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 實時查看 巴菲特 持股
此路不通啊...不通......
Ⅱ 怎麼看 巴菲特 持有的股票
1、巴菲特是以公司的名義進行投資股票,而且他的伯克希爾公司本身也是內上市公司,所以容每年都會公布年報的,你可以從他的年度報告里看到他持有的公司名稱及持有股份數量。巴菲特一般持股比較穩定,所以他公布的以前的年度報告也具有參考價值。這些資料在網上多的很,你可以找找。
2、根據美國的證券交易法規,如果交易量達到一定數量必須在交易完成後向監管委員會報告,並公開,所以也你也可以留意這方面的消息。
Ⅲ 巴菲特都用什麼股價估值模型怎樣使用呢
凈現金流貼現
想理解並使用它必須有一點財務知識作基礎
沒有人能准確地計算出一個企業的真正內在價值(即使是巴菲特),差不多就行了
最近,一直閱讀和思考巴菲特的文字。已經考完會計,第4次讀 《巴菲特給股東的信》的時候和以前的感覺大有不同。以前都停留再理解巴菲特的一些看法的層面,但是到底怎麼計算一個公司的價值,怎麼去具體判斷一個股票是否有巨大的投資價值的問題上我是糊塗的。我最近一直思考的問題就是巴菲特是怎麼計算的。巴菲特採用的是計算企業內在價值的方法,具體採用的是現金流量貼現法。
我認為巴菲特理念關鍵在於保證內在價值的相對准確性,然後通過比較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看是否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來決定是否購買!保證內在價值的准確性需要兩個條件。
1.優秀企業,能夠保證現金流量的穩定和增加,這是計算內在價值的關鍵!
2.能力圈:自己能夠理解的范圍,堅持只做自己理解的企業!只是計算現金流量的關鍵!
順便說下什麼是巴菲特眼中的優秀企業!應該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它是顧客需要的;2被顧客認為找不到替代品;3不受價格上的限制
我覺得中國滿足這樣條件的茅台算一個!巴菲選中的包括 可口可樂 吉列 富國銀行等。
我們不如這樣反問一下,給你100億和最優秀的管理人員,你能在可樂和酒上面打敗可口可樂和茅台嗎?這一個比較好的證明方法!
巴菲特喜歡的就是用適合的價格購買進優秀管理人員管理的優秀的穩定企業。這里有2個重點,合適的價格和優秀企業,這兩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巴菲特的所有關於公司的要求都是為了能夠可靠的預計企業未來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果沒有這一前提,計算出的企業價值將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不是優秀的企業,什麼價格都談不上合適!因為你無法確定企業的未來!巴菲特的一切理念都是為了爭取更為可靠的估值,這也是巴菲特不斷強調能力圈的原因,只有自己能夠理解的業務和企業才能夠計算出准確的現金流量!
巴菲特採用的現金流量貼現法,巴菲特認為這是一種能夠准確估計公司內在價值的方法。但是這是以計算優秀企業為前提的!
這種方法的重點問題有2個,一個就是公司現金流量,一個就是貼現率,貼現率就是無風險利率。巴菲特認為貼現率為美國30年期國債的利率。現在要解決的現金流量的問題,採用的間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的數據,一般計算中採用的是 (1)公司凈利潤+(2)折舊費用,折耗費用,攤銷費用和某些其他現金費用.但是巴菲特認為這個華爾街時興的東西並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現金流量,這樣也就無法評價公司的價值,巴菲特認為公司的現金流量應該是 (1)公司凈利潤+(2)折舊費用,折耗費用,攤銷費用和某些其他現金費用-(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
第三點的判斷比較重要,這里設計到一個關鍵詞語「能力圈」,巴菲特只堅持做自己了解的企業。為什麼呢?前面已經說過,提高計算內在價值的准確性!只有自己了解的企業,我們才有能力准確的判斷(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這個是基於我們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分析水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下面舉例來估計巴菲特的計算過程,更多過程有待思考和研究。因為企業關於(3)企業為維護其長期競爭地位和單位產量而用於廠房和設備的年均資本化開支。我無法具體判斷,所以用企業的凈利潤代替!就是假設折舊費用和真實的發生費用相等,就是前面的費用(2)和費用(3)相當。巴菲特在1988年投資可口可樂.
以下資料來源於《沃倫巴菲特之路》羅伯特著,有修改
未來現金流量預測:1988年現金流量為8.28億美金,1988年後的10年間,以15%的速度增長(前7年實際為17.8%),正是優秀的企業性質,保證了現金流量的穩定,到第10年,現金流量為33.49億美金。從1988年後的11年起,凈現金流增加為5%.
貼現率:以1988年的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9%為標准。貼現率是個會變動的數據。
估值結果:
1988年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為483.77億美金。
如果假設現金流量以5%的速度持續增長,內在價值依然有207億美金(8.28億美金除以9%-5%),
比1998年巴菲特買入時可口可樂股票市值148億美金還要高很多!這里使用的公式和前面10年後使用的公司相同,為現金流量現值=持有期末現金現值/k-g,k為貼現率,g為增長率,該公式在k小於g時候使用。
下面對k大於g的計算進行說明,也就是增長率為15%的前10年的計算過程。11年後的計算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
預期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估計穩定現金流 9.52 10.95 12.59 14.48 16.65 19.15 22.02 25.33 29.13 33.5
復利現值系數 0.917 0.842 0.772 0.708 0.650 0.596 0.547 0.502 0.46 0.422
年現金流量現值 8.74 9.22 9.72 10.26 10.82 11.42 12.05 12.71 13.41 14.15
現金流量總量為 112.5 億
10年後的現金流量總量為 第11年現金流量為35.17億
35.17/9%-5%=879.30億,為折現到10年底的現值。摺合為現值879.30/0.4224=371.43億
得出內在價值為483.9億,區間為207億到483.9億之間!
復利現值系數可以查表也可以自己計算,本例中 第一年為1/1.09,第2年為1/1.09*1.09以此內推!
Ⅳ 巴菲特最新持倉曝光,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巴菲特最新持倉曝光,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我感覺這有可能是他應對這次股市的危機的一個選擇。
因為我們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創造了很多的神奇的傳說。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現在股市行情普遍不好,如何才能使股市重新的振作起來,使大家都考慮一個問題。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相關平台去點點關注,我將會讓大家積極互動,積極討論。
Ⅳ 巴菲特是怎樣對上市公司估值的
樓主不妨去下個<告股東書>.1978-2005年中2003年的.看一下就明白了.
其實簡章的說他做股票的買賣除了在擴長時間做公司董事提取現金流之外.他買賣股票完全是對一個公司資產贏利在可見10年內的增值預期.
公司估值方法主要分兩大類,一類為相對估值法,如PE PB 你查下.大略的都忘了...這是個相對簡單的入門方法.先從這個入手.你那個自由現鑫流貼現的估值又叫五朵金花.老巴用的就是這個,但現在我國上市公司剛完成股改的情況下,對於一個較不發達的資本市場運作的前提下是行不通的.還有許多最起碼的財務指票都不透明,有待於完善.
要是炒中國票請聽一句話,無庄不股.
Ⅵ 巴菲特用何種方法進行股票估值的
他的演算法和國內的演算法不同~!國內是以股息為前提計算~!
巴菲特是按照股東權益貼算未來現金流計算~!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股東權益=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成本增加
PS:巴菲特之路裡面寫的公式不含有營運成本增加,是 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 不過凈現金按照也就是股東權益按照上面一種演算法更合理
然後貼算無風險利率(也就是國債)中國五年無風險國債是3.61%
股東權益 除以 無風險利率 就可以得出公司的內在價值 不過這不是股票的單股價格
然後 內在價值*市場單股價格/市場總價格 就可以得出每股內在價值(市場總價格要按流通股計算)
記住要在低於每股內在價值25%的時候在購買 就是這樣了。。。
這是《巴菲特之路》裡面寫的 還有要看趨勢投資 也就是計算權益資本收益 和 未來每年現金流增長 看是否高於市場收益水平,假如高就應該投資 等等
當然最主要的一個前提,也是忠告吧。不管是巴菲特還是索羅斯,都一直在說的。你起碼要了解這個行業,你起碼要知道這個行業是怎麼盈利的。如果不了解...抱歉你的投資並不是一次好的投資。
市場是個投票機,更是一個稱量器,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心裡素質,堅信自己的估價是正確的。換個角度想假如股票跌了一半,你還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去購買公司的股票。當然了你要了解,就像我前面說的。
Ⅶ 1、巴菲特為何認為中國銀行股較有發展空間,有多大空間 2、芒果為何認為中國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經濟策略
1、因為銀行在中國是寡頭的,而且資本效率整體不高,所以巴菲特想利用自己的所長,即資本配置效率高的能力,來入股銀行業。
2、中國的經濟政策就是先吃虧,引進外資,然後再學到人家的本事,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是關鍵的一招。小平同志定的基調。所以長期來看,只要跟中國作生意,中國總是有機會的,畢竟中國原來是落後的嘛。
Ⅷ 巴菲特持股蘋果7個月賺3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市值蒸發900億美元。然而,大家沒想到,靠著蘋果這只股票,巴菲特完成了業績翻身。真的沒人會想到,“股神”巴菲特靠著一隻股票,悄然完成了“業績救贖”。隨著蘋果股價迭創新高且市值站上1.89萬億美元,巴菲特持有的蘋果股票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過去7個月巴菲特在“蘋果”身上凈賺逾300億美元,一掃市場對他提前清空航空股錯失股價反彈機會的詬病。目前,伯克希爾公司持有蘋果5.6%股份,占伯克希爾哈撒韋美股投資組合市值的約20%。一直以來,巴菲特都十分看好蘋果公司。此前,他曾表示蘋果是他所知道的“全球最好生意”,並直言想要百分百擁有蘋果公司股票。
Ⅸ 巴菲特是怎樣分析價值評估的
有人問過巴菲特「您是如何評估一家企業的價值的呢9」
巴菲特回答說「我的工作是閱讀。」在巴菲特對保險公司GEJc0產生投資興趣m.他是這樣做的:「我閱讀了許多資料。我在圖書館待到最晚時間才離開-…-·
我從BESTs(一家保險評級服務機構)開始閱讀了許多保險公司的資料,還閱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和公司年度報告。我一有機會就與保險業專家p,及保險公司經理們進行溝通。」
企業的財務報告是巴菲特最關注的資料。
在巴菲特數十年來一直堅持寫給股末的信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他這方面的卓越才能。巴菲特強調,分析企業會計報表是投資著進行價值評估的基本功。他說:「當經理們想要向你解釋清楚企業的實際恃況時,可以通過會計報表的規定來進行。但不幸的是,當他們想弄虛做假時.起碼在一些行業,同樣也能通過報表的規定來進行。如果你不能辨認出其中的差別,那麼,你就不必在投資管理行業中混下去了。」在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問題上,巴非特也和別人不一樣。他說「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部分是不公開的)的態度,與我看待冰山一樣(在部分隱藏在水面以下)。」「第一,要特別留意那些會計財務有問題的企業。如果一家企業遲遲不肯將期權成本列為費用,或者其退休金估算過於樂觀,千萬要當心。當管理層在幕前就表現出走上了斜路.那麼在幕後很可能也會有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第三,要特別小心那些誇大收益預測及成長預期的企業。企業很少能夠在一帆風順、毫無意外的環境下經營,收益也很難一直穩定成長。至今查理跟我都搞不清楚我們旗下企業明年到底能夠賺多少錢,我們甚至不知道下一季度的盈利數字,所以,我們相當懷疑那些常常聲稱的目標收益,我們反而更懷疑這其中有詐。那些習慣保證能夠達到盈利預測目標的老總,總有一天會被迫去假造這些數字。」巴菲特強調,企業業務的長期穩定性非常重要,他說:「經驗顯示,經營盈利能力最好的企業,經常是那些現在的經營方式與5年前甚至10年前幾乎完全相同的企業。當然管理層決不能過於自滿。企業總是不斷有機會進一步改善服務、產品、生產技術等,這些機會自然要好好把握。但是,一家企業如果經常發生重大變化,就可能會因此導致重大投資決策失誤。推而廣之,在一塊動盪不安的經濟土地之上,是不可能形成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堡似的經濟特許權,而這樣的經濟特許權正是企業持續取得超額利潤的關鍵因素。」
在伯克希爾公司1982年及其後續的年報中,巴菲特數次重申自己喜歡的企業的標准之一,是具備「經證明的持續盈利能力」,因為巴菲特從來不對預測未來收益感興趣。「查理提醒我注意,偉大企業的優點在於其巨大的盈利增長能力。但只有在我對此可以非常確定的情況下我才會行動。不要像得克薩斯器械公司或者寶麗來公司.它們的收益增長能力只不過是一種假像。」
巴菲特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指出:估值越是依賴干對未來的預期.同時與過去的表現聯系越少+就越容易導致錯誤的計算結果和嚴重的失誤。企業盈利能力的正確預測做法應當是根據真實地,並且經過合理調整的企業歷史收益記錄,計算長期平均收益,以此為基礎推斷分析企業未來可持續的盈利能力。計算平均收益時必須包含相當長的年份,因為長期的、持續和重復的收益記錄總要比短暫的收益記錄更能說明企業可待續盈利能力。
在實踐中,巴菲特主要採取股東權益回報率和賬面價值增長率兩個指標來分析企業的長期經營記錄。
Ⅹ 財富智囊:一起看看巴菲特是怎麼估值的
閃牛分析:
所謂投資,無非就是用資金去投資一些在我們眼中可以升值的事物,比如房,車,收藏品等等具有升值空間的東西。這就是需要估值了,所以估值,就成了人生比較重要的一課。
不論我們購買什麼東西,其實估值都是我們最先考慮的,你購買的一切可能產生利潤或者可能對你自身資產有影響的東西,都需要估值,估值才是衡量我們對投資認知的一個重要標准。
可是,估值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學會的,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首先要學會如何看市場波動,其次就是如何去估值一個企業。可見估值多重要。簡單來說的話,估值就是你對某個事物的衡量,你衡量它值多少,你能得到多少,如果能吧這塊做的很好的話,你就邁出了投資的第一步了。
比如說,十年前,你在北京看上一套房,你估值他會漲,那麼現在來說,你的資產可能就不是翻一兩倍那麼簡單了。
只要有數字,你就可以去估值,去量化,不過這些東西說起來簡單,但是其實是需要很多的時間跟經驗去積累的,我們在這條路上也不需要走的太急,看著越多越好,這是靠見識經驗取勝的。
但是,估值也是具有實效性的,像房價漲的比較瘋狂的時候,那價格都是按小時來更新的,這叫做生意的增長率,增長率也可以決定估值。
總之,估值並不是一門簡單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