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棗庄礦業集團總經理相當於什麼級別
正處級別
1、棗庄礦業集團已經更名為山東能源棗庄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山東能源集團 下屬的控股子公司,因此是正處級別編制;
2、所以棗庄礦業集團總經理是正處級別(相當於棗庄市教育局局長、棗庄市台兒庄區區長、薛城區區長、普通縣長級別)。
② 7·6山東棗庄礦難的悲壯的救援
7日早上7點,記者在現場看到,發生礦難的煤礦一個礦井口正冒出熊熊濃煙,散發出刺鼻的煤氣味。事故現場停放著多輛消防車和救護車,救援人員正在兵分多路,實施救援。
悲壯的救援
--記山東棗庄「7·6」火災事故一次救援行動
新華社濟南7月15日電(記者陳國軍、王海鷹、羅博)擺在記者面前的是一份犧牲的救護隊員名單:劉光耀、滿崇利、陳軍。他們3人,一個28歲,一個38歲,一個36歲。
7月10日5時許,東方破曉之時,這三個年輕的生命倒在了棗庄「7·6」防備煤礦火災事故救援巷道中。
艱難抉擇
7月6日18時45分許,棗庄薛城區防備煤礦井下負255米車場處一台空氣壓縮機突然著火,63人成功升井,28名井下作業人員被困。一場緊張的救援就此展開。
「救援工作面臨著高溫、著火以及礦道堵塞、一氧化碳過高等幾大問題。」一直坐鎮一線救援的指揮部副總指揮江衛說,井下煤質屬氣肥煤,易燃,著火點因此反復出現。現在滅火主要用水,水用少了蒸發,用大了可能造成冒頂。即使在已基本撲滅明火的位置,環境溫度大多在60攝氏度以上,有的地方達到80攝氏度以上。
滅火、降溫、再滅火、再降溫……成為救援人員最主要的任務。
9日傍晚,血紅的夕陽緩慢向地平線墜落,映紅了忙碌救援的棗庄防備煤礦。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已過,28名井下被困人員依然生死不明。然而,一條條充滿希望的消息不斷從井下傳來:
巷道的明火基本被撲滅,救援最前線環境溫度從七八十攝氏度下降到四五十攝氏度;
救護隊員越過空氣壓縮機著火點,進入火災發生後曾有4名被困人員的區域;
救護隊員從原著火點向前突進超過60米,到達井下變電所第一道風門外……
入夜,指揮部燈火通明。「只要救護隊員跨過約40米高溫障礙區,打開2500運輸巷中距離146米處的風門,就能為營救被困人員打通生命通道。」經過專家組多次論證後,指揮部決定,為了28名礦工的生命,就是冒些風險也要打通生命救援通道。
勇闖險區
10日4時30分,按照搶險救援指揮部的命令,棗礦集團救護大隊邵周興、劉光耀、滿崇利、陳軍、戴增偉、梁現偉等6名骨幹救護隊員領命下井。他們肩負的是要突破高溫區,向2500運輸巷內受災區域突進,偵查運輸巷內復雜情況,擇機搜尋被困人員。
這是一次危險且別無選擇的突擊行動。如果不摸清情況,生命通道就無法打通,被困人員就會面臨越來越危險的威脅。
從下井處到2500運輸巷第二道聯絡巷的距離300多米,巷道寬高都在2米左右。每名隊員都身穿三四公斤的隔熱服,背負16公斤重的正壓氧呼吸機。
「我們好像是在煙氣騰騰的煙囪里爬行。」邵周興回憶說,「很熱,到處是煙霧,只能看見一米左右。巷道黑乎乎的,地上滿是扶棚用的木料、電線,還有從頂上落下的碎石。靠近著火點的井架被燒毀,支撐鋼架也已變形。」
第一次穿過高溫區時,隊員們發現「溫度不算太高,大概40攝氏度,牆摸上去也不算燙手,也沒有看見火點。」邵周興說。
在2500運輸巷向前蹲行突進220米左右,劉光耀他們6人挪到了指揮部指定到達位置--第二道聯絡巷。
「全身是汗,戴的手套都濕透了。」副小隊長戴增偉說。為了避免有害氣體的侵擾,300多米的距離,他們半蹲著一步一步地挪動,竟花了10多分鍾。
短暫的休整後,劉光耀他們開始搜尋,沒有發現被困人員,沒有發現著火點,見到的只是彌漫的煙霧。任務完成,按照指揮部事先下達的命令,一行6人開始回撤。
當重新經過高溫區時,「原來的陰燃點復燃了,周圍有了明火,溫度大約在60攝氏度,就像進了火爐一樣。」
「溫度突然升高,煙霧更濃,看不見路。當時的感覺就像中了暑,頭暈,頭疼,全身大汗淋淋。耳朵蹭到電纜,一下就被灼傷了。」戴增偉說,在高溫起火區,每挪動一步,都是對救援隊員意志的嚴峻考驗。
突然,走在最前面摸索探路的劉光耀暈倒在地。緊跟其後的滿崇利、陳軍,見狀奮不顧身地上前架起劉光耀,3人跌跌跌撞撞地挪動了三五米,踉蹌間一起摔倒。此時,離後續救援隊所在的新鮮風流處只有50米遠。
「快出去!喊人!」邵周興發瘋似的對戴增偉喊道。
不知從哪來的力量,疲憊不堪的戴增偉咬著牙一口氣竟蹲行到後續救援隊所處位置。「有情況,救人!」話未說完,戴增偉再也站不住了,癱倒在巷道壁上。
壯志難酬
人命關天,刻不容緩。「走!」後續救援隊員迅速向高溫起火區奔去。 「快上井口!」10日5時許,突發的一道指令讓井上救援人員霎時緊張起來。醫護人員拎起急救箱、抬上擔架就跑,消防隊員迅速集結,礦工們也自發聚集。不到6時,救護人員全部到達井口指定位置。井口空地周邊擠滿焦急等待的人們。
「出來了,出來了!」6時18分左右,有人從升降罐籠上被抬出井口。「快!快!快!」消防人員迅速接過擔架,醫護人員上前施救。「啊?橘紅色!」「救護隊員?」在場的人倒吸了一口氣。現場突然靜了下來,靜得有些可怕,空氣也似乎凝固。
7時許第二個人被抬出,接著第三個……救護車急促的叫聲,劃破了礦井一時的沉靜。
救人者被救上來,被救者音訊全無。希望瞬間轉為凝重。
當劉光耀、滿崇利和陳軍被後續救援隊員抱出時,當急救車絕塵而去時,邵周興期盼著醫務人員能用妙手讓他的戰友起死回生。
現實是如此殘酷無情。劉光耀、滿崇利、陳軍終因高溫中暑引起熱痙攣,導致熱衰竭。醫護人員全力救治,也未能挽回他們年輕的生命。
不言放棄
「我每天睡覺都夢到當時井下的場景,夢到他們3個。醒時常常有種感覺:他們沒走,還和我們在一起。」5天了,棗礦集團救護大隊救援小隊小隊長邵周興腦海中,依然無法忘記三位殉職兄弟的音容笑貌。
讓邵周興魂牽夢繞的是和他並肩戰斗的隊友劉光耀、滿崇利、陳軍。
「他們都是出類拔萃的技術尖子。其中滿崇利拿過棗礦集團技術比武狀元和全省技術比武冠軍,參加過10多次搶險救災。沒想到……」棗礦集團救護大隊黨總支書記劉廣艾再也說不去下了。
棗礦集團田陳煤礦救護隊隊長王傳啟所在的救援組是在劉光耀組前面下井的。王傳啟說:「如果滿崇利他們不去救援劉光耀,肯定能自己爬出來,可那種情況下,誰願意扔下自己的兄弟不管!」
3名救護隊員的殉職,換來了2500運輸巷內受災區域的基本情況。
7月11日晚,救援指揮部決定,採取從251正巷向下小斷面掘進下山與2500運輸巷勾通的辦法,繞開明火高溫區域,開拓新的救援通道。
15日,事故救援已進入第10天。據記者了解,當時被困礦工們並未攜帶食品,每人隨身只帶著一個過濾式自救器和一個裝滿水的水壺。
盡管生命跡象越來越渺茫,但從搶險救援指揮部到救護隊員,沒有一個人放棄。
③ 棗礦集團副總經理是誰
有6個分別是:林萬令 方榮禮 白觀修 許靈 殷濤 楊尊獻
④ 棗庄礦業集團的大事記
1878年(清?光緒四年)
北洋大臣李鴻章奏派直隸東明知縣米協麟、候補知縣戴華藻來棗,集股創辦中興礦局,用土法開窯。
1948年
11月7日,棗庄煤礦解放
1949年
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召見棗庄中興煤礦總經理黎紹基,詳細垂問棗庄煤礦情況,並指示「煤礦事業應走社會主義道路」。
1956年 2月5日,經煤炭工業部濟南煤管局批准,成立棗庄礦務局。申法端任局長,張建農、劉建太任副局長。
6月21日,經濟寧地委批准,棗庄礦務局黨委正式成立,李干任第一書記,李椽任書記。
1990年
棗庄礦務局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
1992年7月1日,經上級批准,棗庄礦務局放開煤炭價格,成為全國第一批面向市場,自主經營的大型煤炭企業。
1998年
1月,原煤炭部以煤辦字[1998]27號文批復,正式同意棗庄礦務局改制為國有獨資的棗庄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月20日,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及領導成員正式組成。
4月30日,棗庄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2000年
1月,棗庄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班子調整,江衛同志任董事長、黨委書記。
是年,生產原煤1056.6萬噸,首次實現千萬噸目標。
2001年
5月,棗礦集團公司職工持股會成立。
是年,生產原煤1210萬噸,企業總收入完成33.47億元,固定資產凈增5.92億元。
2002年
2月,國家經貿委、國家開發銀行以經貿產業[2002]58號文件批准對棗庄礦業集團公司實施債轉股。
12月23日,債轉股後組建的新公司——山東中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江衛為董事長。
是年,生產原煤1413.66萬噸,企業總收入完成44.4億元。
是年,棗礦集團在全國大型企業排名第252位,全國500強企業第311位,全國煤炭企業第14位,山東省企業排名第18位,煤炭產量居全省第二。
2003年
是年,生產原煤1593萬噸,企業總收入完成58.1億元。擁有資產總額76.76億元。
2004年
10月,貴州棗礦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11月,同印尼PT?英太公司合作成立南洋能源開發科技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是年,生產原煤1777萬噸。企業總收入完成116.28億元,實現稅金11.76億元。資產總額達到118.24億元。
是年,居全國500強企業298位,山東省100強工業企業第14位,全省重點煤炭企業第二位。
2005年
是年,生產原煤2001.6萬噸。企業總收入完成162.28億元,實現利稅18.8億元。
是年,居全國500強企業208位,全國工業最大500家企業集團166位,全國煤炭工業100強企業第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