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國有企業有哪些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65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66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67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68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69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70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7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71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72 中國鹽業總公司
9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73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74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75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76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77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14 國家電網公司 78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79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1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80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1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81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82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9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83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0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84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85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22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6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23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87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24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89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9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27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91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28 東風汽車公司 92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29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93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30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94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31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95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32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96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33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97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34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98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
3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99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36 中國鋁業公司 100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3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01 珠海振戎公司
38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02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39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0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40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104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41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105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42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106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43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07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44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08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45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09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4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10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47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11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48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12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49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113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50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14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51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15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52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116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53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117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54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18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5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119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56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120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57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121 彩虹集團公司
58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122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59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23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60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124 華僑城集團公司
61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25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62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26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63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27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64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28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② 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貿易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貿易分公司成立於1993年04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經貿部批準的進出口業務等。
法定代表人:趙長海
工商注冊號:1101021501322
企業類型:全民所有制分支機構(非法人)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六鋪炕中街一區6號
③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的經營業績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近年承擔了大量國家利用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重點建設項目的招標采購和設備引進工作,主要包括:
深圳機場航站樓擴建項目、哈爾濱機場航站樓擴建項目、海口美蘭機場供油工程項目、安徽省淮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蚌埠市城市管網泵站建設工程、淮北市城市管網泵站建設工程、六安市城市管網泵站建設工程、宿州市城市管網泵站建設工程、亳州市城市管網泵站建設工程、渦陽市城市管網泵站建設工程、阜陽市城市管網泵站建設工程、淮南市城市管網泵站建設工程、蕪湖市恆鑫銅業集團環保治理項目、池州市有色金屬公司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安徽省南部地區環境監測改善項目、上海外環線道路建設項目、上海盧浦大橋建設項目、哈達灣熱電廠項目、安慶電廠建設項目、海南高速公路輔助設施項目、澳柯瑪冰櫃生產線環保項目、海南睿豐光纖光纜建設項目、陝西省高等人才培養項目、青島海王造紙項目、農業部動物保護工程政府采購項目、農業部」動物保護工程」政府采購項目、河北省醫療設備采購、 國家環保總局清洗設備采購等。
④ 中國央企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央企上市公司有以下: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79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80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81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82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83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84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85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8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86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87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10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88 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
11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89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90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91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4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92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5 國家電網公司 93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16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94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17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95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18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96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9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97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0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98 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
21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99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22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10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23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1 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
24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102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25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103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26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104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27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105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28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106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29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107 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總公司
30 東風汽車公司 108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31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109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32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110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33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111 中國唱片總公司
34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 112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35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113 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36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114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37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115 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38 中國鋁業公司 116 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
39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17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40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18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41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19 珠海振戎公司
42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120 中國海洋航空集團公司
43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121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44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122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45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23 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4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24 中國海誠國際工程投資總院
47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25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48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26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49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27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50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28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51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129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52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30 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
53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31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54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132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55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33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56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134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57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135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58 中國包裝總公司 136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59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137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60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138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
61 中國誠通控股公司 139 長沙礦冶研究院
62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140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63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41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64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142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65 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 143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66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144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67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45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68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146 彩虹集團公司
69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147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70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148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71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149 華僑城集團公司
72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150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73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151 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
74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152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75 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153 三九企業集團(深圳南方制葯廠)
76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154 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
77 中國鹽業總公司 155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詳見:http://wenku..com/link?url=oOuZLQZHCQKefFQKyk_-
⑤ 苗耕書哪年任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外部董事
歷任上海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上海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副書記,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總公司總裁、黨委書記,2000年5月至2004年10月任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原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總公司)總裁、黨組書記,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任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外部董事。2008年12月起任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外部董事。現同時擔任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會長、中國-巴西企業家委員會中方主席、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等職務。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⑥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的管理團隊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谷深。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水龍。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戴中久。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嚴偉華。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俎先萌。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總會計師:肖建平(女)。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新亮。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周鑫平。
⑦ 中國對外軍貿觀察之四:中國有幾家軍貿公司
中國對外軍貿觀察之四:中國有幾家軍貿公司?
2008年1月國防科工委(現為國防科工局)國際合作司官員在「中美出口管制中的政企關系研討會」上透露共有10家中國公司獲得軍品出口授權。那麼這是哪十家公司?現在這十強的格局有沒有發生變化呢?
十大金剛
2008年1月22日,人民網出現了這樣一條題為「國防科工委:10家中國公司獲得軍品出口授權」消息。這條新聞中,國防科工委(現為國防科工局)國際合作司官員在16日舉行的「中美出口管制中的政企關系研討會」上透露,目前共有10家中國公司獲得軍品出口授權。新聞中透露,保利科技有限公司、新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中國京安進出口公司、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總公司、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中國新興進出口總公司等10家公司擁有國家授予的軍品出口資質。這應該是迄今為止,中國官方部門對中國武器出口企業最為詳細的闡述。
而在2010年,中國武器出口企業的陣營有發生了變化。據中新社報道,當年3月31日,航天長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31日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新聞透露,公司以「市場導向、合作共贏、創新發展」為經營理念,依託世界一流的航天科技科研與生產能力,主要從事防務裝備出口,開展防務裝備技術國際交流合作以及航天科技相關領域的項目投資、境外工程承包等業務。這意味著中國又增加了一家從事武器出口的企業。而在這一年,保利集團網站又宣布,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涉軍業務並入集團下保利科技有限公司。這一増一減,表明當今中國武器出口企業的「十強」格局並沒有發生變化。
保利科技有限公司
《英才》雜志在201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保利集團董事長陳洪生承認,現在保利的前身---保利科技有限公司(Poly Technology Inc),當初就是為了解決軍隊裝備進出口的需要而在1984年成立的一個窗口公司,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親自批准,由當時的總參裝備部和中信公司聯合出資成立。而在保利集團網站中,則介紹保利科技有限公司是擁有武器裝備綜合進出口權的大型防務公司,產品涉及陸、海、空、天、警、反恐等裝備。此外,保利科技一直致力於中國軍隊和世界上友好國家裝備的現代化,積極參與對外軍工產品的研發,廣泛從事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的進出口,提供武器裝備和技術及全壽命服務保障,成為眾多國家防務和安全系統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而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簡稱電科國際CETC),根據新聞報道可知其成立於2002年。該公司在電子和信息系統集成領域致力於滿足國內外客戶的各類需求。從軍事技術角度上說,軍用電子技術以及各類電子感測器,已經成為軍隊信息化的核心內容。代表產品是指揮控制系統、雷達、電子戰等裝備。例如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網站表示該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向國際市場提供指揮控制系統頂層設計、生產、集成與執行能力的公司,已向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數十套指揮與控制系統,另外還向國外提供導彈控制雷達、武器定位雷達。
另據國際在線網站報道,2011年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在伊斯蘭堡總統府為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裁閆立金頒發「卓越之星」總統勛章。新聞顯示閆立金曾在巴基斯坦工作過20多年,從2005年起擔任電科國際總裁。對於閆立金的獲獎,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汗評價說,「電科國際對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國防建設以及中巴文化交流等做出了卓越貢獻。閆總被授予總統勛章表明了巴政府及人民對閆總工作的認可和肯定」。
中國北方工業公司
中國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則是中外知名度極高的防務產品出口公司。因為其對外出售的紅箭-8反坦克武器系統、MBT-3000主戰坦克、PLZ45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等裝備在國際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此外北方工業公司在上世紀80年代出口到美國的一系列輕武器也有很出色的口碑。2010年,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曾經在著名的《兵器知識》雜志上刊登一則廣告,紀念其成立30周年。廣告上顯示該公司「服務於國家國防建設,不斷開發高新技術防務產品,積極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化的軍貿產業鏈,在國際市場顯示了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雄厚實力。」從該公司的網站上,我們也發現其防務產品線涵蓋坦克裝甲車輛、壓制兵器、制導武器、彈葯、機載武器系統、艦炮等方面。
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英文簡稱CSTC)網站介紹該公司創建於1982年,是經國家授權從事軍用艦艇及其艦載系統出口的國際貿易公司,其產品范圍從潛艇、水面艦艇和輔助船隻到武器和感測器系統。已經出口了十幾種類型的戰艦和輔助船,包括護衛艇、潛艇、導彈艇、魚雷艇、高速攻擊水翼艇、巡邏艇、輕型反潛護衛艇、登陸艦和補給船,及多型渡河設備。
中航技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
根據中航技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CATIC)網站,該公司成立於2009年5月,前身為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1979年1月21日,國務院根據「改革開放,政企分離」的原則,正式批准中國航空工業部成立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的前身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專門負責中國航空產品外貿工作業務。2008年11月6日,由中航一集團與中航二集團合並而成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正式成立,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也隨之正式變為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全資擁有並管理的專職負責航空產品進出口的子公司,以從事國家防務所需要的航空技術和產品進出口為核心業務的專業型國有企業。
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
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CEIEC)網站顯示該公司成立於1980年4月,其防務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涉及防務電子裝備的進出口。CEIEC具有國家防禦系統的設計、集成和建設等能力。2009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依託CEIEC成立的「中國電子國際工程研究院」,集綜合產品驗證、大型系統項目集成聯試、關鍵軟體與核心設備研發生產、海外高技術人員培訓於一身,在防務電子信息系統頂層設計和集成領域正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CEIEC三十年來努力開發、設計並製造了雷達、通訊系統等多種軍用電子產品,並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新興進出口總公司
根據其官方網站,中國新興進出口總公司(Xinxing Corp)於1984年成立,原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是中國政府唯一授權專營軍需品和後勤裝備生產及出口的國有大型軍品貿易公司。公司員工18萬人,下屬生產企業有服裝廠、鞋廠、裝具廠、防彈衣廠等54家。生產的主要產品有服裝、鞋、背包、雨衣、帳篷、防彈衣、防彈頭盔、偽裝網、防暴服等。中國新興進出口總公司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開展軍需品及後勤裝備產品等往來業務,年出口軍需品及後勤裝備產品在3億美元左右。與非洲40多個國家開展了業務往來,年出口軍需品及後勤裝備產品在1億美元左右。
航天長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航天長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簡稱「長征國際」 ALIT)是由中國政府批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直屬子公司,成立並從事防務、反恐、防暴裝備及技術進出口等業務的公司。其裝備出口包括FN-6、FN-16肩射防空導彈;LY-60D車載防空導彈、FT系列精確制導炸彈、WS系列遠程火箭炮、CH系列無人機等裝備。
除了這八家軍貿公司以外,還有兩家沒有官方網站,公開的資料也很稀少,顯得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