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際控制人是否發生變更判斷
回復 rainiefield 的帖子1、一般情況下,夫妻關系都是認定為共同實際控制人的,不然按照這個公司的比例,如果三方都獨立的話,存在無實際控制人的可能性。2、股東受讓股權前後,如果還是屬於同一實際控制人下,就算第一大股東有變化,也沒關系。3、按照目前要求,保代培訓提到,涉及法律的,2年當做24個月看待(參考寧波三星電氣),所以就算轉讓了,如果後面股權結構不變,也沒問題。
② 請教:關於認定實際控制人是否變更
如果實際控制人認定為是已故的老闆,那估計是不行了。但是反過來,如果一開始就認定為是家族控制,老闆和子女是一致行動人,我覺得還有機會解釋清楚。畢竟樓主說子女是高管並且持股的
③ 為什麼出現多家央企控股股東改制更名
周一(12月18日),上證綜指弱勢整理,收盤勉強翻紅,漲0.05%報.92點;深成指跌0.35%報10960.12點;創業板指跌0.19%報1780.64點。兩市成交3408億元,創階段次低。盤面上,中小創普遍低迷,江南嘉捷、華大基因、中科曙光、武漢凡谷等多隻明星股跌停。新零售概念股遭殺跌,新華都、中百集團、人人樂等逼近跌停,三江購物、天虹股份跌逾7%。晶元概念股極度低迷,士蘭微、景嘉微、國科微、江豐電子等多股逼近跌停。
國內期市當天收盤大面積飄紅,黑色系領漲,焦煤封漲停,鐵礦石、焦炭一度逼近漲停,分別收漲於7.09%、6.59%,成材漲幅相對有限;有色金屬、化工品普遍走升,滬鎳漲超4%,玻璃漲超2%;農產品窄幅震盪,普遍小幅飄紅,澱粉漲超2%。
國企是比較穩定的。
④ 龍丹妮9家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這是為何
龍丹妮名下的九家公司實際控制人進行了變更,我個人認為還是因為龍丹妮身份的影響,我們要知道的是,龍丹妮是娛樂圈中的明星,如果一旦發生了什麼緋聞,或者是爆出了什麼黑料,那麼就會牽扯出太多的事情,也會讓他名下的公司無論是名氣還是業務方面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所以龍丹妮名下不建議有太多的公司,雖然這九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了,但是龍丹妮還是有拍板的權力。
龍丹妮的實力但是藝人的身份歸藝人的身份,商人還是已利益的形式為主,所以龍丹妮也在考慮自己公司以後的發展,也要考慮利益的因素,所以說在變更實際控制人的措施之下,隱藏的就是利益為主。
⑤ 實際控制人有變更的必要嗎
要看公司是需要達到什麼目的,一般建議不要變更
⑥ 企業實際控制人怎麼變更
1、一般情況下,夫妻關系都是認定為共同實際控制人的,不然按照這個公司的比例,如果三方都獨立的話,存在無實際控制人的可能性。2、股東受讓股權前後,如果還是屬於同一實際控制人下,就算第一大股東有變化,也沒關系。3、按照目前要求,保代培訓提到,涉及法律的,2年當做24個月看待所以就算轉讓了,如果後面股權結構不變,也沒問題。
⑦ 股權變更是真正的利好,何必介意控制人是誰
公司做了股權變更,當然控制人要看是誰了 ,萬一以後每次開股東大會新投資人不配合怎麼辦呢?
⑧ 上市公司更換實際控制人是不是利空
上市公司更換實際控制人一般是利好。除非這個公司在做假。很多是實際控制人看好這個企業,或者項目。也有因為重組,整合,改變實際控制人。
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備金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8)為什麼北大荒集團變更了控制人擴展閱讀
利空防範
1、迴避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來自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迴避方法。
一是要掌握趨勢。對每種股票價位變動的歷史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中了解其循環變動的規律,了解收益的持續增長能力。
例如小汽車製造業,在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時,其公司利潤有保證,相反在社會經濟蕭條時,人們收入減少,小汽車的消費者就會大為減少,這時期一般就不能輕易購買它的股票。
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限制,一年裡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停工停產,其股價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會下跌,為了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可策略性低地購入另一些開工、停工剛好相反的股票進行組合,互相彌補股價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損失。
三是選擇買賣時機。以股價變化的歷史數據為基礎,算出標准誤差,並以此為選則買賣時機的一般標准,當股價低於標准誤差下限時,可以購進股票,當股價高於標准誤差上限時,最好把手頭的股票賣掉。
四是注意投資期。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經濟氣候好時,股市交易活躍;經濟氣候不好時,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為大宗股票投資期。在西方國家,股市得變化對經濟氣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經濟出現衰退前6個月,股價已開始回落。
比如1991年2月,美國經濟進入新的一個衰退期的前6個月,著名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已開始下跌,而在經濟開始復甦前半年,股價即已開始回彈。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還可知道它的經濟繁榮期大多持續48個月。因此,有可能正確地判定當時經濟狀況在興衰循環中所處的地位,把握好投資期限。
2、分散系統風險
股市操作有句諺語: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話道出了分散風險的哲理。辦法之一是分散投資資金單位。60年代末一些研究者發現,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數家乃至許多家任意選出的公司股票上,總的投資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他們發現,對任意選出的60種股票的組合群進行投資,其風險可降至11.9%左右,即如果把資金平均分散到許多家公司的股票上,總的投資收益率變動,在6個月內變動將達20.5%。如果你手中有一筆暫時不用的、金額又不算大的現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資可能帶來得損失,那你可選擇那些會又高收益的股票進行投資。
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筆損失不得的巨額現金,那你最好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來降低風險,即使有不測風雲,也會東方不亮西方亮,不至於全軍覆沒。辦法之二是行業選擇分散。
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投資不僅要對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資,而且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業的或相鄰行業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業的,因為共同的經濟環境會對同行業的企業和相鄰行業的企業帶來相同的影響,如果投資選擇的是同行業或相鄰行業的不同企業,也達不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只有不同行業、不相關的企業才有可能此損彼益,從而能有效地分散風險。辦法之三是時間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會定期收到公司發放的股息與紅利,例如香港、台灣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舉行一次股東大會,決定每股的派息數額和一些公司的發展方針和計劃,在4月間派息。
而美國的企業則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臨近發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數後,相應得股票價格會有明顯得變動。短期投資宜在發息日之前大批購入該股票,在獲得股息和其他好處後,再將所持股票轉手;而長期投資者則不宜在這期間購買該股票。
因而,證券投資者應根據投資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資時間,以將風險分散在不同階段上。辦法之四是季節分散。股票的價格,在股市的淡旺季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於股市淡季股價會下跌,將造成股票賣出者的額外損失。
同樣,如果是在股市旺季與淡季交替期貿然一次性買入某股票,由於股市價格將由高位轉向低位,也會造成購買者的成本損失。因此,在不能預測股票淡旺程度的情況下,應把投資或收回投資的時間拉長,不急於向股市注入資本或抽回資金,用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此項購入或賣出計劃,以降低風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