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解理上市公司的合並報表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
2. 哪個網站可以找到上市公司的合並報表
合並報表是集團公司中的母公司編制的報表,他將其子公司的會計報表匯總後,抵消關聯交易部分,得出站在整個集團角度上的報表數據。比如說聯想收購ibm個人業務,那麼要他們的合並報表就是聯想的年報(當然該年報還有聯想其他的子公司)。
所以樓主可以去收購方公司的官網,點擊「投資者關系」-「信息披露」,然後點擊「定期報告」里就有樓主想要的合並報表了。
我想糾正樓主的一點:阿里巴巴在2005年就收購了雅虎中國,而阿里巴巴知道2007年才上市。因此你是找不到阿里巴巴收購雅虎那年的合並報表的。
3. 請問 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報告 是母公司報表,還是合並報表謝謝
這是由於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將企業(集團公司)的優質資產進行包裝後進行上市,上市公司一般都是這個企業(集團公司)的子公司。而編制合並會計報表都是由母公司來編制,所以上市公司只能提供單個報表。
上市公司披露的是子公司的報表,既不是母公司報表,也不是合並報表。
4. 上市公司合並報表由誰來合並
合並報表的范圍是合並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中國證監會舉辦了《上市公司合並案例研討會》,出席會議的有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股份制事務的同志和部分金融證券專家和法律專家。與會者聽取了證監會調查組有關對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合並的若干案例調查情況的匯報,並進行了討論。與會者一致認為,面對當前不時出現的由上市公司參與的企業合並行為,其中的問題應當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現將有關情況通報你報(刊),以便你們了解和掌握。其中有關觀點可以摘登,但盡量完整,以免引起誤解和錯誤仿效。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企業間的收購與合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結果,是企業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有利於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促進資金合理流動,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應當允許企業進行探索和試驗。某些上市公司進行合並的探索,為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完善證券市場管理而揭示有關的矛盾和問題,其積極改革、勇於探索的精神是應當肯定的。但是,有上市公司作為主體參與的收購、合並活動,對股票市場將產生重大影響,必須有明確的運作規則。由於當前有關法規對於公司合並只是做了原則上的規定,而相關的法規缺乏必要的銜接,使上市公司操作起來缺乏明確的、具體的政策、法律依據。從會上研討的案例來看,暴露出很多問題。 專家們認為,當前股份制企業試點過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在《公司法》生效後,定向募集公司面臨著走向何方的困感。而以換股的方式與上市公司合並,不僅僅是一般的公司重組問題,而且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股本變動;變動後的結果往往是使上市公司增加了國家股、法人股或內部職工股,由此使股票市場又增加了潛在的擴容因素,使股票市場的宏觀管理增加了新的難度。如果不加以監管,由此產生的「示範效應」可能為股票市場的規范化和上市公司運作的規范化帶來新的障礙。 有的專家指出,某些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合並過程中的行為不僅違反現行法規,而且不符合國際慣例。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第一,被合並的對象是違規發行的定向募集公司,根據國務院辦公廳1993年4月3日頒發的《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體改委等部門關於立即制止內部職工股不規范做法意見的緊急通知》和1993年7月5日國家體改委頒發的《關於清理定向募集公司內部職工持股不規范做法的通知》等文件,有些被合並的公司屬被清理對象。但是在合並前,這些公司存在的內部職工持股超比例、法人股不到位、股本總額不足法定標准等問題都沒有按規定進行處理。有的法律專家認為,從法律角度來講,這樣的公司均屬不具備法定資格的無效法人,上市公司與上述公司簽訂的合並協議應當是無效合同。因此,這樣的做法,在法律上是不嚴肅的。第二,作為上市公司因合並而增加了股份,今後勢必有如何上市流通的問題,而個別企業領導對本單位職工已做了可以上市的承諾,這無疑是想開辟新的上市渠道,有的專家認為按《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七十條第(三)款規定,這種換發股票的行為應屬「未按規定程序和范圍發行股票」,是應當受到處罰的。第三,合並前沒有履行必要的評估和審計程序,合並各方在合並前沒有清理債權、債務。有的專家認為,這樣的做法使股份轉換失去了科學、公正的依據,不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換規則。第四,有的專家認為,個別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在合並各方存在嚴重不規范問題的情況下,未能執行國務院和國家體改委的有關規定而出具文件批准,這種行政機關行為不規范的問題,使不規范的企業合並行為變得更加復雜化。 有的專家指出,某些上市公司在合並過程中的種種不規范行為,實際上違反了證券市場「公開、公正和誠實信用」原則,雖然一時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上市公司本身最終要受到市場規律的懲罰。這樣的結果是與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的。因此,專家們建議,為避免其他公司盲目效仿,應盡快制定關於上市公司合並非上市公司的法規性文件。 在該文件中至少應明確以下問題: ①對上市公司因合並而增加股份的行為明確定性。 有的專家將目前中國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發行方式歸納為公開發行、送股、配股和因合並而增新股四種,並建議為後者做出特別規定。 ②是否應對合並其它公司的上市公司制定必要的經濟指標。 有的專家認為,為保障社會資源確實向合理方向流動而得到優化配置,並且保證上市公司確有能力吸收合並其它公司,使股東的權益不致受到損害,應對吸收合並其它企業的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近年來的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做出適當的下限規定。 (3)被合並公司的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能否以不同價格並入上 市公司。 有的專家認為,根據同股同權原則,合並後被吸收方的不同類別股東持有的普通股份必須以同一價格進入上市公司的股份;有的專家則認為,對合並後被吸收方不同類別股東持有的普通股份來說,由於存在未來流通性的差別,導致其未來收益率不同,這些股份分別定價比較合適。 ④合並各方股份轉換的價格基礎。 專家們提出三種說法:一是凈資產基準說,二是內含報酬率基準說;三是完全尊重市場行為的雙方談判價格說。 ⑤制定一套完善的股份公司合並操作程序。其中,合並前進行資產評估和財務審計是必須的。 另外,與會專家認為以下問題也值得證券管理部門關註: (l)定向募集公司的內部職工股並人上市公司後的定性問題。 有的專家建議將這部分股票視同公司上市前的內部職工股,從合並之日起三年後上市交易6有的建議將因合並而增加股份作為特殊的內部 股,不予上市。 (2)應明確審批公司合並的主管機關,以免形成多頭管理。 (3)公司合並中的信息披露問題,和防止證券欺詐行為的問題。 在這次研討會上,還討論了個別上市公司上市後「剝離「非經營性資產的問題。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公司上市後減少國家股份額的行為屬股東退股性質,不符合《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中的有關規定,而且國家股退股後可能導致公司的發起人股份達不到法定要求,不再符合上市條件,因此上市公司這種上市後個別股東單方調減股份的行為屬於違規行為。有的專家還認為,對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來說,發起人單方縮減出資額不僅違反《公司法》第九十三條的有關規定,而且根據國外證券市場的經驗教訓,如果沒有充分披露信息的話,還有可能被視為證券欺詐行為。 在境外某些國家和地區,公司減少股本要經過法院裁決。我國目前還沒有類似的規定。專家建議盡快擬定有關法規,以便向國際慣例靠擾。 中國證監會對這次會議十分重視,劉鴻儒主席在有關的匯報材料上批示:「盡快研究,形成法規」。目前,有關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合並的法規正在加緊制定之中。有關人士指出:對上市公司來說,在處理重大改革事項時,不僅需要改革的勇氣,而且要有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作風。要認真研究市場經濟發達國家中企業行為的規律,更要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特別是目前我國股票市場還處於試點階段的特點和股票供求關系的變化。不考慮實際情況的約束而盲目行事,不僅可能引起法律上的後果,而且企業本身可能會增加新的負擔,為今後的發展帶來新的障礙,這是不可取的
5.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母公司報表還是合並報表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母公司報表還是合並報表:如果你看的報表是上市公司合內並報表,那麼「歸屬於母公司容所有者凈利潤」是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凈利潤中應由上市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如果你看的報表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合並報表,那麼「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是指上市公司自身的凈利潤中應由上市公司母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
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第二條 合並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第十九條 合並利潤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6. 母公司報表和合並報表哪一個是屬於上市公司
這二個數據肯定是不一致的.因為有子公司的數據.和要對這個進行抵銷的.
看就看
合並報表
.合並報表反應的是沒有關系方交易的金額.是企業的真實的利潤和資產負債權益情況.
一般看合並的報表也就是看看上面的盈利能力.
看
財務比率
一般是用
匯總報表
進行比較分析的.
7. 上市公司披露合並報表,是在哪裡披露
首先是在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在證券交易所的網站及與交易所相關聯或同類的網站或者其他的第三方機構網站都要披露財務報表。而企業工商年報或納稅申報都可以選擇不披露,其他人可以看不到的。
8. 上市公司合並報表
合並報表是相對於母公司報表而言的。上市公司報兩個報表,一個是合並報版表,是指權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者上市公司能夠控制的其他企業合並列示的財務報表,一個是母公司報表,這就是不包括子公司或其他控制的企業,僅是上市公司作為一個獨立法人自己的資產狀況和經營業績,這里的母公司指上市公司自身,是相對於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而言的,跟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沒有關系。
9. 上市公司報表中,資產負債表裡的,合並與母公司的區別
合並與母公司的區別如下:
1、作用不同
合並主要是用來存錢、取錢、轉賬的公司賬戶;
而母公司用來辦理包括提現和發放員工工資福利等在內一切符合法律法規的結算,而一般存款賬戶只能辦理一般的結算業務,不能提取現金和發放員工工資福利。
2、性質不同
合並可辦理轉賬結算和現金繳存,不可以辦理現金支取。
母公司可以隨時存入或取出資金,但是取出資金必須通過公司轉賬支票轉入公司基本賬戶中,然後再通過公司現金支票支取。
3、包括的范圍不同
合並包括:行政管理和技術人員,材料采購、保管和駕駛各種機械、車輛的人員,材料到達工地倉庫前的搬運裝卸工人,專職工會人員、醫務人員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費或營業外支出開支的人員的工資。
而母公司包含:個人從事設計、裝潢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4、開發票時填寫的信息不同
銷售方需要在合並的「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購買方為企業的憑證,索取合並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而銷售方為其提供母公司時,應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
母公司是具有唯一性的,只要稅務發票系統裡面查到了這家企業的發票代碼不同,就可以查詢到這家企業的進銷項發票情況,也就可以知道企業是否虛開發票了。
5、核心要點不同
合並給企業帶來新的機會,也可能帶來新的難題,如新的法律、新的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營銷可能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掌握環境的發展趨勢是企業制定戰略計劃的重要前提。
而母公司避免和聲譽較高的名牌商品展開正面競爭。名牌商品都處於高度的商品保護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並
網路-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