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查某股票所有股東所持有的股數之和
你的問題很無知!總股本就是你要的答案!因為你強調「所有股東」。
希望你有了一點兒知。
Ⅱ 從哪裡能看到上市公司股東人數
上市公來司股東人數變化通自常會在公司定期報告中披露,如季報、中報、年報;遇重大事項,如公司股東發生變化,也會及時進行公告。
除在證監會指定披露信息的網站如「上交所、深交所」和指定媒體如《中國證券報》上可查詢外,還可以打開證券公司交易軟體,按F10隨時查詢股東變化。
Ⅲ 怎麼查股票股東數
查詢有關流通股的股東的即時數量的話,在走勢圖界面按F10,裡面有「機構回持股」答和「股東股改」兩項都可以查流通股東的持股數量比例以及變化。還有一些軟體類可以查看。如大智慧里在個股中按F10。點「股東進出」會有詳細持有量。但只能做參考,好多都是做給股民看的。
大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兩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
Ⅳ 如何查上市公司股東個數 以及人均持股數
查詢方法:以同花順軟體為例,按f10,查詢股東研究和股本結構 只能查大股東的變化情況。還可以查詢股東戶數和人均持股情況。
持有一定股份。當持有股份達到30%,持股可以稱為控股,如果是最大股東還可以稱為相對控股,當持股超過50%,持股可以稱為絕對控股。
對於籌碼的持股分布判斷是股市操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判斷准確,成功的希望就增加了許多。判斷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
1、通過上市公司的報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簡單,只有國家股和流通股,則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兩種判斷方法:一將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來,看掌握了多少,這種情況適合分析機構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測10名以後的情況,有人認為假如最後一名持股量不低於0.5%則可判斷該股籌碼集中度較為集中,但莊家有時亦可做假,他們保留前若干名股東的籌碼,如此以來,就難以看出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於0.2%,則後面更低,則可判斷集中度低。
2、通過公開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當日漲跌幅超過7%的個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個成交金額最大的營業部或席位的名稱和成交金額數,如果某股出現放量上漲,則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購買者。如果放量下跌,則公布大都是集中拋售者。這些資料可在電腦里查到,或於報上見到。假如這些營業部席位的成交金額也佔到總成交金額的40%,即可判斷有庄進出。
3、通過盤口和盤面來看,盤面是指K線圖和成交量柱狀圖,盤口是指即時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倉有兩種:低吸建倉和拉高建倉。低吸建倉每日成交量低,盤面上看不出,但可從盤口的外盤大於內盤看出。拉高建倉導致放量上漲,可從盤面上看出,莊家出貨時,股價往往萎靡不振,或形態剛好就又跌下來,一般是下跌時都有量,可明顯看出。
4、如果某隻股票在一兩周內突然放量上行,累計換手率超過100%,則大多是莊家拉高建倉,對新股來說,如果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過100%,則一般都有新莊入駐。
5、如果某隻股票長時間低位徘徊,成交量不斷放大,或間斷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斷抬高,則可判斷莊家已逐步將籌碼在低位收集。應注意的是,徘徊的時間越長越好,這說明莊家將來可贏利的籌碼越多,其志在長遠。
Ⅳ 如何查各股有股東人數(網頁,軟體均可)
個股的股東人數可以到個股F10查看,只能看當前一個季度的,不能看每一天每一周的變話情況季報;具體查看股東人數的辦法如下,僅供參考:
在交易軟體行情頁面,點擊個股日線狀態,點右鍵 再點擊基本資料,再點主力追蹤,就會出現股東戶數,有每季度變化情況...
Ⅵ 如何查每日股東人數增減情況,說的具體一些
查不到每日的,行情軟體F10里每個季度會公布一次。
贏富數據在2009.1.1已經停止服務了。
Ⅶ 從哪可以查看到一個上市公司的所有大小股東名單
打開行情分析軟體,之後查詢"公司資訊"(一般按F10),之後查看"股東情況",上邊有前幾名流通股東名字和持股數及持股比率
Ⅷ 如何查看自己公司各個股東股權所佔比例
查看公司股東股權比例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查詢:
1、通過查詢公司章程,公司章程上有股東的出資比例及出資方式。
2、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司系統查詢。登錄查詢系統之後,輸入公司名稱即可查詢公司工商登記信息。
3、通過公司的審計報告查詢。如果公司每年都進行審計的話,審計報告上會披露股東的持股比例。
(8)如何查所有股東數量擴展閱讀:
股東根據出資比例行使:
1. 表決權(42條,「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2. 股權轉讓優先購買權(71條第2款,「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3. 剩餘財產分配權(186條第2款,公司財產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後的剩餘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4. 分紅權、新增資本優先認繳權(34條,「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其中後兩者按實繳出資比例行使)。
嚴格說,「股權比例」並非《公司法》中的法律概念,《公司法》全文未出現「股權比例」一詞,僅有第71條規定股東可轉讓部分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