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財務杠桿醫葯生物行業

財務杠桿醫葯生物行業

發布時間:2021-05-24 09:21:16

㈠ 2019年生物醫葯行業分析報告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支持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葯科技產業園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支持澳門中醫葯科技產業發展平台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

一、大灣區三大城市醫葯製造業產值破百億

根據火石創造統計數據,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9城市中醫葯製造業產值規模最大是深圳市,總產值達344億元,其次是廣州市,醫葯製造業產值達314億元。另外珠海市、佛山市、中山市醫葯製造業產值均超過100億元。目前,2019年最新數據仍未公布。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國家統計局 生物/醫葯產業 包括哪些行業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有時也稱生物工程,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生物技術是人們利用微生物、動植物體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以提供產品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等,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以基因工程技術為核心。現代生物技術與計算機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術等被列為高科技,被認為是21世紀科學技術的核心。
2008年全國生物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同比增長26%,。生物技術的工廠數量不斷增加。目前在中國約有500多家民營的生物技術公司,其中在生物醫葯技術領域約有300多家企業。而大部分設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專門的投資區和經濟開發區,並出台了一些優惠政策,在稅收、金融、人才引進、進出口等方面對生物技術企業給予了全面支持。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生物技術與產業已經開始了從跟蹤仿製到自主創新的轉變,從實驗室探索到產業化的轉變,從單項技術突破到整體協調發展的轉變。為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中央財政2009年安排328億元,2010年安排300億元左右,同時帶動企業投資到11個科技重大專項,其中包括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新葯創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等。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30日,國內共有18家涉及生物技術的企業獲得投資機構的投資,已披露投資金額為1.49億美元。
發展生物經濟正在成為許多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措施。生物技術是我國需求最迫切、技術與國外差距較小的領域之一,我們將把生物技術作為當前科技發展的重點,把生物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培育的重點,把生物經濟作為引領新經濟發展的重點。國家要啟動「十二五」科技戰略規劃研究,生物技術和產業化將是「十二五」布局的重點,突出加強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人口與健康領域的應用,努力使我國成為生物技術強國和生物產業大國。
根據《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生物醫葯產業增加值將達到5000億元以上。在此基礎上,到2020年全國生物產業增加值將突破2萬億元,成為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和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預計到到2015年,中國生物產業的產值規模將超過3萬億,到2020年會達到6萬億左右,我國力爭到2020年,實現生物技術的跨越發展,使生物技術研發水平躍居世界先進行列。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培育生物新產業,形成2-3萬億元的產值,力爭使我國成為生物技術強國和生物產業大國。為實現這一目標,將我國實行「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技術積累階段,到2010年左右,形成5000-8000億元規模的生物技術產業;第二步,產業崛起階段,到2015年左右,生物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6000億元;第三步,持續發展階段,到2020年左右,生物產業總產值達到2-3萬億元,形成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本研究咨詢報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海洋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國內外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生物技術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前景、行業總體水平、以及生物技術相關行業的發展情況,對生物技術行業領先企業等進行了研究,並對未來生物技術行業發展的整體環境及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和研判,最後在前面大量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生物技術行業今後的發展與投資策略,為我國生物技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准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㈢ 生物醫葯行業規模 是用什麼估算的

廣州市生物醫葯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廣州市醫葯職業學校)創辦於 1964 年,是頗具規模和影響的全日制公辦國家重點職業學校,隸屬廣州市教育局管理,主要為廣州及珠三角地區醫葯行業培養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學校教育資源豐富,教學與實驗實訓設備先進,校園環境優美,學習生活設施完善。
學校與廣東食品葯品職業學院聯合辦學,學生入學後同時注冊該院成人大專高等學歷教育。實現學生達到「雙證」教育。
學校注重與行業發展的緊密結合,建有廣州地區醫葯行業葯物制劑、葯物分析、中葯制劑專業職業技能考核點。學生畢業時既可取得教育部門驗印的畢業證書,又能獲得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 嚴謹的校風和一流的教學質量,使畢業生受到各地區衛生部門,醫葯、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各企業的歡迎。 每年的畢業生供不應求。
醫葯行業發展前景無可限量。在省、市的「十二五」規劃中,醫葯產業被列為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我校目標是建設國家示範性職業學校,致力於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醫葯類人才。
歡迎廣大考生報讀我校「雙證」教育,學生畢業後可同時獲得成人大專畢業證書及高級技能職業證書

㈣ 醫葯生物工行業會計上怎麼做帳

如果是醫葯生物生產企業,就仿照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做帳;
如果是銷售醫葯生物的商貿企業,就按照商業會計制度做帳。

㈤ 生物醫葯企業的融資主要集中在哪些階段

據移動信息化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國投融資1789起,內醫療健康行業容投融資事件共53起,僅佔3%。要想解決生物醫葯行業整體發展問題,首先就要突破行業內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難題,但是由於產品創新走在了資本和市場的前面,大多數投資機構由於專業范疇所限,在沒有銷售數據和財務數據的支持下,很難看懂初創期項目的價值和前景,因此生物醫葯類中小企業的融資始終是個難題。

「希望一個專注技術的科研專家同時要懂市場,要懂資本運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這位創業者是個學習能力特別強的人,願意花時間來徹底搞懂資本運作的關鍵問題,他也可能會因此耽誤時間而影響公司發展的效率。」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孵化器公司總經理李一平說。

㈥ 為什麼生物醫葯產業的特徵之一是「高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我一直覺得這是個低成本的活

二、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意義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現,對於一個國家科技、經濟的發展、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一)高新技術產業化可以形成新的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化所形成的新型產業,被稱為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就是由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應用等所形成的企業群或企業集團的總稱,它是把生產過程和最終產品建立在堅實的高新技術基礎之上的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九大技術產業:生物工程產業,如微生物、酶、細胞、基因四大工程,動植物、葯物、疫苗、生物計算機等的研究和開發;生物醫葯產業,如與新材料相結合,有效替換和重建的各種人工臟器及各種診斷儀器等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光電子信息產業,如光、電、聲、磁物理性質的綜合利用,全息圖象處理等的研究與開發;智能機械產業,它使人們在體力、智能方面得到徹底解放;軟體產業,如資料庫、信息庫、知識庫等的建立,系統軟體、智能軟體的研究和開發等;超導體產業,如超導電機、超導輸電、超導輸能,超導電子器件、超導計算機等的研究、開發和利用;太陽能產業,研製生產各種太陽能跟蹤、捕獲、轉換、傳輸、存貯等裝置;空間產業,包括提供衛星發射、載荷、太空旅行、空間商業服務,地球外進行生產和實驗,外星球上採掘新資源等的研製與利用;海洋產業,包括南極的開發,海水的處理和利用,深海采礦,建立海底城市等的研製與開發。以上九大產業又可以交叉滲透,形成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可用兩個字來概括,即高和新。「高」體現在以下六大方面:高效益,因為高新技術產業能夠獲得首創利潤;高智力,高新技術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具有創新性和突破性;高投入,高新技術產業的生產手段是高精密儀器,價格昂貴,且參加人員大都是高級科研人員,薪高;高競爭,高新技術具有時效性,第一個掌握它的才算高,才算新,大家都掌握了,就無所高和新了,因此競爭特別激烈;高風險,競爭中失敗了,就意味著破產,並且在競爭中不可能人人獲勝;高勢能,即高新技術產業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軍事、文化等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擴散性,有著很高的態勢和潛在能量。「新」的特點可以從三個層次來理解:(1)技術的改進,(2)技術的復合,(3)技術的創造,三個層次都屬於創新。(二)高新技術產業化能夠加速高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傳統的科技研究成果應用到生產中,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般的途徑是: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工程科學→生產。從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需要諸多的中間環節,從科研到生產這一過程的周期長,並且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程度不同,受到當時勞動者的科技素質、生產設備和能源資源等方面的限制,而高新技術產業化所形成的產業是高度知識密集的產業,是把生產過程和最終產品建立在堅實的高新技術基礎之上的,是將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研究和社會商品生產融為一體的產業,從而克服了傳統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緩慢的缺陷,除了高新技術產品本身是商品外,高新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的諸環節的周期大大縮短,並且高新技術產業的工作人員本來就是高層次的科技人員,其設備、設施都是一流的,能源、資源問題是高新技術產業自己要解決的,因此,高新技術產業化保證了高新技術產品的加速推廣和應用。同時,高新技術產業將技術的改進、技術的復合和技術的創造,即技術創新與傳統的產業作為一體來研究、開發和利用,因此,高新技術產業化能夠使其研究成果直接建立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從而能夠使其成果具有直接的應用性和民用性,保證了高新技術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並且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本身就是社會生產中的一個部門,本身就是現實的生產力,因此,它對其他產業的滲透作用就更加直接、廣泛,更加有利於高新技術在其他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和推廣。再者,高新技術產業化必然伴隨高新技術產品的商品化和國際化。既然高新技術產品是商品,那麼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是否成功,關鍵是看其產品在高競爭中是否獲勝,是否具有首創利潤,同時國際化的特點要求高新技術的成果要在國際大市場中立足、取勝。這樣高新技術成果的商品化和國際化必然帶來其高競爭性,這高競爭性反過來刺激高新技術產業保質保量地進行研製和開發,並且一開始就把高新技術產品是否能夠快速地轉化到生產中去,是否快速地推廣應用作為開發高新技術產品的首要條件。因此,高新技術產品的商品化、國際性以及由此帶來的高競爭性大大刺激高新技術產業加速研製高新技術產品,加速推廣應用這些產品。(三)高新技術產業化能夠使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科技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關鍵因素,其實質是科技成果不斷地向生產領域轉化。而高新技術產業化能夠使高新技術成果直接地轉化為經濟效益。如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所帶來的高經濟效益。據美國國際資源發展公司的調查資料,1980年美國高新技術陶瓷的產值為8.3億美元,1985年為14.65億美元,預計1995年將要達到66億美元。人工智慧正悄悄地進入製造業,產品市場價格正日趨上升。1981年其產品價值為5200萬美元,1986年猛增到10億美元以上。同時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結果將使美國的農業大量利用高新技術成果來提高經濟效益。據1986年美國報刊的有關報道,預計今後25年,為了滿足世界市場的需要,年產量需增加1.8%,而其中僅0.3%的產量來自於生產的土地面積的增加,而1.5%的產量主要是依靠高新技術,特別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基因拼接技術和細胞融合技術,改變動、植物的遺傳特性。目前,美國開發生物高新技術用於動植物的一項進展是用微生物大量生產蛋白質類的葯品,包括激素、酶、氨基酸和飼料添加劑等。僅僅這項進展就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如一些公司通過遺傳工程技術研製的生長激素,用於刺激乳牛產奶。技術評價局預言,今後三年內,美國將把生長激素投入商業性生產,1982年每頭奶牛產奶為5400公斤,到2000年,每頭奶牛至少產奶10800公斤,年增長率為3.9%。可見,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結果能夠使高新技術成果直接地推廣應用於生產,轉化為高經濟效益。美國僅是高新技術產業化使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高經濟效益的發達國家中的一例。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不斷地促使高新技術產業化,使高新技術成果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如日本、新加坡、韓國、西歐各發達國家等,近年來的高經濟效益,主要是來自高新技術產業化,保證了高新技術產品的高效益。

㈦ 生物制葯行業與生物醫葯行業有區別嗎什麼區別

一、技術不同

1、生物制葯行業

生物葯物是指運用微生物學、生物學、醫學、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成果,從生物體、生物組織、細胞、器官、體液等。綜合利用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葯學等科學的原理和方法製造的一類用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製品。

生物制葯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為主,包括微生物、人體、動物、植物、海洋生物等。

2、生物醫葯行業

制葯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葯產業的兩大支柱。生物醫葯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葯產業共同組成。各國、各組織對生物技術產業的定義和圈定的范圍很不統一,甚至不同人的觀點也常常大相徑庭。

二、發展不同

1、生物制葯行業

生物葯物的陣營很龐大,發展也很快。全世界的醫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別是合成分子結構復雜的葯物時,它不僅比化學合成法簡便,而且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2、生物醫葯行業

中國生物醫葯產業園是伴隨著高級創新開發區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做出了加速發展高級創新技術產業的戰略決策。

1991年以來,國務院先後共批准建立了56個國家級高級創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中包括2009年5月新成立的泰州國家醫葯高級創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也是中國首個國家級醫葯高級創新開發區。中國國家級高級創新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超過100個,均涉及生物技術產業。

三、定位不同

1、生物制葯行業

眼光盯准生物醫療領域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醫葯行業成為醫療健康細分行業的重點投資領域。其投資案例數量為4起,占醫療健康行業總投資案例數量50.0%,投資金額為4963萬美元,占醫療健康行業總投資金額78.8%。

2、生物醫葯行業

十二五生物醫葯振興規劃將在2018年內出台,生物醫葯「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葯發展的重點,包括基因葯物、蛋白葯物、單抗克隆葯物、治療性疫苗、小分子化學葯物等。同時,國家將拿出100多億元來支持重大新葯創制,平均每個新葯持獲得500-1000萬元的項目資金。

㈧ 生物醫葯行業包括哪些專業

本專業畢業生適應於各類生物醫葯企業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生產操作、檢驗、質量管理等工作。
生物制葯作為世界制葯行業的領先產業,就業潛力巨大,為熱門行業。

閱讀全文

與財務杠桿醫葯生物行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
10月7日日本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920
銀行理財資金對接信託 瀏覽:219
傭金寶創業板深圳 瀏覽:150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