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時候的一千美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二戰一美元大概相當於2020年35美元的購買力,所以一千美元相當於2020年35000美元。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並且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為克服國際金融市場混亂的狀況。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一再磋商,最終於1971年12月達成「史密森學會協議」。其主要內容有:美元對黃金貶值7.89%,黃金官價從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
(1)二戰前捷克和美元的匯率擴展閱讀:
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貶值10%,含金量減為0.73662克,黃金官價每盎司提高到42.22美元。對特別提款權比價貶至1.20635美元等於1 「特別提款權」。
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美元匯價走向浮動。至此美元不再有法定含金量。
Ⅱ 抗日戰爭時期日元與美元的比值
1931年英國取消金本位,日本在12月17日取消
1932年6月,1美元=3.33日元
1932年底,1美元=5日元
1934年,1美元=3.45日元(100円=29美元)
1941年,1美元=4.2日元(昭和16年)
戰後1945年9月,1美元=15日元。
1947年3月,1美元=50日元。
1948年7月,1美元=270日元
1949年,1美元=360日元,開始固定匯率制度。
http://ke..com/link?url=P2djPUKd5mN9XpGt8HMiC-_Wa#4
Ⅲ 最初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是怎麼出來的
二戰後期,有40多個國家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公園開了一個金融會議。會議的一項核心決議就是確定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解決的就是匯率問題。
該體系確定了固定匯率制度: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國庫每存在1盎司黃金,才可發行35美元貨幣),而其他成員國的匯率與美元掛鉤。
其他貨幣與美元的比率,在最初是由各國財長根據本國的經濟特點和發展水平而約定的。
19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隨著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疲軟而解體,固定匯率制度崩潰,西方發達國家轉而選擇了浮動匯率機制:匯率會根據雙方經濟狀況動態變化。當一國經濟較強時,匯率走高;而經濟遇到麻煩或停滯,則會主動貶值。
Ⅳ 二戰時美金和中國貨幣對換匯率
只知道1935年中國法幣發行初期是與英鎊掛鉤的,1元法幣可以兌換1.25先令(當時的1英鎊=20個先令,1個先令等於12個便士)法幣可以無限制的在銀行兌換英鎊現鈔。
1936年法幣又改掛美元,執行100元法幣兌換30美元的固定匯率。後來抗戰全面爆發,大量出現了日偽人員用淪陷區搜刮來的法幣拿到國統區的銀行兌換美元的現象,所以法幣從1938年3元起法幣就不能在隨意兌換美元了。
Ⅳ 美元為什麼以前叫美金,二戰時一盎司黃金等於多少美元
35美元1盎司
二戰後實行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
美元地位堪比黃金。
隨著特里芬難題的出現,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浮動匯率時代開始。
Ⅵ 二戰時美元和日元,中國錢幣兌換比例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無法估計怎麼兌換是最劃算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參考當前的匯率(2015-09-15):1日元=0.0530人民幣元,1人民幣元=18.8516日元;1日元=0.0083美元。途徑:網路輸入"兌換人民幣匯率",即可直接看到最新兌換比例;
Ⅶ 二戰之後主要貨幣兌美元的變化情況。主要貨幣:日元,英鎊,馬克
1949年-1973年2月份,日元和美元是固定匯率的,1美元兌換360日元
1971年-1978年
1971年8月5日,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1盎司黃金=35美元),並加征10%進口稅率,史稱「尼克松沖擊」。隨著美元的大幅貶值,日元兌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出現波動,由360升值到306。
1973年2月,日元正式從固定匯率制轉向浮動匯率制。隨後,日元兌美元持續升值,截至1978年末,匯率升至194.3比1,七年累計升值高達85.28%。
1985年廣場協議後
1985年9月,日元兌美元在250比1上下波動,在「廣場協議」生效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快速升值到200比1附近,升幅20%;1986年底,進一步升值至152比1,1987年最高達到120比1
2、德國馬克兌美元
1949年到1960年,由於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大家的兌換比比較穩定,基本在1德國馬克兌換0.238左右,後來微調到0.26
71年起,放棄布雷頓森林體系,但馬克和美元是固定匯率,變化不大
73-79年時德國馬克升值的時候,從73年的0.4132到了0.5464
85後開始貶值,貶到了0.3448
Ⅷ 二戰的時候,美元和現在美金的比率的大概是多少
二戰後一盎司黃金兌換35美金,現在是680美金
Ⅸ 一捷克等於多少美元
按當前匯率兌換結果 捷克克朗 當前匯率 美元 1 5.7402 5.7402
Ⅹ 二戰時金價匯率
1944年,一盎司黃金的官方比價是35美元!
1噸黃金等於35273盎司
1噸黃金也就等於123.45萬美元
二戰後美國實行金本位
體系規定了用美元來確定國際金價,即一盎司黃金官方價格為35美元,一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黃金(這就是為什麼美元又叫美金),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按官價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為使黃金官價不受自由市場金價沖擊,各國政府需協同美國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維持這一黃金官價。 其他國家貨幣通過黃金與美元掛鉤,即其他國家政府規定各自貨幣的含金量,通過含金量的比例確定同美元的匯率。
這些規定對美國的影響是:確立了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體系內的國家間貿易需要用美元結算,沒有美元怎麼辦?用黃金和美國換或是通過貿易手段從美國獲得美元,體系外的國家想和體系內的國家做生意怎麼辦?還得用美元,因為人家體系內的國家只認美元,沒有怎麼辦,還得是用黃金換或是通過貿易獲得,體系內的國家有多少呢?幾乎全部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每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中必須是美元佔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這個體系的建立等於是把世界經濟命脈牢牢的握在了美國手中,其它國家要想保證自己的利益必須要保障美國的經濟穩定,因為一旦美國經濟崩潰了,自己手中的美元就要貶值,這也就是美國的目的,美國為了推行這個體系也是下了不少力氣的,因為首先要保證別的國家手裡有美元,因為要用錢來生錢嘛,於是有了歐洲經濟援助計劃(馬歇爾計劃),通過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給歐洲合計130億美元,好像不太多?好吧,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按2006年的美元市值,大約是在後面加一個0,還不太多?按目前的水平,再乘以2就差不多了,2600億,注意,是無償的!!!這就像是種子,只有種下種子,美國才會有回報,歐洲是世界的主要資本主義市場,而且還連帶著大片的殖民地、源料產地市場,不把歐洲救活,美國怎麼掙錢?
固定匯率的問題很好解釋:比如德國馬克想兌換成日元,那就要先算一下一馬克合多少美元,再算一下一美元合多少日元,然後算出一馬克合多少日元。
你問消極還是積極是指固定匯率吧?積極意義是:有助於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對戰後的經濟復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結束了戰前貨幣金融領域里的混亂局面,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統一的標准和基礎,維持了戰後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匯率的相對穩定,避免了國際資本流動中引發的匯率風險,有利於國際資本的輸入與輸出,為國際間融資創造了良好環境,有助於金融業和國際金融市場發展,也為跨國公司的生產國際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消極意義是:由美元這種單一貨幣承擔了維持金匯兌平價的責任。當人們對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對短缺時,這種金匯兌平價可以維持;當人們對美元產生信任危機,美元擁有太多,要求兌換黃金時,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平價就難以維持。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各國不能利用匯率杠桿來調節國際收支,只能採取有損於國內經濟目標實現的經濟政策或採取管制措施,以犧牲內部平衡來換取外部平衡。當美國國際收支逆差、美元匯率下跌時,根據固定匯率原則,其他國家應干預外匯市場,這一行為導致和加劇了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若這些國家不加干預,就會遭受美元儲備資產貶值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