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股票新大洲A後面有個A但為什麼沒有B股呢
在深圳上市老一點的公司
都有叫過 ***A
你可以看看 曾用名
2. 新能源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整車製造
中通客車(000957):在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方面,開發了6121HEV、6112GHEV低入口並聯式混合動力客車。
亞星客車(600213):公司推出了JS6127GHBEV純電動客車、JS6126GHEV混合動力客車、JS6126UC超級電容等系列車型。
宇通客車(600066):公司將以10億成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向如新能源汽車上游零部件包括電機、電控等。
二、電動機製造
英威騰(002334):合資公司擬創意推出便捷、智能、環保、安全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務,促進電動汽車推廣業務高速發。
江特電機(002176):2016年3月3日,公司擬以5.88億日元(約3400萬元)增資日本四輪電動車設計株式會社(日本電動車設計公司),獲其50%的股權。
陽光電源(300274):2015年3月,公司計劃出資1億元在安徽省合肥市設立全資子公司陽光電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三、充電樁
銀河電子(002519):2015年8月份,公司擬6.9億元收購福建駿鵬100%股權,並以不超過現金6800萬元向其增資,擬1.49億元收購嘉盛電源49%的股權,全資子孫公司銀河同智以3350萬元收購嘉盛電源11%股權。
福建駿鵬是一家業務聚集於高速增長的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主要業務為新能源電動車和高端LED關鍵結構件的供應商。
萬馬股份(002276):2016年3月17日,公司公告擬定增1.0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2.58億元,用於I-ChargeNet智能充電網路建設項目、環保高分子材料生產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奧特迅(002227):2015年6月份,公司研製的「EVFS-450/1.2M/A矩陣式柔性充電堆」取得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頒發的《新產品鑒定證書》。矩陣式柔性充電堆,適用於面向社會的、集中式直流充電站的建設。
四、電池電源
格林美(002340):2016年5月31日公告,公司擬投資3.58億元,用於建設年產4萬噸車用動力電池原料硫酸鎳生產線,以滿足公司鎳鈷錳(NCM)與鎳鈷鋁(NCA)材料戰略發展需求原料以及未來車用動力電池材料市場的需求。
合康新能(300048):資公司的電機產品主要分為:專用伺服電機和新能源汽車電機兩大類。
駱駝股份(601311):2015年12月份,公司於12月29日與東風揚子江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擬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等方面展開合作,協議有效期至2018年12月29日。
(2)新大洲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新能源的各類形式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於太陽或地球內部伸出所發生的熱能。
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資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和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發生的能量。也能夠說,新能源包括各類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相對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年夜的特點,對於解決現今世界嚴重的情況污染問題和資本(出格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於很多新能源散布平均,對於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新能源按種別可分為:太陽能、風力發電、生物資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氫能、垃圾發電、建築節能、地熱能、二甲醚、可燃冰等。
3. 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公司原是一家以摩托車產業經營為主體的大型股份制企業,現已形成了集煤炭採掘、摩托車、電動車、房地產和物流業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公司的產品遠銷五大洲56個國家和地區。
法定代表人:陳陽友
成立時間:1992-12-30
注冊資本:81406.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60000000143588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海口市桂林洋開發區
4. 我想知道國內那家摩托車企業是上市公司,謝謝
上海新大洲摩托車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上海新大洲摩托車有限公司原名海南新大洲摩托車上海有限公司系海南新大洲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注冊成立於1995年12月,並於97年5月28日正式開業,現注冊資金為1.2億。公司座落於上海市青浦縣華新鎮,於方黃路沿線、滬寧高速公路嘉淞出口處,南北分別是318國道和312國道,背靠可通航500噸貨輪的吳淞江,西北距安亭火車站8公里,東南距上海虹橋機場20公里,可謂陸、水、空立體交通之要地,輻射江浙之咽喉。
步入新世紀,上海新大洲摩托車有限公司迎來了建成後的第四個春秋。近四年來,在中央政策正確指引與上海市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公司憑借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實力連年取得的佳績,並逐步在上海這個充滿競爭、挑戰和機遇的國際性大都市中為眾人所注目,曾獲得99年和2000年度上海工業企業百強第一和第八的好榮譽。2000年在繼98、99之後的又取得產量35萬輛,產值8.9億萬,利稅5000萬元的成績。下面將從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等改進方面簡要匯報2000年工作如下。
一、生產方面引進先進的准時化方式管理,狠抓現場,克服新品多的困難,提高生產效率,日產比原來提高5%。
二、技術方面為把握商機,擴大國內外市場佔有率,研究賣點,設計並批量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23款,向產品多元化、市場化邁進更高一步。
三、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深入貫徹執行ISO9002體系文件,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加強質量控制點的管理考核,提高產品質量,使公司的50、125踏板系列、125跨騎等各系列的摩托車均達到總公司下達的下線合格率指標,並在市場得到了較好的回報。
四、成本管理永抓不懈。在總公司的號召下,群策群力全體動員,緊緊圍繞降本減耗的主題開展"百日千策"的合理化建議活動,共節約成本約1000多萬元。
五、管理上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使全體人員與新大洲共同成長發展。
綜上所述,上海新大洲每一年的發展都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此同時,為在中國加入WTO後,新大洲能夠接受更加艱巨的國際性挑戰,在2000年歲末,海南新大洲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與日本本田株式會社正式簽約,成為戰略夥伴。這是一次中日摩托車企業的強強聯手,2001年我們將把握契機,圍繞合資公司新的事業計劃開展工作,在總公司將工作重點轉移到上海新大洲的前提下,計劃產量48萬輛,產值14億元,利稅7000萬元。面對新的挑戰,新大洲人將一如既往地發揚拼搏精神,同時希望繼續得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進一步的關心和支持,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為上海及青浦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上海新大洲摩托車有限公司
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5. 新大洲的公司簡介
截至目前,該公司股本總額為人民幣 736,064,000 股,其中:法人股 398,899,200 股,占總股份的54.19% ,境內上市人民幣普通股 337,164,800 股,占總股份的 45.81% 。截至 2004 年末公司資產總額為人民幣 18.34 億元,凈資產人民幣 8.72 億元。
該公司成立以來,致力於中國摩托車工業的發展。十六年間,公司累計開發摩托車 100 多個品種,生產各種摩托車 600 多萬輛,產品遠銷五大洲 56 個國家和地區。產品榮獲「金橋獎」,公司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被國家列入 520 家重點企業。面對中國摩托車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將摩托車主產業整體資產與全球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此次重組是一次國際、國內「重量級」企業的強強聯合。公司以集合日本本田世界領先的生產技術和研發優勢及新大洲成功的營銷技術和網路優勢,活用「本田」、「新大洲」兩個世界和中國著名品牌,秉承「尊重個性、三種喜悅」的基本理念,依託上海、海南、天津三大生產基地,努力將公司打造成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摩托車製造企業。摩托車產業重組的同時,我公司積極營造競爭新優勢,不斷優化資產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集摩托車、電動車、房地產和物流業為一體的產業格局。
「新大洲控股」將秉承「誠信、創新、共同成長」的經營理念,依託摩托車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並積極開拓新的業務領域,以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為己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廣大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業績和回報。
6. 新大洲電動車是唯一上市公司嗎
不是。還有好多其他的品牌,也是上市公司。
7. 股票有個新大洲A,這是干什麼的公司呀
新大洲A是一家以摩托車和煤電化經營為主體的股份制企業。
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88年5月。1992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1994年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截至目前公司總股本為73,606.40萬股。2008年末公司資產總額18億元,凈資產11億元。本公司下屬子公司涉及的產業有摩托車、電動車、物流、煤炭、煤化工、航空製造業、房地產等。核心企業員工近萬人。 摩托車行業排頭兵企業 本公司是從摩托車製造成長起來的上市公司。2001年公司將摩托車產業資產與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進行合資,成立了由雙方共同控制的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經營范圍:摩托車工業村開發;旅遊業綜合開發及經營;農業綜合開發經營;摩托車及發動機配件的生產經營;室內外裝飾裝修工程施工;高科技開發;物業管理;酒店、普通機械配件、飛機零部件、電子產品、五金工具、交電商業、日用百貨、文體用品、紡織品、橡膠製品、建材、礦產品、醫療器械、化工原料及產品(專營除外)、農副土特產品、;進出口業務(按1996瓊貿進字第35號文經營);公路運輸服務;自行車及其配件生產經營、農用機械及其配件、內燃機及其配件的生產經營。
8. 電動車有幾家上市公司
電動車上市公司有雅迪電動車,小牛電動車。
1、小牛電動
小牛電動(Niu Technologies)(NASDAQ: NIU),美國紐約時間2018年10月19日上午9:30,小牛電動正式登陸納斯達克。
小牛電動已推出小牛電動NQi、MQi、UQi、RQi、TQi等多個系列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周邊文化產品NIU POWER以及專業戶外運動自行車NIU AERO等。
2、雅迪電動
雅迪科技集團成立於2001年,集團下設4家零部件製造公司,5家子公司以及一家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總佔地面積達1300畝,年產能逾600萬輛。 2012年雅迪品牌價值達到75億元,位列行業同類產品銷售量、市場佔有率、銷售額三項第一名,2016年5月雅迪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
(8)新大洲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雅迪電動發展經歷:
2010年,雅迪電動車以過硬的品質,較強的品牌影響力,被上海世博會展館選為服務用電動環衛用車,為上海世博的成功舉行保駕護航,受到業內外的一致好評。
2012年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評選中,雅迪成電動車行業唯一入選的品牌,並連續四年榮膺中國輕工業電動自行車行業十強企業第一名,是電動車行業唯一一家連續獲此殊榮的企業。
2013年3月24日,中國行業企業信息中心在人民大會堂發布,雅迪電動車榮列2012年度全國市場同類產品銷售量、銷售額、市場佔有率第一名。
9. 新大洲的公司大事記
2005 年 12 月 27 日 新大洲控股投資能源項目報告會在上海市東錦江索菲特大酒店舉行,這標志著公司投資能源領域的序幕已經拉開。
2005 年 09 月 07 日 公司正式更名為「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08 月 06 日 公司實施公積金彌補虧損方案,累計彌補虧損 2.7 億元,以前年度虧損全部彌補完畢。
2005 年 05 月 09 日 隨著中國輕騎集團有限公司減持我公司股份過戶,海南新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為我公司第一大股東。
2004 年 05 月 22 日 慶祝公司成立 16 周年暨股票上市 10 周年的活動在三亞市舉行。
2004 年 03 月 31 日 鑒於公司財務狀況明顯好轉,公司掛牌股票撤消特別處理,一舉摘掉了「 ST 」的帽子。
2004 年 01 月 20 日 公司受讓天津摩托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2.67% 的股權,使得我司在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的持股數達到 50% 。
2004 年 01 月 08 日 海南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揭牌。
2003 年 12 月 05 日 上海新大洲物流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公司進軍物流行業。
2003 年 09 月 27 日 上海新大洲電動車分公司注冊成立。
2002 年 05 月 16 日 公司年度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公司引入獨立董事制度。
2001 年 12 月 27 日 日本本田公司、川崎重工、伊滕忠商社及本公司共同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新大洲川崎發動機有限公司更名為新大洲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
2001 年 12 月 17 日 公司正式更名為「海南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 09 月 25 日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在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冊成立。
2000 年 12 月 28 日 由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海南新大洲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摩托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合資組建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的合資合同簽字儀式在北京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
2000 年 06 月 30 日 香港《亞洲周刊》評出「 2000 年中國大陸一百大上市企業排行榜」,新大洲排名第六位。
1999 年 04 月 14 日 公司通過新的機構設置及工資薪酬改革方案,推行「扁平化」管理和「薪點工資制」。
1998 年 03 月 24 日 新大洲上海工廠日產成車突破 1000 輛大關。
1997 年 公司年產量突破 50 萬輛,全年生產摩托車 522090 輛。
1997 年 12 月 18 日 新大洲榮獲香港權威經濟刊物《亞洲周刊》頒發的「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上榜公司第五位」獎牌。
1997 年 10 月 12 日 新大洲海南工廠日產成車 2600 輛,創歷史新高。
1997 年 10 月 05 日 新大洲商標被認定為海南著名商標。
1997 年 09 月 26 日 新大洲通過 ISO9001 正式認證審核。
1997 年 07 月 17 日 新大洲第 100 萬輛摩托車下線。
1997 年 07 月 04 日 公司刊登公告,向所有股東配售新股 5088 萬股。
1997 年 06 月 04 日 新大洲川崎發動機有限公司成立,新大洲的技術實力大大提高。
1997 年 05 月 新大洲向德國一次性出口 1100 輛 XDZ - A 小鯊款摩托車。
1997 年 03 月 新大洲 ISO9001 開始運行。
1996 年 公司年產量達到 35 萬輛,全年生產摩托車 351354 輛。
1996 年 05 月 15 日 公司被深圳證券交易所評為「二十家績優上市公司」之一,公司綜合業績名列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第 16 位。
1996 年 04 月 11 日 獲「亞特蘭大奧運會特許摩托車」稱號。
1995 年 公司年產量突破 20 萬輛,全年生產摩托車 201596 輛。
1995 年 11 月 18 日 公司董事會臨時會議同意設立新大洲上海工廠,使新大洲長期產品銷售和配套「兩頭在外」問題得到解決。
1995 年 05 月 13 日 海南工廠日產量突破 2000 輛。
1994 年 12 月 29 日 新大洲內部職工股上市交易。
1994 年 12 月 26 日 公司年產量突破 10 萬輛大關。
1994 年 10 月 01 日 新大洲導入 CIS 系統,奠定了公司國際化品牌基礎。
1994 年 06 月 30 日 研究所成立,公司開發力量大大加強。
1994 年 05 月 30 日 公司打響「名牌產品、一流服務、開發速度」三大戰役。
1994 年 05 月 25 日 新大洲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93 年 公司年產量超過 5 萬輛,達到 64950 輛。
1993 年 02 月 20 日 公司正式更名為「海南新大洲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
1992 年 12 月 30 日 公司年度產量突破一萬輛,老款 50 車開始上量,為公司日後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1992 年 09 月 16 日 公司實行規范化股份制改組。
1990 年 06 月 公司生產的「邊三輪」摩托車投放市場,產品銷售逐步邁出海南,走向全國。
1990 年 03 月 公司成立研究開發部,同年試制「小家庭」摩托車。
1988 年 10 月 14 日 公司第一輛摩托車試產,創造了從成立到投產下線 162 天的「桂林洋速度」。
1988 年 05 月 25 日 新大洲控股的前身瓊港輕騎摩托車開發有限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