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航運公司兼並需要哪些材料
當然是證明的商業文件,你得去工商局辦理這些的,還有一些運輸權之類的!
『貳』 中海集團與中遠集團合並後是什麼集團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於2016年2月1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理涉及國計民生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中央企業,總部設在上海。注冊所在地為上海浦東自貿區陸家嘴金融片區內,注冊資本110億元。 擁有總資產6100億元人民幣,員工11.8萬人。
(2)四大航運集團合並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8月31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10071萬載重噸/1296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船隊規模298萬TEU,居世界第三;干散貨船隊運力3855萬載重噸/425艘,油輪船隊運力2365萬載重噸/185艘,雜貨特種船隊413萬載重噸/151艘,均居世界第一。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完善的全球化服務築就了網路服務優勢與品牌優勢。碼頭、物流、航運金融、修造船等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結構體系。集團在全球投資碼頭51個,集裝箱碼頭超47個,集裝箱碼頭年吞吐能力10839萬TEU,居世界第一。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600萬噸,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租賃規模超過270萬TEU,居世界第三。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也穩居世界前列。
『叄』 航運企業的聯盟和並購
給你看一篇文章吧,是《中國水運》上的,雖然文章好些內容是直接的,但有你想要的東西http://www.gotoread.com/article/?NewID=C2DBFFC2-084D-45CF-9BDA-ABFBC31E8525
『肆』 世界三大航運巨頭是什麼
世界三大航運巨頭分別是排名第一的馬士基海陸 MAERSK LINE、排名第二的地中海航運 MSC 和排名第三的法國達飛 CMA CGM 。
1、馬士基集團成立於1904年,總部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在全球135個國家設有辦事機構,擁有約89,000名員工,在集裝箱運輸、物流、碼頭運營、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與生產,以及與航運和零售行業相關其它活動中,為客戶提供了一流的服務。集團旗下的馬士基航運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承運輸公司,服務網路遍及全球。2014年馬士基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172名。
2、地中海航運有限公司 ( 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S.A. ,MSC)成立於1970年,在世界十大集裝箱航運公司中排名第二,業務網路遍布世界各地。開業初期,地中海航運只有幾艘普通貨船,時至今日,其已擁有240艘集裝箱船。事實上,無論依據船隻數目,或是依據載運能力,地中海航運都穩居全球第二位。
3、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CGM)是法國第一、世界第三的集裝箱全球承運公司。總部設在法國馬賽的達飛海運集團始建於1978年。目前,達飛集團在全球運營集裝箱船舶267艘,裝載力為1,070,032TEU,在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650家分公司和辦事機構,其中中國有63家分支機構辦事處。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雇員17000人,2009年總收入達到105億美元,其航跡遍及全球400多個港口,服務網路橫跨五洲四海,成為全球航運界的後起之秀。
『伍』 世界十大航運公司
1、馬士基: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設有數百間辦事機構,雇員逾六萬多名,服務遍及世界各地。除航運業外,集團多元化的業務范圍廣及物流,石油天然氣之勘探和生產,造船業,航空業,工業生產,超級市場零售業和IT等范圍。
2、地中海航運:業務網路遍布世界各地。七十年代,地中海航運專注發展非洲及地中海之間的航運服務。至一九八五年 ,地中海航運拓展業務到歐洲,及後更開辦泛大西洋航線。
3、達飛集團:目前,達飛集團在全球運營集裝箱船舶244艘,其中自有船隻71艘,裝載力為500,000TEUS,在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420家分公司和辦事機構,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雇員10200人,其航跡遍及全球216個港口。
4、長榮集團:台灣十大財團之一,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長榮海運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航運公司,集裝箱運輸航線遍及亞洲、美洲、歐洲、中南美洲及紅海、地中海等地。
5、哈帛琉埃德航運:又譯作「赫伯羅特」。它在全球共有80餘條航線,擁有約200艘現代化船舶、近500萬個集裝箱(標准箱),擁有超過6800名員工,分布在320個地區遍及全球130個國家。
6、中海集團: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在上海海運集團公司、廣州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大連海運集團公司、中國海員對外技術服務公司和中交船業公司等五家交通部直屬企業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總部設在上海。
7、美國總統輪船 APL:全稱 AMERICAN PRESIDENT LINES 美國總統輪船原來是一家有150年歷史的美國船公司,後來在97年的時候被NOL(東方海皇)吞並,但還是用APL的名字。
8、韓進集團:企業家趙重熏親手創建。韓進企業集團包括大韓航空、韓進海運、韓進重工等12家頗具規模的企業,2.5萬名職員。
9、中國中遠集運COSCO
10、日本郵船集運 NYK
(5)四大航運集團合並擴展閱讀:
航運企業是既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其相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法定條件,也要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規定的以船舶運輸為經營項目的企業。
市場部
航運公司圍繞船舶運輸,以市場為導向,首先進行航運市場的信息調研、市場細分;然後選擇目標市場,進行市場開拓,即確定航線布局,合理配置船舶,安排班期密度制定價格,建立攬貨網路和分銷渠道,開展促銷活動。
運輸部
負責自有或租入船舶運行計劃的編制和監督執行,負責船舶生產調度;掌握船舶動態,保證船舶不斷地進行生產;及時與港口及有關部門聯系,掌握船舶在港口的作業安排情況,及時掌握氣象和水文情況,確保運輸生產的安全和高效率。
技術部
負責企業船舶訂造、船舶修理、船舶技術設備的維護與保養,船舶的技術改造與更新,船舶節能工作,航海及輪機技術的應用推廣,船舶技術資料的管理,船舶海損、機損事故的處理和統計分析等。
人力資源部
負責幹部的選拔和技術幹部的評定與聘用,船員的調配與管理,高級船員晉級訓練和普通船員的培訓安排,企業一般員工的招收、錄用、管理、勞動保護、外事以及發展培訓工作。
物資供應部
負責制定各類船舶對各類物資的消耗定額,負責物資的采購及庫存管理;適時適地向船舶供應所需的物資,進行物資消耗的統計分析及提出改進措施。
航務監督部
負責船舶安全監督、海事處理、環境保護、船舶駕駛員的技術考核和海圖管理工作。
財務部
編制企業全年經營經營業務的財務收支計劃和運輸成本計劃,負責企業全面的的經濟核算,負責企業資金的統籌管理及協助、配合經營計劃部制定長期、中期發展規劃。
經營計劃部
負責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的分析研究,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組織編制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綜合經營計劃;編制並下達船舶運輸年度計劃,船舶購置,基本建設,技術改造及更新的年度計劃,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完成計劃的技術組織措施,促進計劃的全面的實現。
信息部
負責航運信息系統需求分析,航運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航運信息系統的維護、升級;航運電子商務的方案研究,航運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維護、以及業務的推廣和航運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及發送。
行政部
負責協調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圍繞企業領導的工作重心好而發展方向,協助領導進行調查研究,當好參謀;做好企業的文秘工作、對外接待工作和後勤事務管理工作。
『陸』 韓國前兩大航空公司或合並,合並的原因是什麼
據消息人士透露,大韓航空公司的母公司韓進集團正在談判收購韓國亞洲航空公司。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是韓國排名前兩位的航空公司,此次合並將對韓國航空業產生深遠的影響。韓進集團一直在與韓亞航空公司的主要債權人韓國產業銀行,談判,並將最早在下周向銀行提交意向書。據路透社,韓國產業銀行透露,將向韓進集團注入數千億美元,通過發行新股來收購韓亞航空公司的股份。
韓國前兩大航空公司或合並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現在國內航空基本已經恢復,但是還是沒有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希望可以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柒』 試介紹我國五大航運央企之整合
1、全球航運業面臨良好外部發展環境,國際貿易量大幅增推動國際航運業快速發展。中國海上貿易增長量佔世界海上貿易增長量的60%以上,"中國因素"已成為航運市場需求持續高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2、結構性因素導致未來運力增長供需平衡。
3、全球干散貨市場景氣高漲,BDI指數創歷史新高,未來仍將高位運行。中國船公司有望獲得更大市場份額。
4、國內油運公司發展空間廣闊。中國油運總需求持續擴張,國油國運戰略提升國內油運公司市場份額,未來運力將高速增長,石油貿易不平衡的加劇增加了油運公司運輸距離。
5、長期運輸協議有助於平滑經營風險。國內五大航運集團陸續與重點客戶簽定5-10的長期服務協議,既保證了長期有效貨源,又避免了價格波動風險。
6、航運央企整合漸行漸近。
7、行業評級為"短期-推薦,長期-A",重點關注有較強重組、整合預期的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南京水運、中海發展和中遠航運。
航運業面臨良好外部發展環境
經濟強勁增長和產業轉移推動航運需求
全球經濟增長推動國際航運需求
90%的國際貿易量通過海運完成,宏觀經濟與貿易環境的變化,對航運業的需求有著決定性的影響。2003年以來,全球經濟步入了一輪新的經濟周期的擴張期,全球貿易量實現了高速增長,進而推動了國際海運業的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7年全球經濟仍將保持良好增長態勢,預計GDP增長率為4.7%。
隨著經濟形勢的看好,世界貿易再現迅速增長勢頭,航運市場需求將繼續以較高速度增長。
"中國因素"成為全球航運市場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受經濟全球化和產業轉移的影響,亞洲尤其是中國日漸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和製造基地之一。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尤其是製造業的外商直接投資大幅增加,推動中國以出口為動力的國際貿易快速發展,而同時急劇增加的國內市場需求刺激了原材料和能源的進口。中國80%的進出口量通過海運完成,據世界海運年會公布的數字,近兩年中國海上貿易增長量佔世界海上貿易增長量的60%以上,國際航運組織預測,中國的航運行業未來15年的總發展規模將增長4倍以上。
"中國因素"已逐漸成為航運市場需求持續高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結構性因素導致未來供需總體平衡
2000-2005年6年間海運量與GDP增長平均彈性系數為1.13。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2007年GDP增長率4.7%的預測,全年海運量預計增長5.3%。據CLARKSON數據,2007年全球船舶保有量增長為6.5%,但由於結構性因素,全球運力供需基本平衡,結構性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於貨物結構、搭配、港口吃水等原因導致實際運力小於名義運力;
(2)歐美等發達國家港口建設落後於航運業發展,加上內陸鐵路運輸的瓶徑,使運力受損;
(3)航輪的准班率大幅下降。另外,全球各大造船廠產能均已飽和,在2009年之前無法增加新的定單,導致未來幾年運力吃緊。
央企整合可能帶來驚喜
國資委出台的《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了國有經濟要對航運等7大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絕對控制力,明確了航運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並要求航運央企進入世界一流企業行業。未來主業不能進入前三名的央企都可能被重組,圍繞航運央企的整合開始受到業內關注。
目前國資委旗下航運板塊共有5家央企,分別是中遠集團、中海集團、長航集團、中外運集團和招商集團旗下的招商輪船,其中中遠集團佔5家運力的55%而位列第一,中海運力占總體25%而居於第二,其餘三家所佔運力均不到10%。目前市場預計的幾種重組方案均涉及到長航集團,從而給其旗下上市公司帶來投資機會。
我看好全球高景氣度的干散貨公司和"國油國運"戰略背景下的國內油運公司,關注已落實新船定單和與大貨主簽定長期運輸協議的上市公司,央企整合和資產注入或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額外驚喜。
『捌』 2015年中國最有可能合並的央企
繼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中電投與國家核電之後,可能有南北船合並、寶鋼與武鋼合並、四大航運合並。
『玖』 中國遠洋2015年5月20日停牌對於中遠航運有影響嗎
中國遠洋2015年5月20日停牌對於中遠航運有很大的影響;5月20日,中國遠洋因簽署海外合作協議停牌。近日,關於四大航運集團的整合預期從未冷卻。而國務院明確加大支持央企整合力度,中國遠洋的收購協議無疑激發對合並的遐思,似乎四大航運集團的整合腳步愈來愈近。這一消息將刺激600428,6001866,601872股價以極速飛升。
停牌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上市公司有重要信息公布時,如公布年報、中期業績報告,召開股東會,增資擴股,公布分配方案,重大收購兼並,投資以及股權變動等;
二、證券監管機關認為上市公司須就有關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問題進行澄清和公告時;
三、上市公司涉嫌違規需要進行調查時,至於停牌時間長短要視情況來確定。
『拾』 繼南北神車宣告合並之後,下一個合並的是誰
截止到今日收盤,大盤上漲3%,強勢站上4500點,市場風格或又將轉為偏重藍籌。中石油、中石化雙雙漲停,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政府正在研究將中石油與中石化,中海油與中國化工分別整合成更大的石化巨頭,並成為國際巨頭埃克森美孚、bp、殼牌等真正的競爭者。尾盤結束我們看到中字頭股票紛紛漲停,如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聯通等等。主要原因是有傳聞目前國資委確定了下一步的國企改革重點,央企將在分類基礎上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央企數量有望進一步縮減至40家。數據顯示,國資委共有112家央企,旗下共有277家A股上市公司。
中國北車、中國南車自去年去年10月24日5.8元/股的收盤價計算,近6個月的時間里,南北車漲幅超6倍,成為滬深兩市最耀眼的明星股之一,被譽為「神車」。俗話說,無風不起浪,最近的種種傳聞里說不定就有下一隻神股等待你來挖掘。小優君就把最近傳的沸沸揚揚的合並股給大家總結了一番,以供參考。
猜測1:國家核電和中電投合並
據媒體報道,在中央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戰略引導下,中國電力投資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合並重組工作已於今年開春之初正式啟動,並已開始進入實施階段。這次兩大公司的合並重組是國家關於深化央企改革的重要部署,也是核電體制改革自本世紀初以來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猜測2:中鐵和中鐵建合並
據人民日報社旗下中國經濟周刊3月17日報道,與中國南、北車合並異曲同工,同為行業內兩大主要競爭對手的中鐵和中鐵建的合並也可以防止惡性競爭,不會對百姓造成什麼影響,但是對工程有利、對發展有利。合並以後也可以避免腐敗,可以靠真正的技術和中鐵總合理談判。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對媒體透露,中鐵和中鐵建的合並計劃目前未啟動,但國家層面已開始研究了。
猜測3: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合並
此前,中國南北兩大造船央企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領導互調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於南北船合並的猜測。但3月26日晚,中國重工、廣船國際均發布澄清公告,稱集團及公司均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合並傳聞的信息,也未與另一方集團及相關上市公司進行過相關商談或意思表示。
猜測4:四大航運央企整合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排除四大航運央企(中國遠洋、中海集運、中外運長航集團、招商局集團)互相整合的可能」。4月23日晚,上港集團發布公告表示,集團擬收購錦江航運,近期將對錦江航運開展盡職調查工作,待盡職調查工作完成後,上港將進一步研究探討收購的方案。同時中海海盛的停牌可能也預兆著集運領域或將成為央企整合的首選。
猜測5:中信系整合
市場預計中信集團下一步或還將對各個板塊進行整合,中信重工1月21日晚間公告,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此次停牌也被稱為中信系整合開始的預兆,4月15日,公司構建的亞洲最大的高端電液智能控制產業基地宣布全面投產。
猜測6:電信業整合
最近幾個交易日,中國聯通的股價漲了近30%!使得低價位的中國聯通一不小心成為近期股市的又一顆明星。俗話說,無風不起浪!中國聯通股價暴漲與市場的重組傳聞相關。今日尾盤中國聯通再度漲停。此前,有消息稱中國電信將與中國聯通合並,盡管該消息遭到了官方的否認,但依然有不少機構和市場人士認為,在央企改革和整合重組的大背景下,電信業整合既有預期又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