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看上市公司現金流量表
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具體可以分為以下5個方面:
1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反映公司為開展正常業務而引起的現金流入量、流出量和凈流量,如商品銷售收入、出口退稅等增加現金流入量,購買原材料、支付稅款和人員工資增加現金流出量,等等;
2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反映公司取得和處置證券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活動所引起的現金收支活動及結果,如變賣廠房取得現金收入,購入股票和債券等對外投資引起現金流出等;
3來自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是指公司在籌集資金過程中所引起的現金收支活動及結果,如吸收股本、分配股利、發行債券、取得借款和歸還借款等;
4非常項目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指非正常經濟活動所引起的現金流量,如接受捐贈或捐贈他人,罰款現金收支等;
5不涉及現金收支的投資與籌資活動:這是一類對股民非常重要的信息,雖然這些活動並不會引起本期的現金收支,但對未來的現金流量會產生甚至極為重大的影響。這類活動主要反映在補充資料一欄里,如以對外投資償還債務,以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等。
對現金流量表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分析:
1現金凈流量與短期償債能力的變化。如果本期現金凈流量增加,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增強,財務狀況得到改善;反之,則表明公司財務狀況比較困難。當然,並不是現金凈流量越大越好,如果公司的現金凈流量過大,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這部分資金,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
2現金流入量的結構與公司的長期穩定。經營活動是公司的主營業務,這種活動提供的現金流量,可以不斷用於投資,再生出新的現金來,來自主營業務的現金流量越多,表明公司發展的穩定性也就越強。公司的投資活動是為閑置資金尋找投資場所,籌資活動則是為經營活動籌集資金,這兩種活動所發生的現金流量,都是輔助性的,服務於主營業務的。這一部分的現金流量過大,表明公司財務缺乏穩定性。
3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公司的未來發展。股民在分析投資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分析是對內投資還是對外投資。對內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增加,意味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增加,說明公司正在擴張,這樣的公司成長性較好;如果對內投資的現金流量大幅增加,意味著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沒有能夠充分吸納現有的資金,資金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入量大幅增加,意味著公司現有的資金不能滿足經營需要,從外部引入了資金;如果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大幅增加,說明公司正在通過非主營業務活動來獲取利潤
⑵ 上市公司現金流如何看
上市公司現金流主要通過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也就是通過上市公司季報、半年報和年報中的現金流表披露的情況來解讀。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解讀:
1、現金凈流量與短期償債能力的變化。如果本期現金凈流量增加,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增強,財務狀況得到改善;反之,則表明公司財務狀況比較困難。當然,並不是現金凈流量越大越好,如果公司的現金凈流量過大,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這部分資金,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
2、現金流入量的結構與公司的長期穩定。經營活動是公司的主營業務,這種活動提供的現金流量,可以不斷用於投資,再生出新的現金來,來自主營業務的現金流量越多,表明公司發展的穩定性也就越強。公司的投資活動是為閑置資金尋找投資場所,籌資活動則是為經營活動籌集資金,這兩種活動所發生的現金流量,都是輔助性的,服務於主營業務的。這一部分的現金流量過大,表明公司財務缺乏穩定性。
3、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公司的未來發展。股民在分析投資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分析是對內投資還是對外投資。對內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增加,意味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增加,說明公司正在擴張,這樣的公司成長性較好;如果對內投資的現金流量大幅增加,意味著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沒有能夠充分吸納現有的資金,資金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入量大幅增加,意味著公司現有的資金不能滿足經營需要,從外部引入了資金;如果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大幅增加,說明公司正在通過非主營業務活動來獲取利潤。
⑶ 哪裡能查到上市公司歷年的現金流量表
東方財富網、和訊網這些財經網站,上市公司自己的官方網站、交易所網站等等都可以,
http://data.eastmoney.com/notice/Notice_List.aspx?code=&date=&type=%25c4%25ea%25b6%25c8%25b1%25a8%25b8%25e6
這是東方財富網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部分,在年度報告中就有現金流量表
⑷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現金流量應該怎麼看
主要有以下3種方法:
一是表間分析法。即對公司財務報表之間的關聯項目進行綜合衡量,關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疑點,以了解企業真實的盈利質量和資產質量,防止單張報表的誤導。
二是財務比率分析法。對公司財務報表同一會計期內相關項目相互比較,計算比率,判斷其償債能力、資本結構、經營效率、盈利能力等情況。
三是期間分析法。對公司不同時期的報表項目進態地比較分析,判斷其資產負債結構、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
(4)美國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擴展閱讀:
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一、便於從現金流量的角度對企業進行考核
對一個經營者來說,如果沒有現金缺乏購買與支付能力是致命的。企業的經營者由於管理的要求亟需了解現金流量信息。
另外在當前商業信譽存有諸多問題的情況下,與企業有密切關系的部門與個人投資者、銀行、財稅、工商等不僅需要了解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結構情況與經營結果,更需要了解企業的償還支付能力,了解企業現金流入、流出及凈流量信息。
損益表的利潤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核算出來的,權責發生制貫徹遞延、應計、攤銷和分配原則,核算的利潤與現金流量是不同步的。
損益表上有利潤銀行戶上沒有錢的現象經常發生。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現金流量的重視,深深感到權責發生制編制的損益表不能反映現金流量是個很大的缺陷。但是企業也不能因此廢權責發生制而改為收付實現制。
因為收付實現制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歷史證明企業不能採用。在這種情況下,堅持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核算的同時,編制收付實現制的現金流量表,不失為「熊掌」與「魚」兼得兩全其美的方法。
現金流量表劃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按類說明企業一個時期流入多少現金,流出多少現金及現金流量凈額。從而可以了解現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損益表上的利潤為什麼沒有變動現金流量的角度對企業作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評價。
二、了解企業籌措現金、生成現金的能力
如果把現金比作企業的血液,企業想取得新鮮血液的辦法有二:
1、為企業輸血,即通過籌資活動吸收投資者投資或借入現金。吸收投資者投資,企業的受託責任增加;借入現金負債增加,今後要還本付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沒有「免費使用」的現金,企業輸血後下一步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2、企業自己生成血液,經營過程中取得利潤,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獲利,利潤是企業現金來源的主要渠道。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經營,企業的內外籌措了多少現金,自己生成了多少現金。
⑸ 急求中英文版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近2年年度報告,要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中文版的沒有 工作原因只看英文版的
給你網路的英文版年報吧 有看不懂得可以對照著它的中文公告看看,網上搜搜應該有的
2013年報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329099/000119312514120068/d641077d20f.htm
2012年報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329099/000119312513129489/d420221d20f.htm
你需要的相關表格直接看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S部分
⑹ 每股現金流量和自由現金流的區別
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 FCF)最早是由美國西北大學拉巴波特(Alfred Rappaport)、哈佛大學詹森(Michael Jensen)等學者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概念。如今它在西方公司價值評估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簡單地講,自由現金流量就是企業產生的在滿足了再投資需要之後剩餘的現金流量。這部分現金流量是在不影響公司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企業資本供應者的最大現金額。
為自由現金流量概念的提出開思想先河的是美國學者莫迪格利尼(Franco Modigliani)和米勒(Mertor Miller)。他們(1958)提出的關於資本結構的MM理論重新詮釋了企業目標是價值最大化,並非新古典經濟學所述的「利潤最大化」。他們(1961)還首次闡述了公司價值和其他資產價值一樣也取決於其未來產生的現金流量的思想,並通過建立米勒——莫迪格利尼公司實體價值評估公式對公司整體價值(Business Valuation)進行評估。
受益於他們的思想,西北大學的拉巴波特教授(1986)構建了拉巴波特價值評估模型(Rappaport Model),並通過創辦ALCAR公司將其價值評估理論付諸於實際應用。在其模型中,拉巴波特確立了五個決定公司價值的重要價值驅動因素:銷售和銷售增長率;邊際營業利潤;新增固定資產投資;新增營運資本;資本成本。並通過這些價值驅動因素而對公司現金流入和流出進行預測。現金流入來自於企業的經營,是稅後現金流量,但是在支付融資借款利息之前(即不扣減利息費用)。現金流出是因為增加了固定資產和營運資本投資。在扣除現金流出後的稅後現金流量凈值被稱之為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然後通過對未來自由現金流量貼現得出目標公司價值。
詹森教授(1986)則是提出了自由現金流量理論(Free Cash Flow Theory),用來研究公司代理成本(Agency Cost)的問題。在其理論中,自由現金流量定義為企業在「滿足所有以相關的資金成本折現的凈現值為正的所有項目所需資金後剩餘的現金流量」。他認為「從效率的角度看,這些資金應回報給股東,比如增加分紅或購回股份」而不是留存起來。但這種情況很少見。詹森指出,企業管理當局之所以保留現金而不分發給股東,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現金儲備增加了他們面對資本市場的自主性,擴大了他們所管理的公司的規模——因為正如許多研究表明的「與管理人員的薪金更加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是公司的規模的擴大而不是公司價值的增加」。企業管理當局可能出於自身利益等方面的考慮,採取的企業行為會背離股東的利益,這種利益損失即為代理成本。
科普蘭(Tom Copeland)教授(1990)(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 Inc.)的資深領導人之一)更是比較詳盡地闡述了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自由現金流量等於企業的稅後凈營業利潤(Net Operating Profit less Adjusted Tax, NOPAT,即將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營業利潤扣除實付所得稅稅金之後的數額)加上折舊及攤銷等非現金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的追加和物業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方面的投資。它是公司所產生的稅後現金流量總額,可以提供給公司資本的所有供應者,包括債權人和股東。」
自由現金流量=(稅後凈營業利潤+折舊及攤銷)-(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 (1.3)
康納爾(Bradford Cornell)教授(1993)(美國FinEcon咨詢公司的創立者兼總裁)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定義與之類似:「投資者的利益(自由現金流量)是由公司所創造的現金流入量減去公司所有的支出,包括在工廠、設備以及營運資本上的投資等,所形成的凈現金流量。這些現金流量是可以分配給投資者的。」
自由現金流量=(營業利潤+股利收入+利息收入)×(1-所得稅率)+遞延所得稅增加+折舊-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 (1.4)
達姆達蘭(Aswath Damodaran)教授(1996)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定義也是參照了科普蘭的觀點:
自由現金流量=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率)+折舊-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 (1.5)
達姆達蘭教授還提出了股權自由現金流量的概念——股權資本自由現金流量就是在扣除經營費用、本息償還和為保持預定現金流量增長率所需的資本支出、增加的營運資本支出之後的現金流量。而自由現金流量是公司所有權利要求者,包括普通股股東、優先股股東(享有股東權益和債權人權益的一種折中形式)和債權人的現金流量總和。
股權自由現金流量=(營業利潤+股利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1-所得稅率)+遞延所得稅增加+折舊-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優先股股利+新發行債務-償還本金 (1.6)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資本支出-優先股股利+新發行債務-償還本金 (1.7)
自由現金流量=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債權自由現金流量 (1.8)
漢克爾(K. S. Hackel)(1996)(系統金融管理公司(Systematic Financial Management, L.P.)的創始人兼總裁)則提出自由現金流量等於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減資本支出,再加上資本支出和其他支出中的隨意(discretionary)支出部分。因為這些隨意支出可節省下來卻不會影響公司的未來增長。他認為只要不是為了維持企業持續經營的現金支出都應加回到自由現金流量中;公司可以在不影響持續經營的情況下避免這些支出,而若公司沒有進行這些支出,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會得以增加。這一定義更多地考慮到了公司管理當局可能存在「濫用自由現金流量」的問題。
綜上所述,不同的學者對自由現金流量的理解不盡相同。自由現金流量的名稱也眾多,如增量現金流量(Excess Cash Flow)、剩餘現金流量(Surplus Cash Flow)、可分配現金流量(Distributable Cash Flow)、可自由使用的現金流量(Disposable Cash Flow)等。但他們解釋自由現金流量的共同之處都是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股東(和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
盡管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大量運用僅限於一些財務咨詢、信用評級、投資銀行等機構。但越來越多的投資專家開始關注公司的現金流量。標准普爾(Standard & Poor's)評估機構對自由現金流量定義是稅前利潤減資本支出。在美國,有不少投資者這樣計算自由現金流量:自由現金流量等於稅前利潤加折舊減資本支出。另一種較為簡便的方法是自由現金流量就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資本支出之差。另外,美國上市公司年報中常常公布自由現金流量,盡管其計算方法存在著差異。如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年報中自由現金流量被稱為除了可流通的證券投資以外,來自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由於排除資本支出及證券投資以外來自投資活動的其他現金流量較小。因此,這一定義非常接近於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減資本支出的數值。又如,RJR Nabisco投資控股公司在其年報是這樣定義的:自由現金流量等於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減資本支出及支付的優先股股利。
根據其理論方法闡述的嚴密性和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具體情況,筆者在本文中比較贊同科普蘭對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即「自由現金流量等於企業的稅後凈營業利潤加上折舊及攤銷等非現金支出,再減去追加的營運資本和在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方面的資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