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知道銀行外匯操控案中交易員是怎樣操控匯率的,匯率又是怎麼才能向著他們想要的方向波動的,請具體一點
外匯價格是操控不了的,由於外匯市場過於龐大,是任何資金都無力操控外匯價格。就算索羅斯的全部資金在1小時之內進入市場也不過激起一朵水花而已。銀行的交易員他們也只能順勢而為,搞跨巴林銀行的魔鬼交易員他以為可以依靠自己掌握的龐大資金來抗過虧損,於是隱瞞虧損事實,逆勢加倉,結果使有230年歷史的巴林銀行倒閉。
2. 朗咸平: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影響
美國參議員查爾斯·舒默近日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人民幣的估值是錯誤的,暗示人民幣應該繼續升值。他呼籲美國的貿易對話中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嚴厲打擊操縱匯率。
國內對人民幣升值和貶值一直都存在著爭論,其實無論升值還是貶值都存在著內外部的因素。很多人認為,以目前國內各行業的產能情況來看人民幣貶值可以增加出口,或者這也可以被看做是人民幣貶值的主動性。關鍵在於,人民幣如果真的大幅度貶值能不能夠拉動出口?
按照大學教科書的理論,如果人民幣兌這個國家的匯率貶值,我們的出口應該增加,如果升值,出口應該下跌。人民幣去年對歐元升值了18%,按照教科書的說法,既然對歐元升值,按照教科書的說法,出口應該下跌,可是我們發現,對歐洲出口竟然增加了8.3%,完全違反了教科書的理論。但是去年一年,我們兌日元升值10%,對日本出口下跌了1.4%,又符合了教科書理論。可是,我們對日本的出口下降,不是因為對日元升值所導致的,而是因為2014年日本經濟非常的困難,根據日本政(府)的說法,他們將要調低2014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可能是負增長,因此它們對於產品的需求也隨之下降,這才應該是他們從中國進口下降的原因。我們兌美國貶值了2.89%,我們對美國的出口增加了6.4%,又符合了教科書的理論。因此貶值之後能不能夠拉動出口恐怕都是未知之數。
我認為,政(府)根本就不該通過貶值來拉動出口,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比如說研發的拉動出口這才是根本之策。
人民幣的貶值是不是受外部壓力更大一些呢(這也可以叫人民幣貶值的被動性)?
人民幣不是想貶值就能貶值的,因為要看美國是否同意.日元、歐元貶值是獲得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同意才可能的。
2013年5月13號《金融時報》報道,七國集團財長在倫敦郊外舉行非正式會議,開會期間,默許了美元的飆升和日元的暴跌。2014年9月19號美國財政部官員在澳大利亞20國集團會議上呼籲歐元區及日本加大力度積極增長,還說歐洲實行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值得鼓勵。
2015年2月4號,華爾街見聞報道,根據路透社拿到的一份G20會議公告的草案,美國願意接受落實日元和歐元,認為恢復這些市場的經濟活力,貨幣貶值無法避免。所以根據這三條新聞的報道應該看得出來,日元歐元之所以能夠大幅貶值基本上是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同所導致的。
如果人民幣想貶值有可能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嗎?
中國只有經常賬能夠影響到匯率,如果出口大於進口,那就是貿易順差,結果就是人民幣必須升值,如果出口小於進口,就貿易逆差,結果就是人民幣就必須貶值,所以經常賬的順差跟逆差能夠決定匯率的方向。
2010年到2015年間,中國經常賬的順差是逐年的擴大,2010年順差1831億美元,2011年1551億美元,2012年2310億美元,2013年2612億美元,2014年3800億美元,因此按照教科書的理論而言,人民幣應該應該持續升值,而不是持續貶值。
因此,第一,從主動性而言的話,人民幣貶值未必能夠增加出口,所以我們有沒有主動大幅貶值的必要,第二,日元、歐元貶值是獲得國際社會的贊同的,尤其是美國。而我們的貿易順差是逐年增加,在這種情形之下,人民幣大幅貶值能不能得到國際社會認同本身,我看是存有疑問的,因此在被動性方面而,我們也無法讓人民幣大幅度的貶值。既然如此,我們的匯率走勢到底如何?其實新華網在2015年2月9號報道已經給出了態度,央行可容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在3%左右,如此人民幣匯率年內底線將在6.4,上線不超過6.1,換句話講從主動性而言、被動性而言,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情況都不成熟,也不具備,所以我們有了自己的考量,做出了自己的決定,讓匯率在一個區間范圍內波動,當然前提是一定要頂住美國的壓力才行,否則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過大,會給我們的人民幣國際化帶來負面影響。
3. 現在華爾街破產了人民幣進入世界市場是值錢還是..有懂得的朋友進來,滿意可以多給分
1.華爾街沒有破產
2.人民幣升值牽扯到宏觀調控,短線高升不現實(當然我並不是說XX操縱RMB匯率)
4. 最新世界匯率排行榜
世界貨幣匯率排行:英鎊、歐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兩種貨幣之間的對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
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
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
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5. 美國老是說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把我們列為匯率操縱國了又能怎樣呢
違規了就要受處罰,有借口制裁。
其實沒有哪個國家的匯率能夠讓市場隨意操控波動,大家都控制匯率。
只是中國按照西方標准,大政府權力大,各方面都在管制中。
就如日本廣場協議,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目的不是讓人民幣升值,升值出口企業全完,不可能答應,是讓中國開放金融,中國只好被迫答應,讓華爾街高盛進去隨意操弄玩弄,如東南亞金融危機。
6. 求關於中國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的最新動態
人民幣匯率連續七天走強 創十個月新高鄧美玲分享 聚友網
開心網
人人網
新浪微博網
豆瓣網
轉發本文
13:472010-04-08共有1條評論訂閱大 中 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鄧美玲 在外界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之下,人民幣幣值的變化值得琢磨。4月7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突破6.8260,至6.8259,人民幣匯率連續七天上漲,創下10個月新高。
4月8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8259,與前一交易日持平。
從去年開始,美國方面頻頻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3月15日,130名美國國會議員上書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人民幣升值。按照原計劃,美國政府將在4月15日決定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一時之間,中美關系因為人民幣升值問題而變得緊張敏感。
4月7日,央行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張斐斐采訪時表示,中美之間的匯率爭端已超越經濟層面而上升到政治層面。「現在是一場微妙的動態的政治博弈過程」,李道葵說。他認為,目前,中國政府決策層內部意見還沒有取得一致,人民幣匯率問題或許要留待中美SED會議之後才會明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美匯率之戰有緩和的意味。4月3日,美國財長蓋特納稱,美國已決定推遲向國會提交原定於4月15日發布的主要貿易對象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情況報告,並稱未來3個月美國將和有關各方舉行一系列非常重要的高端會議。而中國國家胡錦濤已定於參加4月12日至1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這被視為兩國緊張關系緩和的跡象。
一個更值得注意的現象是,4月8日,美國財長蓋特納突然訪華,他將與責經濟事務的副總理王岐山進行會晤。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美國財政部推遲決定,加上雙方採取的一系列其它和解措施,加大了中國轉變匯率政策的可能性。但兩國關系仍存在緊張。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稱,「僅僅因為蓋特納在北京,中國就調整匯率機制的可能性非常小,」。他還表示,人民幣倉促升值,「對美國政界人士將非常有幫助,但對中國政界人士來說,卻可能十分尷尬」 。
目前在中國,業內人士多數認為,政府將在未來允許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加大,由此實現緩慢升值。瑞銀集團(UBS)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中國在今年2季度可能會擴大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區間,讓人民幣恢復升值,以抑制通脹。由央行所設立的每日參考匯率,可能會最大擴大至正負2%的浮動,目前為波動范圍為0.5%。
找的這么些東西
7. 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人民幣為什麼升值
升值是相對的,僅限於部分貨幣的匯率。相對於有些貨幣人民幣卻貶值了。下次問這類問題請說明是何種貨幣與人民幣兌換!!謝謝
8. 美國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有何影響
我一部分復制,一部分是自己的口水!下面是俺的淺薄回答:
世界銀行行長是美國總統任命,國際貿易組織的老大是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由華爾街金融家把持著!美國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就從法律上掃除了中國貿易金融戰的障礙,美國就可以合法地通過貿易保護措施對中國實施金融貿易打擊!由於WTO等組織最大的股東本身就是美國華爾街和倫敦金融街的金融巨頭,這樣案子的仲裁幾乎就是走個過場!
美元與1971年與黃金股鉤,轉爾與石油掛鉤,中國平穩接招很不容易,因為我們散失了定價權,但對中國這種實體經濟國家來講,還是有辦法應對的!但不是防守,而是主動出擊!
首先要在國內抑制資產泡沫,防止通貨膨脹,其次要把出口導向經濟向內需轉變,降低美元依賴,三要外匯實體化,盡可能吃進硬通貨:黃金白銀,四是減持美國債,把它用作海外資產如非洲能源的抵押或收購外國破產優質資產,進行實物貼現,五是外匯儲備多元化,與較大的貿易國家實行直接雙邊結算,繞開美元!
用這五招對美進行主動還擊,必然打擊用債務堆積的泡沫經濟,但結果是國內一定時間內的通貨緊縮和外匯資產縮水,經濟也可能要減緩甚至衰退,但從長遠來看,對中國有利,但也有老美上火發動戰爭的可能!別忘了一點!TW地區的火葯桶老美早就准備好了!
9. 美元匯率走勢在哪裡看比較准
很多軟體都可以看 東方財富 老虎證券APP等等,另外 美元匯率是個概念性詞彙,美元指數是美元兌其他6大貨幣兌的加權指數,通常是看美元指數。
10. 金融危機對美國匯率的影響
《金融危機使美元匯率得以強勁反彈》
由於世界正在遭受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美元匯率得以強勁反彈。
過去四個月中,由於世界各地的投資者紛紛採取措施規避風險,美元兌眾多貨幣的匯率都收復了兩年多來的失地,其今年早些時候的跌幅已被悉數抹去。
自8月初以來,美元兌歐元匯率上漲了23%,兌英鎊匯率上漲了34%,兌一些發展中國家貨幣的升幅甚至更大。
當然,美元匯率尚未完全收復2002年以來的失地。不過,本輪反彈仍然是美元匯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長期處於弱勢的美元已經成了美國人的一個自嘲對象。
風暴中的安全港灣
令許多觀察人士感到意外的是,在全球投資者紛紛逃離高風險資產並解除用借入資金(大多為美元)建立的投機性頭寸之際,美元成為了主要受益者。在金融危機十分嚴重之際,投資者開始看重美元這種儲備貨幣的相對安全性,如果可能,他們會買進美國國債。
金融危機波及范圍的不斷擴大也給美元助了一臂之力。一個清晰的事實迅速呈現在人們面前:美國遠非唯一遭遇經濟困境和銀行業出現問題的國家。
對投資者而言,美元反彈給他們出了一道頗費思量的謎題。一些人認為,鑒於美國經濟面臨的巨大挑戰,美元匯率的回升只是短暫的。但其它人則認為,由於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急速放緩,美元的升勢明年有可能維持相當一段時間。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貨幣研究部門全球負責人任永力(Stephen Jen)最近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預測說,美元本輪的回升進程大約只完成了一半。他說,隨著各國政府經濟救助計劃的全部成本開始清晰顯現,美元的回升難度明年下半年將會加大。
目前而言,對出國旅行的美國人來說美元走強是好事一樁。他們此前對美元的海外購買力越來越低已經習以為常了。
但對一些美國企業來說,美元升值卻不那麼值得歡迎。美元走強意味著,對海外買家來說美國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將會上漲、市場競爭力相應降低。美元升值對美國跨國公司來說也是負面因素,它們的海外收入兌換成的美元將因此而減少,從而壓低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
美元升值也有助於打擊美國近年來最熱門的一個投資趨勢:購買外國股票。在過去6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人將錢投到海外都可以獲得一項額外的好處。隨著美元匯率的下滑,海外投資收益可兌換成的美元也越來越多,折算成美元的投資回報當然也水漲船高。
投資海外股市蒙受虧損
現在與之相反的趨勢正在展現。全球股市紛紛下挫,而美元兌幾乎所有貨幣的匯率都在飆升(兌日圓匯率是個主要例外)。所以對美國投資者來說,不僅外國股市下跌會使他們蒙受損失,而且他們海外投資折算成的美元也在不斷減少,從而進一步加大了他們的投資損失。
在某些方面這一負面影響十分明顯。以追蹤發展中國家股市表現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為例,以所追蹤國家的本幣計算該指數今年下跌了約50%,但如果以美元計算,該指數的跌幅則達到60%左右。
管理著UMB Scout International Fund這只30億美元基金的墨菲特(James Moffett)說,過去5年美元匯率一直對該基金收益起著推動作用,而今年則轉而起到了阻礙作用。
墨菲特還說,投資海外股市的負面匯率影響已接近結束,換言之,美元從現在開始已不大可能繼續走強。
有人認為,隨著提振美國經濟的各項龐大計劃逐步落實到位,美元頭上的陰雲也在日漸聚積。問題倒未必出在美國財政赤字的增加上。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最近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從經濟理論和歷史記錄中都得不出財政刺激計劃和貨幣匯率間有必然聯系。
其實觀察人士關注的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的行動,後者已經擴大了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這實際上是在為各種紓困計劃「印錢」籌資。
一旦美國經濟開始復甦,Fed大量注入的這些資金就有可能引發猖獗的通貨膨脹,從而侵蝕美元的價值,對美元匯率產生負面影響。也有人說,Fed在這種情況出現之前就會通過加息或其它手段減少流動性的注入。而Fed目前正在努力避免通貨緊縮這種與之截然相反的風險。所謂通貨緊縮就是信貸收縮和價格下跌的惡性循環。
投資者還在擔心另外一種情況,即外國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開始減少甚至停止購買美國資產。這會導致美元匯率大幅下挫、美國利率大幅上升。
投資機會
當然,這種可能性依然遙遠。從某些方面說,目前呈現出的是與上述危機截然相反的一種局面。投資者非但沒有對美國國債等美國資產敬而遠之,反而紛紛加以投資,這表明他們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況下仍然將美國資產視為投資避風港。
對投資者而言,美元匯率最近的飆升及未來的不明朗前景給他們提供了眾多投資選擇。有許多基金都在追蹤多種其它貨幣兌美元匯率的動向,比如Rydex Investments旗下的9隻上市交易基金。這類產品實際上是靠押注於匯率走向而獲利,而這種押注總是極具風險的。
長遠來看,美元很有可能走弱,一種可從這一趨勢中獲利的投資策略就是持有以其它貨幣計價的股票或債券。如果美元匯率下跌,那麼投資這些產品所獲得的收益將可兌換成更多美元。
持有以其它貨幣計價的債券更能直接從美元的貶值中獲利,因為投資股票的回報大都來自匯率變動損益以外的其它因素。
參考資料:金融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