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利用杠桿的原理繩子和長木棍 將重物 抬起來
一. 導入
講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問:要幫助阿基米德實現他的設想,我們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條件?
二. 新授
1、杠桿三要素。
生討論回答:支點、長棍、用力點。
師:由此可見,要使木棍成為杠桿必須滿足三個要素:支點、動力點、阻力點。
1. 將重物抬起來
師:根據大家的討論結果,想辦法利用繩子和木棍製作一種簡單機械,將重物輕易的抬起來。
學生實驗製作,記錄。
匯報交流。
交流小結:實驗中能繞一個支點旋轉的棍子就成為杠桿。
認識杠桿的三個點:動力點、支點、阻力點。
在自己的記錄表中標明杠桿的三個點。
2、怎樣使杠桿保持平衡
出示杠桿尺,簡單介紹。
提出探究任務:怎樣使杠桿尺保持平衡?
小組討論,涉及探究的方法過程並簡單記錄。
匯報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⑵ 用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將重400N的貨物抬高20cm,
20cm=0.02m 手下降的高度是0.02*2=0.04m W有用=400N*0.02m=8J W總=250N*0.04m=10J n=W有用/W總*100%=8J/10J*100%=80% 要記得告數我這個答案是否正確,希望對你有用
⑶ 用動力臂是阻力臂3倍的杠桿,將重600N的物體抬高40cm,手向下壓杠桿的力是25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_
用動力臂是阻力臂3倍的杠桿,將重600N的物體抬高40cm,手向下壓杠桿的力是250N,手下降的高度是【120cm---因F1*L1=F2*L2,且L1=3L2所以H1=3H2=3*40cm=120cm】,人做的功是【300J---人做的是總功:W總=FS=250N*1.2m=300J】,機械效率是【80%---有用功:W有=Gh=600N*0.4m=240J,故:η=W有/W總=240J/300J=80%】。
⑷ 常見省力杠桿與費力杠桿有哪些
力杠桿:剪鐵皮的剪刀,扳手,開瓶蓋的起子 費力杠桿:鑷子;理發用的尖刀,釣魚桿; 將動力臂與阻力臂長度比較,動力臂長的,則是省力
⑸ 運用杠桿原理時兩端下落和抬高的距離關系如何(如:天平的兩端距離現對關系就是相等的)
可以看成相似三角形來解決
⑹ 用動力臂是阻力臂三倍的杠桿。將重六百牛的物體抬高四十厘米,手向下壓杠桿的力是250牛,手下降的高度是
等等啊,給你發圖
⑺ 如何應用杠桿原理把物品抬高5至10厘米
放一個支點,就能把它抬起來了。
⑻ 用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將重400N的貨物抬高20cm,手向下壓杠桿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cm
L動=2*L阻,G=400牛,h物=20厘米=0.2米,F動=220牛
因為動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由三角形相似知識容易得到手下降的高度是
H手=2*h物=2*20厘米=40厘米
人做的功是W人=F動*H手=220*0.4=88焦耳
有用功是W有=G*h物=400*0.2=80焦耳
杠桿的機械效率是η=W有 / W人=80 / 88*100%=91%
⑼ 利用動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的杠桿將重600牛的物體抬高,若手向下的壓力是250牛,手下降的高度是30厘米,則物
可以知道的是物體上升了10CM,則有用功為600N*0.1m=60J,總功為250N*0.3=75J,機械效率60/7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