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美元和歐元匯率直接標價法

美元和歐元匯率直接標價法

發布時間:2021-04-29 06:11:48

A. 外匯是歐元美元和美元歐元有啥區別

歐元兌美元的匯率是歐元匯率,美元兌歐元的匯率是美元匯率。
一、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二、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匯率漲跌的含義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和說明其匯率高低漲跌時,必須明確採用哪種標價方法,以免混淆。
美元標價法
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並執行,(在2013年)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

B. 人民幣與歐元的匯率是通過美元么

萬致外匯助手提醒您:人民幣與歐元的匯率不通過美元,屬於直接標價法

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基準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我國目前也採用直接標價法。 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越高,單位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越多,表示外幣升值而本幣貶值;反之則反是。間接標價法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外幣,在間接標價法下,匯率越高,表示單位本幣所能兌換的外國貨幣越多,本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反之則反是。目前英國使用的是間接標價法,美國除對英鎊使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它貨幣均使用間接標價法。

按不同的分類標准,匯率可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準匯率與套算匯率是按照制定匯率的不同方法劃分的。基準匯率是本幣與對外經濟交往中最常用的基本外幣之間的匯率,目前,各國一般都以美元為基本外幣來確定基準匯率。我國基準匯率包括四種: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人民幣與日元之間的匯率、人民幣與歐元之間的匯率以及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匯率。套算匯率是根據本國基準匯率與國際金融市場上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套算出的本幣與其他非基本貨幣之間的匯率。

不同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不同。金幣本位制下,兩種金屬鑄幣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是決定兩種貨幣匯率的基礎。外匯市場上貨幣供求變化也影響匯率水平,但波動的幅度受到黃金輸出入點的限制,市場實際匯率圍繞鑄幣平價在黃金輸出入點之間上下波動。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下,貨幣匯率由兩種紙幣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法定平價決定,匯率波動幅度不再受黃金輸出入點的限制,各國政府運用外匯平準基金穩定匯率。

信用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比較復雜。按照馬克思的貨幣理論,信用貨幣制度下紙幣是價值的一種代表,兩國紙幣之間的匯率應由兩國紙幣各自所代表的價值量之比決定。西方其他經濟學家分別從購買力平價、心理因素以及利率平價等多種角度來說明匯率的決定。

1994 年 1 月 1 日以前,人民幣匯率是由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來制定、調整和公布

1994 年 1 月 1 日之後,我國實行新的外匯管理體制,人民幣匯率的基本決定因素是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同時受中央銀行的管理與調控。

C. 外匯交易中,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間接標價法:

(歐元/美元,英鎊/美元,澳元/美元,紐元/美元)

盈虧=(賣價—買價)* 手數 * 合約單位

例:歐元/美元。每手合約是100 000EUR。在同一天內先賣出2手歐元後再平倉買入2手歐元,即當天先賣後買平倉。

賣出價:1.4350 買入價:1.4300

盈虧計算方法:(1.4350—1.4300)* 2 * 100 000 盈虧=(0.0050)* 2 * 100 000 盈利=1000 USD

直接標價法:(美元/日元,美元/瑞郎,美元/加元) 盈虧=(賣價—買價)/平倉價 * 手數 * 合約單位

例:美元/日元。每手合約是100 000USD。

在同一天先賣出10手美元/日元,後再平倉買入了10手美元/日元,即當天先賣後買平倉。

賣出價:116.00 買入價:114.50(註:交易時買,賣指的的前貨幣)

盈虧計算方法:(116.00—114.50)/114.5 * 10 * 100 000 盈虧=0.0131004 * 10 * 100 000 盈利=13100.4 USD

D. 外匯交易中,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計算公式是什麼舉個例子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為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貨幣對USD/JPY、USD/CHF、USD/CAD等,也就是以美元貨幣的價格兌換非美元貨幣價格比所產生的報價。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美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貨幣對EUR/USD、GBP/USD、AUD/USD、NZD/USD等,也就是以種非美元的貨幣的價格兌換美元貨幣進行價格比所產生的報價。

(4)美元和歐元匯率直接標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減少,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增加,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

2、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增加,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降,外匯匯率下跌是一定單位的外匯兌換到的本幣減少,外幣幣值下降或本幣幣值上升。

3、要學會如何科學的對自己的資金進行管理,比如在初期開設倉位的時候,中間加倉的過程中,以及設置和移動止損位的時候,如何分配資金。

4、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交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直接標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間接標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公式

E. 用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寫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人民幣兌日元匯率。

直接標價法: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基準貨幣為外幣,基準貨幣單位可以是100,或1等)
美元/人民幣=100/14.66=6.8213
日元/人民幣=100/1321=0.0757
間接標價法:單位本幣摺合成外幣數
人民幣/美元=0.1466
人民幣/美元=13.21
也可直接表示為:100人民幣/美元=14.66
100人民幣/日元=1321

F. 如果兩種貨幣都是外幣那怎麼知道是間接標價法還是直接標價法比如在中國做歐元和美元。

間接標價法和直接標價法必然有一種是本幣,否則無所謂直接、間接,如果是兩個外幣是直接還是間接就看你站在哪個國家的角度了,至於匯率的表示一般是有慣例的

G. 知道美元和歐元兌人民幣匯率 怎麼折算美元兌歐元匯率

美元=0.9047歐元抄1歐元=1.1053美元歐元面世襲之初,歐元兌各種貨幣(尤其美元)均大幅下跌。歐元於1999年面世時,每一歐元兌1.18美元;於2000年10月26日歐元跌至兌0.8228美元的歷史低位。但

隨後歐元開始經歷一段復元期。通貨起始恢復制衡美元。歐元兩次達到歷史新高1.60美元。在經歷金融危機後,歐元進入強烈震盪時期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

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H. 外匯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區別

國際上現有三種標價法:直接標價、間接標價、美元標價。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與前者正好相反。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固定外幣的數量,本幣數量隨匯率變動,而間接標價法是固定本幣數量,外幣數量隨兩幣種匯率而變動。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I. 歐元/美元是不是外匯交易的直接報價法

外匯報價分為直接報價和間接報價。

直接報價: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例如直接報價法下的人民幣匯率6.8908即是1美元=6.8908人民幣。

間接報價:又稱應收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本國貨幣為基準,將其摺合為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的標價方法。例如間接報價法下的歐元匯率1.0754即是1歐元=1.0754美元。

因此,EUR/USD即歐元/美元是外匯的間接報價法。

J. 關於匯率的問題,美元在前的是直接標價法;美元在後的是間接標價法嗎

看來你沒有把概念搞清楚,直接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表示這以固定數量的外國貨幣的價格,你如果認為 USD/JPY是直接標價法 ;EUR/USD是間接標價法那麼誰是外國呢?所以這個你本身沒有說清楚,所謂直接標價法就是基準貨幣為外幣,從價貨幣為本幣,這樣就是直接標價法了,至於你說的美元在前是直接標價法,美元在後是間接標價法的這個概念也要在除了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才是這樣。你說的升貼水的問題基本就是你說的那樣,括弧裡面的是正確的。 至於你問直接報價和間接報價的不同之處,這個基本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因為國際上大多數國家已經習慣使用直接標價法,因為這種方法簡單易用,可以直接反映1單位的外幣對於本幣的匯率,但是這裡面是有例外的,英鎊和歐元是使用間接標價法的,原因是基於英鎊和歐元的幣值都比美元高,因此採用直接標價法就會使得匯率小於1,因此基於匯率通常都大於1的國際慣例,因此歐元和英鎊目前都是採用間接報價法。 當然對於美國自己來說,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在美國本國也需要對其他貨幣報價,因此只能採用間接報價法,由此就產生了美元報價法。 最後一個問題,1USD=HKD7.8200/50=HKD7.8200/7.8250這個是正確的,因為除了日元以外的所有貨幣都需要將報價精確到小數點之後的第四位,通常對於匯率來說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動,因此我們就把前面的省略了,只寫最後那兩位,因此小數點後面第四位變動一個單位我們也成為其變動一個點。

閱讀全文

與美元和歐元匯率直接標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寶優惠券傭金插件 瀏覽:811
郵政分公司金融崗位 瀏覽:592
優灝金融服務費 瀏覽:968
股轉協議股票 瀏覽:409
網上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516
別人股票漲自己的股票不漲 瀏覽:315
以為杠桿培育新動力 瀏覽:221
鐵路總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瀏覽:792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