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眾集團Q3扭轉虧損 中國市場貢獻突出
財經網汽車訊德國大眾集團第三季度扭虧為盈。
當地時間10月29日,德國大眾集團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7月至9月期間,德國大眾稅後利潤為27.5億歐元,同比去年減少31%。汽車部門的調整後營業銷售回報率由第二季度的-5.8%反彈為5.4%,去年同期為7.4%。
大眾表示,第三季度扭虧為盈很大程度得益於龐大的中國汽車市場。7月至9月期間,盡管大眾集團在全球的銷量比去年同期下滑1.1%,在中國的交付量卻比去年同期增加3%。在剛剛過去的9月,大眾集團首次實現單月銷量同比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大眾集團在全球共售出650萬輛汽車,同比下降18.7%;經營收入1554.9億歐元,同比減少16.7%;稅後利潤17.3億歐元,同比減少84.5%。
第三季度大眾產銷止跌顯著。根據財報,第三季度內,大眾集團新車產量為244.5萬輛,同比減少4.2%;新車交付261.2萬輛,同比減少1.1%;收入593.55億歐元,同比減少3.4%。
6月,外媒曝出大眾集團內部高管簡報,稱二季度表現受疫情影響嚴重,「大眾經濟困難的時候到來了」,CEO迪斯呼籲「每個人都必須做出他們的貢獻,以保證大眾集團今年最起碼能做到盈利」,首席財務官弗蘭克·維特(FrankWitter)表示,「現在的目標是保證今年業績盈利。」
受全球疫情影響,前三季度業績中,中國市場呈現「獨自飄紅」,對於能否實現全年盈利至關重要。
財經網汽車就第三季度大眾集團在華表現以及在華策略聯繫到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相關人士,對方表示,「第三季度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的同比持續穩步增長,我們堅定了對集團長遠發展的信心,未來大眾汽車將在中國汽車市場實現大規模電動化。」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表示,集團目前的復甦態勢符合預期,如無突發情況,集團今年的表現將領先於市場整體水平。
今年以來,大眾增持了江淮大眾股份,戰略投資國軒高科,向中國市場導入基於純電動產品ID.4的兩款車型。大眾集團旗下奧迪品牌和一汽集團將成立合資企業,自2024年開始本土化生產PPE平台的電動車型,以加速推進電氣化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疫情籠罩市場,奧迪品牌前三季度在華銷量仍創下歷史新高,1月至9月在華銷量為51.29萬輛,同比增長4.4%。2019年,奧迪品牌在華銷量為69萬輛,同比增長4.1%。
大眾集團旗下另一豪華車品牌保時捷率先走出疫情困境,前三季度在華共交付6.28萬輛汽車,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大眾集團財報公布:中國品牌離大眾還很遠,但並非遙不可及!
盡管自主品牌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距離豐田、大眾等世界一流強企仍有不小的差距。這點從中國品牌以及大眾汽車2019年發布的財報上就能發現端倪。
大環境雖然不行,影響全球各大汽車品牌,但是對於大眾來說,2019年依然是成功的一年,銷量上大眾再次力壓豐田,成為全球第一銷量車企,當之無愧的霸主,從營收、利潤來說,雖然和豐田仍有些差距,但是結合大眾集團自身的情況,營收、凈利潤也是出現雙雙增長。
而另一家自主龍頭,長城汽車2019年的全年營收不過964.55億元,凈利潤也僅為45.26億元。至於長安汽車則在2019年陷入虧損泥潭,利潤為虧損狀態。顯然,從財報利潤上看,就不難發現,一線自主同大眾的差距仍有巨大鴻溝,利潤相差十倍不止。
雖然自主品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不容忽視的事實上,所謂的自主品牌超過了合資車還更多的停留在口號上,真到了實打實的業績上,自主同大眾差距仍然明顯。
中國市場雖然銷量有所下滑,但依然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更有下沉市場的深度挖掘,大眾依然可以憑借中國市場繼續縱橫全球,但是大眾必須拿出誠意,帕薩特事件已經敲響了大眾的警鍾,而隨著自主品牌日積跬步的進步,未來接近大眾、超過大眾也並非不可能!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轉載需註明出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CEO卸任 一周虧損20億歐元!大眾接下來要放大招了!
前陣子大眾集團CEO迪斯正式確認將於7月1日卸任大眾品牌CEO的位置,大眾品牌新CEO將由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擔任,此前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於2018年8月擔任大眾品牌COO的位置,並負責采購業務。
電氣化時代的格局是一片新的戰場,不管是先入局者的嘗鮮,還是後入局者的穩扎穩打,拿下這塊剛被開墾的肥地則是大家新的挑戰。於大眾而言,搭建起龐大的電氣化網路支架不僅耗材耗力,也存在著眾多變數,但當下大眾汽車唯一能做的就是迎頭奮進,這也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大眾汽車面臨停產風險,如此大的汽車品牌為何會面臨停產
大眾汽車進入中國市場特別早,最早的桑塔納稱得上是國民轎車。最早的桑塔納動力強勁,而且皮實耐用,後續養護費用也不高,所以受到了中國廣大汽車消費者的認可。但是有媒體爆出現在的大眾集團卻面臨著停產的風險,那麼具體原因是什麼呢?
而且從我們當地的大眾4s得知情況,現在的邁騰和帕薩特已經不允許預定新車,僅僅是在售賣店裡邊兒的庫存車。可見大眾汽車集團也是面臨著一定的困境的。
但是隨著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新冠肺炎一定會得到抑制,西方各國的汽車晶元產業也會逐漸的得到恢復。相信隨著汽車晶元產業的恢復,預計在2020年第一季度,汽車晶元短缺的情況將會得到解決,消費者們也可以購買到自己心儀的汽車。
❺ 一周巨虧20億歐元!大眾CEO:現在只能靠中國了!
新冠肺炎這只黑天鵝的威力,現在是越來越厲害了。截止到目前為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突破70萬例,美國的病例數已經接近我國病例總數的一倍,而疫情重災區的歐洲,也陷入了全面封鎖狀態。
所以,如果純電車是一個所有人都在窺視的戰場的話,那麼這個戰場上,現在多了一個泰坦級的玩家。這個堪比《復聯4》中滅霸的角色會對國內純電車市場的未來產生什麼影響,整個純電車業界都值得高度重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大眾汽車銷量那麼高,為什麼上半年還是虧損了114億
大眾汽車銷量高,跟虧損並不矛盾。我來跟你分析一下原因:
4、因為疫情,這次疫情降低了消費者的收入,汽車市場受到影響。
這對於整個汽車市場影響都是一樣的,老百姓沒錢了,很多企業主資金流斷了,哪裡還有錢去買車?疫情導致大眾虧114億,我覺得很正常,而且這個虧損水平對大眾來說,不算什麼。
好了,我是W大錘,一個有汽車夢的男人,如果覺得有用歡迎點贊、轉發或留言關注哈!
❼ 大眾集團CEO:受疫情影響,每日虧損將達22.6億人民幣
近日,大眾集團CEO迪斯(HerbertDiess)向外界傳遞了兩個重要信息,其中好消息為大眾在中國的工廠已經復工,銷售水平也恢復到疫情前50%的水平;壞消息是除中國市場外,大眾集團在全球其他國家的生產、銷售工作均已陷入停滯,大規模停產每周都會給這家企業帶來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8.06億元)的損失,平均每天「燒」掉2.8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6億元)。
對此,迪斯表示:「大眾可以忍受歐洲和美洲工廠關閉數周乃至數月,但不可能是無限期。大眾財務狀況良好,但如果這場危機持續時間長達數周或數月,大眾也不得不採取『結構性措施』,進行裁員。」
相對於迪斯,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弗蘭克·維特(FrankWitter)對公司財務情況要更有信心。在一次采訪中,他對媒體表示稱:「大眾正在為縮短工時的員工提供現金支持,在汽車業務方面,我們擁有強勁的現金流,無需德國政府財政援助。」維特還透露,若疫情控制不理想,停產日期超過預期,大眾就將啟動一筆高達2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80.28億元)的銀行信貸額度,以保持現金流穩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上海大眾為什麼會虧損
外資企業當然必須要虧損,這樣就不需要交所得稅給中國。這就是外資企業的國際利潤轉移。
❾ 歐美車企的艱難時刻:大眾日虧22億被迫裁員,歐洲110萬人受影響
▲Cruise自動駕駛汽車
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表示,目前Cruise已暫停運營,預計三周以後復工。Cruise首席人力資源官ArdenHoffman說,在停工期間,Cruise將為員工發放工作日的全額工資。
此外,福特汽車自動駕駛子公司ArgoAI也表示,目前已經暫停了自動駕駛車輛測試,但公司沒有因為疫情受到任何重大影響。
不過,由於自動駕駛公司大多都是「砸錢」的項目,即使是可以載客運營,也不能向乘客收費。或許這就是自動駕駛公司暫時沒有受到影響的原因吧。
結語: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逐漸加深
疫情之下,全球各大車企積極幫助「抗疫」,但長時間的停工停產也讓實力雄厚的車企有些吃不消。3月初,我國自主車企也出現了較大規模的降薪潮,而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進行,降薪裁員這樣迫不得已的行動也將逐漸消退。
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經超過70萬,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逐漸深入。這需要每一個個體、每一個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共同努力,早日戰勝疫情,迎來今年真正的春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❿ 大眾深陷「排放門」泥潭,為何損失已達2300億
因為大眾此次的排放門泥潭,引起了許多的民事訴訟,所以其損失進一步擴大,自然會達到如此高的數額。本身其銷量必然會下滑,品牌的知名度及價值也會貶值而對於車主的賠償以及相關合作廠商的賠償,又是一大筆錢。在舊金山的法院,對此次事件作出了判決,賠償,我達到200億美元,這也使得此次事件成為汽車產業中代價最高昂的丑聞。
大眾仍需與監管部門協商決定是否回購8.5萬輛排放量更大的汽車,包括3.0L排量的保時捷、奧迪和大眾汽車。據估計,大眾汽車今年的稅前虧損將達13億歐元,去年大眾汽車的盈利達140.7億歐元,大眾汽車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下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