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多寶為什麼不賣了
加多寶不是不賣,而是停產,主要原因是加多寶資金短缺導致的。加多寶資金有點小緊張,所以裁減了很多生產線,現在整體產能嚴重跟不上。
再加上加多寶與王老吉的訴訟案頻頻上演,也是導致加多寶衰弱的原因之一,2018年7月28日,就加多寶侵犯廣葯「王老吉」注冊商標糾紛案件,廣東省高院一審判決加多寶集團相關6家公司自判決發生法律效力起十日內,賠償廣葯集團相關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共計14.41億元。此判決結果對於加多寶的打擊是致命的。
(1)加多寶集團利潤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為,廣葯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對涉案「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貢獻,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
雙方應本著相互諒解、合理避讓的精神,善意履行判決,秉持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珍視經營成果,尊重消費者信賴,以誠實、守信、規范的市場行為,為民族品牌做大做強,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而努力。
2. 王老吉加多寶利潤到底有多大值得這么搞
他們做的涼茶茶味非常淡,基本就是糖水,成本超級低,還賣得不便宜,這利潤你覺得呢
3. 加多寶進貨價多少錢一箱(大箱) 我們這賣零售65元一大箱,超市要88真坑爹,這暴利啊,真搞不懂進
一般進貨到倉庫,然後按照訂單下發到各個超市商店,超市的利潤因該是在一瓶1.5元左右,看看一箱多少瓶,然後推算出進價,望採納!
4. 加多寶屬於國有企業嗎
加多寶不屬於國有企業,屬於外資企業。
加多寶集團是一家大型專業飲料生產及銷售企業,於1995年創立,同年推出首批紅色罐裝「王老吉」。
1998年,集團以外資形式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設立首個生產基地。銷售網路遍及中國大陸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銷往東南亞、歐美等地。
(4)加多寶集團利潤擴展閱讀
加多寶於一九九五年創立,曾經代理紅色罐裝「王老吉」,現商標被廣葯集團收回。一九九九年,集團以外資形式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設立首個生產基地。其後,為滿足全國及海外市場擴展的需要,集團繼廣東後,分別於浙江、福建、北京、湖北、青海等地設立生產基地。
加多寶集團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大型專業飲料生產及銷售企業。1995年推出第一罐 紅色罐裝「王老吉」,1999年以外資形式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設立生產基地。為配合開拓全國市場策略,集團分別在北京、浙江、福建、廣州設立生產基地。
加多寶旗下產品包括紅色罐裝涼茶飲料和昆侖山雪山礦泉水。該公司生產的涼茶由純中草葯配製,清熱降火,功能獨特。銷售網路遍及中國大陸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銷往東南亞、歐美等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多寶集團
5. 加多寶又捐一億!加多寶一年能賣出多少瓶啊,一瓶利潤又是多少呢,
加多寶一年能賣出2億左右瓶,一瓶利潤在3元左右。
6. 加多寶捐款一個億的企業,是這樣的企業嗎王老吉真的這么坑自己的員工嗎
加多寶有個愛心慈善基金 有個月捐制度 員工如果願意 可以填表月捐 就是從每個月工資裡面直接劃帳捐款了 反正不願意 可以不填 我們辦公室好多同事就沒填 不過一般領導層的都填了 每個月捐多少是自己填的
關於加班費應該是指的綜合工時制改不定時工時制,這樣員工的加班費的確少了,不過和捐款是兩碼事,估計說的人可能比較氣憤,所以聯系在一起說的吧。
要說捐款對員工個人的影響,估計還是在年終獎上吧。因為捐款了,公司利潤就少了,年終獎自然就少了。
公司捐完款以後,也組織過員工捐款,都是自願,不想捐可以不捐,反正我沒捐。
7. 王老吉能超過加多寶嗎為什麼
你說的應該是王老吉和加多寶打官司的事情:
1、開始兩個公司是相互合作的合作。後來加多寶廣大醫葯集團收購了王老吉這個商標,然後生產的紅罐王老吉,加多寶為王老吉做了一系列的宣傳,公司上市後王老吉為加多寶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同時,也可能是由於合同的原因,廣葯集團每年都收到大量的利潤,王老吉的廣葯集團商標沒有那麼大的利潤,這引起了一系列的訴訟。
2、2002年,王老吉銷售達到1.8億元,2003年增加到6億元,更換紅罐後王老吉在2011年銷售收入160億元,超過可口可樂。2011年,廣葯集團旗下的王集綠盒銷售額不到20億元,但即便如此,也有可能把王集的紅罐賣得像熱蛋糕一樣。之前的紅罐王老吉熱銷。
3、2012年7月4日,廣葯將銷售產品與「王老吉」這個詞加多寶兩個廣東經銷商告上法庭,分別停止侵權行為和索賠500000。
4、2012年7月9日,廣葯宣布:以侵權為由向各地海關申請扣留加多寶產品,適用於周圍的海關扣留。加多寶侵犯「王老吉」商標裝飾權利和訴訟。
5、2012年7月13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訴訟駁回了鴻道集團的申請。
8. 加多寶有多少是外資
加多寶集團潛伏了17年,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起先一貫自稱是民營資本,民族企業的加多寶,其真相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的外資企業。
BVI(英屬維爾京群島)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是一個自治管理、通過獨立立法會議立法的的英屬殖民地。在BVI(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任何國際商業公司在全球所賺取的利潤均無須向BVI政府繳稅。BVI(英屬維爾京島)法律體系和我國大陸體系存在迥然差距,存在較大的法律操縱空間。
看到上邊資料,大家就明白,加多寶集團為什麼要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了吧。因為在維爾京群島注冊公司不需要繳納任何稅收!而且可以規避中國法律的監管。加多寶要真是他宣稱的民族企業和民營企業,那麼他就應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公司,向中國政府繳納稅收,服從中國法律監管。而事實是,加多寶公司不但沒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公司,向中國政府繳納稅收。反而以外資企業的身份享受了十餘年的稅收減免等各方面的超國民待遇!
2009年5月北京市工商局對加多寶因欺詐消費者而作出的行政處罰書,經濟性質一欄明確標注加多寶是「外國法人獨資」
不僅如此,他們還通過行賄手段低價廉租百年民族品牌王老吉17年,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目前他們董事長陳鴻道依然畏罪負案在逃,在這次王老吉商標使用權被依法收回後,又操縱不良媒體、大量水軍散布「行賄無罪論」,抓住廣州市檢察院筆誤,散布行賄案撤銷的的謠言,中國司法仲裁效力待定論等等,而且以民營企業的面目四處喊冤,博取社會同情、客觀上挑唆民營企業同國有企業之間的矛盾,給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埋下了隱患。
這些內幕按照卡爾馬克思資本原罪論,加多寶集團有四大資本原罪:第一、逃避本國、本民族法律監管、逃避納稅,第二、低價盜用民族品牌,導致國有資產海量流失、第三通過操縱輿論,散布謠言,挑釁中國司法制度權威,為下一步違法經營作鋪墊。第四、詆毀中國民族企業,民營企業聲譽,挑唆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矛盾,破壞國家經濟繁榮穩定。
加多寶正是通過四宗罪的手段攫取了每年銷售額160億的財富,令人發指!在過去的整整17年,中華民族的財富被這個假民企攫取的是天文數字!
加多寶其偽善的畫皮已經被揭下,終於露出「假的吧!」廬山真面目!加多寶多年來居心叵測,從質疑國家法律公正,到顛倒政府公私合營歷史,其真實身份就是一條破壞中國繁榮穩定的惡狼!我們豈能坐視不管?!
9. 龍門劉浩清超市是哪裡進貨的呢一般加多寶的利潤是多少
這你問我呀
10. 為什麼說加多寶是中國商界營銷之巔
1,優秀的產品(營銷)定位。
本人常去廣東。早年,王老吉的定位,更像是「葯茶」,並非如可樂一般是「餐桌飲料」或者「即飲飲料」,帶著一些「去火功能」的色彩。王老吉的尷尬角色在於,市場不知道它究竟是一個去火的葯,還是一款飲料。論去火涼茶,不如去葯鋪買,或家裡自製,若論飲料,不如可口可樂。出了廣東,大家都認為「涼茶」就是涼了的茶,甚至有人說:「我們不喝涼茶,喝熱茶」。
與此同時,在當年的餐桌市場,高大上的一般都是鮮榨果汁,普通一點的是碳酸飲料和如鮮橙多一般的果汁飲料。因為健康的原因,碳酸飲料逐漸遭到抵制,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基本不喝碳酸飲料。而果汁型飲料基本被國產壟斷,基於大家對國產食品行業的憂慮,又很難被高檔食客青睞。
加多寶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這個slogan,戳中的不是「功能」,而是「健康」。
王老吉第一批出街的廣告是四個,應該是四個場景:
a,家人團聚是大餐,大家滿頭大汗,此時王老吉端上來,大家開顏。
b,情侶約會,好像是吃披薩(烤制,暗示上火),服務員上來王老吉。
c,職場聚會,吃煎菜(暗示上火),服務員上來王老吉。
d,年輕人聚會,吃麻辣火鍋(暗示上火),服務員上來王老吉。
最後的配樂廣告語是:「不必擔心什麼,怕上火和王老吉。」請各位注意,這條廣告解決的問題,不僅是被廣告業內反復稱頌的「將去火概念融入人心」,更重要的是,這條廣告的四個場景,講「王老吉涼茶」這一產品飲料化,或者說:「去葯茶化」。
在廣告鋪排方面,王老吉選擇了央視這一最具影響力的渠道,也彰顯決心。當年王老吉的營銷費用應該是1000萬左右吧,這個數在央視面前,其實並不算什麼。這1000萬帶來的效果有目共睹,應該說不僅是成功,確實是巔峰了。
遺憾的是,作為快消行業,其產品定位方面,仍停留在「營銷」本身,無重大突破。
2,線下渠道的營造。
為什麼我說營銷是條不歸路,因為你線上做的再好,下來之後人家買不到東西,你的廣告費就白花了。而線下的事,都是辛苦活。如同現在的it行業腳力app分發渠道一樣,在快消行業,誰握住渠道,誰就是王。看看加多寶是怎麼做的:
a,市場分級管理,策略不同。
應該是分5級別,具體記不清了,貌似是廣東江浙是一級,兩湖江西是二級。但匹配不同的市場策略。這是在廣告和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個非常好的循序漸進的辦法。
b,「總經銷制+郵差商」的營銷模式。要求代理有配送能力和壓貨能力。
同時加多寶的市場人員和代理商共同戰斗,加多寶的市場人員每天需要擺放35家終端(包括餐飲、小賣店),每天發展3家終端。
c,地面廣告「海陸空」轟炸。
在餐飲終端,「海」指加多寶logo的椅套、餐巾紙、牙簽桶等,「陸」門口易拉寶、牆上pop(海報)、廚房圍裙,「空」指的是空中有弔旗等,這些只要是免費贈送紙巾牙簽開瓶器,這些小店就願意配合。路邊小店,加多寶也不放過。規定業務員每人每天要張貼30張以上pop、冰箱貼,對終端絕對的佔領。
d,這一點最重要:善待渠道商。
渠道商最怕壓款,加多寶結款非常痛快;在利潤上,加多寶採取的不是進出貨差價,而是傾向於按量返利的原則,你賣得越多,利潤越高;損貨是經銷中的一大問題,比如說罐子漏了破了,這些加多寶都100%承擔,各種促銷物料跟進及時,還有專門的情感維護專員。
加多寶說,中國每賣出10罐涼茶,7罐是加多寶。這牛,不是白吹的。經歷風雨,渠道為王。
3,加多寶的病毒營銷(應該放到最後寫的)。
其實本來應該後面再寫這個的,但是我覺得上面的文字越寫越嚴肅、越寫越枯燥,來點大家喜聞樂見的吧。
不說了,看圖。
這一系列的廣告,年初被微博草根轉發,事件背後,當然有推手嘍。
4,加多寶互動營銷。
去年過年,在很多超市裡,對著這個機器大喊:「過年來罐加多寶」,達到一定分貝,就免費出一罐。
所以很多人對著這個機器大喊,超市裡此起彼伏「過年來罐加多寶」!
據說一天能喊出8000罐,但是這才多少錢呢?整個超市一整天都被他佔領了。
不僅如此,這個營銷手法,被微博瘋轉,又佔了第二次便宜。
5,加多寶的娛樂營銷。
這個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廣告投放,適逢加多寶和王老吉搶品牌的最後時刻,此役基本是畢其功於一役,完勝。
《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影響力到什麼程度呢?在我的概念里,過去十年,只有一檔綜藝節目能夠比拼,就是李宇春、周筆暢那一屆的《超級女聲》(或者是快樂女生,記不清了)。總之,這倆最多也就是同等影響力吧,再想不出第三家。
《中國好聲音》這個娛樂營銷的兩點有幾個:
a,投入冠名費用僅6000萬,應該說雙方都在賭,加多寶贏了(第二季的冠名費是兩億,但是影響力遠不如前);
b,「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這個廣告詞,一下就把「正宗」二字拿下來了。從此,加多寶是正宗,王老吉反而退居其次。
c,加多寶過程中,不僅僅是出錢冠名,他們沒有坐等,而是利用手上的強大渠道,在十多個城市宣傳,pop也貼到了各種終端。
6,加多寶和王老吉的戰役。
這個,可不是聊聊幾句能寫下的,我們就從加多寶在期間的一些宣傳詞來「管中窺豹」吧。
a,全國銷量第一的紅罐涼茶,現改名加多寶。
極具欺騙性,我沒說王老吉改名,我就說銷量第一的改名了。但是還是被勒令下片子。
b,怕上火,現在喝加多寶。
上句廣告遭投訴時改的。重點就是「現在」二字,極具欺騙性,還是告訴你,改名了。
c,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告訴消費者,雖然名字變了,但是配方和內容都沒有變,還是買這個吧。
在線下渠道,告知經銷商「就是改名了」,反正對接的還是那一群人,大家也都無所謂這種事情了。那時候吃飯的時候,客戶叫「來罐王老吉」,上來的就是加多寶,然後商家會告訴你,「改名了」。
ok,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王老吉和加多寶的故事,也不是我這幾千字能說完的。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總之,如果說中國某家企業,能夠說得上當下「站在營銷之巔」的話,那就是加多寶。
對的,沒有之一。
別人的分析,借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