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歸核化戰略的實施歸核化策略
參照美國GE公司等多元化企業的成功經驗,中國大多數多元化企業都有進行戰略調整、實施「歸核化」策略的必要性。
一.歸核化體現了多元化企業擴張的應有節奏,體現了企業資源配置的優先次序,為中國企業多元化過程中的盲目擴張行為敲響了警鍾。
歸核化不是多元化的終止,而是促使企業回歸核心業務,並為企業開展以核心能力為基礎的多元化創造條件,它一方面體現了企業資源配置的優先次序,即加強對核心業務的支持;另一方面體現了多元化企業擴張的應有節奏,即應在某一行業確立競爭優勢,爭取「數一數二」的地位,然後在開始在其他領域的擴張。GE公司這么做了,GE公司取得了成功;很多公司效仿GE公司,也獲益不淺。中國企業在這方面有很深刻的教訓。萬寶冰箱在20世紀80年代就達到了百萬台的年產量,當時已臍身於世界最大冰箱生產廠的行列。接下來萬寶公司一下子兼並收購了省內外幾十家企業,經營領域涉及到洗衣機、電飯鍋、微波爐等好幾個家電系列,結果使得企業陷入因境。萬寶集團多元化經營不成功的要害是進入新領域過早並且節奏不對,採取的齊頭並進,全面鋪開的戰略,即沒有體現資源配置的優先次序,有沒有考慮到擴張的時機和節奏。熊貓彩電在20世紀80年代也曾有過不錯的業績,但進入90年代以後,由於盲目進入通訊、計算機製造、VCD、洗衣機、尋呼機、空調等多個領域,對自己的主營業務沒有清晰的定位,致使不僅多元化經營沒搞好,反而連帶著使熊貓彩電的品牌形象也受到了損害。以桌面排版技術起家的巨人集團在實施多元化時,曾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推出了100多個品種,最後招致全軍覆沒,這是全面鋪攤子、搞無限多元化的典型。這方面,中國也有成功的例子。青島海爾集團不僅主營家電而且也涉足廚房設備和保健品,但海爾的「循序漸進」不同於萬寶的「齊頭並進」,按海爾人自己的說法是,「在涉及的每一個領域都要做到前三名」,這體現了歸核化所倡導的「數一數二」法則,所以海爾的多元化經營比較成功。
二.歸核化有利於中國多元化企業培育核心能力。
企業現有經營領域與未來的經營領域之間必須進行良好的整合,這不僅是培育和提高企業核心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是企業成長的重要戰略措施。歸核化要求企業對自己的業務有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定位,以此為基礎對企業現有經營領域進行良性整合,歸核化既要求企業剝離非相關業務,從相關度較低的經營領域里撤退,又要求企業加強對核心業務的扶持和擴張。企業對現有業務的認識和判斷,以及對未來發展方向的選擇,有利於企業將那些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巨大的業務確立為企業的核心業務;確立了核心業務之後,集中資源對核心業務的全力支持,由於企業在該領域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並有可能將這種競爭優勢最終轉變成為企業的核心能力。在這方面,中國有的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面。
以浙江橫店集團為例,橫店集團創建於1975年,創建時是一個專業化的絲廠,後來通過一體化的方式成功地創辦了針織廠、內衣廠、印染廠、紡織廠等不少廠。進入80年代以後,各地鄉鎮企業蓬勃興起,輕紡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領導人徐文榮提出,必須跳出輕紡行業圈子,發展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他力排眾議,果斷地抓住機會進入了磁性材料新領域。到1983年,從事磁性材料的職工只佔職工總數的9%,但所創利潤卻佔了24.6%。第二年,創利潤的比例提高到了41.72%,搞磁性材料的職工人數比例卻下降到了7.5%。經過多年的發展,磁性材料變成了橫店集團的主導產業,橫店成了「中國的磁都」。80年代中後期,國家實行治理整頓,橫店集團從實際出發,進行了具有歸核化性質的企業改革,提出了「穩定輕紡、發展磁性、開發化工」的調整方針,採取「關一批、轉一批、保一批、投一批」的措施,大刀闊斧地進行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進入90年代以後,橫店集團又明確提出,在工業項目投入上「非高科技項目不上」,使得橫店集團的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橫店集團已涉及電子、醫葯、化工、輕紡、建築建材、汽車以及影視文化旅遊等產業,其中,電子類產品佔58%,醫葯(包括葯物中間體)佔22%,其餘佔20%。橫店集團的磁性材料、揚聲器、化成鋁箔、醫葯中間體和電子鎮流器是全國同類產品中最大生產和出口基地。可以看出,橫店集團這種多元化發展的格局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進行不斷選擇、淘汰的結果,這種對業務的選擇和淘汰暗暗符合了歸核化剝離非核心業務、加強核心業務的宗旨。
深圳賽格集團1993年以前的多元化程度很高,涉足的行業領域多達幾十個,總資產為38.14億元,總負債金額計為34.08億元,凈資產為4.06億元,其中賽格方凈資產為-0.9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1.3%。全年實現銷售收入共19.18億元,虧損1.11億元,其中賽格方虧損1.75億元。被外界被為「漏水的航空母艦」。1993年1月,賽格集團開始了具有歸核化性質的企業改革,明確地提出了賽格集團的總體發展戰略:「堅持一個中心(經濟效益),面向兩上市場(國際、國內),實現三大轉變(向高科技產業群體轉變、向內涵式集約化經營方式轉變、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把賽格集團建設成為以電子高科技產業為主導的多元化、現代、國際化的企業集團」。上述戰略實施到1997年底,賽格集團的總體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形成了如下格局:(1)總資產95.7億,是1992年的2.5倍,凈資產31.5億,是1992年的7.8倍;(2)1997年銷售收入41億元,利潤3.6億,且累計消化了1993年以前的虧損5億,償還債務本息10億多;(3)經營領域集中到電子、商貿、金融、房地產四大產業,其中電子工業占總資產和銷售收入的80%,形成了明確的主導產業;(4)企業數目減少近半,其中合並財務報表范圍的企業29家,上市公司4家,形成了明顯的經濟規模,尤其是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是中國同行業最大規模的企業;(5)工業產品形成了四大生產基地:移動通信、微電子、顯示器件和視聽產品。?
橫店集團和賽格集團的企業改革都是通過向核心業務(一個或多個)回歸和集中資源,形成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優化了產業結構,形成和提高了企業的核心能力。橫店集團和賽格集團的歸核化策略及其成功是較早和為數不多的。因此,賽格集團的歸核化經驗更值得中國同類企業借鑒。
三.歸核化有利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當前我國正處在產業成熟和產業升級不斷加快、工業結構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特殊時期。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買方市場的形成,工業結構明顯地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動而變動,除了紡織、機械、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依次從成熟走向衰退,一大批像汽車、電子、電腦、通訊設備等行業的產品也面臨著升級換代不斷加快的壓力。這個資源不斷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移的過程在西方用了一、二百年的時間,而在我國卻被壓縮在幾十年的時間里來完成。如此集中劇烈的結構調整,如果讓市場法則在「大而全」、「小而全」、「小而散」的企業格局下進行自然淘汰,其效果遠不如由大企業集團實施歸核化策略,通過圍繞企業核心業務而進行的存量調整更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多元化大企業集團的歸核化策略有利於企業產品、產業、技術結構和企業的組織、規模、管理結構加快調整,是綜合性地解決國有企業改革攻堅難題的有效形式。隨著「入世」的日益迫近,一批具有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優勢,高強度投入的技術優勢,全球化網路的營銷優勢的世界級大企業正在快速進入我國市場,這對我國產業集中度低、行業分布散、企業規模不經濟的現狀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為了加快國有經濟的戰略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戰略重組,為了順利完成我國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歷史任務,歸核化策略在中國企業的實施顯得勢在必行。
B. 深圳華強集團公司的發展史
華強北商業區的前身是始建於1982年的上步工業區。由於電子產業有不佔地、無環境污染的特點,再加上看中了在台灣、香港蓬勃發展的電子業,上步工業區便把電子工業定為自己龍頭產業。
原電子工業部、兵器部、航空局、廣東省電子局等單位伺機而動,首先在上步工業區安營紮寨,建立起一批電子工業企業。幾年之間,愛華、京華、華發等大廈拔地而起,到1985年上步工業區就基本建成。
今天,年輕的深圳人可能不理解:怎麼把工業區放在市中心?
這都「怪」特區發展太快。當年定址上步工業區時,深圳市的核心區域在今天蔡屋圍以東的羅湖一帶,上步一帶已是「郊區」。從蔡屋圍到南頭的深南路正在擴建之中。在大道邊的「郊區」布置工業區,自然是不二之選。
事實上,當時的上步工業區給人的感覺只有一個詞:荒涼。當時振華路以北都還是一個個的小山丘,紅嶺路那邊基本沒什麼人。但沒幾年,高樓、廠房就大片大片冒出來了。1983年竣工的電子大廈是特區的第一座高層建築,幾乎成了深圳的標志,當時內地人來深圳一定要到電子大廈拍照,人們通過它感知改革、感知時代的變化。
為解決深圳電子工業在高速發展下「散、亂、差」的狀況,更好地引導行業發展,1986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和電子工業部經過磋商,決定以省市所屬的電子企業和部屬電子企業為基礎,吸收其他部門所屬電子企業參加,組建深圳電子集團公司。1988年1月,深圳電子集團公司正式更名為賽格電子集團,集團旗下一度擁有寶華、康佳等160家電子企業。同年,賽格電子配套市場成立。
市場變遷
此舉激起了華強北的第一場「卵成蛹」的變遷——從一個工廠區變成了一個國內舉足輕重的電子元器件交易市場。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生產什麼要向電子工業部報計劃,作為生產原料的電子元配件由電子工業部按計劃統一分配。那個時候的計劃是嚴格控制的,就像「糧票」一樣,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嚴格的計劃控制嚴重阻礙了中國電子產業的發展。
為解決「計劃」的不足,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電子器材公司就開始搞「中國電子器材配套交易會」。交易會每年一次,在全國各大城市轉著開。
但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隨著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如火如荼的發展,這種小規模的交易市場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一家專業的交易市場呼之欲出。
1988年3月28日,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的全國第一家專門銷售國內外電子元器件、組織生產資料配套供應的深圳電子配套市場(即賽格電子配套市場)開業,由來自深圳本地和內地的160多家廠商以及10家港商,以自營自銷、聯營代銷的方式經營。
此後,電子行業繼續產銷兩旺,華強北電子配套市場不斷擴容。1995年4月深圳國際電子城專業市場正式開業。1997年萬商電器城、大百匯商業城開業。
1998年,與賽格僅一街之隔的華強電子市場開業,與新賽格市場一起成為華強北電子市場雙雄。至此,華強北逐步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電子產品的生產及批發零售中心。
可以說1998年之前的幾年時間是日後華強北商圈的孵化期,此間,電子工業的興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與此同時,華強北「蟲化蝶」的第二場蛻變——從電子專業市場發展為商業圈也在悄然進行。
上世紀80年代後期,深圳市政府著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要淘汰一批技術含量低、效益不高的企業。加之1992年以後,上步工業區內地價猛漲,人力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廠家紛紛外遷。
從大背景上看,隨著深圳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本地人口的急劇增加,外地移民的大量湧入,在深圳經濟第二次騰飛的大趨勢下,市區迅速向福田區擴展。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整個城市向西發展的戰略定位,客觀上要求在福田形成一塊新的商業區。這是社會發展對商業升級的必然要求。
於是,振華路上的酒店開始多起來了,以商場為代表的服務業入駐,第二產業漸漸退出,第三產業迅速崛起。上步工業區逐步轉向商貿、辦公、銀行、證券、房地產及其他行業,變成以商業、辦公為主導、兼有部分居住的綜合區。
1994年,萬佳百貨進駐華強北,這標志著華強北由一個工業物流園區真正跨入了現代商業街,並向城市大商圈衍變的開始。此後,大批各類專業市場、主題商城如女人世界、順電、萬商、國際電器城、新大好等,通過租賃工業廠房並改造成商業物業紛紛駐足華強北,從而翻開了華強北商圈嶄新的一頁。
到1999年,華強北商業物業供不應求,紫荊城、通訊市場、曼哈、兒童世界、大百匯等一大批商場批量出現,把華強北商區的發展推向了鼎盛時期。
今日輝煌
2007年2月8日晚,歷時近半年的華強北燈光景觀改造工程正式亮燈,華強北光影變幻成「人間銀河」:
紅荔路、華富路上的建築,在變換閃爍的彩燈勾勒下,劃出美麗的城市天際線;站在統建樓過街天橋,深南路兩側建築頂端,紅、黃、綠、青、藍、白光互相變換,還能滾動顯示文字;站在茂業百貨門口望去,對面的曼哈和遠望數碼城七彩燈光交相輝映,絢爛奪目;賽格科技園整個樓面閃閃發亮,視頻模擬屏上跳躍的動畫效果,顯現出科技感、現代感,「中國電子市場第一街」輪廓凸現……
漫步在燈光交織、五彩繽紛的華強北,市民、遊客如痴如醉,驚嘆深圳這張「城市名片」散發出的迷人魅力。
燈光景觀改造,是華強北商業區改造升級的一期工程,是福田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基層基礎年」和「城市管理年」工作,全面實施「環境立區」戰略,發展高端服務業,為百姓商家企業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舉措。工程著重突出濱海城市現代、時尚、動感的城市空間形象,充分表現華強北高端科技商業街的特色,營造溫馨、休閑的購物環境。
事實上,早在1998年,深圳市和福田區政府就共同投資4500萬元對華強北商業區進行了首期改造,12個改造項目於1999年10月全面竣工。政府的投資帶動了商家的積極性,各商家在此次改造方案基礎上紛紛進行立面的裝修和改造,投資總額達4億多元。
環境的改善帶動了國內外的商家不斷進駐華強北,新的業種、業態不斷涌現,業態的豐富聚集了更多的消費群體。在這條南北930米長的大街兩旁,匯集了700家商場,共有各類專業市場23個,專業市場面積超過全市總量的五分之一,其中經營面積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場就達到14家,成為電子配套、家電、珠寶、鍾表、服裝等專業市場聚集的商業旺區。
華強北的區域價值被徹底激活,成為深圳目前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商圈,日均客流量達50萬人次,年營業額近300億元,成為深圳商業的「航母群」、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雖然一再擴容,但彷彿永遠也跟不上商家增長的勢頭,1998年底時,在華強北注冊的商家只有5019家,現在已遠遠超過10000家,租金更是比10年前的20-30元/平方米整體增加了10倍。
從上個世紀的廠房、工業區到今天的超級商圈,華強北的商業價值在深圳近25年的改革事業中得到了很好的積累和釋放,是歷史的沉澱選擇了華強北作為21世紀深圳的中央價值區。華強北由昔日的工廠區成為綜合性與專業性完美結合的新興商圈,作為交易額「全國第一街」,離不開的是深圳的優勢產業背景。深圳是全國IT和電子製造出口基地,華強電子世界、賽格電子市場、都會100電子城、新亞洲電子商城構築了亞洲最大的電子元器件交易市場,影響著華南乃至全中國電子產業的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華強北雖然在深圳,但從某種意義上是全國的華強北,世界的華強北。
未來暢想
發展商圈的最好位置
順電連鎖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黃建躍:深圳適合發展大型商圈的地方不多,深圳的商業圈不可抵擋地逐步從東往西延伸,華強北處在東西沿線的交界處,是目前發展商圈的最好位置。華強北應該是一個業態齊全的品牌商圈,除了要突出龍頭行業——電子市場外,還應做好百貨、超市、圖書館、酒吧、影院等高端服務業的配套。相信通過政府包括燈光景觀在內的改造升級,華強北將更加繁榮興旺。
優勢地位難以撼動
深圳奔宇科技發展公司副總經理竇敬勇:我們和許多在華強北成長起來的企業一樣,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感情。華強北在地域和經營環境上獨具優勢,公司辦公總部多次搬家都沒有離開這里。目前,華強北在本地市場上的優勢地位仍不可撼動。華強北燈光工程是一個整體形象的改變,對街面的美化起到很大的作用。華強北商業圈的改造,將促進深圳國際化都市形象的樹立,正如大運會的口號「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華強北將作為深圳的窗口來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
景觀改造將帶來新商機
紫荊城投資公司董事長施國輝:環境是影響商業區興旺的一個重要因素,政府對華強北的景觀改造,無疑是對華強北營商環境的進一步提升。燈光連廊的建成及景觀燈的點亮,不僅能點綴華強北的整體外觀,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商業區的品位。要保持華強北商圈「老大」地位,政府的主導無疑是最主要的。這次對華強北商業區的升級改造,不僅穩定了它領先時尚、人氣旺盛的中心商業區地位,同時也給商家帶來了新的商業機遇。
市場輻射力將大大增強
深圳電子商會秘書長程一木:華強北的電子市場規模、經營品種、產品銷售額都是全國最大的,它實際上已經是「中國電子市場第一街」了。但「中國電子市場第一街」的發展目標不僅指這些,還應更加註重國際化、規模化,實現經營品種的多樣性以及商業模式的領先性。一系列燈光、交通、立面等環境改造後,華強北不僅要從珠三角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還要牽動全世界,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市場。
華強電子世界
華強電子世界成立於1998年,位於中國著名的電子一條街深圳市華強北路,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齊全的綜合電子專業交易市場。
在9年的成長歷程中,華強電子世界始終以優異的服務、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經營理念,為中國電子產品流通業的快速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保證了各行業用戶對電子產品的全方位需求。
在9年的成長歷程中,華強電子世界不斷獲得各界稱頌:2000年,被中國電子商會選為指定電子交易市場;2000年1月,被評為深圳市文明市場;2001年4月,被深圳市評為「質量先進單位」;2002年2月,榮獲「省文明市場」稱號;尤其值得稱道的
是,在2002年1月,華強電子世界通過了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成為中國首家獲此殊榮的超大型專業電子市場。
今天的華強電子世界已成為集電子元器件與IT產品的銷售、服務和信息交流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電子專業交易市場,擁有43000平方米的經營面積和3000多家入駐商戶。
面積為8萬多平方米的華強數碼城將於2007年底投入運營,與現有市場組成營業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多功能的現代化數碼廣場,將提供全新的展場、規范的服務、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優異的管理與宣傳服務,華強電子世界將力爭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電子專業交易市場。
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導的大型投資控股公司。公司創建於 1979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 , 形成了以高科技旅遊娛樂、電子信息、電子專業市場、房地產物業、製糖造紙、水務環保、預應力機具為主導產業的多元化產業布局。 主要生產的產品有激光頭及其應用產品、高科技游樂項目、彩電、軟盤驅動器、數碼相機、微型馬達、通信產品、 GPS產品、食糖、紙張、預應力產品等, 多項產品在世界市場佔有一定份額,其中激光頭及其應用產品佔世界產量的 25% 、微型馬達佔世界產量 25% 。完全自主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智能游樂設備和產品以及數碼影視產品擁有多項世界領先技術,產品遠銷美歐等世界各國。
公司在國內外控股、參股30多家企業,擁有多家上市公司、高新技術企業6家,國家級的技術開發中心3個。2006年公司位列中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160位、中國最具競爭力500強企業集團58位、中國製造業500強97位、中國電子信息百強13位、中國電子信息百強納稅9位、廣東省最大50家企業32位、深圳市百強10位,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高出口創匯企業。
C. 深圳市有哪些大型的國企單位
1、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等四家股東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4億元。2009年賽格集團資產總額67.2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4.12億元。
賽格集團擁有下屬企業24家,其中深圳賽格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賽格三星股份有限公司為「深交所」上市公司。
賽格集團為全國企業500強、全國製造業500強企業。集團連續十年獲全國電子百強企業稱號、廣東省企業100強稱號。賽格商標為廣東省著名商標,賽格品牌獲2008年度廣東省十佳優秀品牌。
2、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
免稅集團創辦於1980年,前身為深圳免稅商店;1983年1月8日更名為深圳市免稅商品供應公司;1993年1月18日,更名為深圳市免稅商品供應總公司;
1995年1月5日,經深圳市國資委[1994]7號文批復,公司改製成為國有獨資企業,改為現有名稱,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為履行出資人職責。公司注冊資本金為34,038萬元人民幣,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23.41億元,凈資產16.47億元。
3、深圳市長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長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創立於1984年9月,前身為深圳市屬全民所有制國營企業-深圳市工程開發公司。
1994年,經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深府函〔1994〕18號文批准,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更名為「深圳市長城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9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股票簡稱:深長城,股票代碼000042,法人代表:伍斌),成為公眾上市公司。
2004年11月,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司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民營企業廣東聯泰集團通過江西聯泰實業有限公司、深圳聯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受讓公司28%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形成了產權多元化的體制;
4、深圳市天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國資委直接控股的市屬國有股份制企業,公司原名深圳市天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為1983年9月集體轉業的基建工程兵302團。1993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1997年4月更名為深圳市天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5、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直管的國有上市公司,成立於1989年5月,1992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簡稱:深振業A,證券代碼000006),以房地產開發經營為主營業務。
擁有廣西振業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振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惠州市惠陽區振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振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西安振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所屬企業。
D. 賽格集團股權拍賣
在中國,誰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會首選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這玩意現在壓根就不是咱中國的東西,2006年10月,德國拜耳醫葯與我國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 10.72億元(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葯OTC業務。
西安楊森 這其實只是醫葯行業的冰山一角,國內最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中國的華葯集團,早在2004年已經賣給了荷蘭的DSM(歐洲最大的原料葯生產企業);西安楊森雖然名字里有個西安,其實早就百分之百屬於比利時了,中國最常用的緊急避孕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現在是瑞士諾華100%控股。先說這么多吧,再說下去,別說你,我擔心我自己都被嚇到。這些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認為是中國的,結果呢,都他娘的是外國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咱中國人感個冒,避個孕現在都掌握在別人外國人手裡了。
南孚 南孚是電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還是首選南孚電池。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貪婪是魔鬼,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2003年8月,南孚電池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集團收購。當年的手下敗將,現在成了老闆。
曾經,孫雯那句鏗鏘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讓南孚這個響亮的品牌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可是現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經不是中國的企業了?所謂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誰?
匯源。回想09年,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喚起多少保衛民族企業的呼聲,聽聽可口可樂中國區副總裁李小筠的解釋,可口可樂兼並匯源發生在兩個外資企業之間,可口可樂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公司,匯源果汁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一個外國公司,這兩個外國公司之間的企業兼並不涉及中國的投資政策,說白了根本不關你民族品牌啥事。
蘇泊爾。做為國內烹飪炊具第一品牌,蘇泊爾在2006年被法國著名小家電企業SEB收購,這個發源浙江的中國名牌,現在已經不折不扣的成了法國貨。
大寶。「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啊。咱們天天見的大寶,其實早在2007年就投入美國強生門下了。別以為中低端這塊市場老美不要,對於外來資本來說,蝦米也是肉。何況中低端市場真的是蝦米嗎?別忘了咱中國可是有13億人。
金龍魚。這個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廚房裡的食用油,其實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是人家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有的。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換句話說,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
娃哈哈。當年法國達能收購娃哈哈時,娃哈哈老總宗慶後還一度扛著民族主義的大旗勾起了廣大國民的無限愛國情懷,結果呢,宗慶後在收購爭論的數年前早就拿到美國綠卡了,人家早變成美國人了,嘿,你說你一美國人跟咱談啥民族情懷呢?
雙匯。這個內地知名的火腿腸品牌,在2006年就賣給美國高盛集團。兩年後,高盛又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這不由的讓人想起投資大鱷羅傑斯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
個別城市水產公司。咱自己吃的水肯定是咱自己的吧!那可不一定。告訴你你還別不信,其實咱好多城市喝的是外國水。且看法國威立雅在中國的「輝煌戰績」:1997年進入中國城市水務市場,取得天津淩庄水廠20年特許經營合同;2002年收購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股權,經營期限50年;2007年獲得蘭州供水45%股權;3月獲得海口水務集團50%股權;9月奪得天津市北水業49%股權轉讓專案,在天津的服務范圍擴張至200平方公里。以威立雅為代表的外資步步為營,一步步佔有中國的水資源!
中華牙膏。怎麼排這個第一,著實為難,想來能排第一位,必須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算去算來,也只能在快速消費品行業了。畢竟你可以不上網、不買車,但你不能不吃飯、不喝水、不刷牙。也許大多數老百姓打也不會相信中華牙膏居然是荷蘭的 ——它上面不是有中華兩個字么?不過早在1994年初,聯合利華就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
類似的還有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從整個洗化行業上來說,美國寶潔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眼看一個又一個行業被納入外國資本的懷抱,而我們,我相信絕不止我一個人,依然滿懷愛國情懷的支持著已經變為洋貨的曾經的民族品牌。
E. 深圳市賽格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94年
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全資研究機構——深圳賽格研究開發院,國內最早開始GPS應用技術的研究,形成並造就了今天的核心經營團隊。
1995年
建立廈門市公安局GPS監控調度指揮系統,通過公安部技術鑒定,成為國內第一套成功運作GPS應用系統。
1996年
賽格GPS項目被重組到深圳市賽格通信有限公司。建立杭州市公安局、無錫市公安局、蘇州市公安局GPS監控調度指揮系統。
1997年
完成國內首套基於800MHZ集群平台的GPS應用系統研發,該系統通過信息產業部技術鑒定,並獲深圳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8年
國內首套基於GSM移動通信網的GPS信息、安全服務系統建設,通過深圳市科技局技術鑒定,獲深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
基於賽格集團GPS應用產業化的戰略部署,成立深圳市賽格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內最早GPS專業製造商,國內第一家向發達地區出口GPS系統及產品的企業。公司的主導項目被深圳市科技局列為高新技術項目,被深圳市計劃局列為重大建設項目,被國家經貿委列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
2000年
公司進行第一次增資擴股,注冊資本達到1000萬元;公司被深圳市科技局評為高新技術企業。
2001年
公司進行第二次增殖擴股,注冊資本達到2000萬元。經深圳市政府甄選,入駐深圳最為引人注目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002年
進行股份制改造,注冊資本達到3300萬元。公司成為中國GPS行業的領軍企業。
2003年
公司進行第三次增資擴股,注冊資本達到6000萬元。GPS網路完整覆蓋珠江三角洲。被國家計委列為民族高新技術產業國家重點示範工程
2004年
獲國際QS9000認證。汽車電子產品順利打入汽車製造廠商。
2005年
賽格導航的分公司從珠江三角首次進入長江三角的杭州,技術中心取得19項國家專利、12件著作版;公司已經從一個廣東的企業逐步邁向為中國的企業。公司在龍崗征地30000平米建設賽格導航園區。
2006年
賽格車聖大中華網路基礎基本形成,入選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2006首屆「中國最具成長性新銳企業獎」最佳創新企業獎;項目被科技部、質監總局、環保總局列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
2007年
賽格車聖商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榮譽稱號;榮獲信息產業部頒發《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並獲准經營全國統一號碼的呼叫中心及信息服務業務。
2008年
賽格導航率先發布《中國GPS行業服務標准》;獲「2008年廣東省知識產權示範企業」、「廣東省優秀安防企業」稱號;並被深圳市人民政府認定為「自主創新行業龍頭企業」。
2009年
國家級衛星導航產業化示範基地動工。
2010年
獲「國家級北斗Ⅱ/GPS兼容的車載信息終端產業化示範基地」稱號。
2014年
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
F. 前海戰略會成為南海爭奪的前哨嗎
市場人士都在為中央的「前海戰略」鼓舞不已,但是,很少會有人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央要推出一個「前海戰略」,「前海戰略」反映了中央決策層怎樣的戰略思維?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要告訴你的是,「前海戰略」更多體現的是一個戰略命題,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經濟現象:在「前海戰略」范圍內內,傳統的珠三角經濟區域,北部灣經濟區域,甚至是台海經濟區域被巧妙的連成了一個整體,政策上和經濟上的「合力」有利於打造一個類似於美國東海岸沿線那樣的經濟戰略集群。 我們要尤為注意一點,「前海戰略」更多是為了「對接」用的,而不是像市場人士所想像的那樣,成為在南海前沿「戰略制衡」菲律賓等國的「戰略利器」。中央決策層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將「前海戰略」區域發展成為和東盟直接「經濟對接」的戰略橋頭堡。「前海戰略」是標志,而不僅僅是「政治過客」 對於「前海戰略」的理解可能集中在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和市場的普遍認識一致,即「前海戰略」是中央為了應對南海危機而做出的經濟應對。未來,中國為了鞏固自己在南海上的主權地位,必定會在南海上開發更多的油氣資源和旅遊資源,這就需要「前海戰略」所在區域的地方政府給予南海資源開發更多的政策便利和經濟便利。因此,一個「前海戰略」可以很好的統籌地方政府的政策步調的同時,可以將區域內的經濟資源發揮到最大的集群效益。 最為重要的戰略層面在於,「前海戰略」更類似於天津濱海新區那樣的政策和經濟的集合體,「前海戰略」區域將更多承載未來中央「新政策試驗田」的重任,這重點體現在金融政策創新,中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離岸市場的建設經驗的積累上。相比於經濟上的利好,中央更關注中國未來金融利率改革和匯率改革這個「雙頭鷹」的「健康問題」。為什麼不是在溫州,也不是在上海?「前海戰略」區域和香港以及東盟地區在地理上接近的優勢,可以保證中國的金融改革進程在方向上「由外到內」的順利進行,在這期間,「前海戰略」區域所能提供的經濟資源和地緣政治資源不是長三角經濟區域所能提供的。 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山東省和吉林省正在建立的經濟戰略區域,該經濟戰略區域一方面體現了地緣政治特徵,比如中國在朝鮮的經濟投資;另一方面,中日韓FTA也需要一個地區性的連接紐帶。相比之下,「前海戰略」區域無論是在地緣政治上,還是在經濟戰略基礎上,都極大的優於山東省和吉林省正在建立的經濟戰略區域。擴大「內需市場」,金融平台必不可少 在以往,市場普遍認為,擴大內需和家電補貼政策和汽車補貼政策可以劃上等號,事實上,這樣的看法非常片面,這樣的政策也不會持久。擴大內需的前提是,中國民眾的消費能力要得到全面的釋放,這就意味著,普通居民在銀行的存款慾望會減小,而對於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的渴望會提升,當居民的錢能夠更容易增值的前提下,居民的購物慾望才會提升。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內需的提升也意味著國外更廉價優質的商品,會以更優惠的價格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這無疑需要人民幣的升值作為支撐,提高人民幣的升值空間才能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更大的國際購買力。以上的這些均需要金融體系內部改革的作為支撐,中國的金融系統要能夠為居民的社保以及醫保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平台,在此基礎上,中國的金融系統要更為便利的和國際金融結構對接,人民幣直接結算的機會增加,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流通更為便利,中國對於人民幣和外匯資本的管制更為寬松合理。 很大程度上,在人口紅利被挖掘殆盡的時候,中國未來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除了產業升級之外,將更多體現金融改革的身影,金融改革也將為產業升級提供更好的資金平台。 不要小瞧了「前海戰略」,也不要小瞧了中央的戰略思維,在這盤戰略大旗中,金融改革和內需提振將是2012甚至是以後相當時段內,中國經濟的「重頭戲」…… 相關閱讀: 七公司涉及小額貸款 關於珠三角金改的具體方向和措施,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在日前召開的廣東省金融工作會議上透露,相比溫州的金改方案,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政策「內容更全面、覆蓋面更廣、表述更具體」。 從溫州金改市場炒作的規律來看,第一輪市場炒作的重點是小額貸款公司,金改區域內,參股小額貸款公司的上市公司股價均有大幅上升,因此,最先關注的仍將是廣州、深圳、珠海以及佛山、東莞等地參股小額貸款公司的上市公司。 廣東省金融辦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廣東省小額貸款公司達到196家,注冊資本193億元,累計投放貸款744億元,貸款余額186億元。 統計發現,廣東省涉及小貸概念股的上市公司共計7家,分別是怡亞通(002183.SZ)、世聯地產(002285.SZ)、東莞控股(000828.SZ)、金發科技(600143.SH)、中炬高新(600872.SH)、江粉磁材(002600.SZ)和深賽格(000058.SZ)。 七家小額貸款公司2011年合計盈利9450.84萬元,其中,怡亞通持股100%的深圳市宇商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去年盈利最多,達到2571.43萬元。其次是世聯地產持股29%的深圳市世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去年凈利潤為2387.47萬元;另外,東莞控股參股20%的東莞市松山湖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松山湖小貸公司)去年凈利潤為1804.07萬元,金發科技參股20%的廣州蘿崗金發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凈利潤為1511.71萬元。 但是,唯一出現虧損的是深賽格持股51.71%的深圳市賽格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去年凈利潤為-163.78萬元。 「珠三角金改股」價值幾何 那麼,「珠三角金改股」的投資價值究竟有多大呢? 藉助此次《珠三角金改方案》獲批的政策優勢,廣東將全力打造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三個金融創新和開放平台。因此廣東前海、橫琴、南沙將直接受益,相關上市公司存在機會。特別是擁有金融及小額貸款業務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除去參股小貸公司以外,涉及金融產業最多的還數東莞控股。 東莞控股2011年年報顯示,除去持有松山湖小貸公司以外,其還持有東莞證券20%股權、東莞信託6%股權、東莞長安村鎮銀行5%股權。 麗珠集團(000513.SZ)還持有1.5065%珠海華潤銀行的股權,以及0.0004%的廣東發展銀行的股權。 《珠三角金改方案》尚未在市場上獲得共鳴,「小貸概念股」也並沒有受到市場的追捧。 「麗珠集團上漲和『金改股』基本沒關系,何況其持有兩家銀行的股權又非常之少。」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坦言,盡管《珠三角金改方案》對廣東地區金融機構是利好,也間接影響參股金融機構的企業,「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還需很多時間,究竟能夠帶來多大的效益都是未知數。何況,前期的『溫州金改股』炒作已經路人皆知,因此,『珠三角金改股』不會出現之前的爆炒效應。」
G. 賽格大廈晃動原因初步查明,真實原因是怎樣的
5月18日13時許,位於深圳的高300多米的賽格大廈發生晃動,隨後賽格大廈就禁止人員的進入,並且不少商戶都從大廈中搬出物品,據悉,該大廈突然發生晃動並不是因為地震的原因,在經過有關部門的深入調查以後,賽格大廈晃動的初步原因已經查實。
經過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後發現,賽格大廈的各項數據均正常,並未發現有任何不妥之處,初步判斷大廈發生晃動的原因是風速、溫度和地鐵運行產生了共振,導致的大廈晃動,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的查證之中。
H. 深賽格的主營業務是什麼有沒有什麼介紹
1、集成電路: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設計、封裝、測試業務,封裝形式有SO、SOT、DIP、PDIP、MINIDIP、PLCC、PQFP、TSSP、BGA等,產品涵蓋數碼通訊、汽車及醫療器械等所用集成電路。
2、功率晶體管:BUL6800系列及MJE13000系列、BLD有源抗飽和L系列功率晶體管(應用於綠色節能照明、開關電源等領域)、高反壓管、肖特基二極體、變容二極體、過壓保護器件等半導體器件產品。
彩管及玻殼:14″~38″普平、超平、純平彩管玻殼;21″、34″普平、超平、純平彩管。
3、GPS車載定位系統:提供衛星定位、汽車防盜、防劫持、車輛救助、車載電話等服務,擁有中國最大的運營監控中心。
4、電子信息產品交易:賽格電子市場是深圳、中國乃至亞洲的著名品牌,市場規模亞洲最大,享有「亞洲電子第一市」的美譽。賽格電子市場以深圳為中心,在上海、成都、重慶、西安等地設立了連鎖經營市場,形成覆蓋全國主要中心城市的電子信息產品交易網路。
5、賽格地產及物業管理:成功開發了賽格廣場、群星廣場等商住樓,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該項業務穩步發展,正由深圳向全國擴展。擁有全國甲級物業管理資質的公司2家,物業管理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
6、賽格物流:經營深港陸路運輸及貨代業務,擁有各類運輸車輛近200輛,保稅倉面積27500平方米。
(8)賽格集團戰略部擴展閱讀:
賽格股份積極倡導「忠誠、盡責、勤勉、協作」的優秀企業文化。在各股東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賽格股份不斷改革與創新,堅持產業經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技術創新與市場創新相結合。
銳意改革與加強管理相結合,企業經營發展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產業不斷優化升級,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員工隊伍素質不斷提高,企業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深圳賽格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賽格股份有限公司由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等四家股東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14億元。2006年底,股份資產總額92億元,銷售收入82億元。
I. 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賽格大廈出現搖晃,相關部門採取了什麼舉措
5月18日,深圳並未發生地震,但是廣東深圳福田區華強北賽格大樓卻出現不明晃動。我在現場,能感受到晃動的時間是下午1:06。當時很多人還在午休,被大樓的搖晃搖醒,全公司的人也嚇得人跑下來。
廣東深圳福田區華強北賽格大樓出現不明晃動,視頻中樓梯疑現傾斜,樓內人員緊急疏散,多人神情慌張,大批市民快速跑步從賽格大樓湧出撤離,現場有警笛聲。多名在該大廈工作的工作人員稱:樓體出現晃動時感覺頭很暈。
相關部門經過分析全市地震監測台站數據,今日深圳並未發生地震,賽格大樓搖晃原因相關部門還在核查中。
目前該大廈已經被相關人員封閉,大廈內人員已全部撤出,外來人員已禁止進入,各出入口(含停車場出入口)已有保安或物業人員值守。賽格大廈附近的雙車道道路基本已經封閉,華強北通往華強南的地下人行通道也暫時關閉,但地面人行道依舊可以通行。
另據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在官方微博通報稱,5月18日13時50分許,市應急管理局值班室接報: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賽格大廈出現搖晃。經我局查看並分析全市各地震監測台站數據,今日我市未發生地震。賽格大廈搖晃原因相關部門正在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