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華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聯超市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華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聯超市分公司成立於1997年04月2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針織品、百貨、日用雜品、五金交電、裝潢材料、超市託管、煙、酒、通信設備及相關產品、通訊器材、食用農產品、健身器材、體育用品、醫療器械(限一類)、體溫計、避孕套、避孕帽、妊娠診斷試紙(早早孕檢測紙)、醫用衛生口罩的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常於冰
成立時間:1997-04-21
工商注冊號:310000000051984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國有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中路391號
❷ 上海華聯為什麼撤出北京
對於北京門店目前盤點准備關閉的狀況,上海華聯超市相關負責人僅表示「正在調整」。
上海華聯超市上海總部副總史浩剛表示,只知道北京公司正在「調整」,具體事宜並不清楚。而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松全也表示,北京地區正在「調整」,決策由總部來做,不便透露。但他表示,撤離北京這樣的戰略調整也有可能發生。上海華聯絕對是對供貨商負責任的公司。
據他透露,上海華聯目前在北京還剩下十幾家標准超市,面積均在2000平方米左右。李松全坦承,標准超市目前確實受到便利店和大賣場,包括綜合超市業態的擠壓,營運成本在上升,單店盈利能力在下降。
商報鏈接
進京5年虧損嚴重
2001年2月,北京市西單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成立西單上海華聯超市(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華聯控股77%。
2002年9月,西單上海華聯超市(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開設25家超市,同年11月在團結湖開出第一家大賣場。並對外表示,到2002年年底,將在北京開設20家標准超市、3家大賣場和120家便利店。預計在未來3年內發展大型賣場、食品超市、便利店500家以上,實現年銷售額30億元、利潤2000萬元的目標。
2005年,上海華聯超市年報顯示,北京公司虧損達到1707.68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51.49%。上海華聯超市表示,2006年會對北京地區的業態和網點布局進行主動調整。
2006年5月,面對關店撤離北京的傳言,上海華聯北京分公司當時予以否認,並表示,關閉20多家連鎖便利店只是調整需要。滬商扎營南昌,零售市場會變得怎樣?三年前,對於記者提出的疑問,接受采訪的商界更多人士肯定地認為「殘酷的搏殺即將開始,南昌零售業面臨洗牌。」2001年12月28日,在南昌本土商家的少許不安和當地百姓無數期待中,上海華聯超市和上海農工商超市分別開設在南昌的分店同時開業了。「當時華聯和農工商進駐南昌的確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2004年12月8日,洪客隆集團行政總監王明標向記者回憶三年前自己親自到華聯與農工商「探營」的情形,「我們都想去看看,學習一下人家的長處。」
失去了開業時的繁華,華聯與農工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漸漸趨於平靜。同樣,南昌零售市場並沒因為華聯與農工商的安營紮寨而變得血雨腥風,華聯與農工商沒有把南昌的零售牌重新翻洗。相反,商界對於華聯與農工商也由最初的不安而慢慢轉成了遺忘。
遺忘持續到了2003年9月28日,當天,國內零售業老大上海聯華超市在南昌開設的分店開業了。又是上海的零售企業,又是在南昌開店,沉寂了兩年之久的華聯與農工商是否會借機與自己的「兄長」聯華一道發力,領跑南昌零售市場,書寫南昌零售市場新的傳奇?
上海聯華、上海華聯、上海農工商堪稱零售市場上海「三劍客」。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04年3月23日公布的2003中國零售百強名單中,上海聯華坐上了頭把交椅、上海華聯超市佔據了老三的位置,上海農工商超市排上了第七名。
但南昌零售市場似乎並不買名氣的賬。
零售巨頭敗走南昌
2004年9月15日,位於南昌市淵明北路的上海華聯超市關門歇業了,12月6日,上海華聯超市總部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上海華聯超市已經撤出了南昌。12月10日,記者在淵明北路看到,上海華聯超市的招牌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福建藍天量販超市。
對於撤出南昌的原因,上海華聯超市總部的上述工作人員在電話里沒有直接回答,當記者問她是否是因為經營狀況不理想時,她提示記者就按這個邏輯推理下去,「既然你知道效益不好,那麼一般企業下一步會採取什麼措施?」南昌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表明,2003年度上海華聯南昌店一天銷售額不到8萬元。
與上海華聯超市的低調撤出相比,上海聯華南昌店的關門停業多少顯得有些狼狽。2004年6月21日,「聯華超市南昌店的老闆要跑了」的傳言在供貨商中傳開,60多名供貨商齊聚聯華超市討要貨款。次日,聯華超市南昌店關門。該店董事長祝興旺坦言,自開業以來一直虧損,日銷售額一般在5-7萬元入不敷出。
「三劍客」一年間相繼走了兩個,剩下的上海農工商超市在南昌的經營情況又怎樣呢?「我們今年又換了一名店長。」12月5日,上海農工商超市南昌店一名員工稱,自開業以來,他已記不清換了幾任店長了。
南昌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03年,上海農工商超市南昌店銷售額為4333萬元,平均一天也只有11萬元銷售額。而同樣是單店經營的沃爾瑪超市南昌店去年日均銷售額卻達98萬元之多。
「上海農工商超市其實在南昌日子也不好過,」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其實農工商萌生去意的傳聞也很多,但沒有走,很可能是因為與良友超市簽訂了協議有關。根據協議,農工商租賃良友超市場地15年,但要解決良友90人的就業和其養老保險。如果走了,很可能會引發一些新問題。」
船大不好調頭?
能征服全國,為何征服不了南昌?國內零售老大、老三相繼撤出南昌,究竟是什麼原因?因為無論是從資金還是規模,目前南昌本土零售企業包括已經進駐南昌的國內其他零售企業均無法與上海華聯、聯華、農工商抗衡。
在洪客隆集團行政總監王明標看來,上海華聯敗走南昌,原因在於「水土不服」,他分析說,三年來,上海華聯南昌店無論是在經營理念,還是管理模式及商品種類上,都沒有多大改變,這明顯沒有跟進零售市場「千變萬化」的潮流;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上海華聯在南昌走的是單店經營模式,而在南昌大賣場競爭日益劇烈的今天,已經沒有多大的利潤空間,各家賣場只得靠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經營成本來賺取利潤。
單店經營的還有上海農工商。原良友超市一名部門負責人認為農工商南昌店商品沒有本土化是導致目前這個狀況最主要的原因,他說,南昌店銷售的商品絕大部分是從上海總部配送過來,這有幾大弊端:一是運送成本高,二是商品配送不及時,導致超市缺貨,三是上海配送過來的商品南昌人不喜歡,四是南昌人喜歡的商品上海總部又沒有,「雖然後面農工商也試著從南昌采購一些商品,但畢竟品種非常少。」他說。
而前不久離職的上海農工商超市一工作人員則認定「經營體制不活」影響了農工商的生意。她說,農工商從廠家送貨,一定要廠家提供稅票,而恰恰有些暢銷商品的廠家不是一般納稅人,另外,南昌其他商家搞團購發行提貨券,並且允許返點給客戶,而農工商沒有,這樣一來,有誰會到農工商來進行團體購物。「種種不足,三年了,都不能改,我們員工也是痛在心裡。」她說,她最後選擇了逃避——跳槽,但她承認,上海農工商超市不管怎麼說還是規范經營,這一點值得同行去學習。
上海聯華超市南昌店為何會經營虧損?記者采訪了幾位商界人士,他們一致認為南昌店是上海聯華一加盟店,是由溫州一建築企業投資的,根本不是零售業的行家。
會否卷土重來
上海華聯超市今年關門歇業的並不只是南昌店,記者從互聯網上了解到,上海華聯超市開設在北京的團結湖店和青島的北仲小區店幾乎在同一時間也關門了,對於關門的原因,網上沒有更多的說明。
2003年4月,包括上海聯華超市、上海華聯超市在內的上海百聯集團成立。上海華聯超市今年10月前後作出關停少數分店的決定是出於什麼考慮?12月7日,百聯集團公布的「長三角5年行動計劃」似乎回答了上述問題。根據「長三角5年行動計劃」,百聯將加快在長三角地區的二、三線城市的布點和收購兼並,實施大規模發展連鎖規模經營,構築強大的「3小時經濟圈」,至2008年底,總網點數將達到7400家,新增數為3200家。「很明顯,百聯集團今後的重心仍在長三角,並不斷加大力度。」南昌一位商界人士分析道,「關停一些經營效益不好的門店也在情理之中,這樣可以集中精力來做大做強長三角市場。」
這位人士認為,上海聯華、上海華聯、上海農工商截止去年年底分別有2579家、1388家、1213家門店,並且85%以上分布在長三角,南昌各自只有一家,作為全國性大型零售企業,並不會為了一棵樹而放棄一片森林,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因為南昌一個店不行而改變自己的制度,攪亂企業的整個經營思想或營銷方式。
現在看來,他們進駐南昌不是錯了而是早了,一旦時機成熟,相信他們還會卷土重來。
❸ 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與華聯、聯華以及浙江聯華華商集團的關系
1. 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全國國有集團)
2. 華聯、聯華 (是上海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3. 浙江聯華華商集團(是杭州地區性單位)
❹ 上海華聯超市倒閉了嗎
上海的華聯超市並沒有倒閉只是因為公司的結構調整而做出了相應的改變或者是地址的搬遷而已
❺ 誰知道上海華聯超市的簡介
上海華聯超市成立於92年9月,是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額子公司,自93年開出6家門以來,經過7年的艱苦創業,公司積極度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和規范化管理,以迅猛的增長態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崛起,並逐步形成了以連鎖經營為特徵,開拓全國市場為目標的集約化、自我滾動擴張能力。自1995年以來,公司致力於發展特許連鎖,目前已建立了覆蓋上海及江、浙、皖、贛、豫、魯、晉等8個省市場的特許經營網路,加盟店總數達350家,在國內同行業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並走出一條低成本超高速擴張的成功之路。
華聯超市的特許經營體系
成功的建立著賴於強大的後援支持系統和經營管理技術的日趨成熟。隨著發展,華聯超市建立了自己的二級子公司、配送分中心:2000年將投入運行的配送中心其規模、智能化、機構化程度在國同首屈一指:華聯超市還擁有自己的的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總部對門店(包括加盟店)的計算機管理網路已建成運行,並實現單品管理;華聯超市擁有國內首家連鎖經營管理進修學院,設備、師資一流。同時,公司始終堅持以標准化的管理輸出推出發展,並進而形成了一套嚴格規范的"華聯超市管理輸出模式"
繼1998年9月獲得ISO9002認證證書後,1999年5月率先在超市行業獲得ISO9002"食品與日用百貨經營的管理輸出"認證證書。華聯超市憑借雄厚的實力和優秀的管理,使特許盟方"加盟華聯超市,步入成功之路",部分加盟店的銷售比加盟前翻了數番,實現了"拓展加盟連鎖謀求雙贏,延伸服務網點便民利民"。七年來,華聯超市堅持以顧客為本位追求永續經營,通過全體員工的誠實、苦幹、創新、求進,經濟效益穩步上升,1997年銷售額20.4億元,利潤3137萬元;1998年銷售32億元,利潤4201元;1999年門店規模達500家,銷售42億元,利潤5001萬元,在同行業中一枝獨秀。同時,華聯超市也積極參加關懷社會、社區的行動,獲得諸多獎項,倍受肯定,99年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工作行業先進單位"。 顧客是最後的裁判,唯有不斷求新、求進的企業才能贏得顧客心。隨著新世紀的來臨,華聯超市公司將繼續發揚"謙虛謹慎、艱苦創業"的精神,勇於挑戰極度限,追求效益超越,未來三年門店規模將發展到1000家,實現每年利潤增長1000萬元;未來十年將立足華東地區,走向全國,躋身世界舞台,參與國際競爭。同時華聯超市也將關注信息化時代對商業經營模式的影響,適時推出網上交易。從有形的商品到無形的服務,華聯超市將形成一個最新的媒體力量,一個廿一世紀中國連鎖業的領導品牌。
❻ 華聯股份和華聯綜超是什麼關系
兩者都屬於華聯集團旗下。
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專6月,2001年11月29日在上海證券交屬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華聯綜超,股票代碼:600361),經營超市、百貨等零售商店。
「華聯商廈集團」是目前中國民族商業規模最大的零售企業連鎖集團。「集團」下屬百貨公司、連鎖超市和大型綜合超市等業態。北京華聯以振興民族商業為已任。堅持一切以顧客為中心,注重建立和發展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企業文化的建設,為公司的永續發展提供保證。
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華聯集團)是商務部重點扶持的十五家全國大型零售企業之一,也是國際百貨協會唯一的中國零售企業會員。北京華聯集團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和多家控股公司,業態涉及大型綜合超市、精品超市、百貨店及商業地產等.
❼ 北京華聯與上海聯華有什麼區別
北京華聯(即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上海聯華(即上海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有3點不同,具體介紹如下:
一、兩者的創立時間不同:
1、北京華聯的創立時間:創立於1993年12月18日。
2、上海聯華的創立時間:創建於1991年5月。
二、兩者的經營范圍不同:
1、北京華聯的經營范圍:主營業務由百貨零售業務變更為與商業零售相關的商業地產的投資、開發、租售及購物中心的運營和管理。
2、上海聯華的經營范圍:向顧客提供物美價廉、品質優良的生鮮、食品、百貨等民生必需品,經營品項多達萬種。
三、兩者的優勢不同:
1、北京華聯的優勢:具有豐富的商業零售行業經營管理經驗,集團系統擁有成熟的商業零售網路體系,使公司能夠獲取新的商業地產信息資源,能夠更准確地選定新的商業地產開發項目,具備從事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管理的先天優勢。
2、上海聯華的優勢:上海聯華形成了大型綜合超市(大賣場)、超級市場、便利店等多元業態聯動互補的競爭優勢。還積累了一些戰略合作夥伴,為公司開發的商業物業的順利出租和出售增加了保證。
❽ 百聯 上海華聯 北京華聯 聯華 這幾個企業之間到底是怎麼樣的關系
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由上海一百(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友誼(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物資(集團)總公司歸並而成。擁有百聯股份、友誼股份、物貿股份、第一醫葯和聯華超市等 5 家上市公司; 下屬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知名企業,如第一百貨商店、永安百貨(華聯商廈)、東方商廈、華聯超市、聯華超市、婦女用品商店、第一醫葯等; 「華聯商廈」這塊金字招牌,是上世紀80年代國家原商業部創建的,全國華聯商廈總部設在天津,經過10多年的拓展,華聯商廈集團成員單位已超過55個,其中就包括成都華聯、北京華聯、上海華聯等,但他們都是相互不隸屬的獨立的公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