統;
5、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
6、遠動終端設備(RTU);
7、配網自動化終端設備;
8、電力信息化一體化系統(ECX);
9、電力市場交易系統;
10、電力市場報價系統。

詳見華立科技網站:http://www.holleykj.com/

Ⅵ 華立集團的介紹

華立是以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母體、多個產業集團公司組成的多元化投資發展的民營企業集團,專注於企業運營孵化、產業投資、整合與經營。創立於1970年9月28日,1993年成為中國電工儀錶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並開始跳出工廠化發展模式而進行多元化投資以形成產業集群。目前,華立控股了昆葯集團(SH 600422)和健民集團(SH 600976)兩家A股上市公司。投資產業生態涉足醫療健康服務、能源物聯網、社區商業服務、新材料、新能源、創新創業服務等,並正在「以商業生態化思維和平台化理念布局打造一個以用戶(患者)/家庭/社區為中心的醫療/健康/生活/社交/娛樂服務體系」——華立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華立在全國各地及海外擁有一支千餘人的科研團隊。到目前為止,擁有3個博士後工作站、3個國家級技術中心、6個產業研究院、8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個高新技術企業。

華立曾多次入選中國企業500強、全國500家大企業集團、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百強、一帶一路建設示範企業……截止目前,「華立」、「健民」、「龍牡」、「雲昆及圖」、「昆明及圖」、「絡泰」、「華正」7個商標先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殊榮,華立牌電能表為行業內首批「出口免驗產品」,「昆葯」牌系列天然葯物是「中國最具影響力行業十大知名品牌」。

華立已在泰國、印度、阿根廷、約旦、坦尚尼亞、烏茲別克等國投資建立了各類產業的生產基地;在美國、法國、俄羅斯、菲律賓以及非洲的十多個國家設立了業務機構,代理和銷售的產品遍及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華立在泰國中部羅勇府投資開發的「羅勇工業園」,開辟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模式,已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上的金名片。2010年,華立開始在印尼、柬埔寨布局,發展生物質可再生能源產業。2015年,華立北美華富山工業園項目開發正式簽約啟動,標志著華立海外工業園建設邁上新台階。2015年,屠呦呦獲諾獎之際,華立青蒿素產業化之路,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並榮獲2015年度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品牌。

Ⅶ 重慶華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介紹

重慶華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深圳證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股票簡稱:「華立葯業」,證券代碼:000607),系華立集團控股的三家醫葯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成立於1999年,由華立集團收購「ST川儀」並完成資產置換而來,並於2006年6月由重慶華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改為現名。公司在青蒿素、紫杉醇產業,一條集研發、種植、原料提取、制劑生產、國際營銷(合作)的產業鏈已形成並運作,在「特色資源,健康人類」的經營理念指導下,公司積極實施「以青蒿素產業為龍頭、以發展獨特稀缺性醫葯資源產業為核心,成為一個國際化的醫葯企業」的發展戰略。

Ⅷ 得到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的青蒿素,都有哪些應用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獲獎理由是:「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瘧疾是與結核病、艾滋病並稱的全球最嚴重傳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稱。據世衛組織統計,2008年,全球有2.47億人感染了瘧疾,其中100餘萬人死亡,大多數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非洲約每30秒就有一個幼兒因瘧疾而死亡,而傳統的抗瘧葯物奎寧因瘧原蟲的抗葯性早已失效。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上海交通大學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抗瘧葯物青蒿素的常規人工化學合成。

武漢健民:華立系整合

以儀表起家的華立集團近年來先後將華立控股、昆明制葯收入囊中,隨著2004年武漢健民的上市,華立集團旗下已經控股、參股3家醫葯上市公司。

Ⅸ 湘西華方制葯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湘西華方制葯有限公司(原名稱:湘西華立制葯有限公司)為全國500強華立集團旗下的子企業,位於吉首乾州經濟開發區吉庄工業園內,是一家致力於中葯材精加工、植物提取技術開發、生產及銷售的制葯企業,為州龍頭企業,是湘西新崛起的制葯企業明星。主導產品青蒿素通過了國家葯品食品監督局GMP認證,是湘西自治州第一家通過GMP的制葯企業。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均達國際領先水平。
法定代表人:饒潔
成立時間:2001-11-18
注冊資本:4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3101000001774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吉首市乾州新區建新路168號

閱讀全文

與葯品營銷青蒿素華立集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