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持倉成本理論

持倉成本理論

發布時間:2021-05-22 16:26:03

1. 期貨的理論價格如何計算

你好,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藉助基差的定義進行推導。根據定義,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也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理論價格)-(期貨價格-期貨理論價格)。前一部分可以稱為理論基差,主要來源於持有成本(不考慮交易成本等);後一部分可以稱為價值基差,主要來源於投資者對股指期貨價格的高估或低估。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在合約到期前理論基差必然存在,而價值基差不一定存在;事實上,在市場均衡的情況下,價值基差為零。
所謂持有成本是指投資者持有現貨資產至期貨合約到期日必須支付的凈成本,即因融資購買現貨資產而支付的融資成本減去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收益。以F表示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S表示現貨資產的市場價格,r表示融資年利率,y表示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約到期的天數,在單利計息的情況下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表示為:
F=S*[1+(r-y)*△t /360]
舉例說明。假設目前滬深300股票指數為1800點,一年期融資利率5%,持有現貨的年收益率2%,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物的某股指期貨合約距離到期日的天數為90天,則該合約的理論價格為:1800*[1+(5%-2%)*90/360]=1813.5點。

2. 股票里持倉價和成本價的區別

股票里持倉價和成本價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持倉價是指在建倉後,沒有採取任何動作,持有白銀產品的這一段過程中產生的價格。期間可以通過天通銀的價格變化,來判斷採取其他行動的方法或者時間。持倉僅僅是對已建倉的投資者來講的。

成本價是指企業取得存貨的入賬價值,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存貨應當以其成本入賬,存貨的取得主要通過外購和自製兩種途徑。從理論上講,企業無論從何種途徑取得存貨,凡與取得存貨有關的支出,均應計入存貨的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之中。

2、計算方法不同


如果用戶買入的是股票的時候,是沒有遞延費,如果用戶不進行任何操作,此時持倉價格=成本價格。但若發生部分倉位止損或止盈離場,此時用戶的持倉價格將會被平均。

持倉成本=購買成本+稅費成本,所以持倉成本總是會比成交價高一點,股票買入價要加傭金、加稅金再加過戶費得出總金額,除以股數,等於每股的成本價。因為賣出股票,還要付傭金、付稅金、付過戶費,所以你實際計算股票的盈虧成本時,要將賣出的費用加上去才對。

3、影響因素不同

持倉價也叫持倉成本價格,當用戶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期貨、黃金白銀後,如果未進行任何操作,此時持倉價=成本價。即用戶首次買入的價格可以視作為投資者的成本價(未經過遞延費、止損或止盈之前的總倉位成本價格)。

持倉價代表用戶當前持有倉位的價格,如果是買入的現貨貴金屬,每日持倉均會有持倉遞延費,也叫隔夜費,每日的持倉價格是會上漲的,但成本價格是用戶首次買入的價格。此時持倉價大於等於成本價。


(2)持倉成本理論擴展閱讀:

對於持倉量的演算法,國內是這樣計算的,持倉量的增加代表資金流入期貨市場,反之,代表資金流出期貨市場。對價格的影響要結合成交量一起分析。

價格上漲

1: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上漲,表示價格還可能繼續上漲。

2:成交量、持倉量減少,價格上漲,表示價格短期向上,不久將回落。

3:成交量增加、持倉量減少,價格上升,表示價格馬上會下跌。

價格下跌

1: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下跌,短期內價格還可能下跌。

2:成交量、持倉量減少,價格下跌,短期內價格將繼續下降。

3:成交量增加,持倉量和價格下跌,價格可能轉為回升。

3. 持倉成本價與最新凈值有什麼關系

當用戶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期貨、黃金白銀後,如果未進行任何操作,回此時持倉價=成本價。持倉價代答表用戶當前持有倉位的價格,如果是買入的現貨貴金屬,每日持倉均會有持倉遞延費,每日的持倉價格是會上漲的,但成本價格是用戶首次買入的價格。

此時持倉價大於成本價。存貨應當以其成本入賬,存貨的取得主要通過外購和自製兩種途徑。從理論上講,企業無論從何種途徑取得存貨,凡與取得存貨有關的支出,均應計入存貨的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之中。

(3)持倉成本理論擴展閱讀

持倉成本總是會比成交價高一點,是很正常的。股票買入價要加傭金、加稅金(現在買入免稅金)再加過戶費(深股無過戶費),得出總金額,除以股數,等於每股的成本價。

因為賣出股票,還要付傭金、付稅金、付過戶費,所以你實際計算股票的盈虧成本時,要將賣出的費用加上去才對。證券公司對一支股票在清倉前,多次買賣操作,成本是滾動計算的。

4. 不斷的高拋低吸,是否能夠不斷降低持倉成本,進而規避主力出貨的風險

不斷的高拋低吸理論上是對的,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這是因為你認為的高點不一定就是高點,結果就是踏空,此時對你的考驗是,要追買呢還是耐心等它回落,如果在你認為低的地方買了,也不一定就是低點,對你的考驗就是要斬倉還是耐心等它漲上來解套。 高拋低吸是沒錯的,但要看你用什麼來判斷就是高點或次高點,低點或次低點,並且要有強烈的信心認為你就是看對了而且還不懼震盪而守住了,而後來行情也驗證你的判斷是正確的,也就是說你事先就知道那個高點和低點的可靠程度,往深了說就是你判斷的高低的背後有經過驗證的能盈利的操作系統,任何理念如果沒有變成可靠的可操作就是你的買賣賭的成分很大,可能有一二單是盈利,但更多單是失誤了,結果一年下來一統計總的還是虧損的,股票市場的輸贏比例絕對就是起碼百分之八十的人輸,百分之十的人平,百分之十的人贏,贏的人贏的錢一定是另外一些人輸的,如果你要變為贏家,就得在理念,操作,紀律,心裡都要達到那百分之十贏的人是水平上。以上這些供你參考。

5. 持有成本理論的基本假設有哪些

現金持有成本即持有現金所放棄的報酬,是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這種成本通常是以有價證券的利息率來計算,它與現金余額成正比例的變化。

現金的持有成本通常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1.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指企業因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而發生的管理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及必要的安全措施費,這部分費用在一定范圍內與現金持有量的多少關系不大,一般屬於固定成本。
2.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因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而喪失的再投資收益。由於現金屬於非盈利性資產,保留現金必然喪失再投資的機會及相應的投資收益,從而形成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這種成本在數額上等同於資金成本。比如企業欲持有5萬元現金,則只能放棄5000元的投資收益(假設企業平均收益率為10%)。可見,放棄的再投資收益屬於變動成本,它與現金持有量的多少密切相關,即現金持有量越大,機會成本越高,反之就越小。
3.轉換成本
轉換成本是指企業用現金購入有價證券以及轉讓有價證券換取現金時付出的交易費用,如委託買賣傭金、委託手續費、證券過戶費、交割手續費等。證券轉換成本與現金持有量的關系是:在現金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現金持有量越少,進行證券變現的次數越多,相應的轉換成本就越大;反之,現金持有量越多,證券變現的次數就越少,需要的轉換成本也就越小。因此,現金持有量的不同必然通過證券變現次數多少而對轉換成本產生影響。
4.短缺成本
短缺成本是指在現金持有量不足而又無法及時通過有價證券變現加以補充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現金的短缺成本隨現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隨現金持有量的減少而上升,即與現金持有量負相關。

6. 股指期貨套利持有成本怎麼計算

一、定義
套利(Arbitrage)是金融市場中極為常見的名詞,它是一種同時在相同或不同的市場中進行不具任何風險、而且可以預見確定報酬的交易行為,為一種無風險且獲利在交易之初便確知的交易行為。
最簡單的一種套利,便是在相同或不同的市場中,與不同的交易對手查詢同一種商品的價格,如果出現不同的報價,且此一價格差異足夠彌補交易成本,便可以買進價格被低估的商品,並且賣出價格被高估的商品,毫無風險地進場賺取一筆已知的利潤。
指數期貨套利:同樣的套利機會,也存在期貨與其標的股票之間。簡單來說,指數期貨套利就是利用期貨指數低於(高於)合理水準,一面買進(賣出)指數期貨,一面賣出(買進)可以代表指數現貨的個股組合,並利用在合約到期時,期貨和現貨指數將合而為一的原理,買進(賣出)持股且賣出(回補)期貨部位,獲得無風險的利潤。
二、持有成本理論
欲了解期貨的交易策略及掌握市場的動態,期貨的定價原理基本且必要的基礎。在推算期貨合理的價格的眾多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便是持有成本理論(costofcarrymodel),只是一種利用期貨與現貨的套利關系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定價模式,藉由期貨與現貨間的持有的持有成本概念,期貨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間的關系可被明確界定,並可用決定期貨的合理價位。
本文將以持有成本合理為出發點,推導期貨價格的訂定,再以此為基礎,了解股價指數期貨的定價方式,推演出指數期貨的套利交易策略。
(一)持有成本定價模式
持有成本定價模式解釋了現貨與期貨市場價格間的關系。為了降低此一模型的復雜性,先建立以下假設:
1.無任何交易成本
2.無任何交易策略限制
3.市場為一強勢效率市場
持有成本模式顯示一個以借貸的資金,在現貨市場上買進與期貨合約中數量
相同的自此或商品,並持有該資產至期貨契約的到期日,再將該資產與期貨的買方進行交割,這一連串動作中的成本及所有發生費用的加總,等於期貨合約的合理價格。
持有成本公式:
合理期貨價格=標的物現貨價格×(1+持有成本)
=標的物現貨價格×(1+i)t/360+C
其中,i:資金成本
t:距期貨契約到期日所余天數
C:資金成本以外項目,包括倉儲費、保險費等。
在正常的狀況下,期貨的價格應該等於(或近乎於)由該模型推導出的合理價位,若此,則市場上無套利機會:反之,則意味著期貨契約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致使脫離了期貨本身原有價格,若此價差能夠涵蓋交易成本,則套利機會空間出現!換言之,當持有成本不等於基差(為現貨減去期貨的值),則持有成本與基差間的價差既有套利空間。
(二)持有成本理論在股價指數上的應用
1.指數期貨的合理價格
股價指數期貨之標的物事根據特定股票投資組合計算出來的股價指數。根據持有成本模式,可推導出指數投資組合與指數期貨價格間的關系如下:
股價指數期貨合理價格=現貨指數×(1+i)t/360-D
其中,i:資金成本
t:距期貨契約到期日所余天數
D:指持有與該指數相同的投資組合所預期應得高的股利收益。
這個公式與最基本的持有成本模式並無太大不同,唯一不同之處為股利的計算,原因在於股價指數期貨的定價必須考慮不到股利這項因素,因為持有現貨指數的投資組合是可以享有股利收入,而股價指數期貨契約的持有人則否,古於期貨定價時必須將股利排除在真實價值之外,予以扣除。
2.套利空間:
依據前述之持有成本理論,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間的價差,應維持在理論的合理區間之內,在加計所有交易成本後,若期貨價格偏離此區間,便將出現套利機會。
當期貨指數低於(高於)理論價格並足以涵蓋所有交易成本及預期報酬率,即可進行套利,當期貨指數回到(高過)理論價格,即可反向沖銷獲利。

7. 股市入門,新手如何分析主力的持倉成本

1、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手,你都無法知道主力的持倉成本是多少。因為主力運作一隻股票,會在裡面潛伏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2、網站:任何網站也不可能提供這樣的數據。
3、建議:對於新手來說,最重要的是盡快掌握正確的操作理論——價值投資理論。

8. 股票里持倉價和成本價的意思

持倉價= 建倉價<當日持倉> 或上一交易日結算價 <歷史持倉> (未經結算,持倉價=建倉價;經過結算的回持答倉單,持倉價=結算價)
建倉價格就是你買入時的股票價格,持倉價格就是當前你經過多次買入、賣出後的成本價。

只考慮建倉價格,和持倉沒關系

9. 關於持倉成本的問題

股票賬戶都是這樣計算成本的,即當賣出部分股票後,賣出部分的利潤(或虧損額)都會加在沒賣出的該股票上。例如:你10元錢買了1000股某股票,當跌到8元錢時,你的每股成本為虧損20% ;當賣出500股後,剩下的500股的虧損就變為40%。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

閱讀全文

與持倉成本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縣域金融機構經營理念 瀏覽:987
阿里媽媽的團長傭金比率 瀏覽:456
osc指標通達信公式 瀏覽:165
金融公司渠道合作協議範本 瀏覽:404
浙商證券傭金萬分之8 瀏覽:836
今日美棉期貨價 瀏覽:148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
10月7日日本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920
銀行理財資金對接信託 瀏覽:219
傭金寶創業板深圳 瀏覽:150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