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圖是拉吊橋的示意圖,點P是吊橋的重心.請畫出動力F1對支點O的力臂,並畫出吊橋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1)畫出動力作用線,從支點O作動力作用線的垂線,從支點O到垂足B的距離就是動力臂,如圖所示;
(2)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其作用點為重心P,由此可畫出重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② 物理:杠桿——護城河吊橋屬於費力杠桿還是省力杠桿 原因是什麼啊~~ 求解、、謝謝
還是屬於費力的,吊橋的重心在AB中點,力臂就是0.5AB,拉吊橋的力在AC上力臂是B到AC的垂線,根據幾何關系可以證明垂線大於0.5倍AB,雖然力臂長的不多,不過也算省力杠桿了。
③ 古代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可以看成一個以O為支點的杠桿,如圖所示。
C,以橋的支點為圓心,橋為半徑畫圓,連接橋另一端在范圍內的各點,發現繩與橋的夾角先變大後變小,越接近90度,動力臂越大的,然後FL1=GL2 G不變,L2變小 答案是c,以o為圓心畫圓就會知道L的變化,用GL2的減小就知道FL1的減小。
④ 古代護城河上有座吊橋,它的結構原理如圖所示.把橋面看成是長為10m,所受重力為3000N的均勻桿OA,可以繞轉
答案是根號2:1
這道題應該用杠桿平衡原理來做,以0為支點,但是這道題要千萬注意,規則物體(就是如圖的吊橋)的幾何中心的位置,它不是在吊橋末端,而是在中心位置,當吊橋不受力(水平位置)你可以得出這是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1:1:根號二,而拉力是作用在吊橋的末端....可以作出力臂正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上的中線,斜邊長10根號二,所以,動力臂長5根號二.....
所以列算式(水平位置)
F1L1=F2L2
F1*5根號二=3000N*5M
可以解得F1=3000根號二
——————————————————
再求30°時的力....
在30°時,你大致畫一個圖,可以在圖中找到一個正三角形(60°,10M 10M)
所以做力臂,你可以得出力臂的長是5根號3(含30°角的RT三角形)
同時要注意,阻力即重力,還是處於幾何中心位置,所以你要也要用含30°角的RT三角形,求得阻力臂.....我記得是...5根號三
所以列算式:(30°位置)
F1L1=F2L2
F1*5根號3M=3000N*5根號三
根號三和根號三可以約掉,所以可以求得F1=3000N
所以
答案:根號2:1
————————————————————————————————
第二題其實沒什麼難的,還是要注意重心位置的問題
W=PT=FS=GH
W=3000N*2.5M=7500J
所以P=W/T=7500/30S=250w
⑤ 如圖是古代護城河上某座吊橋的結構原理圖.由此可知,該吊橋用到的簡單機械有()A.杠桿、定滑輪B.
觀察圖中機械可知,吊橋在拉力的作用下可以繞著固定點轉動,應用了杠桿;繩子繞過兩個滑輪,改變了力的方向,滑輪屬於定滑輪;故該機械中使用了杠桿和定滑輪.
故選:A.
⑥ 古代護城河上有座吊橋,它的結構原理如圖所示。把橋面看成長為10米,所受重力3000牛的均勻桿OA,可以繞轉
答案是根號2比1(不好意思根號二打不來....=
=)
這道題應該用杠桿平衡原理來做,以0為支點,但是這道題要千萬注意,規則物體(就是如圖的吊橋)的幾何中心的位置,它不是在吊橋末端,而是在中心位置,當吊橋不受力(水平位置)你可以得出這是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1:1:根號二,而拉力是作用在吊橋的末端....可以作出力臂正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上的中線,斜邊長10根號二,所以,動力臂長5根號二.....
所以列算式(水平位置)
F1L1=F2L2
F1*5根號二=3000N*5M
可以解得F1=1500根號二
——————————————————
再求30°時的力....
在30°時,你大致畫一個圖,可以在圖中找到一個正三角形(60°,10M
10M)
所以做力臂,你可以得出力臂的長是5根號3(含30°角的RT三角形)
同時要注意,阻力即重力,還是處於幾何中心位置,所以你要也要用含30°角的RT三角形,求得阻力臂.....我記得是...5/2根號三
所以列算式:(30°位置)
F1L1=F2L2
F1*5根號3M=3000N*5/2根號三
根號三和根號三可以約掉,所以可以求得F1=1500N
所以
1500根號二:1500即答案,根號二比一
————————————————————————————————
第二題其實沒什麼難的,還是要注意重心位置的問題
W=PT=FS=GH
W=3000N*2.5M=7500J
所以P=W/T=7500/30S=250w
⑦ 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如圖)就是一個杠桿,它的支點是C點,畫出繩
由圖可見,支點為C點,動力為繩子的拉力,方向沿繩子向上;過支點分別向動力作用線作垂線,就可得到動力臂L,如圖所示:
⑧ 吊橋的杠桿示意圖
【分析】 由題圖可看出護城河上的吊橋的支點是牆這一側的固定點,阻力即為吊橋的重力,而動力為繩的拉力,力臂即為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由此可作圖,如答案圖所示。 【點評】 本題要注意別被圖中的定滑輪干擾,且質地均勻的吊橋的重力的作用點在吊橋的幾何中心上。
⑨ 按照題目要求作圖(1)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使用的吊橋就是一個杠桿,如圖
(1)由圖可見,支點為O點,阻力為橋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動力為繩子的拉力,方向沿繩回子向上;過支點答分別向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就得到動力臂和阻力臂,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