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匯率是盯住美元,那和其它地區的貨幣匯率是怎麼變的
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 中間價的確定和日浮動區間。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3%的幅度內浮動率穩定。 所以說目前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實施)
B. 請教:以前中國的貨幣政策為什麼一定要盯住美元不盯住美元不行嗎謝謝…
1、應該是匯率政策吧;
2、原因很簡單:追求穩定,防止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匯率大幅波動的危害很大,尤其是當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還比較脆弱的時候,一方面匯率過分波動,該國貨幣極有可能成為對沖基金或者其他游資狙擊的對象,利用波動進行套利交易,最終受到傷害的往往是本國人民。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本身的金融體系很不完善,而且本身的外匯儲備又少,一旦匯率市場化推行過快,本國貨幣的匯率就會發生大幅波動,這樣很容易被國際對沖基金炒作,本國可憐的外匯儲備根本不足以維持匯率穩定,結果貨幣崩潰,金融危機一觸即發。另一方面,匯率過分波動對本國的進出口業務有很大的影響,本國貨幣的過分升值或者貶值會給進出口商造成巨大的交易成本。
3、以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元也是國際通用貨幣,這兩者決定了美元的匯率是非常穩定,人民幣需要穩定,那選擇美元無疑是最佳選擇。
4、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不再盯住單一美元是因為近年來歐盟成了可以同美國相匹敵的經濟體,而且歐元的流通范圍是大大增加,它也滿足了人民幣保持匯率穩定的條件,所以這一攬子貨幣裡面除了美元,還有歐元、日元等。更富彈性的原因是因為我國的金融體系也有一定發展,金融自由化也在陸續開展,匯率稍微放開一點也是相適應的。
5、盡管2005年7月21日後我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是實質上還是盯住制度,只是幅度范圍有所擴大,盯住的目標不在僅僅是美元,而是一攬子貨幣。總之人民幣的匯率政策是與我們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體系的發展相匹配的,也是與時俱進的。
6、要明白的是,盯住制度並不是說採用行政手段,國家規定多少就是多少,是要靠市場手段去調節的。比如人民幣升值過多,說明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需求比較多,那央行就可以通過購買美元或者歐元的方式增加人民幣的供給,同時增加美元或者歐元的需求,這樣人民幣的匯率就會下降了。所以說維持貨幣的穩定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即足夠的外匯儲備,否則的話,即使一國央行宣傳要盯住某一貨幣也不會有人相信。亞洲金融危機時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外匯儲備有限,根本無法阻止對沖基金的炒作。那時候香港同樣受到狙擊,但是卻損失極小,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祖國有強大的外匯儲備,對沖基金玩不起,自然就放棄香港了。
PS:你可以去中國人民銀行的官網去看看人民幣的匯率改革歷程。
C. 為什麼很過國家放棄盯住美元匯率
每個國家的經濟情況都可能不同,而每個國家的央行都是根據自己國家的經濟運行情況來決定使用何種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當一個國家使用盯住匯率制的話,那這個國家便失去了通過調節貨幣政策來影響經濟運行的手段。
當盯住美元的國家的經濟運行周期和美國相近的話,那盯住美元不會有太大問題,而一旦該國的經濟運行周期和情況和美國發生很大偏離,就很難繼續盯住美元匯率,而必須要使用貨幣政策來調節和控制本國經濟了。
D. 為什麼泰國實行盯住匯率制度,最後卻引發了金融危機。而香港也是盯住美元,經濟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採取的方式也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E. 中國什麼時候取消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的
2005年,中國宣布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行一籃子貨幣政策
F. 盯住美元匯率制度是什麼假如美元匯率下跌,咱們盯住美元,是升還是降
由於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因此由中國人民銀行目前根據國內外金融形勢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參照美元指數走勢來確定,05年起人民幣在國際金融環境中造成升值趨勢,如今基本上梆定美元,匯率在1:6.61-1:6.68波動。
末來人民幣因促進出口需要貶值,但是又防外資出逃,因此我想很難達到貶值的目的。
G. 人民幣為什麼要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為什麼不單一盯住美元呢
管理浮動匯率制:政府採取有限的干預措施,引導市場匯率向有利於本國利益的方向浮動。
首先,我國的經濟金融市場還不完善,宏觀經濟預期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金融市場還不是完善、有效的市場,還不具備健全的金融法規、高水平的監管隊伍、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良好的投資理念等條件。同時,在我國進一步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對宏觀經濟波動的預期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實際對外開放的程度也比較低,不能過高地依靠匯率對經濟增長的調節作用。因此也就不適宜採用完全浮動的匯率制度。其次,我國的經濟自由化程度還比較低:我國在貿易領域、投資領域還存在著較多的管制,人民幣利率還是非市場化利率。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價格就不能真實反映市場供求,因此貨幣當局需要對這種狀況進行及時糾正,即所謂的有管理就十分必要。再次,目前人民幣還未實現資本項目下可兌換,因此也就不宜採取完全浮動的匯率制度。但是,面對日益頻繁的國際資本流動,特別是我國融人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從長期來看,放鬆對資本流動和外匯管制是必經的過程,而且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大部分都採用了靈活的匯率制度,因此我國採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是科學的正確的選擇。
「盯住某一貨幣」型不存在匯價波動的幅度問題,即使有波動,其幅度也極小,一般不超過上下限1.0%。目前相對於一種貨幣有限度的浮動的國家有四個。 針住一組貨幣浮動:稱聯合浮動或整體浮動,是指一些經濟關系密切的國家組成集團,在成員國中的貨幣之間實行固定匯率並規定波動幅度,對其他國家貨幣則實行聯合浮動,即浮動幅度保持大致一致。
依賴於單一貨幣對中國現階段的和長期發展來看都是不合理的,單一盯住一種貨幣會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局限(雖然從短期來看可以避免高頻率浮動造成的資金不穩),中國經濟現階段和長期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獨立,多國合作。
H. 人民幣盯住美元,本身是否就說明是「操縱」
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盯住美元,是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對於保持國內甚至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說人民幣在一定特殊時間採取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就可以說是「操作」匯率的話,那麼美國濫發美元,使美元不斷貶值,為了本國利益而無視其做法對別國的損害,無視應負擔的國際責任的做法算不算操縱美元匯率呢?美國首先採取不負責任的做法,引發金融危機,我們出於維護國家正當利益而採取必要措施的做法美國人又有什麼資格再指手畫腳,橫加指責呢
I. 盯住美元匯率政策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盯住是一種固定匯率的另一種形式,只不過較為緩和,我的理解是你問的是我國目前的盯住貨幣籃子,那就是與幾種貨幣的加權組合掛鉤。相對而言當貿易夥伴比較分散時適合採用這種方式。比如如果中國對美貿易佔80%,那當然應該用盯住美元,但如果對美40%,對日本%30,對歐元區20%,那就應該用一攬子貨幣。
J. 請問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的利弊是什麼謝謝
人民幣釘住美元匯率制度盡管可以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降低了經濟、社會成本以及匯率風險,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諸如貨幣政策有效性受到"侵蝕",匯率制度內在不穩定性更趨明顯,以及易於誘發潛在的金融危機和成就國際社會的口實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