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輕質杠桿兩端a、b各掛有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ρ鐵>ρ鋁),調節支點o位置,使杠
要讓兩端達到平衡嗎?起初是L1=L2對吧?
那麼我選BC.
A:F1L1>F2L2 加石塊後 F1L1+GL1>F2L2+GL2
根據不等式原理 兩端各加GL1(GL2)仍然不平衡 排除
B:F1L1>F2L2,移動後:F1(L1-L)>F2(L2-L)
即F1L1-F1L>F2L2-F2L 簡化作:a>b c>d a-c和b-d的關系可能相等
D:因為V相同 故F浮也相同。
(F1-F浮)(L1+L)必然大於(F2-F浮)(L2-L)故排除
C:(F1-F浮)(L1-L)與(F2-F浮)(L2+L)關系可能相等
② 如圖所示,在輕質杠桿B點掛一個物體,如果使此杠桿保持水平,應該在杠桿的A端施加一個最小的力,則該力的方向
豎直向上,10牛
③ 分析下列各圖中,將輕質杠桿從A慢慢拉到B位置過程中,拉力F怎樣變化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
對於第一圖杠桿上移,動力、阻力方向都不變,阻力的大小也不變,動力臂、阻力臂都減小;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減小的程度都一樣,所以拉力(動力)F不變。
對於第二圖杠桿上移過程中,動力方向隨著改變,動力臂不變,阻力方向及大小都不變,但阻力臂減小,所以拉力(動力)F減小。
對於第三圖杠桿上移過程中,動力方向不變,阻力方向及大小都不變,但動力臂減小,阻力臂增大,所以拉力(動力)F增大。
對於第四圖杠桿上移過程中,動力方向隨著改變,動力臂不變,阻力方向及大小都不變,但阻力臂增大,所以拉力(動力)F增大。
④ 如圖所示,在輕質杠桿的B處掛一重物G,O為支點,在A端用力使杠桿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則此杠桿()A.
圖中杠桿水平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由於動力的作用方向不確定,使得動力臂的大小可能大於阻力臂(為省力杠桿)、可能等於阻力臂(為等臂杠桿)、也可能小於阻力臂(為費力杠桿).
故選D.
⑤ 如圖:輕質杠桿上B處掛一重物,作用在右端A的各力中,可能使杠桿平衡的力是(),不可能使杠桿平衡的力()
由於重物G的作用力向下,鉸鏈O就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力。由於這兩個力不在一條線上,就會產生一個力矩,方向為順時針。要在A點加一個力,以產生另一個力矩與之平衡,此力矩必須是逆時針方向的。圖中只有F5或F6能達到此目的。
所以:作用在右端A的各力中,可能使杠桿平衡的力是(F5和F6),不可能使杠桿平衡的力(F1、F2、F3和F4)
⑥ 如圖所示,在輕質杠桿OB的中點A處掛有物體G,在杠桿的最右端B點用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拉著,使杠桿保持水平
(1)由ρ=
m |
V |
1 |
2 |
⑦ 如圖,輕質杠桿OB的中點處掛有質量為30Kg的物體,在杠桿的最右端B點用一個豎直向上的力拉著,使杠桿保持
(1)物體受到的重力為G=mg=30kg×10N/kg=300N;
答:物體受到的重力為300N.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
F?LOB=G?LOA,而LOB=2LOA,
施加的拉力為F=
G?LOA |
LOB |
300N×LOA |
2LOA |
⑧ 如圖所示是輕質杠桿Aob,在A端掛一重物G,若在B端施加一個始終垂直於OB且向下的力F,使杠桿繞O點
選B。因為在旋轉過程中,G的
力臂
變短,G不變,F的力臂為ob也不變,由
杠桿平衡
條件可知力F將變小,故選B。
⑨ 如圖,輕質杠桿AB可繞O點轉動,在A、B兩端分別掛有邊長為10cm,重力為20N的完全相同的兩正方體C、D, 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