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600186是走還是留
蓮花味精,我覺得你可以留。而且多留一段時間。
蓮花味精的走勢比較獨立。
而且今天是放量上漲,量能配合得很不錯,你完全不必擔心。
均線支撐也還不錯。
蓮花味精你注意看它的持股股東情況,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只有11.81%,跟當初伊利一樣,股權分散,很容易被並購,它很有可能成為並購標的。到時候可能會有驚喜給你。
而且我看了一下,蓮花味精算是食品行業龍頭,我國第一大味精生產企業,也是出口龍頭,國家肯定會扶持。並且,它准備發展生態農業項目,也在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之列。
僅供參考,祝投資順利。
❷ 誰知道項城蓮花味精的消息嗎
兩市今日展開強勁反攻,外資並購、地產、石化等板塊成為盤中最大的炒作熱點,尤其以外資並購題材個股表現最為活躍。其中投資者可積極關注具有外資並購題材以及業績將大幅增長的蓮花味精(600186):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味精生產企業之一,今年業績有望出現大幅增長,摩根士丹利等國際巨頭對公司早就垂涎已久,股改將推動公司成為外資並購的重點對象,而大股東佔用的11億左右的巨資將於年內解決,後市具有驚人的爆發潛力。
公司味精的年生產能力為30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40%,已經超過日本味之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味精生產企業,出口量佔全國味精出口量的80%以上,被農業部等八部委認定為151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之一。公司實現了小麥替代玉米作原料,每噸生產成本比國際同行業低2000元,無論是在生產上還是經營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優勢。同時,公司產品出口在未來幾年保持大幅增長將是公司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2006年出口量將比2005年翻一番還多,達到9~10萬噸,再加上價格增長10%,將給公司帶來巨額收益,業績增長的拐點初步顯現。
長期以來,大股東占款是嚴重影響公司經營的主要因素,截至2005年9月30日,大股東佔用公司資金11億元。公司准備借股改契機採用以股抵債的方式解決大股東占款。根據國務院批轉的《關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這筆欠款必須在06年內解決。不管是用現金償還方式,還是以股抵債方式,蓮花味精都將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因此,公司在06年將因為大股東還款這一實質利好而脫胎換骨,二級市場股價有望強勁回升。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國際財團巨頭摩根士丹利早在兩年前就多次與公司的控股股東河南蓮花味精集團公司接觸,商討股權收購等合作事宜,股改將成為外資並購的重大契機。目前公司每股凈資產仍高達2.19元,仍處含權狀態,並購價值已經凸現。
該股已成功構築大底形態,量能的完美配合積聚了強大的攻擊能量。近日該股縮量調整,洗盤跡象明顯,技術指標顯示已調整到位,結合公司基本面狀況的重大改變、業績出現高增長拐點以及震撼性的外資並購題材,後市有望展開強勁的上攻行情,值得密切關注。
❸ 請問國內有哪些製造醬油的上市公司啊
1、加加食品
2012年1月6日,公司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被譽為「中國醬油第一股」,股票簡稱:加加食品,股票代碼:002650 ,成為寧鄉本土首家上市公司。
加加集團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年產20 萬噸優質醬油項目和年產1 萬噸優質茶籽油項目。項目規劃建設於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內,總用地420畝。
本項目是實施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實現公司產品結構升級、完善公司產品結構的重要戰略舉措,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做大醬油品牌,做強食用油品牌,預計3年後產值可達到50億元,將有力推動中國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振興民族產業,打造百年企業,加加將實現更宏偉的藍圖。
2、海天味業
海天調味得名於「海天醬園」。海天調味,中國最大的專業調味品生產企業,海天調味溯源於清乾隆年間的佛山醬園,海天調味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其工藝講究、口感醇厚的釀造方法領先同儕。
1955年,佛山25家實力卓著、美味悠遠、香譽港澳的古醬園謀略合並重組。「海天醬園」是25家醬園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產品品類最多、影響也最廣的一家老字型大小醬園,因此一致同意將新組建的廠命名為「海天醬油廠」。
天時、地利、人和,佛山制醬業的「原始積累」提供高起點的發展平台,海天破繭而出,1988年即躋身國有大型企業行列,1994年,海天成功轉制,駛上發展的快車道,並快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醬油產銷、出口企業。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公司為一家市屬全民所有制企業。
2014年2月11日,海天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股票名稱為海天味業,股票代碼為603288。
3、梅花生物
梅花從2002年生產味精起步,快速發展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味精生產企業之一,是國內最大的氨基酸生產企業,為全球生物發酵領域的重要成員。
梅花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設在河北省廊坊市,注冊資本26億元,總資產90億元,員工1.3萬人,是一家以生物發酵為主的大型產業集團,主營業務涵蓋氨基酸和調味品兩大領域,擁有食品添加劑、醫葯中間體、飼料添加劑、調味品等四大產業群。
產品行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國內外的食品、飼料、醫葯等知名企業形成了戰略合作關系。2010年底,梅花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873。
4、恆順醋業
恆順醋業,以黃酒起家,因醋馳名。集團核心子公司——江蘇恆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大的鎮江香醋生產企業,也是中國最大制醋企業、中國食醋業首家上市公司、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恆順香醋選用優質糯米為原料,採用固態分層發酵的傳統技藝,歷經制酒、制醅、淋醋三大工藝過程40多道工序精製而成,獨具「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味鮮,愈存愈醇」的特色。
主營業務:食醋、醬油、醬菜、復合調味料、調味劑、副食品、糧油製品、飲料、色酒等以調味品為主的生產、銷售。
5、三全食品
三全公司是中國生產速凍食品最早、規模最大、市場網路最廣的企業之一。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第一隻速凍粽子都出自三全。
三全食品有員工2萬多人,在中國有35個分公司、辦事處及分廠。主要產品是以湯圓、水餃、粽子、面點、點心等為主的中式速凍及常溫食品,共有數百個品種,年產量幾十萬噸。三全在中國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0%以上,連續多年位居行業第一。
北美、澳洲、歐洲和亞洲等一些國家也成為三全重點的目標市場。
❹ 蓮花味精今天開股東大會股價為什麼會漲停
因為在前一個漲停時,蓮花味精的資金凈流入量是排名第二的,而後成交量一再萎縮,當縮量到一定程度,拉升就開始了。股東大會若無明顯利空或利好消息是不會對股價造成影響的,除非主力了解內幕。
❺ 河南蓮花味精今年半年報虧損1.1億,不知道是否屬實如果真是這樣,那企業是否有員工下崗還值得去嗎
當你弄懂了蓮花味精(600186)的聯營企業及關聯交易,也就明白了蓮花味精的利益最終流到了哪裡。在對蓮花味精的實地采訪過程中,不少知情人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達了上述建議。
作為一家1998年就上市的味精生產企業,蓮花味精在上市公司中也算老江湖了,先後經歷了淮河污染及整治、大股東資金佔用等問題,近幾年稍顯平靜後又陷入關聯交易與薄利的怪圈。
隨著8月26日的董事會換屆,宣告了蓮花味精總經理高君治理時期的終結。
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八九月份的鄭州或悶熱或陰雨,從鄭州出發,經過約4個小時的長途汽車,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來到這個顯得有些凌亂的縣級市。
蓮花味精,當地最知名的企業,不論你想到哪裡,計程車都能准確地把你送到,並熱心地給你講解一番大致情況。
作為地方的財政支柱,蓮花味精繳稅最高時曾達項城全市稅收的70%以上。
不過,蓮花味精的相關人員以剛剛換屆為由拒絕了采訪。
一夜之間,三年利潤由正變負
2010年8月26日,蓮花味精召開股東大會,新一任董事會上任。當天,蓮花味精對會計差錯進行更正追溯調整:2007年至2009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715.10萬元、-34398.09萬元、-1022.53萬元。
轉眼之間,一個銷售額幾十億元的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9年原本可憐的微利,變成了虧損。
2007年至2009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是221512.64萬元、205106.84萬元、247862.69萬元的蓮花味精,其凈利潤分別僅為1234.67萬元、1247.75萬元、1730.53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僅為1.73%、0.77%、1.06%。2010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是129287.64萬元,凈利潤18025.71萬元。
尤其是2009年,扣除政府補貼994.12萬元政府補助、銷售凈利率只有0.297%的蓮花味精,其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的名義之一是「涉嫌虛增會計利潤」。
況且還是在未經價格上揚的情況下。2009年年初以來,國內味精價格一直保持在7000元/噸—8000元/噸的價位,但到9月份以後,味精價格一路飆升至11月的12000元/噸。
而同期同行業企業不僅突飛猛進,而且利潤明顯高於蓮花味精。2009年,蓮花味精核心產品味精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為13.07%,盈利能力不及在香港上市的阜豐集團的一半,同期阜豐集團味精主營業務利潤率高達29.6%。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蓮花味精增產不增收?是沉重的歷史包袱?是原材料的成本壓力?利潤為何這么畸形?又流向了何處?
「胡搞!」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接觸到的河南省部分官員這樣評價蓮花味精。
「利益輸送。」部分知情人士從旁點撥,了解其聯營與關聯交易或許有所收獲,看看是誰在與蓮花味精合作,又做了些什麼。
當年的伏筆:聯營?管理層收購?
蓮花味精的聯營盛行於高君任總經理的中後期,而其伏筆則或源於經營思路的轉變。
由於業績萎縮,尤其是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等因素,2004年,蓮花味精首次換帥。
從2001年開始,蓮花味精的業績開始下滑,2002年年報每股盈利從上一年度的每股0.2元下降到0.02元。2003年更是報出了每股虧損0.16元的業績。雪上加霜的是,曾被政府控制的國有企業、蓮花味精在2003年下半年又爆出大股東蓮花集團侵佔其資金8.58億元的消息,最高曾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達到10.57億元。
2004年5月29日,將蓮花味精從一個小廠做大的第一任掌門李懷清謝幕,大股東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的副總經理鄭獻鋒空降擔任董事長,但執掌實權的是總經理高君。一個從2003年前後便與蓮花味精合作的經銷商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當時的高君確實辦了一些事。
2004年以來,面臨「無米之炊」的蓮花味精嘗試從內部引入員工資本。在股份公司的10條事業線中,有6條事業線的生產經營流動資金由本線的幹部職工自願入股籌集;同時引進了民營企業管理機制。
2005年1月6日,蓮花味精召開董事會,對分公司內部運營機制進行了重大變革,將生產經營直接指揮權下放到「前線」,推行事業線長負責制。而各線的生產經營流動資金,全部由本線的幹部職工自願入股籌集。
在經營思路的轉變以及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的扶持下,蓮花味精漸有起色。
比如公司環保事業線,2005年1月引進幹部職工內部資本320萬元作為流動資金,經營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不但確保了公司環保設施的穩定運轉,保證了公司工業廢水的穩定達標排放,而且一舉扭轉了蓮花環保產業建立10年來的虧損局面。2005年1月—11月份蓮花環保產品實現銷售收入6250萬元,用工業廢水生產新型有機無機復合肥8.53萬噸,2005年全年職工入股分紅率達到入股資金的50%。
2005年底當地媒體一篇《蓮花映日別樣紅——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大事記》的文章對此也有描述。
與此同時,蓮花集團旗下有30多個企業,包括化肥廠、皮革廠、方便麵廠、紙箱廠等,以前有好多都是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從2004年開始逐步改制給個人。
在第一任董事會改選之前就有管理層持股的設想:李懷清本人及其他高管人員持股15%,對蓮花集團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持股5%。此方案最終未能實施。
新政埋下了聯營的基礎,也重燃了在李懷清時期已有的管理層與技術人員持股的夢想。知情人說,曾與蓮花味精有過合作,但後因糾紛而欲對簿公堂的趙先生說。作為當地人,趙先生在北京與鄭州等地均有業務
關聯交易網:管理層身影似隱若現
市場一直傳言,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是為蓮花集團部分管理層成立的一家公司。不過,這一說法始終未獲當事方的正面回應。
「你們查一下資料就清楚了,看看他們生產了什麼,利潤怎樣分配的?」自稱與很多內部人士關系都還不錯的上述經銷商不肯多說。不過,他也表示,由於蓮花方面不誠信,2009年前後雙方已經不再合作了。
查閱資料獲知,目前作為蓮花味精第二大股東的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就像一張張大網,悄然控制著蓮花味精。與蓮花味精相關的聯營或有關聯交易的企業,均與前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緊密相連。
2006年6月1日,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受讓蓮花集團所持上市公司8.85%的股份(目前持股7.37%)。
有關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資料十分有限。
公告顯示:成立於2006年1月,注冊資金1.25億元,經營范圍為「生物工程的科研與開發」、「股權投資」、「環保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法人代表是袁啟發。其實控制人仍是高君,有知情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該公司是為受讓上市公司股權而設立的?有人這樣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諱莫如深的股東情況。據公告:袁啟發佔4%的股份,出資額約是500萬元,而吳朋傑、楊學東、付林、牛鋒、張錦璽、李金海、潘守前、楊為斌、孫傑各佔3.2%,這9人總共占股份的28.8%,每人的出資額約為400萬元。
從各方獲得的資料顯示,部分股東與蓮花味精關系密切:袁啟發,1992年始便一直在蓮花味精工作,現任蓮花味精副總經理;潘守前,2001年曾擔任蓮花味精副總經理,2006年1月,蓮花味精小麥澱粉事業線成立,潘守前就任小麥澱粉事業線總司理至今,隨後還擔任了蓮花味精監事會監事;李金海,蓮花味精下屬副產品公司的總經理;楊為斌,項城市熱電公司的總經理,而項城市熱力公司是蓮花集團的一個下屬企業。
據說,在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受讓蓮花味精股權之際,決策者為此頗費一番心思:接盤者除了實力雄厚外,還要將企業可持續發展、地方經濟利益、職工安置以及社會穩定等因素考慮進來。
隨之,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便開始張網。
河南蓮花天安食業有限公司,蓮花味精目前最重要的聯營企業之一,注冊資金2.57億元,主要生產、銷售蓮花牌味精、雞精、調味品等。法定代表人為任玉周。
其前身是河南蓮花味之素有限公司,原為蓮花味精與日本味之素株式會社合資設立的公司,蓮花味精持有49%的股權。2006年日資撤出後,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收購了51%的股權,並更名。
河南天安糖業有限公司,蓮花味精另一重要的聯營企業,注冊資本17280.6萬元,主營葡萄糖、葡萄糖漿、麥芽糖漿、澱粉糖及衍生物相關副產品生產、銷售;谷氨酸鈉、調味品銷售等。法定代表人為任玉周。
2006年6月,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項城市天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受讓英國海外糖業公司所持河南蓮花英糖葯業有限公司57%的股權。2008年,蓮花集團以資抵債,將其對剩餘的43%股權作價8018萬元轉讓給蓮花味精,因此聯營。
項城市天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6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高君。
上述以及尚未提及的與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相關的一切重要信息,如收購資金來源、股東情況等都讓人難以捕捉。
與突然冒出且能量巨大的項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有所不同的是,蓮花味精的另一些相關企業大體來自於前大股東的改制,但重要的信息依然朦朧。
項城科茂谷朊粉有限公司自稱隸屬於蓮花味精,成立於2004年1月,注冊資本199萬美元,以銷售谷朊粉為主,兼營蓮花味精,蓮花麵粉,小麥胚芽等。法定代表人曹志強。
據悉,曹志強曾擔任過項城市蓮花科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該公司為蓮花味精大股東蓮花集團的下屬企業,於2005年集團改制、以資抵債時並入上市公司,負責谷朊粉出口銷售。
實際上,項城科茂谷朊粉有限公司為蓮花味精小麥澱粉事業線下轄的銷售公司。
河南蓮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5月,注冊資本500萬元,主營有機肥料、飼料、飼料原料、麩皮、玉米皮、糖渣銷售。法定代表人王飛,王飛的公開身份為蓮花味精肥料事業部總經理。
河南蓮花環保科技肥業有限公司由河南蓮花集團的下屬企業河南蓮花生態環保產業有限公司改制更名而來,成立於1999年,是蓮花集團投資6000萬元創建的高含量有機無機復合肥生產基地,可年產蓮花寶牌復混肥料20萬噸。2006年以資抵債並入上市公司。
周口蓮花金水裝潢有限公司——蓮花集團持有70%股權之控股子公司。注冊資本3500萬元,主要經營彩色印刷業務,並向上市公司提供包裝袋。蓮花集團改制時該公司變為河南黃淮包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6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李書堂。有關資料顯示,李書堂是河南蓮花集團副總經理。
於是,蓮花味精與這些公司頻頻發生了大額的財務往來。
2006年、2007年,蓮花味精向河南蓮花天安食業有限公司無償提供資金2.53億元、5.94億元,年末提供資金余額為3358.85萬元、2447.13萬元;2008年,河南天安糖業有限公司開始加入蓮花味精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的陣營,蓮花味精當年向兩家聯營企業提供資金4.76億元,年末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的余額猛增至1.05億元;2009年,蓮花味精為這兩家企業提供資金6.60億元,提供資金余額更是激增至3.74億元。
2008年、2009年,河南黃淮包裝有限公司連續兩年出現在蓮花味精期末其他應收款中欠款金額前五名名單中,蓮花味精對黃淮包裝的其他應收款金額分別為2936.36萬元和2967.09萬元。
2009年,蓮花味精對項城科茂谷朊粉有限公司、河南蓮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應收款分別為1190.77萬元、1326.01萬元,而項城科貿自2007年就和蓮花味精有了經營上的往來,在蓮花味精前五名應收款單位名單上榜上有名。
蓮花味精與這些與管理層或有關聯的企業進行關聯交易。
第二張網:現金流之謎
一個注冊資金僅僅100萬元的企業,4個月左右時間從銀行直接提現數億元。這是第二張網——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的行為。
一位司法界的人士稱,2006年前後,蓮花味精僅在建設銀行的貸款就近70億元,為了逃避債務,蓮花味精在項城市沒有開戶銀行,而是注冊了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宿遷蓮花味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利用這些公司進行「交易」。
該人士曾對蓮花味精實施司法調查,並掌握了大量蓮花味精不能公開的內部資料,隨即在「蓮花集團的干預下」遭受牢獄之災,現已官復原職。
2006年2月,蓮花味精出資1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主營麵粉、谷朊粉、調味品、肥料、飼料及化工產品的銷售,高君任董事長。
據2006年至2007年的司法調查,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當時員工不足20人,蓮花味精自願將其在項城市蓮花大道北的房產10間,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無償讓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使用10年。
就是這家小小的商貿公司,在蓮花味精的生產銷售體系中卻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悉,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擁有4個賬戶,分別對應包括南線、北線、國際事業線、邊區事業線(即河南蓮花天安食業有限公司、針對原來市場空白區)在內的4家獨立核算的生產線,而這些生產線,是蓮花味精的主力產能所在。據蓮花味精的銷售商反映,購買蓮花味精的產品,往往要把貨款打往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的賬戶之上。
2007年,蓮花味精向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提供資金15.9億元;2008年,蓮花味精再次向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提供資金11.8億元;2009年,蓮花味精沒有披露向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提供資金情況,但通過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5億元,佔全部營業收入的58.31%。2010年上半年,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0億元,占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比例是64.50%。
蹊蹺的是,2007年,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至240萬元,蓮花味精對這掌握其銷售大權企業的持股比例猛降至41.67%,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換為趙偉強。趙偉強的公開身份為蓮花味精市場營銷總部部長。對於新股東的情況,蓮花味精方面至今沒有明確,在工商部門也難以查知。
這僅僅是為了逃債?曾與蓮花有過合作,但後因糾紛而欲對薄公堂的商界人士稱,一個根本問題是,它從此跳脫了監管!「蓮花食貿雖承擔了蓮花的所有銷售但是它卻沒有公布財務狀況的責任」。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所掌握的資料顯示,擁有大量現金流的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頻頻以工資獎金等形式從銀行大額提現。
而蓮花味精年報顯示,計提巨額工資獎金的河南蓮花食貿有限公司,2006年經營虧損325.61萬元,2007年,因蓮花食貿虧損,蓮花味精將當初對其投入的100萬元注冊悉數計提了減值准備。
在宿遷蓮花味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問題上,蓮花味精乾脆採取欺騙手法,聲稱無關聯關系。而今年8月份公告對此糾正說,宿遷蓮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應「納入公司財務報表合並范圍」。
宿遷蓮花味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6月,注冊資本為1001萬元,其中蓮花味精出資1000萬元,王海東出資1萬元。主營味精、調味品銷售及進出口貿易。法定代表人高君。據悉,王海東也是蓮花味精的員工。
自2008年開始,宿遷蓮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開始出現在蓮花味精前五名應收賬款單位名單上。
2008年,蓮花味精對宿遷蓮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應收款為1040.05萬元;2009年,蓮花味精對宿遷蓮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應收款仍為1040.50萬元。
一邊是關聯方的現金流不斷,一邊是巨額的債務拖欠。截至2009年12月31日,作為應訴(被申請)方的蓮花味精,涉入的正在審理或已判決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共有42項,涉案金額6.15億元。
蘭考農民:蓮花承諾今何在?
就在中國經濟時報關注蓮花味精之時,北京新時代致公教育研究院院長周鴻陵反映說,蓮花味精還以同樣的手法涉嫌欺詐蘭考農民。
據悉,該學院為國內倡導公民教育、進行社會治理、推動社會全面轉型的非政府研究機構。
周鴻陵介紹,蓮花味精自2006年8月開始實施「蓮花—蘭考」促農計劃,2006年10月27日,河南蘭考蓮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301萬元,其中蓮花味精出資300萬元,自然人劉書海出資1萬元,法人代表為楊衛鋒,主營肥料、飼料銷售和糧食購銷,楊曾任蓮花味精總經理秘書、公司監事。
當時,蓮花味精承諾以低於市場價200元/噸的價格向蘭考提供蓮花牌復合肥,同時以高於市場價0.025元/斤回收農民的糧食。年終給蘭考合作農戶分紅利100元/噸。蘭考方則給予蓮花味精政策扶持。
事實怎樣呢?經過調查:蓮花肥料不但沒有低於市場價格200元,而且比同期市場價格每袋還高出2元至5元。
河南省新農村先進試點、蘭考縣南馬庄村是「蓮花—蘭考」模式的試點之一,就在蓮花和南馬庄項目合作期間,高層領導曾先後視察該村。
「同期,市場賣的同品牌同含量的蓮花肥料是70元,而蓮花通過『蓮花—蘭考』模式賣給農民是76元」,有農民反映說。此外,所有被調查者書面證實蓮花承諾的每噸返回紅利100元也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兌現。高於市場價0.025元/斤回收農民的糧食的承諾,也只是在前期農民糧食剛收成時象徵性收過一點,當糧食價格上漲時,蓮花味精並沒有隨行就市繼續收農民的糧食,反而轉向收取現金。
「每次送肥料的大車都打著『蓮花支援蘭考』的大紅幅,沒有想到被坑了。」有村幹部說。
對此,蓮花公司稱給蘭考農民帶來1.63億元的實惠;而蘭考縣紀委2007年7月19日的會議紀要則指責蓮花「打著支援老百姓的幌子」。
據周鴻陵的調查,蓮花味精借「蓮花蘭考模式」 共向蘭考13個鄉84個行政村銷售肥料數百萬噸,共計應該退還蘭考農民數百萬元,利益涉及全縣幾十萬農民。
作為蘭考農戶維權行動的牽頭人,周鴻陵試圖通過集體訴訟的方式為農民討公道。據稱,此舉也遭到來自蓮花方面的阻力。
人走了,誰埋單?
早在2006年12月29日,蓮花味精總經理高君在公司當年清潔生產總結大會上作了題為《自我檢討 認清方向 全程挖潛再上台階》的工作報告,公開指出公司內部存在的五大失誤點,其中一大失誤是「蓮花人舊的意識形態沒有得到改變。過去,蓮花人的收入靠工資,現在要改變這種認識,今後蓮花人的收入有四部分,工資、獎金、利息、分紅。要樹立我們不再是靠工資收入的工人,而是擁有著股份與資本的職工的意識。」
而今,有網民留言說,2007年—2008年蓮花調整後虧損嚴重,請問內部集資大比例分紅的利潤從何而來?
4月,證監部門對蓮花味精立案調查;6月22日《證券日報》稱,蓮花味精相關事件較為復雜,從之前大股東長期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就已經開始,還有可能涉及部分高管,目前仍然在調查階段。
最近的股東大會,宣告了高君時代的終結。目前,高君調任項城市發改委副主任。
「開始高君還是做了一些事,後期的高君就自以為是,聽不進旁人的建議了。」某經銷商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感嘆到,蓮花味精的衰敗,尤其是國有企業的興衰,與主要領導人密切相關。
有官員則指出,當監管失去之後,蓮花味精的問題還將輪回。
問題是,誰為蓮花味精投資者的損失埋單?蓮花味精隱藏的秘密何時大白於天下?知情人問。
❻ 蓮花味精的投資亮點
⒈ 公司主導產品味精的產量繼續保持著國內味精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克服了國家取消味精出口退稅等不利因素,鞏固了蓮花味精國際市場,並實現了蓮花「六月春」麵粉等系列產品的出口,增強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⒉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0099(元),每股凈資產1.5260(元),凈資產收益率0.6470%,營業收入18.2億(元),同比增減24.424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93059.37(元),同比增減59.0739%。
⒊ 蓮花集團以所持有的公司股份5400萬股限售流通股抵償給債權人河南農開,目前河南農開持有公司12643.48萬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90%,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❼ 中國最有實力的民有企業證券公司有哪些
廣州證券 民營大舉介入
雖然廣州證券算不上純民營概念券商,但早在2001年這家廣州本地實力券商在增資擴股時就吸納了富力集團、粵泰集團、城啟集團以及曾城凱旋門大酒店四家民營企業介入。前三者都是廣州實力派地產公司。這些民營企業出資占廣州證券總股本的42%,接近半壁江山。據說,這四家民企介入後,廣州證券的高管層沒有發生常見的人員置換。雖然最近兩年證券市場並不盡如人意,但廣州證券的國有股股東和民營股東配合得不錯。據稱,廣州證券的三大民營股東沒有介入公司的經營管理,只是在董事會發揮作用。雖然近兩年市況不好,但其對這筆投資的信心並未動搖。
民生證券 純粹的民營券商
民生證券被譽為第一家純粹民營概念的券商。注冊資本金為12.82億元。第一大股東是中國泛海控股,第二大股東是山東高新投資,第三大股東是南陽金冠,第四是河南花園集團,第五是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第六大股東是中國銀證實業,上市公司新鄉化纖、蓮花味精的大股東新鄉化纖集團、蓮花味精集團並列第七大股東。
這家去年8月18日新開張的民營券商,由黃河證券轉換而來,當年只是證券業的無名之輩,注冊資本不過1億元,營業部也集中在河南省境內。如今其一躍成為了中等綜合性券商。其股東背景最令人刮目相看。福布斯大陸富豪排名36位的盧志強擁有的中國泛海控股出資2.4億元佔18%的股權。而曾與泛海控股在民生銀生出手的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此次也出資1.2億。有關民生證券是屬於民生系還是泛海系的討論令其成為焦點。目前,民生證券正極力在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領域有所建樹。
富友證券 創新經紀業務
富友證券的前身是開封證券,2001年9月它更名為富友證券,總部也遷到了上海。此後,富友證券總是與有「上海首富」之譽的周正毅密切相關,在富友證券網上公布的該公司前六大股東中可以發現,上海大方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高校科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是第一、第二大股東,根據公開的資料中無法查明大方實業投資公司的底細,但第二大股東上海高校科技產業公司的控股股東正是周正毅。而上海本地券商研究人士在提及富友證券的時候,都不免要提及這是周正毅掌控的公司。而除了股東背景之外,富友證券這家小券商之所以引起業界注目,甚至大券商都不敢小視卻是因為經紀業務的創新行動。早2001年初,拍賣了標的物是富友上海營業部所有客戶的產權;完全市場化的經紀人制度使這家小型經紀類券商在一年的時間內實現了A股交易市場佔有率由1‰左右到3‰的增長,增長率接近200%。據稱它的目標是發展成為以「富友」為核心品牌的中國優秀的金融服務商。
愛建證券 三家信託支持
愛建證券是愛建系的核心成員。愛建股份及其子公司愛建信託、上海方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分別出資1.30、1.95、0.92億元,占該公司總股本的20%、30%、14%。愛建股份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愛建證券權益達55%。愛建證券雖然注冊資本僅為6.5億元, 但現金資產達2.22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34.23%,其它4.275億元為經評估確認的證券類凈資產,在同等規模的券商中,這份資產可謂良好。在民營券商中,愛建證券的過人之處不僅在於它是愛建系的重要成員,更惹眼的是該公司強勢的信託背景,在7家發起人股東中除了愛建股份之外,還有愛建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寧波市金港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廈門聯合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三家在信託業清理整頓中被保留的信託公司,以信託公司為後盾就成為愛建證券的一大特色,這也使得公司在開拓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整合優勢。(
❽ 蓮花味精
關於蓮花味精大股東的侵權利空,已在去年7月的股價急速暴跌中消化.去年7月12日探底本輪下跌底點1.64元,之後盤整向上,12月份在相對高位連同1.64元的底築成了雙底,並一舉連續放量突破年線壓制.當前股價在年線上方進行蓄意整理,主力拉高意圖堅決,量價配合良好,建議繼續持有.隨著農業股行情的到來以及深化,蓮花味精的投資機會已經顯現出來.
❾ 飛樂音響和蓮花味精股東里的李剛是不是河北保定的李剛
李剛乃李連英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