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享有企業股份的股東,需承擔企業虧損和債務償還的責任,依據有哪些,承擔的比例是
如果你的企業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則你僅以的出資額或認購的股份為限對企業虧損和債務承擔有限責任。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好處就是把你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完全區分開來,公司的虧損不會牽連到你個人的財產。法律依據請見公司法第3條。
舉例說明一下,假入你享有公司20%的股份,這些股份的價值2萬元,則你僅以這2萬元對企業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而無論企業虧損多少或拖欠了多少債務。
當然,凡是都有例外,如果你濫用股東的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就要對公司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請見公司法第20條。
⑵ 合夥做生意,中途退股虧損也承擔,沒協商好可以走法律程序嗎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未支付價金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約定違約金的,可以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有定金的: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違約責任。~到
⑶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口頭提出退出,需要承擔公司的虧損和盈利嗎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出資為限承擔責任,公司成立後不能隨意退出,原則上只能轉讓股份,但前提是有人接受。
股東不在公司工作並不影響股東的身份和權利,除非有特殊約定。
上述分析供參考,需要具體幫助,建議帶材料找律師具體溝通分析。咨詢完畢請及時採納結束咨詢。
⑷ 公司股東對於公司虧損的承擔可以約定比例嗎具體的法律依據謝謝!
按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如果如實出資,不轉移公司資產,公司股東除了出資外,本就不承擔額外的責任。而各自的出資額本身就是可以協商約定的。
⑸ 一股東撤資需承擔公司的虧損嗎
股東僅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公司的虧損股東不承擔,體現在他所持股權價值的降低上。比如,公司虧損導致股權價值縮水,原始出資50萬,由於公司虧損,凈資產折算股權價值後可能就是10萬了。其轉讓股權時就按照10萬轉讓。
⑹ 關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撤資的方法虧損狀態下
看章程是如何規定的。
在新公司法下,股權轉讓可以在股東之間自由進行。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的,應當取得其他股東的過半數同意,如果有誰不同意股權轉讓的,他就應當在同等條件下受讓該股權。如果章程有規定的,可以與公司法的規定有不同。
所以,如果公司章程有規定,就按規定來處理該股東的股權轉讓問題。曾為他人公司章程設計如某股東的股權不能轉讓給別人,也不能繼承。只能按原出資價格或者上年公司凈資產的比例轉讓給其他股東。這樣就能阻止惡意收購或者惡意轉讓股權,以免破壞了有限公司的人信基礎。
如果章程沒有規定,那就按上述公司法的規定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