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述即期匯率,遠期匯率與利息率之間的關系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和利息率三者關系:
匯率是外幣與人民幣之間轉換的價格 。
1、遠期匯率: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議,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進行外匯實際交割所使用的匯率。
2、即期匯率也稱現匯率,是指某貨幣目前在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價格。
3、利率(interest rate)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
2. 遠期,即期匯率與利息率的關系
即期匯率又叫做現匯匯率,指的是外匯買賣雙方成交後,當天或者兩個營業日內交割所使用的匯率。
遠期匯率又叫做期匯匯率,指的是買賣遠期外匯時候所使用的匯率,遠期外匯是預約性外匯買賣所使用的一種匯率,通常在遠期外匯買賣合約成交時訂立。遠期合約到期的時候,按照這個匯率進行交割,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期限一般為1-12個月。
從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的關系看,遠期匯率不是高於即期匯率,就是低於即期匯率。遠期匯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即期匯率的變動趨勢.
做外匯的買賣要密切注意債券市場的發展,特別是要看實際利率的趨勢作外匯買賣的參考。
3. 遠期匯率與利率的關系 謝謝 請盡快
利率上升在短期內會使該貨幣的需要量增加,該貨幣短期匯率上升,即幣值上升,而對於長期,由於市場的作用,會使該貨幣遠期貶值.給你一個案例,也許能夠說明你的問題:
假如A貨幣利率為10%,B貨幣利率20%(雖然這里利率差較為誇張,但事實上每種貨幣的利率都不一樣,有利率差的存在)
即期匯率A=2B(這里不考慮買入與賣出價,為簡便起見)
就有一種可能:借1A貨幣(借期一年,存與貸利率一樣),即期兌換成2B貨幣,存款(存期一樣,利率20%),一年以後連本帶利取出,再兌換成A貨幣,以償還借1A的本利,如果一年取出的匯率不變,不計交易費用,在這過程中,就可賺取:
2*(1+20%)/2-1*(1+10%)=1*10%=0.1A(如果是1億,賺取1000萬A) (公式一)
由於貨幣利差的事實存在,但都沒有這么做,因為當一年後(遠期)B本利取出時,兌換成A的匯率改變了,市場處於均衡,理論上可以計算出均衡匯率R
2*(1+20%)/R=1*(1+10%) ,R=2.1818
4. 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的關系及換算方法
即期匯率(spot
rate),又稱現匯匯率,是指外匯買賣成交後,買賣雙方在當天或在兩個營業日內進行交割(delivery)所使用的匯率。遠期匯率(forward
rate),是指在未來約定日期進行交割,事先由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達成協議的匯率。遠期外匯買賣是由於外匯購買者對外匯資金需要的時間不同,以及為了避免外匯風險而引進的。
如果一國貨幣趨於堅挺,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該遠期差價稱為升水;如果一國貨幣趨於疲軟,遠期匯率低於即期匯率,該遠期差價稱為貼水。遠期差價在實務中常用點數來表示,每點(point)為萬分之一,即0.0001。
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的區別: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升水表示遠期匯率大於即期匯率;遠期貼水表示遠期匯率小於即期匯率。在間接標價法下,外匯升水表示遠期匯率小於即期匯率;遠期貼水表示遠期匯率大於即期匯率。即期匯率、遠期匯率與互換匯率的關系可以概括為:
在直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遠期匯率=即期匯率-貼水
在間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遠期匯率=即期匯率+貼水
對於上述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之間的換算關系,務必熟練掌握並能夠加以運用。
在國際金融實務中,有些外匯銀行在報價時並不說明遠期差價是升水還是貼水,而是根據慣例只報出一大一小兩個數字,分別代表升水和貼水的點數。但具體哪個數字是升水,哪個數字是貼水,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判斷,具體規則如下:
(1)在直接標價法下,如果遠期差價形如「小數~大數」,表示基準貨幣的遠期匯率升水,遠期匯率等於即期匯率加遠期差價。
(2)在直接標價法下,如果遠期差價形如「大數~小數」,表示基準貨幣的遠期匯率貼水,遠期匯率等於即期匯率減遠期差價。
換個角度來講,在直接標價法下,如果題目所給出的遠期差價的兩個數字是「前小後大」,則表示遠期升水,把兩個數字分別加到所給的外匯的兩個匯率值(外匯買入價和賣出價)上即可;反之,如果題目所給出的遠期差價的兩個數字是「前大後小」,則表示遠期貼水,把所給的外匯的兩個匯率值分別減去兩個數字即可。在間接標價法下,如果題目所給出的遠期差價的兩個數字是「前小後大」,則表示表示遠期貼水,把所給的外匯的兩個匯率值分別減去兩個數字(外匯賣出價和買入價)即可;反之,如果題目所給出的遠期差價的兩個數字是「前大後小」,則遠期升水,把兩個數字分別加到所給的外匯的兩個匯率值上即可。
FX168財經網-專業外匯黃金資訊網。
5. 利率與即期匯率,遠期匯率的關系
利率高的貨幣會吸引國際游資,使此種貨幣在國際上供不應求,因此貨幣升值,在間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貼水;相反的,利率低的貨幣會導致資本外逃,貨幣供大於求,貨幣貶值,在間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升水。
6. 即期和遠期的關系
一、何謂遠期外匯?
遠期外匯系買賣未來某一特定時日之外匯,可分預購遠期外匯及預售遠期外匯。
二、優點
可規避匯率風險
鎖定資金成本或利潤
三、如何從事遠期外匯交易?
承作對象:與本行有外匯業務往來,凡有實際外匯收支需要,且最近一年內無存款、放 款或外匯往來之不良記錄者。均得辦理遠期外匯交易。
應附文件:商業交易文件或有關機關核准文件。同筆交易不得
在其他銀行重覆訂約。
每筆承作金額不超過外匯收支,扣除先行結匯或應付外匯後實
際可結售或結購之凈額為准。
履約保證金:由本行各營業單位與客戶自行議定。
訂約期限及交割日:交割日可選擇固定到期日或約定期間交割。
訂價基礎:
遠期點數 = 即期匯率 x(報價幣利率 - 被報價幣利率) x 期間
遠期匯率 = 即期匯率 ± 遠期點數
交易慣例:
被報價幣與報價幣:被報價幣系用來衡量其他貨幣價格的貨幣
,其計價單位為1,即1被報價幣 = X(多少)報價幣,換匯交
易之交易金額系以被報價幣金額為准。
四、實例:
某甲一個月後有美元一百萬元之收入,並預測一個月後美元將
貶值,則某甲可與本行訂立----預售遠期外匯契約。
假設即期匯率為 32.30,一個月遠期點數 0.01(新台幣與美元
一個月之利差),訂約匯率則為 32.31(32.30 + 0.01 = 32.31),
一個月後美元如預測貶值至 32.00,則可規避匯兌損失
US$1,000,000 x (32.0 - 32.30) = -NT$300,000
在遠期外匯交易中,一般有幾種交易方式,分別是:
直接的遠期外匯交易:是指直接在遠期外匯市場做交易,而不在其它市場進行相應的交易。銀行對於遠期匯率的報價,通常並不採用全值報價,而是採用遠期匯價和即期匯價之間的差額,即基點報價。遠期匯率可能高於或低於即期匯率。
期權性質的遠期外匯交易:公司或企業通常不會提前知道其收入外匯的確切日期。因此,可以與銀行進行期權外匯交易,即賦予企業在交易日後的一定時期內 今日焦點:
· 中國遭判最大反傾銷案「產業損害成立」 ...
· 手機資費政策2004有望放開 ...
· 「黑券商」捲款潛逃 首創證券成被告 ...
廣
7. 未來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的關系
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可以知道,兩國利率之差約等於兩國匯率之間的變動率。遠期匯率減少(我理解為間接標價法),也就是遠期匯率貶值,即期匯率相對是升值的。
舉個例子吧,美國的利率是每年5%,英國是每年8%,美元兌英鎊的即期匯率是1.5美元/英鎊,求半年的遠期匯率?
5%/2-8%/2=(E-1.5)/1.5 E=1.4775 (E是半年的遠期匯率)
8. 簡述即期匯率,遠期匯率和利息率三者之間的關系。
即期匯率又稱現匯匯率,是買賣雙方成交後,在兩個營業日之內辦理外匯交割時所用的匯率。
遠期匯率又稱期匯匯率,是買賣雙方事先約定的,據以在未來的一定日期進行外匯交割的匯率。
利率又被稱為利息率,簡單說,利率是個比例的數,年利率是百分之幾,月利率是千分之幾,日利率是萬分之幾,利息是利率和本金相乘的數。
9. 遠期利率與即期匯率的關系,他們的關系反映了什麼在線等
在外匯市場上,一國貨幣利率的變動會引起其匯率的變動。一般情況,一國貨幣如果升息,則該貨幣的匯率容易上升;而當一國貨幣降息時,則該國貨幣容易貶值。以英鎊為例,今年英鎊的基本利率已經降至5%以下水平,其兌美元的匯率也跌到了1英鎊兌1.50美元之下。
但在這一關系中,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外匯市場時常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比如當正式公布加息時,該國貨幣不升反而下跌 ,而當正式公布息時,該國貨幣不跌反升。這一現象表明市場已經提前消化加息的利好或者降息的利空。比如2000年6月洲央行對歐元加息,但消息公布後,歐元匯價很快從1歐元兌0.97美元下跌,這主要是因為市場已經事先將歐元從1歐元兌0.90美元推升至0.97美元水平。
所以,投資者在外匯寶交易時,對貨幣利率與匯率之間關系應把握以下操作技巧:一般一國貨幣升息的趨勢時,則買入該國貨幣,一旦消息正式時,則以拋售為主;反之,一國貨幣有降息趨勢時,則賣出該貨幣,一旦消息正式時,再買回該貨幣。
參考資料:
回答者: 藍色_偶然 - 助理 二級
10. 即期匯率、遠期匯率與利率三者之間的關系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和利率三者之間的關系是:
其他條件不變,兩種貨幣之間利率水平較低的貨幣,其遠期匯率為升水,利率較高的貨幣為貼水。·遠期匯率和即期匯率的差異,決定於兩種貨幣的利率差異,並大致和利率的差異保持平衡。
即期匯率是買賣雙方成交後,在兩個營業日之內辦理外匯交割時所用的匯率。遠期匯率又稱期匯匯率,是買賣雙方事先約定的,據以在未來的一定日期進行外匯交割的匯率。
簡單說,利率是個比例的數,年利率是百分之幾,月利率是千分之幾,日利率是萬分之幾,利息是利率和本金相乘的數。
(10)即期利息和遠期匯率的關系擴展閱讀:
匯率的發展:
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包括金幣、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一次大戰前,盛行典型的金幣本位制,特點是金幣為本位幣;自由鑄造和鎔化;金幣與銀行券自由兌換;金幣作為世界貨幣自由輸出入。
各國規定了每一金鑄幣單位包含的黃金重量與成色,即含金量Gold Content,貨幣間的比價以含金量來折算,兩國本位幣的含金量之比即為鑄幣平價(Mint Par)。
例如:1英鎊鑄幣的含金量為113.0016格令,1美元鑄幣含金量為23.22格令,鑄幣平價為113.0016÷23.22=4.8665,即1英鎊約摺合4.8665美元。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
所以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匯率對國際收支,國民收入等具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