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安汽車上市23年首虧:因合資板塊收益下降 2019年虧損26.47億元
4月14日,長安汽車發布2019年度未經審計的業績快報。2019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705.95億元,同比增長6.48%;實現歸母凈利潤-26.47億元,同比下滑488.81%,這也是長安汽車上市二十三年以來歸母凈利潤的首次虧損。
對於2019年歸母凈利潤的大幅下降,長安汽車在公告中稱,主要是來自合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下降所致。該公告並未具體披露合聯營企業的投資虧損數額,但根據此前的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為-1.08億元,三季度4.7億元的虧損數額甚至超出了整個長安汽車三季度的虧損額。
長安汽車官方的銷量數據顯示,長安汽車2019年年銷量為176萬輛,同比減少15.16%。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長安汽車1月銷量下滑/特斯拉去年在華營收208億/雷克薩斯印度投產
①大相徑庭:長安汽車1月銷量繼續下滑福特品牌逆勢增長
2月14日,長安汽車公布2020年1月產銷數據。今年首月,長安汽車生產汽車12.39萬輛,同比下降13.70%;銷售汽車13.46萬輛,同比下降4.56%。
雖然雷克薩斯在印度完成了本土化生產,不過由於印度的關稅較高,這台印度版ES300h的售價可是一點也沒讓人覺得本土化生產有多好。印度純進口車關稅為100%,而組裝車為30-40%,ES300h本土化生產後售價略微降低,但該車在印度的起售價依舊高達519萬盧比(約人民幣50.3萬元),這個價格都趕上國內進口版的車型了。
評:雷克薩斯在印度建廠,很可能是基於印度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但顯然,印度短時間內並不會成為雷克薩斯的主要市場,雷克薩斯這個錯誤的決定看起來更像是對中國市場的歧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長安汽車2019年預計虧損24億-29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重慶長安工業集團的待遇及發展前景,企業文化怎麼樣啊
工資待遇很差,經常加班延時,無加班工資,無年休假,工資很低。
『伍』 長安汽車上半年凈利潤26.02億元,扭虧為盈
長安汽車發布半年報稱,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6.02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224億元,扭虧為盈;營業收入327.82億元,同比增長9.73%;基本每股收益0.54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830,992輛,較去年同期的820,059輛增長1.3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長安汽車年利潤超過百億,為什麼都不願意拿出錢來做研發
長安汽車,2018年公司實現盈利6.81億元,但若仔細看看這利潤構成,情況可就不妙了。因為,長安汽車2018年拿了政府補助28.73億元,也就是說,若扣除政府補助後凈利潤虧損21.92億元。
我們來看看銷售數字,2018年長安汽車共銷售新能源汽車8.68萬輛,占集團總銷量的4.1%。而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的銷售數字分別為,24.78萬輛、15.8萬輛、超14萬輛、超9萬輛。
新能源汽車銷量僅能說是馬馬虎虎,而若看長安汽車整體銷量,就更不妙了。2018年長安集團共銷售汽車213.78萬輛,同比下滑25.6%。
『柒』 長安汽車半年報:總收入327.82億人民幣
8月31日,中國汽車製造商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社會公示2020年半年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上半年營業總收入327.82億元,同比增長9.73%,凈利潤26.02億,同比增加216.17%。
長安汽車在半年報中表示,根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累計銷量1025.7萬輛,同比下滑16.9%;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39.3萬輛,同比下降37.4%;而長安汽車集團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銷量83.1萬輛,同比逆市增長1.3%,總體跑贏了大盤。
長安汽車提到,目前公司核心競爭力包括持續打造經典產品、創新技術加速落地、品牌勢能向上等等。其中在產品層面,今年上半年,全新產品序列「UNI」首款車型UNI-T正式上市;逸動PLUS上市後連續3個月銷量破萬,此外還有奔奔E-Star、科尚EV等車型成功上市,長安歐尚X5正式亮相等,而長安CS75PLUS自去年9月上市以來累計銷量超過15萬輛,在同級別車型中銷量領先。合資方面,長安福特大型SUV全新探險者、長安馬自達CX-30正式上市,合資企業銷量和產品布局穩步提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長安汽車:2019年凈利潤預計虧損24億-29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長安集團的老總是什麼級別
長安集團的老總是副部級的。
在國資委網站列出的115家央企名錄中,前54家企業「一把手」(指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及總經理)多為「副部級」。不過,「國有重點骨幹企業」的「一把手」也並非全部都是「副部級」,有時也可能是「正部級」。如前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慶偉出任時其級別為正部級,是因為他曾擔任國防科工委主任。
「副部級」央企還包括中國四大國有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還有國務院直管類的,如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信集團。另外,中國煙草總公司也是「副部級」。另外,直屬國資委領導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屬於正部級央企,其「一把手」就屬於正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