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綠地股份大股東

綠地股份大股東

發布時間:2021-06-28 05:57:57

『壹』 綠地集團負債9000億,曾經最厲害的房企到底怎麼了

最簡單的一個原因就是違規銷售,無限制的擴張,這是最不科學的一件事,總想的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這樣的一家企業早晚是要頂不住的,只要是資金斷裂,擴張再多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根本不會有什麼改變的,綠地集團後續的一個管理就出現了混亂,沒有一個好好的目標,或者說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這就是下場,事情太著急了不是一件好的事情的。

再就是後來的一些管理理念,如果存在違規銷售即便是再好的一些東西也是不會被認可的,有時候真的是做好一家企業也是不容易的,綠地要是在後期能夠加強自己的管理這就是最好的一種選擇,不過現在好像是大家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了,因為之前好多不好的事情都聚集在一起了,再好的印象也會慢慢地退出了大家的視野。

所一說一家企業的管理關鍵就是資金不能斷裂,在就是有著很好的管理方案,這就是事實。也是必要條件!

『貳』 綠地集團和綠城集團是一家嗎

不是;1.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綠地」或「綠地集團」)是一家全球經營的多元化企業集團,創立於 1992 年,總部設立於中國上海,在中國 A 股實現整體上市(600606.SH),並控股多家香港上市公司。以2000萬元注冊資金起步,綠地集團歷經25年蓬勃發展,資產規模突破7400億元,連續六年入榜世界企業500強……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搏擊成長,以超常規式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富有時代烙印和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綠地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綜合產業並舉發展」的多元經營格局,實施資本化、公眾化、國際化發展戰略,旗下企業及項目遍及全球四大洲十國百城。綠地正努力成為一家主業突出、多元發展、全球經營,產業與資本雙輪驅動,並在房地產、金融、基建等若干行業具有領先優勢的跨國公司,真正從「中國的綠地」成長為「世界的綠地」。綠地集團簡介

2.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中國」),是中國領先的優質房產品開發及生活綜合服務供應商,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優質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引領行業。1995年1月,綠城在中國杭州成立;2006 年7 月,綠城中國在香港聯交所整體上市(股票代碼HK3900);2012年6月,綠城中國引入九龍倉集團作為戰略性股東。2014年12月,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綠城中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是綠城中國第一大股東。由此,綠城中國成為全國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典型代表。 綠城中國在「服務平台化、資產金融化、開發專業化」的發展戰略指引下,致力於打造「理想生活綜合服務商第一品牌」。2018年,綠城中國根據「輕重並舉」發展導向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重資產領域,包括綠城理想小鎮集團、綠城楊柳郡集團兩大特色開發平台和直管的杭州亞運村項目,以及浙江、北京、上海、濟南、成都、廣州、武漢、海外等8個城市公司。輕資產領域,包括綠城管理集團、綠城資產集團、綠城理想生活集團、綠城房屋科技集團和綠城雄安公司五大板塊。綠城中國簡介

『叄』 綠地集團股東有哪些啊

綜合產業:
綠地金融
綠地工程
綠地汽車
綠地物業
綠地能源
綠地建設
綠地商業

『肆』 綠地集團的企業背景與行業背景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企業背景:2010年8月,綠地集團與武漢市政府簽署武漢國際金融城投資開發備忘錄,擬投資300億元建設武漢國際金融城,其中包括一棟高達600米的超高建築。這是滬漢兩地迄今為止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合作項目。

1992~1997年,這是綠地集團的初創和積累階段。在該階段,綠地成功探索出「以房養綠、以綠促房」的城市公共綠化建設新模式——以房地產經營積累資金,無償投資城市公共綠化。

1997~2001年這是綠地集團實現較大發展並成為上海市房地產龍頭企業的階段。

2001年至今,2001年起,綠地集團開始走向全國,大力實施全國化戰略,進入持續快速發展的第三階段。

行業背景:

1、第一階段(1998-2003年)全國房地產開始發動,房價適度上漲,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我國通貨膨脹率較低甚至為負.以及經濟仍在從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中恢復的宏觀經濟環境。

2、第二階段(2003-2005年)2003年.我國經濟開始經歷短暫的過熱階段,重工業投資大幅上漲,農產品價格也不斷上升,住房價格真正開始大幅上漲。

3、第三階段(2006年至今) 2007年,由於資本流人增多以及人民幣升值過快,住房價格開始奴升,2008年中期房價達到高點。

(4)綠地股份大股東擴展閱讀:

綠地集團的品牌標識以「綠地」的英文縮寫「G」作為造型依據, 設計成房屋和綠樹的圖樣。表明綠地集團以房地產業為主營業務,同時熱心公益投資城市綠化的發展格局。

房屋和綠樹所形成的參天大樹的造型形象喻示綠地集團不凡實力和穩健發展。集團還有地產品牌、建築品牌、汽車品牌、能源品牌、物業品牌。

『伍』 請問綠地集團的老總

http://www.eye361.com/shanghai/look/qiye/10111.htm

這是介紹綠地發家史的!中間有綠地領導層全照,包括總裁和副總~!
總裁 張玉良 下面是他的介紹,是送給你的!
上海綠地集團老總張玉良 稱霸地產只爭朝夕

在有實力的地產商眼裡,2004年是國內房地產發展史上高潮的一年。雖然這一年也經歷了宏觀調控和泡沫論爭的波折,但節節上漲的房價和相對寬松的輿論環境讓他們像吃了人參果一樣,全身每個毛孔都酣暢淋漓。上海張玉良就是這當中意氣風發的一個,這年,他的綠地集團成為百億企業。

世紀星城新品熱銷 泛海國際全球社區

「賭徒」出身:彷彿一夜冒出來

上海房地產在國內無疑是最旺的,但有些奇怪,能在全國范圍內產生影響的上海房地產老總幾乎不曾聽聞,直到張玉良的出現,海派面目頓時煥然一新。在2004年底的上海住交會,傳出這么一個消息,上海綠地集團2004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其中房地產業銷售額超過80億元。

於是,綠地老總張玉良走到前台,憑借這樣的成績單,他在上海住交會上領取了三項大獎,可謂名利雙收,也讓他從此能跟朱孟依、王石、孫宏斌、潘石屹這樣的人物同列。

真個是: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知。

張玉良算是村幹部出身,25歲時曾任村支部書記。1992年,他36歲時任上海市農委住宅辦副主任,副處級。熟悉官場規則的人應該明白,這樣的年紀、這樣的級別以及不高的學歷,仕途前景不會太美妙。於是有野心的張玉良決心下海,這其實是一場賭博,如同項羽破釜沉舟的一戰。結果他「賭」贏了,地產界也就順理成章出現一個巨頭。

張玉良親口說過:「做企業都是需要賭的。」其實,他2001年起開展的全國戰略,就是對他的「賭徒」特質的一個詮釋,傳說他先後在南昌、成都等16個城市投資開發房地產項目。這跟孫宏斌的順馳戰略有異曲同工之處。

有人評價:張玉良的成功在於能非常准確地把握中國房地產市場,乃至整個中國經濟在這一特定時期的特徵。

相似例子:韓信是個標準的賭徒,在井陘之戰中排出違反常理的「背水陣勢」,只一戰便成就了2000多年的名聲。

行事聰敏:做政府想做的事

有人說,張玉良的成功是因為他有著政府背景。但有著更深政府背景的人不在少數,而能在業績上超越張玉良的人恐怕少之又少。

也有人說張玉良工作非常辛苦,並援引他下屬的評價:「張玉良是一個從來不休息的人,送走一批人迎來另一批人,開完一個會還有一個會;永遠有人需要他接待,永遠有事情在等他處理。」但同樣辛苦工作的人多了去。

不過,張成功的根本原因還是有高人發掘了出來,就是「做政府想做的事」。

綠地集團自誕生起,張玉良就積極參與政府「想做的事情」。據相關資料,他先參與舊區改造賺來了第一桶金,再幫助政府實施大動遷和危棚區改造, 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其他人最夢想的「原始積累」。

此後,綠地集團積極響應市政府要求,進行大規模的公共綠地建設,既獲得政府的優惠政策,也通過這樣的綠化工程提高了形象和聲譽,建立了綠地集團的品牌。就這樣,綠地集團在張玉良的統帥下,秉承著替政府分憂、按市場規律辦事的原則,獨創了一套以綠養綠的模式,很快在上海獨占鰲頭。

張玉良的行事無疑是聰敏的,而且碰上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房地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他就恰恰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相似例子:據報載,印尼華僑林紹良按印尼政府的意圖,在明知不賺錢情況下大量種植橡膠,為政府做出巨大貢獻,因此得到政府的低價土地以及種種優惠。從此事業迅速發展,他也成為印尼橡膠大王和首富。

擴張戰略:2005年進軍北京

去年上海住交會之後,張玉良多次來到北京,並且在各種場合多次表示:2005年綠地集團在北京一定要有項目開工。現在業界有說法稱,上海綠地已經在北京正式成立一家籌備公司,以拿地為主要目的,目前正在談判五六塊土地。

2001年開始,綠地集團走向全國,先後在16個城市開發房地產項目。張玉良曾說過:「只要有好的項目,錢不是問題。」最近他還透露,「上海以外區域的貢獻將與上海區域持平」。

這些都應該是張玉良「野心」和「侵略性」的體現。

而2005年的進軍北京戰略更是表明了他渴望「逐鹿中原」。畢竟北京的首都地位是特殊的,要想成為行業內的霸主,不在北京市場上一展身手是難以說得過去的。萬科、合生創展、富力等南方門派紛紛北上就是一個有力證明,甚至富力集團還把發展重點放在北方。

張玉良爭霸天下的心願會實現嗎?他所提出的綠地集團2005年銷售額達到160億元的目標會實現嗎?這一切都是一個謎底,因為2005年國內房地產業充滿變數,房地產已經是舉國關注的熱點,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調控下,誰能解開答案?

讓謎底留到年終吧。

相似例子:無,留給未來。

摘自《地產SHOW野史之張玉良篇》———

地產秘聞:張玉良演說記

這天,風和日麗,正是一個開會頒獎的好天氣。

果然,2004中國住交會的頒獎大會正在進行中。

此時,上海綠地集團的老總張玉良正在會場上,滿臉幸福的表情。風輕柔地掠過他的臉龐,彷彿帶有陣陣幸福的氣息。

張玉良能不幸福嗎?就在先前的幾輪頒獎中,他的綠地集團和旗下綠地康橋新苑已經連獲「明星企業獎」和「知名樓盤」兩張獎狀,成為大贏家。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大獎。
台上的主持人說:「現在頒發最重大的獎項———2004住交會10大風雲人物,下面通過大屏幕認識一下風雲人物,一共10位。」

當鏡頭出現張玉良時候,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畢竟這是上海的會場。

……

終於輪到張玉良上台發表獲獎演說,但見他不急不忙地說:

「這是一個全體綠地人盼了很久的日子。我特意准備了這份演講稿。這是我和我的秘書花了七天七夜、不吃不眠才寫好的。我對這個演講稿感到很滿意,希望你們能夠喜歡。如果你們不喜歡的話呢,也沒關系。」

張玉良掃視了一下會場,大聲朗讀著演講稿:「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被譽為中國房地產業奧斯卡盛會的中國住交會移師我們上海,首先請允許我代表綠地集團跟我的同行們,向這一盛會在上海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獲得這么多的獎項,我十分高興,這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榮幸,感謝在座的各位先生, 感謝工作人員,感謝我的秘書為我寫了這么一篇好稿,還有那麼支持我的『粉絲』。最後我要重重地感謝每天早上為我煲雞湯的家人。多謝大家的捧場,我們綠地今後會更努力,爭取以後每年都到住交會上領幾個獎狀回去裝飾我家的大廳。謝謝大家。」

在雷動的歡呼聲和掌聲中,張玉良還沒走下來。忽然秘書跑到旁邊附耳說了幾句話,張玉良一怔,在主持人還沒開口時候,張玉良已經對著話筒說:
「真不好意思,剛才念漏了一段,因為內容非常重要,所以很有必要補念一遍。唔,這是倒數第三段。」
台下驚愕一會,忽然鬨笑起來。張玉良沒有理會,繼續大聲朗讀:「我們的戰略目標是要2005年銷售額達到160億,並在2010年使房地產銷售額超過500億,整個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

『陸』 綠地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

是國資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

綠地集團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截止2013年)唯一一家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只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集團。2015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258位。

綠地集團房地產開發項目遍及全國主要省區市,特別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及產業園開發領域遙遙領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樓近一半來自綠地。2014年實現經營收入超過42,51.51億元,較上年增長3.7%,預計2015年經營收入突破5000億。

(6)綠地股份大股東擴展閱讀:

房地產開發經營作為綠地集團的核心主導產業,房地產開發規模、產品類型、品質品牌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特別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及產業園開發領域遙遙領先;建成和在建超高層城市地標建築達17幢,其中4幢高度位列世界排名前十。

到2015年,成為一家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實力雄厚、管理科學,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率為中心,以先進文化為支撐,跨國界、跨行業經營,在經營理念、管理體系、資源整合、人才建設等方面國際化程度較高,具有世界級規模、運營管理水平、品牌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2011年上海房地產市場成交面積與成交金額的雙料冠軍是綠地集團。2010年銷售房產套數超過9200套,銷售面積達到了將近90.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達到了168.5億元;超過上海市場銷量和銷售額排名第二的萬科企業集團的兩倍。是上海市場銷量和銷售額排名第十的中海地產的近8倍。

綠地控股集團2012年05月20日宣布,其已成立綠地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正式推出高端品牌「鉑瑞」Primus和商務品牌「鉑驪」Qube。這標志著綠地今後開發的新高端酒店項目中,多數會以自主品牌管理,外資酒店管理公司會失去一部分在華拓展的機會。

閱讀全文

與綠地股份大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地產企業通過信託的融資比例較低 瀏覽:17
外匯交叉盤跟只哦按有什麼區別 瀏覽:688
融資許可證哪裡辦 瀏覽:362
銀行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資料保留 瀏覽:676
高杠桿買房下跌 瀏覽:11
理財基金裡面取錢要多久到賬 瀏覽:491
分散材料價格走勢 瀏覽:350
日元6月份匯率是多少 瀏覽:851
稀有貴金屬胩 瀏覽:40
南京中國平安金融公司 瀏覽:863
股票瘋狂時刻 瀏覽:470
負責融資的人的職稱 瀏覽:456
公司理財收益應繳什麼稅 瀏覽:749
有用的費力杠桿 瀏覽:279
上汽集團roe開頭汽車 瀏覽:819
金融服務外包公司居間協議模板 瀏覽:931
什麼是股票增發價格 瀏覽:638
縣域金融機構經營理念 瀏覽:987
阿里媽媽的團長傭金比率 瀏覽:456
osc指標通達信公式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