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因為誠信而成功的海爾集團的故事。
1984年12月26日,張瑞敏帶領新的領導班子來到小白幹路上的青島電冰箱總廠。當時的冰箱廠虧空147萬元,產品滯銷,人心渙散。張瑞敏是到農村大隊借錢,才使全廠工人過了一個年。
1985年,張瑞敏從消費者的信中發現了產品存在的質量隱患,為了真正喚醒員工的質量意識、市場意識,「砸冰箱」事件成為海爾歷史上強化質量觀念的警鍾。
1986年,原西德駐華大使裴培義先生從北京專程到青島電冰箱總廠考察。工廠緊張有序的工作狀況使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輕的廠長張瑞敏。
由於產品質量過關,海爾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陽三大城市一炮打響,市場出現搶購現象。張瑞敏分析了當時電冰箱市場品種繁多,競爭激烈的形勢,提出了「起步晚、起點高」的原則,制定了海爾發展的「名牌戰略」。
在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的招標中,海爾冰箱戰勝十多個國家的冰箱產品,第一次在國際招標中中標!海爾的發展逐漸引起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1988年12月,海爾冰箱在全國冰箱評比中,以最高分獲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從此奠定了海爾冰箱在中國電冰箱行業的領頭地位。
1989年6月,市場出現寒流,而海爾冰箱在這場風波中,不但沒有降價,反而提價12%,仍然被搶購。海爾以它的高質量和服務贏得了市場。
2007年,海爾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份額達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額第一;尤其在高端產品領域,海爾市場份額高達30%以上,其中,海爾在白色家電市場上仍然遙遙領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網路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技術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創新驅動」型的海爾集團致力於向全球消費者提供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贏。
2007年,海爾累計申請專利7883項(其中發明專利1736項);僅2007年,海爾申請專利875項(其中發明專利502項),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2項發明專利。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上,海爾已參與9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其中3項國際標准即將發布實施,這表明海爾自主創新技術在國際標准領域得到了認可;海爾主持或參與了152項國家標準的編制修定,制定行業及其它標准425項。海爾是參與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最多的家電企業。
2008 年,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進入第三年;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飛猛進,海爾開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海爾通過從目標到目標、從用戶到用戶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海爾的信息化革命,意味著 「新顧客時代」的開始。海爾通過流程機制的建立和卓越商業模式的打造,創造和滿足全球用戶需求。
『貳』 關於海爾集團成功的案例分析
CEO張瑞敏指出,海爾電子商務的實施有賴於「一名兩網」的優勢:名牌就是名牌,品牌知名度和客戶忠誠度是海爾的顯著優勢「兩網」是指海爾的銷售網路和支付網路。海爾在全球的銷售、分銷、服務網路和支付網路遍布世界各地,我們不相信電子商務會毫無基礎地獲得成功,因為沒有業務流程再造,沒有內聯網和外聯網應用,沒有企業信息應用系統,電子商務平台與空中樓閣無異。
1、首先,在產業方向轉移方面,海爾實現了網路管理、網路營銷、網路服務和網路采購。依託海爾的品牌影響力和現有的市場分布和服務網路,為電子商務的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管理層轉移方面,傳統企業的金字塔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因此,在管理機制上顛覆了金字塔,建立了以市場為目標的新流程。
2、企業的主要目標已經從過去的利潤最大化轉向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在企業內部,每個人都應該對市場負責,而不是對上級負責。海爾集團還設立了物流、商流、資金流三流推廣總部。物流作為第三利潤來源,直接向國際公司采購,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業務流通過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資金流則保證了資金的順暢流動。
3、海爾有比較完整的營銷體系。有40多個電話服務中心,1萬多個銷售網點,甚至延伸到6萬多個村莊。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網站對下單地點有限制,海爾能夠在全國范圍內送貨。
4、海爾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海爾是國內大型企業中第一家進入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並率先推出電子商務商務平台。我們不想炒作概念和主題,而是要進入一體化的世界經濟。因此,海爾投資1億多元建立了自己的it支撐平台,服務電子商務。
5、展望
海爾電子商務平台將發展成為一個公共平台,不僅可以銷售海爾的產品,還可以銷售其他種類的產品;不僅可以滿足海爾自身的采購需求,還可以為第三方采購和分銷提供服務。
6、我們將以「一個名字,兩個網路」為基礎,與用戶保持零距離,快速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互聯網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海爾需要利用信息來發展。通過這個網站,海爾可以收集到大量用戶的信息和反饋。這些用戶對海爾的信任和忠誠是海爾最大的財富。
『叄』 海爾集團是否倒閉了呢
4006999999早上早點打吧,還在乾的那些客服快累死了都,沒累死的估計也都富士康不遠了,上班或者吃飯時間恐怕打得太多了,海爾留不住客服人員,用戶又摧殘,沒治了,都是被逼的。
『肆』 海爾集團是個騙子公司
確實是騙子公司,
『伍』 海爾集團的發展歷史
海爾集團是在1984年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成立的青島電冰箱總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家特大型企業。海爾集團在總裁張瑞敏提出的「名牌戰略」思想指導下,通過技術開發,精細化管理、資本運營,使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迅速成長為中國家電第一名牌。
創業初期,只有一個產品,全廠職工不到800人,現在海爾擁有42大門類8600餘規格品種的名牌產品群,職工2萬多人。海爾從引進冰箱技術起步,現在依靠成熟的技術和雄厚的實力在東南亞、歐洲等地設廠,並實現成套家電技術向歐洲發達國家出口的歷史性突破。
海爾集團公司(簡稱:海爾),於1984年在青島創立,是一家生活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從開始單一生產冰箱起步,拓展到家電、通訊、IT數碼產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產、生物制葯等領域,從製造產品逐漸轉型為製造創客的平台。
公司旗下青島海爾(股票代碼:600690)和海爾電器(股票代碼:01169)兩大平台上聚合了海量創客及創業小微。
『陸』 海爾砸冰箱事件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海爾砸冰箱事件如下:
1985 年,一位用戶向海爾反映:工廠生產的電冰箱有質量問題。
於是張瑞敏首席執行官突擊檢查了倉庫,發現倉庫中不合格的冰箱還有 76 台!
當時研究處理辦法時,幹部提出意見:作為福利處理給本廠的員工。
就在很多員工十分猶豫時,張瑞敏卻做出了有悖「常理」的決定:開一個全體員工的現場會,把 76 台冰箱當眾全部砸掉!而且,由生產這些冰箱的員工親自來砸!
聽聞此言,許多老工人當場就流淚了……要知道,那時候別說「毀」東西,企業就連開工資都十分困難!況且,在那個物資還緊缺的年代,別說正品,就是次品也要憑票購買的!如此「糟踐」,大家「心疼」啊!當時,甚至連海爾的上級主管部門都難以接受。
但張瑞敏明白:如果放行這些產品,就談不上質量意識!我們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來告訴大家可以生產這種帶缺陷的冰箱,否則今天是 76 台,明天就可以是 760 台、 7600 台……所以必須實行強制,必須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張瑞敏選擇了不變初衷!
(6)海爾集團最大泄密事件擴展閱讀:
海爾集團創業於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電品牌,目前已從傳統製造家電產品的企業轉型為面向全社會孵化創客的平台。在互聯網時代,海爾致力於成為互聯網企業,顛覆傳統企業自成體系的封閉系統,變成網路互聯中的節點,互聯互通各種資源,打造共創共贏新平台,實現攸關各方的共贏增值。
2017天貓雙十一「億元俱樂部」榜單顯示,海爾位列第三名。 [3] 2018 年6月20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發布了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海爾(3502.78億元)居第三位。
2018年10月5日,青島海爾公布在法蘭克福上市的計劃。
『柒』 美國史上五大泄密事件是什麼
2010年美軍在阿富汗軍事行動秘密文件被泄密。
『捌』 誰能告訴我 海爾集團的產權,海爾集團到底誰是最大股東
海爾集團董事長是最大股東
『玖』 軍事泄密事件的舉例
宴會泄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美國商人途經華沙時應邀赴宴,同桌有一位德國高級參謀傲慢地說,美國支持英國和法國也挽救不了他們失敗的命運,我們將在凡爾登發動一次決定性的進攻。美國商人迅速將此信息報告了美駐英大使館,美又向法通報,從而使德軍在凡爾登戰役中遭到慘敗。
報紙泄密
二戰期間,一個叫雅各布的英國人編寫了一本小冊子,詳盡地公布了德軍的編制結構、160多名部隊指揮官的簡歷,甚至對德軍新成立的裝甲師的步兵小分隊也作了介紹。希特勒為此勃然大怒,下令追查。原來,雅各布是個有心人,長期搜集德國報紙上發表的涉及軍事情況的報道,積累了大量資料和卡片,經過綜合研究,整理出了大量的軍事秘密。
照片泄密
二戰前,美國《紐約時報》在柏林設立了世界新聞圖片機構。葛茲先生數年來每天都光臨選購,此人系德國情報機關少校。他從一張新照片上認出了上面的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林法」號,他仔細研究其炮徑、炮塔、艦形,並將所獲情況報告給上級,德國軍方因此獲得了相當重要的軍事情報。
公開出售的「玩具泄密」
20世紀50年代後期,美國秘密研製了「北極星」彈道導彈核潛艇。這種武器可隱蔽在大洋深處向敵方戰略目標發射導彈。美軍方對其嚴格保密,但一位玩具製造商卻將這種武器曝了光。
1960年4月,曾領導研製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被譽為「核潛艇之父」的美海軍中將海曼·里科弗對國會原子能兩院聯合委員會說,一位玩具製造商生產了一種「北極星」式核潛艇的模型。這個模型極其精確,以致「一位高明的艦艇設計師只要在那個模型上花一小時工夫,就可以對人說他毫不費力地就取得了價值千百萬美元的情報」。貼在那個價值2.98美元的玩具上的說明這樣寫道:「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另一組嚴格按照美海軍正式藍圖的規格製造出來的模型。通用動力公司電船部慷慨地向我們提供了整套的精確資料,謹藉此機會向該部致以衷心謝意。沒有該部的合作,製造絕對精確的模型是不可能的。」這具模型具備這類潛艇的全部內部設備,包括核反應堆、控制室、水手間以及兩枚北極星式導彈。這具模型在每一點都與實物無異,比例尺是1∶300。
里科弗說,他對這種模型居然會拿到市場上來出售感到「驚訝不已」,因為「如果我是俄國人,我會非常感激美國這種慷慨的做法」,以2.98美元的代價就取得了這種情報。他認為,這具模型在裝備反應堆的艙面大小方面以及在操縱這類潛艇的水手人數方面,都提供了准確的數據。
無獨有偶。1986年美國又發生一起玩具泄密事件。在芝加哥舉辦的一次玩具博覽會上,一家著名的飛機和艦船塑料模型製造商坦斯托斯公司,推出了一種比例為1∶48的隱形戰斗機玩具模型,並聲稱模型與實物相似程度不低於80%。這種模型剛一問世,就引起蘇聯等國的興趣。他們的駐美人員爭相購買。
此事很快引起美國情報機構的關注。該玩具模型與一直保密的F—117A隱形戰斗機有不少相似之處。美國軍方沒料到小小的玩具會泄露天機,震怒之餘,以保密工作不善為由,對F—117A的研製主承包商——洛克希德公司進行了追究和懲罰。
同名同姓的「姓名泄密」
在英國的核建設事業中,曾經發生了一起重大泄密事件。當時蘇聯克格勃控制的人員中,有一位叫邁克·史密斯的共產黨員。他同一位替英國電器與樂器工業公司和英國通用電器公司工作的人同名同姓。史密斯到一家軍工公司工作前夕,英國軍情5處在對他進行接觸高度機密材料所需要的安全審查時,誤把他當作後者,使這位共產黨員通過了接觸核機密的安全審查。由於英國情報機構沒有及時搞清兩位同名同姓的人的身份,使得史密斯把有關生產用於英國皇家空軍WE177核彈上的XN—715引信的機密材料交給了蘇聯克格勃的人員。這是一種有關英國自由墜落核彈上使用雷達引信的絕密材料。由於英國人的疏忽,使蘇聯人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收獲,英國人卻留下了一個沉痛的教訓。
勝過百名間諜的「日記泄密」
從1942年8月開始,美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的瓜達卡爾島、茲拉格島和吉爾伯特群島3個島嶼及其周圍的海域展開了多次交戰。日本海軍雖然實力相對較強一些,佔有一些優勢,但在雙方的數次交戰中卻幾乎是連戰皆敗,最終一敗塗地。這其中除了指揮方面的失誤原因之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日本海軍所寫的日記暴露了他們的行動企圖,而美國海軍正是通過竊取日本的日記隨時掌握了日軍將要進行的作戰行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表的美軍關於太平洋地區作戰的《與密林與惡疫的決斗》一書中曾這樣寫道:「日本人凡事都要准確無誤地記入日記中,不僅記入迄今的行動,也把聽到的、可能出現的以及今後預定的行動都寫上。我們的工作就是大量搜集他們的日記,把日記上的事集中起來加以分析,這對我軍的作用實質上勝過了在敵人中打入100名間諜。」
功虧一簣的「搬家泄密」
1934年11月,住在日本北海道農業大學附近的英國領事館正忙著搬家,在二樓領事房間幫助整理文件的打字員、日本間諜初子正在把從領事館保險櫃里拿出來的密碼本裝到木箱里。樓下窗子外面有個搬運夫在寒風里搬運行李。初子敏捷地走到窗前乘領事不注意把一本很厚的密碼本拋到窗外。在下面戴著防寒頭巾的搬運夫拾起輕輕落在雪堆的密碼本,用破布包起來後不知去向地走開了。一個鍾頭以後那個搬運夫又回到窗下繼續搬運東西。經常留神外邊,忙忙碌碌工作的初子裝著去廁所而走開了。不一會兒,初子抱著一包報紙回到領事館房間,那本密碼又回到了原來的箱子里。就這樣,日本盜取了英國的各部隊聯絡密碼,從而掌握了英國的大量秘密。
酒後失言的「宴會泄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美國商人在途經德國首都柏林時,應一位商界朋友之邀出席一大型宴會,宴會上經朋友介紹後,認識了同桌的一位德國軍界的高級參謀。就在宴席酒會即將結束時,眼看著這位德國軍界的高級參謀酒已喝得差不多了,美國的這名商人又一次同他碰了一杯。一句不經意的什麼言語卻使這位高參的雅興頓起。他傲慢地對美國商人說:「美國支持英國和法國也挽救不了他們失敗的命運。我們將在凡爾登發動一次決定性進攻。」會後,這名美國商人急速地趕到倫敦,立即將此信息報告了美國駐英國大使館,美又向法國進行通報,從而使得德軍在隨後的凡爾登戰役中遭到了慘敗。
輕而易舉的「報紙泄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英國人叫雅各布。他對德軍的軍事秘密了如指掌。當時他編寫了一本小冊子,詳盡地公開德軍的編制結構、160多名部隊指揮官的姓名簡歷,甚至對德軍新成立的裝甲師的步兵小分隊也做了介紹。希特勒為軍事泄密勃然大怒,下令追查。原來,雅各布是個有心人,長期搜集、剪貼、摘抄德國報紙上發表的涉及軍事情況的報道,積累了大量資料和卡片,經過綜合研究,整理出了大量的軍事秘密。
同樣事情在世界聞名的珍珠港事件前也發生過。據說1941年日本為了確保襲擊珍珠港的成功,派吉川猛夫潛伏珍珠港搜集情報。一天,他從一家報紙中發現了一條有趣的消息:×××小姐將於×月×日與戰列艦「西弗吉尼亞」號上的一位軍官在×地舉行婚禮。吉川猛夫根據這一消息,當即跑到珍珠港觀察,果然有一艘軍艦停泊在那裡。他斷定那就是「西弗吉尼亞」號戰列艦。通過這一線索,吉川猛夫很快就摸清了停泊在珍珠港的所有美國艦艇及其活動規律,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提供了准確情報。
影子炮彈的「郵票泄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名炮兵排長名叫腓力。他每天都給自己遠在國內的妻子去一封信,信中還曾叮囑過妻子不可將他的駐地告訴任何人。恰恰再巧不過的是,他的妻子的女友是一名德國間諜。這位德國間諜以愛好集郵為名,每次都親自去揭腓力從法國寄來信件上的郵票。這件事一直沒有被發現。後來,腓力在來信中這樣寫道:「半個月中,我們部隊先後更換了5次炮陣地,而敵人的大炮總跟蹤射擊,這使我們的部隊遭受了很大傷亡,我也身負重傷……」很明顯,這位德國女間諜是從腓力排長來信的郵票上所蓋的郵戳及時地得知了法軍炮兵陣地的所在地,從而使得德軍可以准確地對它進行跟蹤射擊。
釜底抽薪的「網路泄密」
1994年11月英國破獲了一起重大計算機泄密事件。英國電信公司一位短期合同計算機操作人員藉助於公司職員提供的計算機密碼「闖入」公司內部資料庫,獲得英國防務機構和反間諜機構的電話號碼與地址,並將這些機密通過網際網路傳給蘇格蘭的一位新聞記者。而當時網際網路的大約2500萬個用戶只需花費打一次電話的費用就可以從網路里獲得這些機密。被竊機密包括英國情報機構、政府的核地下掩體、軍事指揮部以及控制中心的電話號碼,同時泄密的還包括英國情報機關軍情5處和軍情6處的電話號碼、英國導彈基地和軍事指揮中心以及一些高級指揮官的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甚至還有首相梅傑的住地和白金漢宮的私人電話號碼,英國政府在發生核戰爭時設在某部的核地下掩體也在此次暴露之列。
風景照片藏玄機
1942年初秋,美日雙方一場激戰在太平洋索羅門群島中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上蓄勢待發。讓美軍愁眉不展的是,眼看戰斗就要打響,可他們對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地形地貌卻幾乎一無所知。這時,美情報局偶然從一旅行者手裡得到了7張記錄著該島地形特徵的風景照片,這無疑給美軍雪中送炭。他們再結合間諜所收集到的 其它情報,終於弄清了該島的地形和島上日軍兵力部署情況,最終使美第一陸戰師順利登上該島,力克敵軍。
方寸之間現行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軍某炮兵部隊遭到德國炮兵的猛烈攻擊。盡管他們多次轉移陣地,但德國軍隊就好像長了千里眼、順風耳,一路跟蹤追擊,致使法軍傷亡慘重。經查,問題出在法軍一位炮兵排長每天從前線發給妻子的信上。他的妻子有位喜歡「集郵」的女友,每次丈夫來信後,郵票都會被愛好「集郵」的女友要走。軍事機密的泄露就在方寸之間。原來,這位女友竟是個德國間諜,她通過分析郵票上郵戳所顯示的時間和地址,完全掌握了法軍的行蹤。
旅遊圖中覓敵情
1983年10月,位於加勒比海的格瑞那達發生政變,親西方的畢曉普政府被推翻。美國政府決定武裝干涉,但負責此次任務的美軍某特混艦隊面對僅有的一張已無作戰利用價值的該島國的舊地圖一籌莫展。這時,幾張該國的旅遊圖被放到了美軍指揮官的桌上。指揮官看後,立即喜上眉梢。原來,旅遊業較發達的格瑞那達印有大量繪制精細的旅遊圖,各種地形、設施、海灘及水深情況都介紹得一清二楚。於是,美軍據此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一舉攻佔了格瑞那達。
簽字留念泄軍情
蘆溝橋事變後,要想探取保密措施一向嚴格的日軍情報更是難上加難。為此,奉命調查侵華日軍編制和番號的美駐華武官處的泰勒上尉十分苦惱。泰勒上尉早年在日本留過學,發現日本人大都喜歡旅遊,且愛在名勝古跡上詳細註明身世等情況,以示「到此一游」。於是,他心生一計:若是去一些旅遊景點搜集線索,想必有所收獲。事實果然不出所料。在頤和園內,他發現了幾個日本兵的簽字及其所屬的部隊情況。通過對搜集到的情報分析整理,泰勒終於弄清了侵華日軍有關編制的軍事秘密。
一封電報露天機
涉密電報必須經過加密處理後才能傳送。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深夜,駐守在馬林堡地區的德軍無線電偵察員卻截獲了一份有關俄軍沙門索羅夫集團軍行動計劃和戰役企圖的明碼電報。德國統帥興登堡為這個天上掉下的「餡餅」欣喜若狂。經過進一步偵察證實後,德軍集中16萬兵力,大舉逼進波蘭,將沙門索羅夫集團軍重重包圍。經過4天激戰,10萬俄軍全軍覆沒。
災難緣起一隻貓
貓與軍事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隻金絲貓卻成了泄露軍機的「元兇」。一名德軍軍官連續數天利用望遠鏡觀察到,在法軍陣地後方的一個墳地上,有—只名貴的金絲貓每天出來曬太陽。這一情況引起了德軍的注意,進而推斷出這個前不著村、後不挨店的地方可能是對方的軍事隱蔽地。他們還根據貓的「身份」,斷定該處可能是一個高級指揮所。於是令炮兵對此地進行猛烈轟擊,結果摧毀了法軍一個旅的指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