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墨西哥現行的匯率制度

墨西哥現行的匯率制度

發布時間:2021-04-29 09:52:14

A. 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主要內容

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民幣匯率的形成、公布和調整。從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的浮動匯率制度。

B. 墨西哥管理外匯的機構是什麼如何查詢國際收支平衡表謝謝(中國是外匯管理局)

你好,
中國是外匯管理局
墨西哥管理外匯的機構是,具體名字是墨西哥金融管理局
這是從美國的期刊雜志上翻譯過來的名字。
墨西哥對國際收支平衡也做過很多匯率制度。例如
墨西哥外匯市場的發展與其匯率制度安排的演變有著密切關系。自1970年1983年,為控制外匯收入不斷惡化的局面,墨西哥政府選擇了「爬行盯住美元」制度,並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1982年債務危機後至1994年金融危機前的12年間,墨西哥政府在快速推進經濟貿易自由化、開放資本項目、吸引外資大量流入的同時,為保持低通脹水平繼續堅持「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1983年1992年,墨西哥實行「管制匯率與市場匯率」並存,但以管制匯率為主的雙重匯率制度;1992年1994年,墨西哥實行「區間管理浮動」制度,但浮動區間極其狹窄。僵化的「盯住」匯率制度造成比索長期被高估,墨西哥經常賬戶發生巨額逆差。1994年美聯儲連續提高利率,同時墨西哥發生政治動盪,國內外形勢變化導致外資大量從墨西哥抽逃,比索貶值壓力巨大,墨西哥央行耗盡外匯儲備進行干預卻依然無效,最後不得不宣布比索貶值,引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1995年墨西哥被迫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制,比索匯率的波動性大大增強,給墨西哥外匯市場及其衍生產品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C. 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有什麼聯系

一、匯率制度的涵義與演變
1946年,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確立了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1973年,伴隨著美元的兩次貶值,該體系瓦解,國際貨幣體系進入了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並行的時代。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浮動匯率制。
紙幣的含金量不再是制定匯率的標准,匯率隨外匯市場的供求情況波動,這就是浮動匯率制,它有這樣幾種方式:(1)單獨浮動,比如美元、日元等。(2)聯合浮動,如歐共體國家維系彼此國家之間的匯率穩定,對經濟聯合以外的國家實行匯率聯合浮動;(3)釘住浮動,起初,由於歷史的原因,一些不發達國家將本國貨幣與某種貨幣掛鉤(釘住固定匯率),然後隨著該匯率的浮動而浮動,如獅子山與英鎊掛鉤,後來,不少發展中國家,出於發展經濟的需要,為了穩定匯率,制定了本國貨幣與西方主要貨幣掛鉤的聯系匯率制,比如釘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這種制度在表面上具有浮動的形式,實質上還是一種缺乏彈性的固定匯率制。)
二、兩種匯率制度的比較
1、浮動匯率制下匯率風險大得多。
匯率波動頻繁,幅度較大,首先為國際貿易帶來不便,既不利於進出口商核算成本,又為他們支付貨款增添了匯率風險。其次,在資本市場上,加速了國際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動,並使其流向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這些弊病恰恰是固定匯率制的優勢所在,固定匯率制因其匯率的穩定,無論是為國際貿易,還是為外資的流動均帶來了明顯的好處。
2、固定匯率制明顯缺乏彈性,難以實現自我調節功能。
(固定匯率制可能是某段時期能夠准確反映該國貨幣的幣值(在一"均衡匯率"的位置上),但由於其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以及一國政府在實施各項貨幣政策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磨擦,都有可能導致這個固定匯率制偏離原來的"均衡點",從而對經濟產生誤導作用,甚至走入惡性循環,引發金融危機。)這在1994年末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下半年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均有明顯的體現,而這一點正是浮動匯率制可以避免的,匯率浮動會造成經濟環境的不穩定,但它又能夠通過市場自動調節,在震盪之後重新找到平衡。當然,這需要一個具有相當承受能力的經濟基礎,因此它為大多數發達國家所採用。
3、固定匯率制要求一國具備大量的外匯儲備。
在固定匯率制下,當一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被拋售時,為了維持其固定匯率,該國必須在外匯市場用大量外匯儲備買進本國貨幣,從而造成外匯儲備嚴重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來維持其固定匯率,匯率將會高於實際幣值,這對出口極為不利,長此下去,加大國際收支逆差,必將進一步降低外匯儲備。一旦進入這個誤區,一國經濟將很容易陷入困境。相比之下,浮動匯率制由於對政府幹預的要求很低,因而在平衡匯率方面對外匯儲備量的要求也不高。
三、從金融危機看匯率制度的選擇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活動的影響
1、危機國經濟政策的運用
首先,經濟政策的相同之處: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目標。 經濟增長被置於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首位,經濟開放的速度快,程度也很高。國內的開放政策與國際資本的趨利性相呼應,90年代初,這兩國逐漸成為國際投資的熱點,經濟高速增長,發展為新興市場國家。
(1)商品市場的開放
墨西哥:1992年,墨西哥加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北美自由貿易區,由於綜合國力的懸殊和市場成熟程度不同,墨西哥對美國貿易逆差逐年加大,1993年和1994年的貿易赤字均在200億美元以上,導致墨西哥政府耗用大量外匯儲備來彌補貿易逆差,僅1994年的最後兩個月,外匯儲備即由170億美元降至60億美元。
泰國:泰國十多年來,一直靠出口帶動經濟高速增長,但出口產品結構單一,主要是電子產品和服裝,1991年至1995年,出口年均增長18.7%,1996年,受世界電子產品需求不足的影響,以及來自韓國和前蘇聯的挑戰,出口增長率降至3%,進口卻大幅增加,1997年一季度貿易赤字增長至195億美元。
(2)資本市場的開放
墨西哥和泰國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開放步伐都很快。墨西哥政府於1993年5月頒布的外資法允許外資進入除了石油、電力、鐵路等戰略部門以外的一切部門,至1994年下半年,墨西哥已有50多家外國設立的銀行、證券交易所和其他金融機構。與之類似,泰國政府1993年3月批准在曼谷設立期權金融中心,允許外國資本在該中心進行交易,1995年,泰國政府宣布將在2000年前完全實現資本自由輸出入。
幾乎完全開放的資本市場以及高利率的吸引,兩國的外債總額扶搖直上,投資結構卻極不合理。墨西哥1994年末外債達854.3億美元,泰國截至1997年6月的外債額突破900億美元,兩者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大大超過國際警戒線,且其中投資於證券業和中短期投機性資本都接近或達到了外債總額的一半。
其次,經濟政策的不同之處:
(1)墨西哥政府抑制通貨膨脹的政策目標。 抑制通貨膨脹一直是墨西哥政府政策運作的重點。為此,它的高利率政策一直沒有改變,但國內儲蓄率僅20%,由於國內資金緊張,經濟發展主要靠外資流入,而外資投向不合理,為以後的危機埋下了隱患。同時,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在貿易逆差嚴重的情況下,堅持1987年以來的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匯率長期處於高估狀態。這兩項政策都嚴重打擊了墨西哥出口的發展和一、二產業的投資。
(2)泰國政府的擴張性貨幣與財政政策。
10年以來的歷屆泰國政府除了追求高經濟增長率外,還企求高就業人數的政債,因此奉行擴張的財政和金融政策,外匯儲備維持偏低水平,控制在300億至350億美元,只能滿足一般性的支付需要,信用擴張、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缺乏管理、房地產和證券業等泡沫經濟蓬勃興起,使得通貨膨脹不可避免,泰銖實際已發生貶值,而自1984年至1997年6月長達13年的時間里,泰國長時間的匯率控制在24至27泰銖兌1美元的狹小空間內,不能不說是一項嚴重的失誤。
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墨西哥和泰國危機前的經濟狀態是:國際貿易大額逆差,外匯儲備不高,外債負擔沉重,外資投入結構不合理,國內利率長期居高不下,匯率一直處於高估狀態,隱患十分嚴重。
2、危機國匯率制度的選擇及其時機
墨西哥和泰國都維持著長期以來的不靈活的固定匯率制度,墨西哥比索和泰銖都實行釘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它們與美元的比價保持固定,隨美元匯率的波動而波動。(基於聯系匯率制是一種固定匯率制度,維護它的基本防線至少有:(1)巨額的外匯儲備。(2)彈性良好的經濟體系、堅強的綜合國力和成熟的市場,有利於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
顯然,長期實行聯系匯率制的墨西哥和泰國缺乏這兩道防線。由於貿易逆差持續劇增,必須動用大量外匯儲備彌補,造成對美元的需求大幅增加。雖然高利率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資,填充了國際收支資本項目中的收入,但又由於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將近一半的外資具有高投機性和流動性,使國際收支平衡極其脆弱,一旦外資停止流入或資金抽逃,平衡關系將破裂,資金缺口無法彌補。
縱觀上述金融危機中矛盾的產生與總爆發,匯率制度與其它宏觀調控手段以及各項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不協調,是危機的主要原因。可見匯率制度的選擇及其時機在一國經濟制度中占重要地位,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這仍是一個難題。
三、幾點啟示
啟示1:正確看待國情。我國現有的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但從中央銀行的實際操作來看,這種"管理"尚屬直接管理,基本採取穩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的政策,並未按外匯市場上外匯的供求關系來決定匯率,因此,這種浮動匯率(尚不屬真正意義上的"浮動"。)
我國現有的外匯儲備已突破1400億美元大關,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已連續幾年順差。在外匯持續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央行被迫在外匯市場投入大量的本幣,購回外匯,這不僅使外匯儲備不斷增加,而且因為投放外匯市場的本幣沒有商品和勞務作基礎,會導致本幣的貨幣供應量大於需求,必然增加通貨膨脹壓力。因此,在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的情況下,若對內物價穩定,對外人民幣可能升值,導致匯率波動;若維持匯率穩定,則要承受通脹的巨大壓力。匯率穩定與抑制通脹之間存在矛盾。
啟示2:協調匯率制度與其他宏觀調控手段的關系,以實現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脹一直被置於我國貨幣政策目標的前列,因此匯率穩定與物價穩定同樣重要,它們之間的矛盾可以採取其他經濟措施來調和。
啟示3: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改善匯率形成機制。要從根本上解決匯率制度與其他經濟政策之間的矛盾,必須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良好的經濟環境,使外匯市場具有自我調控功能,貨幣政策的執行相互獨立,真正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使匯率在調控市場中自求平衡,央行也不必為維持匯率穩定大量吞吐本幣,這將降低它調控貨幣供應量的難度。在匯率正常波動下,國內經濟穩健運行,從而實現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貨膨脹。

D. 現行的國際貨幣制度是什麼

國際貨幣制度是支配各國貨幣關系的規則以及國際間進行各種交易支付所依據的一套安排和慣例。
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世界上首次出現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國際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間是國際金本位制的黃金時代。在這種制度下,黃金充當國際貨幣,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比例決定,黃金可以在各國間自由輸出輸入,在「黃金輸送點」的作用下,匯率相對平穩,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的機制。由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參戰國紛紛禁止黃金輸出和紙幣停止兌換黃金,國際金本位制受到嚴重削弱,之後雖改行金塊本位制或金匯兌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穩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沖擊下國際金本位制終於瓦解,隨後,國際貨幣制度一片混亂,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國際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劇烈的通貨膨脹。戰後,歐洲各國經濟實力大大削弱,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黃金儲備迅速增長,約占當時資本主義各國黃金儲備的3/4。西歐各國為彌補巨額貿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現了「美元荒」。國際收支大量逆差和黃金外匯儲備不足,導致多數國家加強了外匯管制,對美國的對外擴張形成嚴重障礙,美國力圖使西歐各國貨幣恢復自由兌換,並為此尋求有效措施。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由44國參加的「聯合國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這個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是: (1) 以黃金作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的國際貨幣體系,即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2) 實行固定匯率制。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預先安排的資金融通措施,保證向會員國提供輔助性儲備供應。 (4) 會員國不得限制經常性項目的支付,不得採取歧視性的貨幣措施。這個貨幣體系實際上是美元——黃金本位制,也是一個變相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
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種種缺陷也漸漸地暴露出來。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外匯收支逆差大量出現,黃金儲備大量外流,導致美元危機不斷發生。1971年8月15日美國公開放棄金本位,同年12月美國又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發兩次危機,同年3月12日美國政府再次將美元貶值。1974年4月1日起,國際協定上正式排除貨幣與黃金的固定關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瓦解。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幣制度又一次陷於混亂,導致國際金融形勢動盪不安。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舉行會議,達成了著名的「牙買加協定」。同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並於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從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牙買加體系。
牙買加體系的實行,對於維持國際經濟運轉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牙買加體系並非是理想的國際貨幣制度,它目前仍存在著一些缺陷,國際貨幣制度仍有待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國際貨幣制度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②匯率制度的安排;③國際收支的調節方式。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E. 如何理解和評價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

鈔票印發數量一直超過實際經濟發展的。能不通貨膨脹,政府負債嚴重能不使人民幣匯率波動嗎。一直買美國國債你說這美元印發的數量遠超實際多少倍呢。美元一貶值,自然而然人民幣匯率就高上去啦

F. 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內容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基本內容

⒈人民幣匯率的形成、公布和調整。從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的浮動匯率制度。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形成的價格,每日公布人民幣對美元交易的中間價,並參照國際外匯市場的變化.同時公布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

外匯指定銀行和經營外匯業務的其他金融機構,根據中國民銀行公布的匯率和浮動范圍,確定對客戶的外匯買賣價格,辦理外匯買賣業務。

國家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如貨幣政策調節外匯供求,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向外匯市場吞吐外匯是主要的手段之一。

為了使國內外有關方面及時了解人民幣匯價變動情況,新華社每日早晨用中、英、法三種文字報道人民幣匯價消息。

⒉人民幣匯率涉及的幣別。現行人民幣匯率掛牌的貨幣都是自由兌換貨幣。它包括澳大利亞元、奧地利先令、比利時法郎、加拿大元、丹麥克朗、德國馬克、新加坡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英鎊、美元、芬蘭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日元、荷蘭盾、挪威克服香港元、澳門元、馬來西亞林克特、歐元等21種。以前我國曾公布雙邊協定項下使用的貨幣(如巴基斯坦盧比、伊朗里亞爾等)的牌價,由於目前雙邊協定逐步廢除,這一類貨幣的匯價已不再公布。

⒊人民幣匯率的標價方法。人民幣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即以一定單位的外幣(通常為100,個別也有1萬或10萬)為標准,摺合一定數額的人民幣來表示匯率的高低。外幣固定單位的大小依外幣的單位價值大小而定,例如,日元由於單位價值較小,為便於表示,則以10萬為單位表示。該標價法的特點是外幣數額固定不變,而摺合的人民幣數額經常調整。人民幣的數額增大,表示人民幣匯率降低,外幣匯率提高。

⒋人民幣匯率實行對外匯買賣雙價制。銀行買入外匯用買入價,賣出外匯用賣出價,買賣差價5‰炒作為銀行業務收入。銀行採用電匯、信匯、票匯賣出外匯時。使用同一匯率。但買入外匯匯票、旅遊支票等因考慮到銀行墊付資金,則銀行要另收7.5‰的貼息。外貿企業對外報價,當發生人民幣對外幣的折算時,出口要用買入價,進口要用賣出價折算。

⒌人民幣匯率實行現匯和現鈔買賣雙價制。現鈔也分為買入價和賣出價。由於銀行買入現鈔需運送到國外才能作為對外支付的手段,故銀行對買入的現鈔存在著運送、保險費和墊付利息等支出問題,所以買入外幣現鈔價格,要低於買入外匯價格的2%~3%,賣出外幣現鈔價格則與賣出外匯價格相同。

⒍遠期人民幣買賣。我國從1968年開始在對外貿易部分業務中採用人民幣對外計價結算,最初在港、澳地區試行,後來逐步推廣到歐洲、日本、美國和其他地區。為適應我國對外貿易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需要,中國銀行1971年開始增加了遠期人民幣買賣業務。

目前可用奧地利先令、比利時法郎、加拿大元、丹麥克朗、德國

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日元、荷蘭盾、挪威克朗、瑞典克朗、

瑞士法郎、英鎊、美元、港幣等15種貨幣來買賣遠期人民幣。

中國銀行買賣遠期人民幣不用升水、貼水、平價表示,而是按即期匯率加收一定比例的遠期費。遠期費率根據西方國家貨幣行市的變動趨勢由中國銀行隨時調整。遠期人民幣買賣的交割期限有1,2,3,4,5,6個月6種,以貿易合同為准。超過6個月,可以申請展期,但最長不超過1年。交割期越長,遠期費率越高。

中國銀行總行營業部。香港中國銀行和倫敦中國銀行均辦理人民幣的遠期買賣。
希望採納

G. 墨西哥用什麼錢

墨西哥使用的貨幣是:墨西哥比索。
墨西哥比索(Mexican Peso 原符號:Mex.$ 標准符號:MXP ISO 4217現行通用三位字母代碼:MXN)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自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墨西哥經濟日益融入全球化經濟。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Trade Agreement,簡稱NAFTA)之後,與美國、加拿大的一體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國際商品市場和投資對墨西哥經濟日益重要,需要一個穩定的金融環境來保障貿易的擴展、投資的穩定及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但是,墨西哥所面臨的現實難以滿足這一需要。墨西哥比索受1994~1995年金融危機沖擊之後仍然難以穩定。因此,穩定金融環境的話題聚集到了變革比索上。墨西哥工商界和學術界提出了改變目前墨西哥浮動匯率制的提案。
目前墨西哥比索流通紙鈔面額有500、200、100、50、20 Peso,硬幣則有10、20、50分和1、2、5、10、20比索
1比索=100分

H. 誰知道現行各國的匯率制度以及他們的區別

匯率制度是指各國普遍採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匯率制度在匯率的確定,匯率的變動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因此,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

I. 一人民幣等於多少墨西哥幣

按當前外匯匯率兌換結果
1元人民幣=2.5344墨西哥比索
1墨西哥比索= 0.3944 元人民幣
墨西哥比索,是墨西哥流通貨幣,貨幣編號MXN,目前發行有5、10、20、50分及1、2、5、10、20、50、100比索硬幣;20、50、100、200、500、1000比索紙鈔。
墨西哥比索
(Mexican Peso原符號:Mex.$標准符號:MXPISO 4217現行通用三位字母代碼:MXN)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自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墨西哥經濟日益融入全球化經濟。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AmericanFreeTrade Agreement,簡稱NAFTA)之後,與美國、加拿大的一體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國際商品市場和投資對墨西哥經濟日益重要,需要一個穩定的金融環境來保障貿易的擴展、投資的穩定及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但是,墨西哥所面臨的現實難以滿足這一需要。墨西哥比索受1994~1995年金融危機沖擊之後仍然難以穩定。因此,穩定金融環境的話題聚集到了變革比索上。墨西哥工商界和學術界提出了改變目前墨西哥浮動匯率制的提案。
目前墨西哥比索流通紙鈔面額有500、200、100、50、20 Peso,硬幣則有10、20、50分和1、2、5、10、20比索 。1比索=100分 。

閱讀全文

與墨西哥現行的匯率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寶優惠券傭金插件 瀏覽:811
郵政分公司金融崗位 瀏覽:592
優灝金融服務費 瀏覽:968
股轉協議股票 瀏覽:409
網上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516
別人股票漲自己的股票不漲 瀏覽:315
以為杠桿培育新動力 瀏覽:221
鐵路總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瀏覽:792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