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融資方式案例

上市公司融資方式案例

發布時間:2021-06-20 16:22:23

A. 誰能提供一兩個中小企業的籌資案例啊,急用!!!

2003年2月京東方終於成功地抱得美人歸——京東方收購韓國HYNIX半導體株式會社所屬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TFT-LCD業務,收購價格約為3.8億美元。

由於中國企業的整體規模較小,可融通資金少,並購的融資就成為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瓶頸,很多企業因無法籌集並購所需資金而只能望「洋」興嘆。白白失去機會!我們也許會從京東方跨國並購的案例中得到啟示。

並購雙方背景

京東方是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的製造和銷售,並投資於電子產品的生產企業以及發展自有房產的物業管理項目的國有獨資上市公司。早在五年前,定位於顯示領域的京東方即開始設立專門的項目小組跟蹤和研究TFT-LCD技術,對主流的顯示器廠商保持著密切地關注。在本項收購完成後,TFT-LCD整體業務將成為京東方新的利潤增長點,京東方樂觀估計其主營業務收入年增長將達50億元以上,從而迅速提高其在世界顯示行業的市場份額。

現代電子產業株式會社(HYNIX的前身)創立於1983年,於1996年上市,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通訊、LCD三大部分。因債務原因,2000年現代電子產業株式會社更名為韓國HYNIX半導體株式會社(HYNIX),並對業務進行了調整,決定將通訊(已出售給韓國公司)和LCD業務獨立出來分別出售,只保留並專注於半導體業務發展。2001年7月,HYNIX設立全資子公司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DIS),並將與LCD和STN相關的業務全部轉至HYDIS(其中STN-LCD和OLED部分已於2001年被京東方和韓國半導體工程株式會社聯合購並重組)。TFT-LCD目前廣泛應用於台式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車載導航系統、PDA及行動電話等產業。

並購過程

2001年11月,公司在韓國合資設立控股子公司韓國現代液晶顯示株式會社,收購韓國現代半導體株式會社所有STN-LCD及OLED業務。該項收購於2002年第一季度全部完成。目前,韓國現代液晶顯示株式會社運營良好,為京東方2002年度利潤增長主要貢獻點之一。

公司積極規劃TFT-LCD產業,於2002年11月29日和2003年1月17日與韓國現代半導體株式會社、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DIS)分別簽定《資產銷售與購買協議》、《建築物銷售與購買協議》、《土地租賃協議》和《關於「資產銷售與購買協議」的補充協議》,由公司的韓國全資子公司BOE-HYDIS技術株式會社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的TFT-LCD業務,資產交割工作於2003年1月22日完成。該項收購為迄今為止我國金額最大的一宗高科技產業海外收購。

融資分析

就這樁收購案本身而言,可說是一次相當漂亮的資本運作。京東方2001年的銷售收入是54.8億元人民幣,如果以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現金進行海外收購,無疑是行不通也是不明智的。基於此,京東方運作了杠桿收購。其中公司自有資金及自有資金購匯6,000萬美元,通過國內銀行借款9000萬美元,借款期限均為1年,利率為1.69%至1.985%.BOE-HYDIS以資產抵押方式,向韓國產業銀行、韓國外換銀行、Woori銀行以及現代海商保險借款摺合1.882億美元,利息率由提款日前一天的市場利率決定。該筆貸款從2005年10月22日開始按季度分十次等額償還本金。

總資產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加原因:公司控股子公司韓國現代液晶顯示株式會社於2002年新納入合並范圍。

負債及資產負債率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原因:韓國現代液晶顯示株式會社負債項目納入合並范圍;公司營業規模擴大;公司為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DIS)的TFT-LCD業務向銀行貸款籌資。

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原因:隨著彩電行業復甦公司CRT及其零部件業務增長,公司投資收益增長。

利潤較去年有較大增長原因:韓國現代液晶顯示株式會社經營業績納入合並范圍;CRT產業扭虧為盈;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東方冠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京東方真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業績增長。

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都有所提高,表明企業並購後綜合實力增強,股東收益增加。

總資產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毛利率等均有所提高,企業並沒有因為並購負債而資金緊張,並購達成了預期目的。

啟示

企業的經營根本目的在於盈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獨立經濟主體的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並發展下去,其各種經濟行為都是以盈利為目的。與此同時,作為市場經濟中所有企業中的一員,只有思慮周全,才能達到盈利的目的,京東方之所以能成功地運用了杠桿收購,實現了小魚吃大魚,是由於他們仔細思考,做好各項准備工作,把銷售方、自身及外部資金提供方各方面的利益與此次交易融合在了一起,才順利地完成了交易,從而為其開拓國際市場創造了條件,為我國企業國際化融資提供了借鑒。

B. 上市公司融資案例

www.sse.com.cn 上海證券交易所
www.szse.cn 深圳證券交易所

寫融資的論文要看別人寫的同類融資論文,找案例不是最重要的,何況交易所網站上的多數是股權融資的,債權融資在交易所網站上反映的材料很少,尤其是企業債,公司債還好……

C. 高分求創業板上市企業融資失敗的案例

准備上創業板的企業沒通過審核的原因

一.盈利能力 1.增長性不足(上海奇想青晨)
2.凈利潤下降(恆大高新,賽輪股份)
3.對稅收過分依賴(銀泰,南京磐能)
4.對關聯交易過分依靠(安得物流)
二.股權瑕疵 1.股權變動(天津三英焊業)
2.股權復雜(上海同濟同捷)
3.股權過度集中(恆大高新)
4.股權過於分散(賽輪股份)
5.控制人控制多家上市公司(安得物流,福星曉程,賽輪股份)
三.行業前景 1.原材料成本比較高(三英焊業)
2.宏觀經濟政策影響(賽輪股份)
3.募投項目的前景不明朗(福星曉程,航天生物,安徽桑樂金)
四.創業板特徵不顯著 1.不符合創業板的條件(南京磐能)
2.企業整體盤子比較大,超級大盤(賽輪股份)
3.不符合三高六新(銀泰)
4.業績較好,顯示不差錢(福星曉程)

D. 急!!!跪求「投資者通過項目公司安排融資的模式」 的案例及分析!!!!

如題所問的「投資者通過項目公司安排融資的模式」案例最好的就是銀行保本產品 ,例如:某企業通過銀行發行的企業債券,約定年收益率過5%以上就是不錯的「投資者通過項目公司安排融資的模式」案例。

E. 上市公司融資租賃案例具體有哪一些呢,求解

很多的啊,公開的都是些基礎的數據案例,恩美路演裡面有詳細的案例

F. 請問有沒有這樣的上市公司融資案例:發行債券與發行股票同時進行。謝謝!

應該沒有,上市公司通常一次只採用一種融資方案

G. 有沒有我國上市公司因盲目融資,後經營失敗的案例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並購,無論是大魚吃小魚還是快魚吃慢魚,都是企業發展生存的重要手段。在並購活動中,人們卻失去了「理性」,成功率低的並購不斷發生,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氣概。仔細分析,這種現象並不是缺乏「理性」所致,而是由更高層次的「理性」主導者:成功率低,意味著風險大;而風險大的事,一旦成功其收益也就大;別人不成功,並不意味著我也不成功;昨天不成功,並不意味著今天不成功;權衡之後,還是值得一搏的。企業通過一系列的程序取得了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只是完成了並購目標的一半。要想真正實現企業的目標,在收購完成後,必須對目標企業進行整合。現結合企業並購的實例,分析一下並購最終失敗的原因。
一、 並購後不能很好地進行企業整合
企業完成並購後面臨著戰略、組織、制度、業務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其中,企業文化的整合是最基本、最核心,也是最困難的工作。
通過並購得到迅速發展的海爾集團提出自己的經驗:在並購時,首先去的地方不應是財務部門,而應是被並購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心。
如果並購企業與被並購企業在企業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企業並購以後,被並購企業的員工不喜歡並購企業的管理作風,並購後的企業便很難管理,而且會嚴重影響企業效益。
2004年1月,TCL並購法國湯姆遜公司,組建TTE公司,共同開發、生產及銷售彩電及其相關產品和服務。2004年4月,TCL並購法國阿爾卡特,組建手機合資公司T&A。
然而並購未能達到TCL預期綜合效益提高的目標,相反TCL集團2004年的凈利潤減少了一半,直接導致集團虧損的就是TTE和T&A的不良業績。
TCL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諸侯分權。李東生向來習慣於分權,他看中業績,很少過問各子公司的管理細節。所以TCL注重迅速採取行動,員工加班加點是正常現象。這種「分權」文化造就了TCL昔日的繁榮。而在湯姆遜,受法國文化影響,員工注重生活品質,重視閑暇時間,認為該工作就工作,該休息就休息。據稱李東生在法國時曾在一個周末召開會議,卻發現所有的人都關閉手機。李東生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存在文化差異下的「諸侯分權」帶來的後果:對湯姆遜大量職位進行調整,由TCL派人員擔任主要職位,導致被下調的原法國管理人員高度不滿。2004年底到2005年3月份,法國員工的高層經理基本離職,市場和銷售的一線經理也相繼離職,TCL陷入空前困境。
2004年,聯想集團宣布以12.5億美元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在並購的3年時間里,聯想的銷售額逐步增加。2008年,聯想業績出現明顯下滑,利潤出現大幅虧損。截止2009年3月31日,其營業收入149億美元,同比下滑8.9%,凈虧損2.26億美元。2009年初,聯想進行人事調整,用純中國團隊經營海外市場,聯想前期聘用的很多海外人才相繼離職,這顯示出聯想跨國並購後企業文化面臨較大沖突。遭遇「文化門」的上海雙龍聯姻也是如此。
二、決策不當的並購
企業在並購前,或者沒有認真的分析目標企業的潛在成本和效益,過於草率地並購,結果無法對被並購企業進行合理的管理;或者高估並購後所帶來的潛在的經濟效益,高估自己對被並購企業的管理能力,結果遭到失敗。
2001年德國安聯保險集團並購德國第三大銀行德累斯銀行。安聯以240億歐元收購了德累斯銀行大部分股份,使其資產達到了1萬億歐元。兼並德累斯後,安聯無可奈何地發現,銀行經營風險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全新課題。德累斯銀行所借貸的許多小公司在當時不景氣的國際環境下憤憤宣告破產,安聯保險不得不用其自有資金去彌補銀行經營中的虧損,從而導致自有資本金下降,信用等級隨之下調。另外,分屬於保險和銀行兩類客戶互相滲透的方式也沒有得到德國法律的支持。
讓諾勒悔之晚矣的是,本來擁有龐大資產傳動裝置的安聯集團,在並購之後將其30%都用做資產投資,而另外大部分資金更是花在了流通渠道等的建立上,這樣,一旦市場不景氣,可支配的資金便捉襟見肘,根本無法抵禦重創。2002年,安聯集團共虧損25億歐元,其中9.72億歐元來自德累斯頓銀行。盡管前9個月售出的51億份養老金保險合同中,只有7.4萬份是通過德累斯頓銀行出售的。由於德累斯銀行的持續虧損,安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沒有經過仔細考慮的跨行業兼並,就如同不合胃口的菜餚一樣,消化能力跟公司的規模乃至決心有時並不成正比。
三、支付過高的並購費用
當企業想以收購股票的方式並購上市公司時,對方往往會抬高股票價格,尤其是在被收購公司拒絕被收購時,會為收購企業設置種種障礙,增加收購的代價。
海爾收購美泰,從美國最大的白色http://www.zhao-kao.com/2-xiangmuguanli家電製造商惠而浦加入美泰競購戰,提出13.5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後,價格就開始不斷攀升。海爾選擇了退出。惠而浦先後三次提高收購價格,最終以總報價23億美元得到美泰的肯定。
實例不勝枚舉,近幾年從2009年,中鋁與澳大利亞力拓的195億美元「世紀大交易」失敗。2010年,騰訊競購全球即時通訊工具鼻祖ICQ失敗。2010年,華為競購摩托羅拉業務失敗,被諾基亞西門子公司以低於華為報價的12億美元收購成功。2010年,四川騰中重工收購悍馬失敗。2011年,上海光明食品收購美國健安喜股權和收購法國優諾公司股權案均無疾而終。無不警示我們:並購風險很大,我們應慎之又慎。

H. 誰能提供一下關於上市公司融資行為優化的案例。。。。

一、發行比較低利率公司債,取代較高利率的銀行借款。
二、取得較長期穩定資金,改善速動比率。
三、增加銀行融資,以提高ROI。

I. 求一個上市公司融資的案例

看一本書《門口的野蠻人》詳細講華爾街的並購融資的。融資的渠道很多,外部融資,間接融資股權融資,融資的產品是非常復雜的,有優先股,債券,可轉債,普通股,等等,具體的搭配很復雜的,書里寫的很清楚。
分給我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融資方式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
廣東貴金屬交易是期貨嗎 瀏覽:40
貴金屬延期保證金賬戶明細 瀏覽:697
期貨連續漲跌停 瀏覽:209
境外匯款到國內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