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指甲剪的杠桿原理示意圖咋畫必採納哦!
B. 指甲刀的杠桿圖示
《五年中考 三年模擬》那本練習冊上好象有這個圖
C. 指甲剪的杠桿示意圖怎麼畫
如圖:
D. 指甲剪上的杠桿原理,物理老師快來啊。
其中以E為支點的杠桿有兩個,分別是DCE和GFE,指甲對刀口上下兩邊的阻力為兩個杠桿的阻力,B點和F點對兩個杠桿的力為動力,而CBA中人的用力為動力,作用在A點,軸對C向下的力為阻力,支點為B。一共三個杠桿。 謝謝採納!
E. 求分析指甲剪杠桿原理圖。。看不懂
B為支點,AB為動力臂,BC為阻力臂。
剪指甲的時候,A點被壓下,A繞B做圓弧運動,帶動C點向上抬。由於AB遠大於BC,顯然這是一個省力費距離的杠桿
F. 如圖為剪指甲的示意圖,它有幾個杠桿
您好!
這是一道初中物理題~
如圖所示是一個指甲剪示意圖,你認為它由幾個杠桿組成,其中有幾個省力杠桿,有幾個費力杠桿?聯系你實際用指甲剪剪指甲時對它的應用及觀察,說說指甲剪還應用了哪些物理知識?
解:(1)有三個杠桿、一個省力杠桿,兩個費力杠桿、
(2)物理知識:鉗前端較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強、磨指甲一面做的較粗糙,是為了增大摩擦。
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G. 指甲剪的杠桿原理示意圖咋畫
H. 指甲剪的杠桿原理是什麼(最好配圖)
如圖所示,剪指甲時,A點受力向下,繞O點移動,使B點向下移動,刀口在B點向下和G點向上的力的作用下合攏而工作.因此從工作過程可知,剪刀上方的操作柄是一個杠桿.O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如圖所示.由圖可知:l1>l2,則F1<F2,所以操作柄是省力杠桿.而剪刀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也是杠桿,O´是支點,上半部分:動力F1´是操作桿對它向下的壓力,阻力F2´是指甲對C點向上的作用力,由圖可知:l1´<l2´,則F1´>F2´,是費力杠桿.下半部分:O´是支點,G對它向上的作用力為動力,指甲對刀口向下的作用力為阻力,同理分析可知應為費力杠桿。
答、指甲剪有三組杠桿組成.操作柄是省力杠桿,剪刀上、下兩片都是費力杠桿.
I. 指甲鉗的三個杠桿示意圖(五要素及清楚的圖)
第一個左端為支點
後兩個右端為支點
第一個右端為動力
後兩個左端為阻力
第一個折彎處為阻力
第二個被第一個折彎處壓的為動力
第三個靠中間的部分為動力
J. 指甲剪的杠桿原理圖,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五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1、支點:杠桿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2、動力:驅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10)剪指甲杠桿原理圖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指甲剪是由三塊金屬板組成的,為了說明方便,我們把有刀片的下面那個叫1號片,上面那個叫2號片,可以自由轉動的那個叫3號片。
指甲剪有兩個杠桿,拇指按下3號片的是一個省力杠桿,以小軸為支點,以拇指按下的地方為力點,以3號片和2號片的接觸點為重力點。
這樣,整個3號片的長度就是力臂,而從小軸到2、3號片的接觸點的距離就是重力臂,因為力臂遠遠大於重力臂,所以是個省力杠桿。
另一個杠桿是2號片,以1、2號片固定在一起的指甲剪尾端為支點,以2、3號片的接觸點為力點,以剪指甲的刀片為重力點。這樣,整個2號片的長度就是重力臂,2、3號片的接觸點到尾端的距離為力臂,因為重力臂比力臂略長,所以是個費力杠桿。
綜合來看,3號片的力臂比重力臂長好幾倍,而2號片的力臂只比重力臂略短一點,所以總體來看,指甲剪能省很多力。為了便於理解,你可以找個指甲剪,把3號片卸下來,用手指直接捏著1、2號片去剪指甲,你會發現就很難剪下來了,這是因為取消了3號片的省力杠桿,而只利用2號片的費力杠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