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勘單位組織結構調整的幾種模式
一、跨產業的合並重組,實現優勢互補的柳州模式
柳州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地勘單位與工業企業合並,通過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實現地勘單位成建制地轉產。柳探廠是以生產地質機械為主的地質工業企業,地處柳州市繁華地區的飛鵝路,廠區佔地面積86畝;石油隊是一個從事地質勘查工作的專業隊,地處柳州郊區的白蓮洞,擁有土地面積250多畝,進入「八五」以來,兩個單位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都面臨著開辟新的產業,尋求新的發展領域,尤其是石油隊,計劃內地勘任務幾乎沒有,經濟上陷入極度困境之中,面臨成建制轉產。在這種情況下,於1993年初,廣西局從兩個單位的長遠發展考慮,決定將石油隊成建制地並入柳探廠,由柳探廠統籌規劃開發市區的飛鵝路基地和郊區的白蓮洞基地,並負責吸收消化石油隊的職工。柳探廠經過市場調研,制定了「退二進三」二、三產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他們自籌資金200多萬元,拆除了廠區的舊禮堂、籃球場和部分平房,改造建成了擁有175間商業鋪面、574個攤位的宏業市場,因地理位置好,開業時門面攤位全部進滿客戶,當年獲租金收入90萬元。
第二步,1994年以來,先後向客戶集資300多萬元,對市場進行二期擴建改造,將部分車間搬到白蓮洞基地,商業用地由原來的3000平方米擴大到6000平方米,並將宏業市場更名為飛鵝商城。1995年實現租金收入424萬元,廠里的富餘職工得到了安置。
第三步,從1996年開始實施二產遷移方案。將大部分的車間、科室遷到郊區白蓮洞基地辦公,再次引進資金800多萬元,把騰空的20000平方米場地改造成商業場所。另外一座建築面積18600平方米的商住樓也通過引資開始啟動。他們計劃將飛鵝基地的工廠車間全部遷到郊區,在郊區白蓮洞基地建立工業發展區,把飛鵝基地改造建設成集商業、住宿、餐飲、儲運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商業城。
重組後的四年中,由於生產要素得到了優化配置,潛在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經濟保持了較快發展,連續四年總產值增長19%,總收入年平均增長28%,利潤總額年平均增長16%,吸收消化了一個地勘單位,富餘職工得到了全部安置,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安置效益。
柳探廠與石油隊通過重組,促進發展的主要經驗在於:第一,把隊伍結構調整與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隊伍結構調整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基礎,在開辟新的產業領域,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安排富餘職工就業。實現地勘單位隊伍的成建制轉產;第二,基地開發要符合城市發展的整體規劃,新上項目要適應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柳探廠興辦商城,一是有利於繁榮市場,二是為地區增加稅收,三是為下崗職工提供就業機會。因此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第三,制定了符合自身發展和市場要求的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即「退二進三」,工商貿並舉,協調發展,用三產獲得的收入及時彌補二產方面流動資金的不足,保證二產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形成二產、三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第四,在資金的籌建與運作上,實行引鳳築巢,滾動發展。利用業主預交資金,進行商城的改造擴建,即解決了資金的不足,又實現了風險的轉移。
二、弱弱重組,實現資產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的保定模式
保定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在同一地區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經濟實力比較弱的地勘單位進行合並重組,通過合並重組,充分發揮存量資產的作用,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加快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提高地勘單位的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能力。
保定地區原有三個地勘單位,即地質六隊、地質十三隊和中心實驗室。1996年8月,河北局將三個隊伍合並重組,成立了保定地質工程勘察院。通過重組,有效地盤活了原有的存量資產,設備、技術、人才得到了良好配置,產業經濟已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合並重組之前,三個單位共有在職職工1724人,離退休職工662人,人均佔有資產凈值5599元,人均負債2萬元,三個單位平均負債達74%。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缺少具有一定規模的支柱產業,工程勘察設備陳舊,缺乏市場競爭力,多種經營規模小,管理混亂;二是職工隊伍結構不合理,非生產人員過剩,生產一線職工僅占職工總數的55%;三是經營管理不善,財務制度不嚴,規章制度沒有約束力;四是經濟效益差,職工隊伍渙散,1996年1~8月份三個單位只完成年計劃經營指標的32%,十三隊機關科室11個月沒有發工資,其他兩個單位也已三個月未發工資,致使職工情緒低落,人心渙散。
重組後的保定工勘院,雖然目前還處在艱苦的創業階段,但重組後的發展潛力已明顯顯示出來。產業結構趨於合理,基本形成了工勘、礦業、多種經營三業並舉的產業發展格局;存量資產得到了開發利用。培育形成了山水賓館、鍍鋅廠、圖片社、異型石材廠等一批骨幹支柱企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產業發展後勁已初步顯示出來。1997年上半年完成產值2018萬元,全年實現5000萬元產值大有希望,比重組前三個單位的總產值2400萬元增長一倍多。
弱弱重組,難度大,保定地區三個單位合並重組成功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是:第一,充分發揮存量資產的作用,使閑置資產變為經營資產。三個單位合並後,他們把原十三隊的辦公樓和多年閑置的材料庫,改造為集住宿、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山水賓館,原六隊准備承建的辦公樓和征地也停止,累計盤活存量資產近2000萬元。第二,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產業結構,集中使用資金,加大培育新的骨幹企業的力度。第三,實行幹部公開選聘,建立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弱弱重組成功關鍵是要選配一個強的領導班子,尤其是一把手,領導班子要能凝聚廣大職工,使職工看到希望,增強信心。第四,轉機建制,建立並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獎懲分明,重組後的單位,必須建立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保定工勘院成立後,建立了「財務管理制度」、「勞動人事管理暫行規定」、「資產經營責任制」等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三、發揮「品牌」優勢,實現以強帶弱的寧波模式
寧波模式的主要特點和做法是利用強隊的技術、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將同一地區的弱隊成建制地歸並到強隊,實現以強帶弱。1997年5月,浙江廳將同處在寧波地區的水文隊和五隊進行合並重組,主要是利用水文隊良好的社會信譽,雄厚的資本優勢和嚴格的管理,以一強帶一弱,整體推進寧波兩個單位的市場化進程。
浙江水文隊地處寧波市郊區的向塘,職工721人,主要以工程勘察、岩土施工和多種經營為主,「八五」以來,經濟大幅度增長,年產值平均增長48%,資產增加3.5倍,職工年收入達1.6萬元,擁有自有資金兩千多萬元,是經濟實力較強的單位,尤其是在工程勘察施工方面,具有較高的社會信譽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1995年被評為省勘察設計行業綜合實力十強單位。地質五隊地處寧波市區,地理位置優越,但經濟發展緩慢。在五隊並入水文隊後,水文隊隊部從郊區向塘搬到寧波市區,基地得到了開發利用,生產要素進行了優化重組。
四、區域重組,組建區域性公司或集團公司
這一模式的特點是不局限於某一城市而是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按照產業關聯、技術關聯和品牌關聯的原則,對相關地勘單位進行重組。如1997年8月浙江廳將位於杭州、麗水兩地的隧道工程公司與第七地質大隊成建制合並,改組改造為省隧道工程公司,突出隧道施工業的主體地位,實現人、財、物等生產要素的重組和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調整工作已全部到位,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為聯合省內外隧道施工力量,組建地礦部南方隧道工程集團邁出了一步。1997年9月份,浙江廳又將地處紹興的第四地質大隊成建制並入地礦建設總承包有限責任公司,利用總承包公司「品牌」、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吸收優化第四地質大隊人、財、物等生產要素,發揮其應有的潛能,並以此進一步增強總承包公司的實力。
㈡ 北京二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領導介紹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 傑
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王 瑤
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祝明京
集團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楊建輝
集團黨委常委、董事、工會主席——何寶宏
集團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白文祥
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於波
集團黨委委員、財務總監——耿振誠
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司京成
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曹立新
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總法律顧問——陳方俊
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袁浩宗
㈢ 鞏愛平的吉林省對通鋼集團主要領導進行調整
據吉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庄嚴介紹,2009年8月5日,經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免去安鳳成通鋼集團黨委書記職務,任命崔傑為通鋼集團黨委書記;建議免去安鳳成通鋼集團董事長職務,提名鞏愛平為通鋼集團董事長人選。8月6日,通鋼集團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對公司董事會成員作了增補調整,在隨後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上,選舉鞏愛平為通鋼集團董事長。
庄嚴說,吉林省委對通鋼集團的領導班子建設歷來高度重視。今年年初以來,因身體和年齡原因,安鳳成多次向組織提出辭去通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鑒於這一情況和通鋼集團當前的實際,省委從加強通鋼集團領導班子建設,切實維護通鋼集團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需要出發,經過認真研究,反復權衡,作出了對通鋼集團主要領導職務調整的決定。
㈣ 首農集團領導班子名單
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首農集團)
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福平
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薛
剛
㈤ 大型國企企業有那些領導班子排序
大型國企一般指國有大型企業,國家控股的企業,屬於公有制的部分,國家控制他們就控制住了國家的命脈,包括交通,工礦,通信等。例如中國電信,國家電網等等。注冊資本屬於國家投資的,按企業大中小劃分標准除中小企業以外的企業。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㈥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班子
法定代表人為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
2020年10月23日,國有獨資的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暫定注冊資本1500億元。該集團將切實建好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加快形成「四橫三縱」國家骨幹水網。據了解,目前南水北調工程投資已超過三峽工程,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方正證券王寧指出,南水北調集團的成立有望加快西線建設進度,同時提高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關注度。大禹節水是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業務領域的龍頭;東宏股份深耕塑料管道、復合管道、防腐金屬管道業務。
(6)北重集團調整領導班子擴展閱讀
組建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是加強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完善工程體系、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的重大舉措。
對集團公司成立表示祝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科學扎實有序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著力提升管理運營水平,為保障國家水安全和保護生態、服務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改善、促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