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雷伊·達里奧的全新的思考
1985年,通過公關,世界銀行的職工退休基金同意讓橋水公司管理它們的部分資金。1989年,柯達公司也看中了橋水公司。當時,柯達公司的大部分資金都在股票市場里。
達里奧的觀點多年未變,那就是通過投資各種各樣的市場,如美國和國際債券,利用杠桿交易(用小額資金進行數倍於原始金額的投資),冒較小的風險獲取最大的收益。
「達里奧有全新的思考方式。」曾主管柯達退休基金的拉斯蒂·奧爾森說。
達里奧的部分創舉是,設立一個主要迎合機構投資者而非富豪個體的對沖基金。在橋水公司管理的大約1000億美元中,只有一小部分來自富豪,以及政府經營的主權財富基金。幾乎三分之一來自公共養老金,如賓夕法尼亞州公立學校雇員退休系統,另外三分之一來自企業退休基金,如柯達和通用公司的退休基金。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的首席投資官黃國松說:「他們總是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自我反省,不斷問自己『我們這樣做是對的嗎』。我也經常問自己,『如果橋水正在做這件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做同樣的事呢?』」
有一些對沖基金的客戶服務只能算是「馬後炮」,橋水公司不同。它的投資人每天都可收到一份簡報,每月有業績更新報告,每季度有回顧。
「當很多人的口風非常緊時,達里奧便會覺察到使某些事情公開化的價值,那就是,這些事能夠吸引很大一筆錢。」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前高管、新經濟思維研究所主任羅伯特·約翰遜說。
⑵ 摩根士丹利推出比特幣投資基金,你如何看待這波操作
主要是因為這段時間剛好是比特幣的熱潮,所以想推出比特幣基金,來獲得更多的資金。其實經過過去一年比特幣價格的暴漲,華爾街已經徹底改變了對它的看法。最早比特幣剛剛開始交易時,幾乎所有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都把它當做一種投機炒作的東西,不少華爾街投資人都表達過比特幣的看衰,其中不乏,巴菲特,瑞達里奧等知名投資者。但正如大家看到的,過去一年時間里,比特幣迎來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上漲,包括馬斯克在內的知名人士瘋狂為其叫好。
⑶ 《原則》雷.達里奧txt中文版誰有謝啦
你好,我是兔兔禿90,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⑷ 如何客觀理性地看待事情
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的信札》里曾寫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我自己所接受的思想經過了污染,所以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先想清楚,這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別人的想法。
我們處於信息社會的洪流當中,各種觀點和謠言紛繁登場,有多少是真正做到全面、客觀,在你欣然贊同某些觀點的時候,你又怎麼確保你受到的不是一種污染?
也許你覺得不用那麼嚴肅的對待,何必上綱上線?但現實情況卻是,因為一個人的見解和知識是有限的,所以能夠吸引你注意的東西絕大部分都是你感興趣並贊同的:你一開始就帶上了有色眼鏡在挑選信息,而這些信息無非只是重復了你內心的觀點而已。長此久往,你還是會失去客觀和公正。
觀察下政治迷或者軍事迷,正因為長期的有色眼鏡而變得在自己喜愛的方面更加的頑固和激進,反而不如普通人來得客觀和理性;不僅如此,職業化的長時間熏陶也可以讓人變得固步自封,並且以行業內的知識去看待周圍事物。就像查理芒格說的:鐵錘人眼裡什麼都是釘子。就像發現激勵機制的哈佛大學教授道金斯在名噪一時後,覺得激勵能夠解釋一切現象而淪為笑柄。
在高中階段,我們接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裡面就告訴過我們:世界是由物質所構成,因此我們就要從客觀規律出發去看待問題。這是一句不錯的話,似乎人人都知道,但再問一句如何從客觀規律去看,卻不太有人能回答上來。
如何客觀理性的看待事情?
逃離應該體系
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創辦者瑞達里奧說:當我看到我(或人類)認為錯誤的自然事物的時候,我會假定我自己是錯的。然後試圖弄明白,為什麼自然如此運行是合理的,這讓我意識到了很多看起來應該的東西並非就像我們看的那樣。
有一次,達里奧去非洲看到一群鬣狗撲倒了一隻年小的角馬,這讓他覺得很反胃,並且認為這件事情很糟糕。但是他後來問自己,這件事真的很糟糕嗎,還是自己的偏見讓他以為很糟糕,事實上這件事情有可能好極了。最後從後續和宏觀的角度上,達里奧意識到這是自然界有效運行的機制,而單純從人類的情感上看是很片面的。
考察事物是否符合進化的主旨
進化是宇宙中最大的力量,不能符合的都會慢慢消逝。世界上到處都是曾經輝煌過但是逐漸和毀滅的東西,只有極少數東西在重塑自身,不斷達到偉大的新高度。
為了能夠識別事物是否在進化,達里奧在《原則》這本書提出了幾個原則:個體應該要符合群體的目標;現實會趨於整體的最有化,而非個體。
去標簽和偏見看事物
去標簽和偏見看事物,就是要看到事物的原貌,而不能被事物的外在的評論、光環所遮蔽。賴聲川在培養創意的時候,會訓練自己只觀察一樣東西的外形,而不去聯想這樣東西背後的功能。比如說,看到一個杯子,拋開喝水、盛水這個功能之外,它就是一個中空圓形器物,質地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先去觀察和描述,不要被功能和用途所局限。在佛法裡面有8種意識,前5種分別就是五官,第六種是單純看的意識,第七種是形成各種標簽想法。那麼這個去標簽看事物就發生在第六和第七種意識之間。
不僅對待單純的事物可以用這種去標簽的方法來產生新的創意和想法,在對待更為復雜的社會規律上,同樣需要去標簽去看待,先從最基本的事物出發,剝離自己的好惡,進而才能獲得客觀的認識。這個過程不僅有點痛苦(因為偏見的本質就是偷懶的經驗主義),但是會讓你受益匪淺。
海明威說:一個好的作家的才華就是體內裝有一個防震的測謊儀。查理芒格講:擁有一個觀點的前提是從反面也說服不了自己。他們其實都在努力的去標簽和偏見。
審視自己的動機
上面講到的去標簽和偏見,再追問一句,問什麼會產生所謂這些偏見而帶上標簽,為什麼你眼中的好其他人看來卻未必覺得好呢?
原因是動機在作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出發點,看到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
莎士比亞並不是我們想像般隨性寫意他的劇作,如果了解當時的大背景,就會知道他是當地一個劇場的老闆,為了應付劇烈的競爭,不得不創作一部部的新劇去維持觀眾;米開朗琪羅也不是為了追求藝術的造詣而雕塑繪畫出那些傑作,而是受客戶委託進行的訂單出貨而已。忽略了這些信息,你自然覺得他們的動機會是非常崇高,生活非常優渥。
而一個良好正確的動機,也指導著我們正確的做事。賴聲川糾結於為什麼一個掌握了所有技巧的優秀學生卻無法製作出偉大作品,便去質問學生他真正最終的動機時,最後得到的答案是車子和票子,而真正的創意的產生卻要擺脫功利。
賴聲川說:學會看自己的動機是積累智慧最快的方式,可以快速培養自我反省的覺知,看到行為背後的理由。看到之後,立即得到更寬廣的視野,更容易處理眼前的事。而了解自己動機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不窮盡的問為什麼直到找到最後的答案。
更多層次上去解讀
時間上:短期和長期的關系(馬克思發展的觀點)
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去搜尋長期利益的東西,不單單是因為它們大部分情況下使你獲得更大的利益,更因為它們的獲取要經過更大的成本,所以會讓你具有更大的優勢。
例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鍛煉,短期看是會花費時間和精力,但是長期看它會讓你得到更好的形象,擁有更好的體魄
因果上:看到前因後果(馬克思聯系的觀點)
世界上萬事萬物不是鼓勵存在的,而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應該學會從因求果,當然也要會由果索因。
橫向上:請教有經驗人士,克服自己思維的盲區
巴菲特在佛羅里達大學的演講當中提到很多人因為擁有某方面的專業知識,就以為自己無所不知,輕視並造成了知識上的盲區,最好的例子就是長期資本管理基金的倒閉。這個曾經排名第一的對沖基金管理著超過1400億美元的資產,16個交易員,卻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團隊,其中兩個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不僅如此,每個人都長期專注於金融行業,加起來有350到400年的從業經驗,而且每個人都有很多的人脈資源,最後,它倒閉了。
典型的聰明人干傻事的行為,正是自信讓他們忽略了風險。正如Henry Goldman說的:破產的只有兩類人,一無所知的人和學富五車的人。
我畫了個思維導圖總結如下,希望可以幫到你!
歡迎關注,每周更新4篇原創文章。
⑸ 達里奧·福的個人經歷
1926年,達里奧·福出生在義大利北部的桑賈諾市,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務農,家境說不上富足。孩提時代的他就跟玻璃匠、漁夫、走私者的兒子毗鄰而居,打成一片。因此他自稱「文化上是普羅大眾的一分子」,「一生下來就有政治立場」。青少年時代他曾幫助父親把受傷的盟軍士兵送到中立國瑞士。福從小就籠罩在義大利通俗演出藝術和敘事文學傳統的氛圍中。他的祖父是一位著名的民間說唱藝人,他的父親也有登台演出的經歷。因此戲劇的因子早已滲透到他的天性中去了。40年代,他在米蘭藝術學院學習過藝術、建築,還在享有盛譽的布雷拉學院學習戲劇布景設計。
1958年,他同出身梨園世家的著名演員福蘭卡·拉梅結婚,共同創辦了新舞台劇團。1970年,劇團因內部意見歧異而分裂後,他們又聯絡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同行,創立了戲劇公社。演劇團體巡迴演出於工廠、公園、體育場等公共場所,他們的團址最初也就設在科來達大街的一處工棚內。這一年,不畏強權、維護正義的福,在黑手黨橫行的米蘭寫成了劇本《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在論及這出戲時說:「該劇主人公的荒謬行為使官僚們的謊言昭然若揭。」在漫長的、並不平坦的藝術道路上,這對志同道合的伴侶,風雨同舟,相濡以沫,共同開拓了當代戲劇的一片新天地。達里奧·福,他與他的夫人福蘭卡·拉梅(Franca Rame)一起致力於用戲劇,尤其是以專業藝術家的喜劇(Commediadell'arte)的風格,為底層民眾的利益吶喊,被廣大民眾親切地稱為「人民的游吟詩人」。一度被美國拒絕入境。
他曾先後在米蘭布萊拉美術學院和工學院建築系攻讀,但由於酷愛藝術,便毅然改行從藝。他先是同幾位演員搭檔,在咖啡館和娛樂場所演出綜藝節目。所謂綜藝節目,其實是一種兼具小品與彈唱特色的文藝表演形式,短小精悍,貼近生活,現實性強烈,詼諧滑稽,演時講究隨機應變,插科打諢。這對培養達里奧·福的綜合戲劇素質和日後從事諷刺喜劇創作大有裨益。後來他為廣播和電視撰寫和表演喜劇獨白,又拍過電影,當過兩年電影演員,最後終於全身心投入了戲劇創作。
⑹ 達里奧·斯爾納的國家隊數據
2007-11-22 英格蘭 2-3(0-2)克羅埃西亞(全場)
2007-11-18馬其頓2-0(0-0)克羅埃西亞(全場)
2007-10-14克羅埃西亞1-0(0-0) 以色列 (全場)
2007-09-13安道爾0-6(0-3)克羅埃西亞(全場)
2007-09-09克羅埃西亞2-0(2-0)愛沙尼亞(82』下)
2007-06-06克羅埃西亞0-0(0-0) 俄羅斯 (8『下)2007-06-03愛沙尼亞0-1(0-1) 克羅埃西亞 (全場)
2007-03-24克羅埃西亞2-1(0-1)馬其頓(46』上)
2006-11-16 以色列 3-4(1-2)克羅埃西亞(88『下)
04歐錦賽正賽出場記錄:
2004-06-14 瑞士 0-0(0-0)克羅埃西亞(61『上)
2004-06-22克羅埃西亞2-4(1-2) 英格蘭 (67』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