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溢價70

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溢價70

發布時間:2021-06-20 01:33:17

A. 被上市公司股份收購價格怎樣確定 一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購60%股份,公司總資產1億,總負債5000萬,被收購價格

這個涉及到資產估值,一般根據公司的資產估算未來價值,或是計算固定資產的折現值,上市公司會請會計師事務所幫忙計算,你們可以自己計算哪種方案最合適,根據兩方最能接受的價格成交,這個要你們去談判。

你自己估算礦產的價值是多少,減去開發成本和公司負債,再加上公司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再按6成的比例計算現值

B. 溢價收購部分股東股權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分析如下:

1、接收投資單位。

借:實收資本——出讓人

貸:實收資本——受讓人

2、出讓股權單位。

借:其他應收款——受讓人

貸:長期投資—其他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

投資收益 (如果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

3、受讓股權單位。

借:長期投資—其他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 (股權面值)

營業外支出(折價購買,貸記投資收益)。

拓展資料

1、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2、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3、股權轉讓儀式是指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份讓渡給他人,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民事法律行為。股權轉讓是股東行使股權經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4、股權自由轉讓制度,是現代公司制度最為成功的表現之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企業改革及公司法的實施,股權轉讓成為企業募集資本、產權流動重組、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形式,由此引發的糾紛在公司訴訟中最為常見,其中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是該類案件審理的難點所在。

5、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於出讓方交付股權並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後,股東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於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6、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並不當然等同於股權轉讓生效。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所以,必須關注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後的適當履行問題。

C. 一個上市公司被另外一個上市公司收購了,那被收購公司的股票怎麼處理啊/

你好,如果收購的目的是100%控股並私有化,那麼收購方要提出要約收購;如果僅是上市公司股份被部分收購,其他投資者依舊可以繼續持股。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D. 並購上市公司的溢價率一般是多少為什麼並購上市公司溢價率高

並購上市公司溢價沒有一定的比率,這個是按照收購者對該公司的價值評估和股東的期望值來決定的。其中股東的利益對溢價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上市公司並購最終需要股東投票來決定是否最後並購,如果被並購公司的股東沒有得到相對滿意的利益,就不會投贊成票,那麼票數不足三分之二的話並購就不會產生。因此,只有一定的溢價後,股東才會願意該公司被收購。
而私人公司的董事會相對來說規模小很多,如果關鍵的股權人同意收購,通過就會容易。這也是私人公司的並購出價要麼比較低,要麼很高,而一般上市公司溢價都會較高的原因。

E. 被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產生溢價要交稅嗎

股權轉讓溢價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溢價部分的百分是二十。北京姜德福律師,專業公司股權律師團隊為您服務。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

F. 什麼是收購溢價

是指收購方公司為取得目標公司的股權而向目標公司股東支付的高於其市場價格的部分價值。按照西方國家的並購理論,公司並購中並購公司向目標公司支付溢價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目標公司的發展前景及其被並購後所產生的協同效應。 收購溢價的案例分析 企業並購中收購溢價的成因探究 我國商務部以競爭為由,否決了可口可樂收購我國領先果汁生產商匯源的計劃。在可口可樂提出的收購方案中,收購溢價高達193%,可口可樂的預備支付如此高的收購溢價,其合理性,至今備受爭議。本文基於對此收購案的背景分析,旨在探討收購方溢價的成因。 案例背景介紹 可口可樂公司自1979年在我國開展業務,其業務以帶氣飲料品牌最為知名。近年該公司積極發展一系列不帶氣飲料,以供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為配合這一發展策略,可口可樂公司計劃通過此項收購加強飲料業務。可口可樂已經對匯源果汁提出了全面收購的計劃,但其所提及的全部收購建議僅是可能性收購建議,必須待先決條件達成後才能作出計劃安排。而共持有匯源果汁近66%股份的三大股東已對該交易作出不可撤回的承諾。這三位股東分別是匯源果汁母公司中國匯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達能集團和Warburg Pincus Private Equity(華平基金)。 對案例的初步認識 根據不同的購買目的,購買者可以分為戰略收購者和財務收購者。對於戰略收購者而言,其看重的不僅是目標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更看重目標企業被並購後,能否與原企業產生協同效應,能否實現並購方的企業發展戰略。 收購上市公司有兩種方式:協議收購和要約收購,而後者是更市場化的收購方式。此次可口可樂對匯源的全面收購屬於要約收購。要約收購(即狹義的上市公司收購),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交易使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法定比例(《證券法》規定該比例為30%),若繼續增持股份,必須依法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 案例收購溢價成因分析 (一)中外的價值評估方式存在差異 對於目標股權的價值評估國內外存在較大差異,對於股票不公開交易的企業,國際推行的做法是採取現金流量貼現法,注重市場價值的評估,充分考慮資產的未來盈利能力和市場綜合因素。因為現金流量貼現法對股權進行定價的基本假設是有效市場假說,該方法在成熟市場條件下才被承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價格通常以每股凈資產為基礎,更注重歷史靜態的賬面價值的評估,而且,我國國內監管機構普遍認可的是歷史成本重置的評估價格。 (二)我國價值評估的忽略因素 控制權。決策權的角度來分析,一旦匯源被全資並購,那麼匯源一切的決策,最終目的圍繞著可口可樂的利益。目標一致性可增加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的決策效率。而可口可樂的全資收購,可以讓匯源全心全意地為可口可樂公司服務。 商譽。形成商譽價值的主要原因是基於企業的市場資源優勢以及企業的生產資源優勢。匯源有較強的市場資源優勢,如果可口可樂成功並購匯源,那麼可口可樂將成為國內果汁市場最大的市場佔有者,其佔有率會是第二名的兩倍以上,對企業的生產、營銷決策都有著巨大的好處。同時,可口可樂公司可利用匯源暢通的市場銷售渠道,有效地降低產品在市場上的流通成本,綜合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三)協同效應溢價 按照西方國家的並購理論,公司並購中並購公司向目標公司支付溢價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目標公司的發展前景及其被並購後所產生的協同效應。企業的協同效應具體表現主要有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及企業競爭者的削弱。 可口可樂必須致力於物流系統的進一步建設和完善,將生產與營銷緊密地連接起來。然而,收購匯源將為可口可樂的物流體系注入優質的新元素。匯源果汁自成立以來,一直注重下游銷售的物流系統投資與建設。為了及時滿足市場需求、提高客戶滿意度,匯源通過自身的物流體系來實現大部分的物流作業。 此外,合並同行企業可以有效地削弱競爭企業的實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此消彼長的效應。可口可樂公司為分散風險和保持利潤,進行了橫向多元化的戰略。我國地區增長來源於碳酸飲料、美之源(可口可樂旗下的果汁飲料品牌)和茶類飲料,果汁飲料已經成為可口可樂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可口可樂通過並購匯源,把有力的競爭者的產品變成自己新的業務增長點,從而更具備競爭優勢。

G. 股權轉讓溢價差異的疑問:為何「同股不同價」

在輿論普遍對張裕集團兩次轉讓股權價格不同群情激憤時,有必要反思股權轉讓溢價差異化的合理性,以及其中真正的原因。在了解了中天科技這個案例後,超高差異化率就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在企業股權轉讓中,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只有兩個:其一是企業股權尤其是國有股權的轉讓對象,即股權賣給誰的問題;其二是轉讓價格。與價格相關的信息,是國有股權在轉讓過程中是否做到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股權轉讓價格與股權真實價值(凈資產)相比,所產生的股權轉讓差價(溢價率)是否在合理范圍之內。 在近段時間內,市場對於煙台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產生了較大的爭議,爭議的問題關鍵在於股權轉讓溢價率的差異化。但是,根據對歷年上市公司並購的研究表明,同一上市公司股權在不同時間價格存在差異,即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溢價率存在差異化。對於一家企業股權轉讓過程中形成的溢價率差異,關鍵是要分析其成因。相對而言,引起「公憤」的張裕集團的溢價差異化並不那麼嚴重。 「同股不同價」的正常性 在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的國有股權轉讓過程中,受讓張裕集團股權的機構有兩類:一類是外資企業,即義大利意利瓦公司( IllvaSaronnoInvestments );一類是企業員工,即張裕集團以及張裕 A ( 000869 )的高管層控制的煙台裕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裕華投資)。 2005 年 2 月 7 日,煙台市國資委將張裕集團 33% 的國有產權轉讓給意利瓦公司時,轉讓金額為人民幣 48142.43 萬元; 2004 年 10 月 29 日,煙台市國資委將張裕集團 45% 的股權轉讓給裕華投資時,轉讓價格僅為人民幣 38799.51 萬元。這意味著,在相差不長的時間內,張裕集團的股權轉讓給不同的對象轉讓價不同,即溢價率存在較大的差異,經計算兩者轉讓價格相差四成。 其實,在企業股權轉讓過程產生的溢價率差異化現象是常見的,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為例,一家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轉讓存在差異化。以下試舉兩個例子: 2003 年 8 月 6 日,黑龍江建材集團將其持有的天鵝股份( 600829 )的 7680 萬股國家股 ( 占總股本的 29.8%) 轉讓給哈葯集團公司,轉讓價格為每股 3.087 元,轉讓完成後相應股份將變更為法人股。 2004 年 4 月 28 日,黑龍江建材集團再次將其持有的天鵝股份 4194 萬股國家股(占總股本的 16.27% )轉讓給哈葯集團公司,該次轉讓價格是每股 2.496 元,轉讓完成後相應的股份將變更為法人股。天鵝股份國有股轉讓的溢價率存在差異,後者比前者下降了 19.14% 。 不但國有股轉讓存在溢價率差異化現象,法人股轉讓也存在溢價率差異化。 2003 年 6 月 27 日,北京首都國際投資管理公司和海泰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後者將望春花( 600645 ) 6819.44 萬股社會法人股轉讓給前者,協議轉讓價格約定為人民幣 12875 萬元,即每股轉讓價為 1.89 元。 2004 年 5 月 11 日,上述兩家公司經過協商,將擬轉讓的望春花 6819.44 萬股社會法人股的轉讓價格調整為 10875 萬元,調整後的每股轉讓價為 1.59 元,股權轉讓溢價率下降了 15.87% 。 從整個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市場的溢價率平均水平來看,不同時期轉讓溢價率的差異化現象更加劇烈。以上市公司控股權轉讓的溢價率為例,在過去,由於上市公司「殼」 資源的稀缺性,所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存在較高的轉讓溢價率, 1997 年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平均溢價率達到 33.96% 。但從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上看,從 1997 年到 2002 年,我國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平均溢價率一直處於下降的通道之中,從 33.96% 逐步下降到 10.71% 。到了 2003 年,國資委改變了上市公司股權轉讓定價理念,定價方法從靜態凈資產轉移到凈資產與價值相結合的方式上,並在多起外資並購高溢價的影響下, 2003 年上市公司並購平均轉讓溢價率有所提高。到 2004 年,在證券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接近或者低於其凈資產,所以上市公司並購溢價並沒有維持 2003 年反彈上升的趨勢,反而重新步入下降通道 ( 見圖 1) 。 綜上所述,對於企業股權這種特殊的商品,它的轉讓如同其他商品買賣一樣,存在基本的市場供求關系。在我國這樣市場環境不成熟、市場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企業股權在不同時間的市場價格是不同的,即股權轉讓的溢價率肯定存在差異化,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關注溢價率差異化的成因 既然企業股權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在轉讓過程中存在股權轉讓的溢價率差異化是自然現象。所以,無論是對於力求發現企業價值的投資者,還是對於監管部門,都要關注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的成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規律,在尋找到發展機會的同時,控制市場風險。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被指為實行 EMBO ,因此其溢價率差異化更被認為是國有資產流失等。但是,從歷史上看,國有股權轉讓的溢價差異化完全是正常的,因為股權轉讓時間不同,一次是在 2004 年 10 月 29 日轉讓,另外一次是在 2005 年 2 月 7 日轉讓。甚至,如果 MBO 本身並無不可,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給不同的主體也可以是不同溢價的。我們需要關注的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成因,是時間的差異,還是轉讓給管理層控股公司裕華投資與轉讓給外資意利瓦公司的對象差異。 其實,我們在關注國有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的同時,更應該關注非國有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的成因,因為對於非國有股權轉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不監管、媒體也不太關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可能更加值得我們去思考。中天科技( 600522 )的法人股轉讓就是這樣一個案例。在中天科技法人股中,股權轉讓價格為每股 0.206 元,與 2003 年末每股凈資產 2.70 元相比,其轉讓溢價率為 -92.37% !這是什麼原因?整個案例水落石出以後,我們才得以知曉,這是一起管理層主導下的收購案例。盡管管理層並沒有獲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地位,但如此股權結構已經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見附錄)。 商品達成交易,有其市場的合理性。無論是張裕集團國有股權轉讓,還是中天科技的法人股轉讓,爭議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化的事實是沒有意義的。但對於企業股權,尤其是影響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股權轉讓,建議採用如下方式,可能更有利於形成一個股權轉讓溢價差異化的形成機制,更有利於發現一個符合市場化的股權轉讓溢價率: 一、在收購方組建上,管理層與職工參與,社會其他收購方競標參與。即從市場常說的管理層收購( MBO , ManagementBuy-out )走向管理層參與收購( MPA , )。 二、在轉讓過程中,有中介機構的全程參與,轉讓過程公開,信息披露完整,並且留下了參與個人的簽名與聲明。 三、在轉讓時間上,公開轉讓時間較長。目前掛牌時間一般為 20 天,但對於有興趣參與的投資方, 20 天時間是不可能完成對一家上市公司進行調查清楚,從而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與否的判斷。 附錄:中天科技股權轉讓案例 一、讓人詫異的超低轉讓溢價率 2004 年 12 月 3 日,中天科技披露法人股轉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如東縣中天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天投資)將其所持有的公司法人股 5832.68 萬股 ( 占公司總股本的 28%) 轉讓給江蘇中天絲綢有限公司(下稱中天絲綢)。轉讓完成後,中天科技的第一大股東為中天投資(持有 29.4% 的股權),中天絲綢將以微弱的持股差距成為中天科技的第二大股東。本次協議轉讓總價為人民幣 1200 萬元,每股轉讓價格為 0.206 元,與 2003 年末每股凈資產 2.70 元相比,其轉讓溢價率為 -92.37% ! 中天科技 2000 年到 2002 年的業績逐年增長,由於上市的原因每股收益在 2002 年有所下降, 2003 年經營狀況不佳,但是 2004 年前三季度還有每股 0.059 元的收益。況且公司在 2002 年 10 月才募集 3.6 億元資金,上市不到兩年,與同期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相比,中天科技法人股就這么低的溢價率轉讓了。如此大的股權轉讓溢價率差異,能不讓人詫異? 中天絲綢的股權結構為:如東縣河口鎮農村經濟服務站(下稱河口鎮農經站)占 90% ,自然人薛濟萍(中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先生占 10% (見圖 2 )。而河口鎮農經站是河口鎮政府下屬事業法人單位,其實際控制人為如東縣河口鎮人民政府。一家鎮人民政府控制的企業如此便宜地收購上市公司中天科技的法人股,怎能不讓人詫異? 二、管理層主導收購提供解謎線索 2005 年 2 月 4 日,中天科技公開披露的信息使這個謎底的解開或許有了一些線索。薛濟萍與河口鎮農經站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薛濟萍受讓河口農經站持有的中天絲綢 70% 的股權,交易價格為 2065.7 萬元,以現金支付。轉讓完成後,薛濟萍共持有中天絲綢 80% 的股權。中天科技目前第一大股東中天投資持有中天科技 6125.32 萬股法人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29.4% ,而中天投資的兩名股東為河口鎮農經站和薛濟萍,分別持有 90% 和 10% 的股權。如此一來,薛濟萍通過中天投資和中天絲綢間接持有中天科技 25.34 %的股份。中天科技股權變動的一系列動作,說明其目的可能只有一個——實現管理層收購。盡管管理層並沒有獲得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地位,但如此股權結構已經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 呂愛兵/文

H. 我國上市公司ipo溢價的原因

樓上的幾位語氣上貌似很了解,但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其實根本不了解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情況與各種規則。

中國IPO「圈錢」,這個詞只是因為IPO募集資金量在融資領域顯得大得驚人,但其原因不是因為老闆一個個的非常黑心,而是因為中國IPO發行審核制度是核准制決定的,美國是備案制;中國只允許增量發行,國外允許存量發行。這是制度的問題,能合理玩轉游戲規則的人遭人嫉妒而誕生了「圈錢」這個字眼。雖然這用詞的謂語非常准確,但是這個詞的用法,卻經常用於形容各上市公司股東從股民身上撈錢。

我來試著回答你的問題,但可能用詞不那麼專業。

1、公司價值計量

(1)面值計量
理解IPO發行溢價,首先我們看一下公司股價如何計量才算公允。對股份公司而言,公司注冊時候的價值基本上是1元/股,因為股票的面值是1元,中國不允許折價發行,因此只能高於1元,不能低於1元;對有限公司而言,實收資本=注冊資本,沒有股票概念,但可以理解為每1元出資只值1元。即,設立時公司股票價格僅為實收資本或股本價格。

(2)凈資產計量

其次,公司經營會提高公司的凈資產,後來進入的股東與原股東共同分享了以前的經營成果,因此,理所應當以高於股票面值的價格注資。一般採用的方法是以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作價。凈資產不僅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還包括資本公積與留存收益,因此,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入股價格一般高於設立時的價格。

(3)評估計量

公司可聘請評估機構對公司股價進行評估,以評估值進行轉讓,但聘請評估機構需要花費一定費用,一般增資不會聘請評估機構評估股價。國有資產投資入股時,報請國資委審批一般需經評估。

(4)協議價計量

股票也是一種可轉讓的資產,交易雙方可根據協商作價達成交易,即公司經營多年後,仍能看到1元/股的轉讓價格。

以上定價方法,前3種方法屬於公允定價。

2、經營溢價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規定,發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這就說明擬上市公司在申請上市之前需要運行至少3年。一般公司注冊到上市幾乎沒有正好三年的情況,因此,三年間公司會以上市為目標,努力經營三年,這三年會較大幅度的提高公司凈資產,而中國上市公司現在一般都是經營10年左右的公司,至少也要5年。由於上市前1年的凈利潤直接影響到IPO的融資量,因此尤為重要,公司上市後的價格理應有所上漲。

3、流動性溢價

流動性是指股票在轉換成貨幣時,其價值不會蒙受損失的能力。公司股票上市之前,沒有活躍市場,轉換成貨幣的能力極差,而且每次轉讓都需經工商管理部門備案,並且不能轉讓超過200人以上,轉讓成本高,難度大。不易轉換成貨幣的資產自然價格偏低;而公司上市後,每天都在交易所進行轉讓,不需經工商管理部門備案,股東人數沒有限制,成本低,難度小。容易轉換成貨幣的資產更為接近貨幣的性質,價格自然偏高。

公司股票上市,股東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流動性溢價,原股東的股票資產價值可以迅速膨脹幾倍甚至幾十倍。能夠達到如此驚人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我國IPO審核實行核准製造成的。核准制即發行人必須符合證券管理機構制定的若干適於發行的實質條件。符合條件的發行公司,經證券管理機關批准,才能發行股票。這就決定了,新股發行量由中國證監會決定,如果將新股視為投資市場中的一種商品,那麼這種商品的價格彈性較大,發行量就是供給量,價格由供給和需求決定,那麼需求就是中國打新資金量。中國的投資理念已經非常完善,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已經有了有錢就投資的想法,即使是現在的老婆婆也知道錢與其存銀行不如買銀行理財產品,老婆婆不知道這個行為是投資,但其實質就是投資。中國投資熱情的高漲決定了新股需求量的極度膨脹。在需求極度膨脹,供給受到嚴格管制的情況下,富有彈性的商品價格當然持續高位。

4、未來預期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未來,公司通過經營,凈資產進一步增加,同時以IPO募集資金投資原定項目,能夠為公司帶來現金流流入。通過購買公司股票可以享受高額的利潤分配及股票漲價帶來的資本利得。公司發行股票時會設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該項目即為公司IPO的第一亮點,投資者能夠憑借公司募投項目,對公司未來現金流流入進行預期。與上市前相比,公司擁有了一大筆資金用於發展原來難以發展的項目,可以使公司規模迅速擴大,因此,在獲得該筆資金的同時,股票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漲幅,而這一時點,即為IPO發行成功之時。

I. 假如上市公司老闆有70%的股票,如何收購該公司

大股東擁有50%以上的股票的話,你只能找大股東談收購。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溢價7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
廣東貴金屬交易是期貨嗎 瀏覽:40
貴金屬延期保證金賬戶明細 瀏覽:697
期貨連續漲跌停 瀏覽:209
境外匯款到國內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