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瑞幸咖啡:我對金錢的力量又有了新的認知
從熱搜來看,瑞幸是一家「有始有終」的企業。
很好理解,年初(1月31日)做空機構渾水爆料瑞幸咖啡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一時間瑞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曲曲折折近一年,本周三,瑞幸又以支付1.8億美元(約人民幣12億元)罰款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和解而上熱搜。這樣有頭有尾的「熱搜」態度,無不令人感慨。
有網友評論:「這世上沒有用金錢解決不了的事情,即便有,那也是給的錢還不夠。」雖然這里有誇大金錢的作用,但對於瑞幸來說,交罰款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和解這件事,瑞幸很正式地發了一份聲明,表示將持續配合監管,同時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和服務。說到這里,竟然覺得瑞幸咖啡有一種「千帆過盡」的感覺。
從眾泰汽車一系列的操作來看,顯然它是不願意被時代的洪流所掩埋,不過面對無核心技術,品牌形象也低至谷底的狀況來看,想要翻身很難。尤其在全球疫情肆虐和經濟下行的當下,有實力的強者不是獨善其身,便是加大與其它強者之間的合作禦寒。如此一來,眾泰的結局似乎清晰可見。
甘芳利/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突發,25家新能源車企被約談!晶元短缺,大眾汽車面臨停產風險
1、突發,25家新能源車企被約談!
近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監督檢查結果,發現部分新能源產品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包括北汽、廣汽、廣汽本田、比亞迪、吉利等25家車企被點名。
工信部表示,為規范新能源汽車生產行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根據《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該部建立了道路機動車輛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結果通報制度。在近期組織的對乘用車、客車、專用車等3個類別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監督檢查中,共有25家企業的27個車型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FF成功借殼上市,這次的PPT能不能讓賈躍亭「下周回國」
FF成功借殼上市,這次的PPT能不能讓賈躍亭「下周回國」?賈躍亭就已經構想出自己的「汽車帝國」,為夢想窒息的他以至於即便公司破產,也能大言不慚地說出「下周回國」的豪言壯語。賈躍亭創立的法拉第未來(下稱FF)宣布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
這次的FF可不簡單,不僅拉到了吉利汽車的贊助還得到了我國一線城市的場地支持(目前未透露),可謂是有備而來。
然而這FF91究竟有何魔力,能吸引眾多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本文從FF給投資者的PPT里挑選出對FF91介紹的部分,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這款「PPT神車」。
總而言之,FF全部技術目前只能在「紙上運行」,這些是賈躍亭的異想天開還是真材實料,我們也無從考證。僅了解的是,FF91的全球訂單已經超過了1.4萬,就目前來看,這次賈躍亭的「PPT造車」確實還算得上成功。
總結:縱觀這幾頁後,與
6年前的PPT比起來,簡直是天壤地別。很明顯,「走出國門」的賈躍亭思路有了新的突破:從之前的割韭菜,到如今的韭菜蒜苗一把抓,這就是質的飛躍。無論之後成功也好,失敗也罷,賈老闆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當然,大家還是希望賈老闆能盡快「下周回國」,畢竟現在的他屁股後面還欠著接近20億美元的債務未還。
D. 你對吉利集團竟然收購沃爾沃怎麼看
桂冠:鮮花還是荊棘
今天有評論指出:「吉利收購沃爾沃,最大的意義在於這是中國車企第一次全資收購海外車企,而且還是中國自主品牌企業第一次收購高端品牌車企。」其興高采烈之情,溢於言表。回想1999年,福特汽車公司花了64.5億美元收購沃爾沃,成為福特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而今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全部凈資產,付出的價格是18億美元,僅是當年福特收購價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且已有82年歷史的沃爾沃,是歐洲著名的豪華汽車品牌,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與賓士、寶馬、奧迪齊名,同屬國際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的品牌價值和技術含量甚至遠超在我國如雷貫耳的薩博。只是受大環境影響,近年來沃爾沃經營陷入困境,銷量一路下滑,但仍是一家凈資產超過15億美元、具備造血和持續發展能力的跨國汽車公司。公開的報道說,沃爾沃的品牌價值目前仍接近百億美元,它還擁有4000名高素質研發人才隊伍與體系能力,擁有低碳發展能力,可滿足歐6和歐7排放法規的10款整車和3款發動機,年產汽車能力近60萬輛。
從當事雙方簽署的協議來看:
1、吉利收購了沃爾沃的全部股權;
2、買到了沃爾沃的核心技術、專利等知識產權和製造設施;
3、還獲得了沃爾沃在全球的經銷渠道。
僅從生意的角度來看,吉利收購沃爾沃,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難怪國人歡呼雀躍。
現在最擔心的是,吉利能否經營好沃爾沃。
跨國並購的路數
跨國並購的好處是國內企業可以借船出海,一步登天。然而跨國並購的難度很大,失敗者比比皆是,所以買家都很慎重,例如此次收購沃爾沃,除了吉利,國內外應者寥寥。可以說吉利是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摘了桂冠。然而這頂桂冠是拿鮮花還是荊棘紮成的,還很難說。
跨國並購一般是在同等重量級的企業間進行,強強並購,或者是強者並購弱者,而弱者並購強者也不能超過一個檔次,例如二線品牌並購一線品牌,這已經很吃力了,當年聯想並購IBM個人PC機,至今整合北美和歐洲市場仍不成功,逼得老帥柳傳志重新出馬執鞭,就是一例。即便是強者並購弱者,後來水土不服的失敗案例也不在少數,例如重慶嘉陵在越南鎩羽而歸,美國沃爾瑪在韓國全線潰敗。
至於隔著檔次自下而上的並購,除了吉利,沒有第二例。
正是由於跨國並購風險與機遇並存,所以買家都很慎重,共同遵循的規律是:
1、先出口產品到銷往國;
2、然後在當地設廠;
3、最後進行當地企業的收購。
這樣分階段進行資源能力的整合,在並購海外企業的時候就會駕輕就熟,減少風險,成功的概率更大。各國收購基本都是按照這個套路進行。
但吉利收購沃爾沃完全沒有按照這個路數出牌,跳躍的幅度不是一般的大。在全世界排不上號的吉利汽車,從來沒有登陸北歐市場,更沒有在那裡設廠,而是一步到位,全資收購。吉利是全世界第一個打破常規敢吃螃蟹的主。
這樣跨越N個檔次而且沒有預熱階段的逆勢並購,可以認為是名利雙收,也可以說它是好大喜功。
吉利不是塔塔
叫好者手邊的一個成功案例就是塔塔收購捷豹路虎,以此證明只要後期運營好了,一切皆有可能。
在福特管理下連年虧損的捷豹路虎,被塔塔收購後竟然在印度人管理下扭虧為盈,不僅銷量大幅上升,而且開始盈利。近期,印度塔塔汽車公布了捷豹路虎盈利的信息。這給國人很大刺激,在很大程度上讓人們對吉利以後經營沃爾沃充滿信心:同樣是民族品牌,既然塔塔能管好捷豹路虎,吉利也一定能管好沃爾沃。
事情不能這樣簡單類比。塔塔汽車屬於印度一線品牌,相當於中國的一汽或上汽,在印度的地位遠高於吉利在中國,吉利汽車連國內二線品牌都算不上,也就是忝列末位。塔塔的國際化步伐和水準,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球影響力,亦遠超我們國內多數汽車廠家。這樣一個印度巨無霸,收購捷豹路虎時還被外界矮化成「蛇吞象」,吉利和塔塔明顯不在一個層次,外界議論當然更多。如果說吉利也算是一條蛇,恐怕連皮還沒蛻過一層,屬於蛇子蛇孫。
吉利牌沃爾沃,誰敢買
當然,吉利也成功進行了一系列國際化運作,在資本運營方面取得了一定經驗,其可圈可點之處是:
1、最近幾年,吉利如與英國錳銅公司合資重組,在上海生產英國老爺計程車;
2、在香港成功借殼上市;
3、金融危機爆發後,吉利汽車成功收購了位於澳大利亞全球排名第二的自動變速器生產商,為吉利進行海外國際化運作提供了實戰參考。
4、最重要的是,兩年前吉利就啟動了並購沃爾沃項目,並組建了包括國際知名投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在內的龐大團隊。項目團隊與福特進行了大量的信息交換,建立了完整的財務預測模型,對各類潛在風險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確定了收購後的運營管理計劃。
5、最後,吉利有錢、有膽。
但是,如果拿企業檔次、產銷規模、研發水平、銷售額、高埠碑等等要素來衡量,吉利的綜合實力與沃爾沃的差距不是一個重量級,而是至少差三個重量級,而且它還沒有做好國際收購的大量作業。運營一家跨國汽車企業的經驗,國內沒有一家敢拍著胸脯說有。至於收購後盡快讓沃爾沃扭虧為盈,並保持品牌的良好形象,於吉利而言,更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而且是現上轎現扎耳朵眼。
收購成功只是走出了第一步,除了上述硬體的不可預知,更大的口碑挑戰還在後頭:
1、吉利和沃爾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細分市場品牌,沃爾沃面對的是高端挑剔的消費群體,而吉利是低端車製造商的符號,兩者在價值觀念上完全南轅北轍;
2、沃爾沃始終把豪華和安全的高品質放在第一位,吉利在國內市場的口碑就不怎麼樣,其品質更是差強人意。
總之,吉利必須克服全世界高端人群的心理恐懼:吉利牌沃爾沃,誰敢買?
吉利看上了沃爾沃,相信它會格外珍惜到手的沃爾沃的品牌價值,也會不惜一切代價保持沃爾沃世界級品牌的傳統地位,但兩者的品牌價值和核心技術鴻溝太大,不是砸錢練膽就能擺平的。
如何借勢發力,擺脫低端車製造商的丑小鴨形象,一飛沖天成為白天鵝,吉利面臨的困難幾乎難以想像。李書福說,吉利有信心讓沃爾沃兩年內盈利。但願他不是在說大話.
E. 吉利汽車借殼a 股上市
最新漲停板戰法視頻教程和中長線100%穩賺技巧已出,只做漲停股,無漲停不做,分析個股走勢。個股@空@間推@薦!更有視頻教程學習詳細看視頻講解!線盤口分析技巧:
1、 買入量較小,賣出量特大,股價不下跌的股票。此類股票隨時可能大幅上漲脫離莊家的成本價位。 !
2、 買入量、賣出量均較小,股價輕微上漲。
3、 放量突破最高價等上檔重要重要趨勢線的股票。
4、 頭天放巨量上漲,第二天仍強勢上漲的股票。
5、 大盤橫盤時微漲,大盤下行時卻加強漲勢的股票
6、 遇個股利空且放量而不跌的股票。
7、 有規律且長時間小幅上漲的股票。
8、 無量大幅急跌的股票是超短線好股票。
9、 送紅股除權後又上漲的股票
F. 求吉利最大股東Proper Glory Holding Inc.的介紹
Proper Glory Holding Inc.(下面簡稱PG)這個公司剛開始是有資本玩家賀學初和他的資本夥伴創立的,在吉利借殼國潤上市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吉利借殼國潤上市的運作後,PG擁有上市公司吉利汽車68%的股份,而李書福和賀學初各佔PG32%的股份,但由於另外36%的股份掌握在賀學初的投資夥伴手中,因此PG的實際控制人是賀學初。當然李書福也不傻,在賀學初控制PG時,上市公司吉利汽車控制的只是一部分非核心業務,吉利的核心業務美日汽車和上海華普還是掌握在李書福手中的吉利集團手中。
2005年初,李書福希望能夠通過上市公司獲得更多的資金,但要想獲得更多資金就需要將吉利其它核心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要想將核心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後李書福就必需掌握PG的控制權,不然李書福就虧大了。因此,2005年5月11日吉利集團(李書福擁有吉利集團72.7%的股份)收購了PG剩餘的68%的股權。
而後吉利將其餘的核心資產也注入了上市公司,從而完成了吉利的整體上市。
所以,現在吉利集團擁有Proper Glory Holding Inc.100%的股權,也就是說Proper Glory Holding Inc.的實際控制人還是李書福。
G. 吉利(香港)與吉利控股的關系~~~~~~~~~~~~~~
Proper Glory Holding Inc.(下面簡稱PG)這個公司剛開始是有資本玩家賀學初和他的資本夥伴創立的,在吉利借殼國潤上市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吉利借殼國潤上市的運作後,PG擁有上市公司吉利汽車68%的股份,而李書福和賀學初各佔PG32%的股份,但由於另外36%的股份掌握在賀學初的投資夥伴手中,因此PG的實際控制人是賀學初。當然李書福也不傻,在賀學初控制PG時,上市公司吉利汽車控制的只是吉利的一部分非核心業務,吉利的核心業務美日汽車和上海華普還是掌握在李書福手中的吉利集團手中。
2005年初,李書福希望能夠通過上市公司獲得更多的資金,但要想獲得更多資金就需要將吉利其它核心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要想將核心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後李書福就必需掌握PG的控制權,不然李書福就虧大了。因此,2005年5月11日吉利集團(李書福擁有吉利集團72.7%的股份)收購了PG剩餘的68%的股權。
而後吉利將其餘的核心資產也注入了上市公司,從而完成了吉利的整體上市。
所以,現在吉利集團擁有Proper Glory Holding Inc.100%的股權,也就是說Proper Glory Holding Inc.的實際控制人還是李書福。
也就是說吉利控股擁有PG100%股權,而PG擁有吉利(香港)68%的股權。
H. 合並沃爾沃!還要投資蔚來成為第三大股東吉利在想什麼
關注「電動車公社」
和我們一起重新思考汽車
大家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汽車圈這兩年有個明顯的現象:「抱團取暖」,整個汽車行業都在進行深度融合:
拿下歐寶的PSA動起了和FCA整合的念頭;
賓士寶馬在無人駕駛以移動出行方面也走到了一起;
大眾和福特更是開展了范圍更廣的結盟運動,涵蓋了雙方很多優勢車型;
豐田則在日本拉起了一支大聯盟,都是專門圍繞無人駕駛技術的日系主機廠和零部件公司;
而即使鬧出戈恩出走事件的日產和雷諾,也沒有分手;
……
奔!走!相!告!
我們一直在致力於做一家良心且客觀公正的新能源汽車媒體,也在盡力寫出對大家有用的新聞和評論內容,如果覺得我們的東西有點意思,記得關注我們~
前段時間,我們根據銷量和熱度榜
剛做了11款熱門車的真實續航測試
當我們把這11款車的電全部跑光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關注電動車公社公眾號
回復「續航」,就可以看到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關於吉利收購沃爾沃
拭目以待,我覺得吉利還是很有前途的。有些人說是福特的陷阱,但是我覺得,吉利應該考慮過了。而且可以理解的是,福特肯定不想為自己「製造一個強敵」,換了誰也一樣,所以吉利要大膽去做(事實上已經這樣做了),畏首畏尾的永遠沒有機會。國內的所謂幾大汽車集團,除去幫別人賣的車,有什麼底氣在那立足。可以說中國汽車企業很渴望國際先進的技術和市場對他們的認可。吉利通過收購沃爾沃也許就能得到先進的技術和一個具有極高市場認可度的豪華汽車品牌。同樣被福特出售的豪華品牌捷豹和陸虎,在TATA的運作下已經扭虧為盈,TATA可以,為什麼吉利不可以?中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市場,在吉利的大力幫助下,沃爾沃在中國也將取得更好的發展。況且,吉利自身也在發展,就目前的狀況看,它的發展很好。在未來,一個全新的吉利也很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的汽車企業。但這一過程會充滿曲折。吉利對這次收購極度的重視,之前吉利已經網羅的多位人才,幫他打理即將到手的沃爾沃,作為中國人,我也很希望在中國誕生一個世界級的汽車企業。吉利應該加油,我們會拭目以待。
J. FF最快周五宣布赴美借殼上市,這是賈躍亭翻身的機會嗎
美國東部時間1月28日,賈躍亭旗下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NASDAQ交易代碼:PSAC)宣布,雙方已就業務合並達成最終協議。在合並完成後,FF將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FFIE”(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cosystem)。
歷時幾年的大戲‘下個月回國’落下帷幕,考慮到賈躍亭在美國個人破產重組完成,他終於可以回國了!
咸魚終於翻身,誰是幕後金主?
幕後金主,珠海國資委+吉利?
據媒體報道稱,法拉第未來(FF)的最新一輪融資中,珠海市國資將參與投資20億元。
在1月28日晚間電話會議上,FF CEO畢福康對交易做出介紹。
電話會提供的演示文稿寫道,FF、吉利(Geely Holding)與中國一座一線城市(預估珠海?)預期將成立合資公司,以支持FF在中國的生產以及建設FF中國總部。預期2025年開始生產,年產能在10萬到25萬輛之間。
吉利將提供中端市場平台,在製造能力上提供幫助。這座一線城市將提供約2000畝(約合330英畝)土地,供合資公司使用。該城市還將在稅收優惠、研發中心建設獎勵上提供幫助。
一車未造的恆大汽車股價,搭上了概念,股價也一飛沖天!
耀眼的全球首富在新能源車行業誕生!
據CNBC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個人凈資產升至1850億美元,超越亞馬遜CEO貝索斯成為全球第一大富豪
誰是本次最大的贏家?
波盪起伏的幾年,讓我們吃瓜群眾對資本市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得不說,賈布斯做企業不行,但做資本,賈布斯絕對牛!讓我等韭菜被割的心服口服!
誰是本次最大的贏家?賈躍亭當之無愧!宜久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是專業的財務咨詢服務公司,主要服務領域為企業管理咨詢、投資咨詢、稅務咨詢、代理記帳、審計驗資、財務外包、企業登記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來,經過十幾年的奮斗拼搏,擁有由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高級會計師、律師等“高、精、尖”人才組成的專業團隊,業務涉及美國、新加坡及國內主要城市,在美國、新加坡、香港、深圳、青島、南京、廈門、太原、濟南、蘇州、廣州等大中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成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