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自行車上的杠桿力學原理研究

自行車上的杠桿力學原理研究

發布時間:2021-05-24 23:19:18

1. 自行車上的力學原理

1、上陡坡時,往往走"S"形路線,應用功的原理。
2、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應用杠桿原理。
3、座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座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
自行車的車胎上刻有載重量,明確告訴人們:不能超載。
應用壓強原理。
4、車的前軸,中軸及後軸均採用滾動軸承以減小摩擦,
自行車的外胎,車把手塑料套,踏板套,閘把套等處均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增大摩擦。
應有摩擦原理。
5、自行車高速行駛特別是下坡時,不能單獨用前閘剎車。應用慣性原理。
6、車的座墊下安有粗的螺旋狀的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應用動量原理。

2.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的背景,意義,內容及應解決和思考的問題

自行車上的物理知識
1、自行車上的摩擦知識。
①自行車外胎為什麼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摩擦力的大小跟兩個因素有關: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行車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紋,這是通過增大自行車與地面間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自行車打滑。
②自行車為什麼能前進?
當我們騎在自行車上時,由於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有壓力,輪胎和地面之間不光滑,因此自行車與路面之間有摩擦,不過,要問自行車為何能前進?這還是依靠後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而產生的,這個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那前輪的摩擦力是干什麼的?阻礙車的運動!其方向與自行車前進方向相反。正是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車作勻速運動。不過,當人們在地上推自行車前進時,前輪和後輪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後。那誰和這兩個力平衡呢?腳對地面的摩擦力向前!
③剎車以後,自行車為何能停止?
剎車時,剎皮與車圈間的摩擦力,會阻礙後輪的轉動。手的壓力越大,剎皮對車圈的壓力就越大,產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後輪就轉動的越慢。如果完全剎死,這時後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就變為滑動摩擦力(原來為滾動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後,阻礙了自行車的運動,因此就停下來了。
④自行車哪些地方安有鋼珠?為什麼安鋼珠?
在自行車的前軸、中軸、後軸、車把轉動處,腳蹬轉動處等地方,都安有鋼珠。
人們騎自行車總是希望輕松、靈活、省力。而用滾動代替滑動就可以大大減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車轉動的地方安裝鋼珠,我們可以經常加潤滑油,使接觸面彼此離開,這樣就可以使摩擦力變得更小。
2、自行車上的杠桿、輪軸知識。
①自行車上的杠桿
A、控制前輪轉向的杠桿:自行車的車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轉動自行車前輪,來控制自行車的運動方向和自行車的平衡。
B、控制剎車閘的杠桿:車把上的閘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
②自行車上的輪軸
A、中軸上的腳蹬和花盤齒輪:組成省力輪軸(腳蹬半徑大於花盤齒輪半徑)。
B、自行車手把與前叉軸:組成省力輪軸(手把轉動的半徑大於前叉軸的半徑)。
C、後軸上的齒輪和後輪:組成費力輪軸(齒輪半徑小於後輪半徑)。
3、自行車上的氣壓知識。
自行車內胎充氣:早期的各種輪子都是木輪、鐵輪,顛簸不已。現代自行車使用充氣內胎主要是使胎內的壓強增大,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同時可以減小自行車前進的阻力。
氣門芯的作用:充氣內胎上的氣門芯,起著單向閥門的作用,只讓氣體進入,不讓氣體外漏,方便進氣,保證充氣內胎的密封。
4、自行車上光學知識。
自行車上的紅色尾燈,不能自行發光,但是到了晚上卻可以提醒司機注意,因為自行車的尾燈是由很多蜂窩狀的「小室」構成的,而每一個「小室」是由三個約成90度的反射面組成的。這樣在晚上時,當後面汽車的燈光射到自行車尾燈上,就會產生反射光,由於紅色醒目,就可以引起司機的注意。
3.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A.測量中的應用
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為0.71米或0.66米。那麼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圓周率穡

3. 有關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的論文結尾

最佳答案

自行車在我國是很普及的代步和運載工具。在它的「身上」運用了許多力學知識,

1.測量中的應用

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為0.71米或0.66米。那麼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圓周率π,即約2.23米或2.07米,然後,讓車沿著跑道滾動,記下滾過的圈數n,則跑道長為n×2.23米或n×2.07米。

2.力和運動的應用

(1)減小與增大摩擦。

車的前軸、中軸及後軸均採用滾動以減小摩擦。為更進一步減小摩擦,人們常在這些部位加潤滑劑。

多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如車的外胎,車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閘把套等。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剎車時,車輪不再滾動,而在地面上滑動,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車可迅速停駛。而在剎車的同時,手用力握緊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鋼圈的壓力以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

(2)彈簧的減震作用。

車的座墊下安有許多根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

3.壓強知識的應用

(1)自行車車胎上刻有載重量。如車載過重,則車胎受到壓強太大而被壓破。

(2)座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座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使人騎車不易感到疲勞。

4.簡單機械知識的應用

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可增大對剎車皮的拉力。自行車為了省力或省距離,還使用了輪軸:腳蹬板與鏈輪牙盤;後輪與飛輪及龍頭與轉軸等。

5.功、機械能的知識運用

(1)根據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因此人們在上坡時,常騎「S形」路線就是這個道理。

(2)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如騎車上坡前,人們往往要加緊蹬幾下,就容易上去些,這里是動能轉化為勢能。而騎車下坡,不用蹬,車速也越來越快,此為勢能轉化為動能。

6.慣性定律的運用

快速行駛的自行車,如果突然把前輪剎住,後輪為什麼會跳起來。這是因為前輪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運動,但車上的人和後輪沒有受到阻力,根據慣性定律,人和後輪要保持繼續向前的運動狀態,所以後輪會跳起來。

切記下坡或高速行駛時,不能單獨用自行車的前閘剎車,否則會出現翻車事故!

(一)運動和力的應用

自行車的外胎,車把手塑料套,踏板套,閘把套等處均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剎車時,手用力握緊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車輪鋼圈的壓力,以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剎車時,車輪不再滾動,而在地面上滑動,變滾動為滑動後,摩擦大大增加,所以車能夠迅速制動.

車的前軸,中軸及後軸均採用滾動軸承以減小摩擦,在這些部件上,人們常常加潤滑油進一步減小摩擦.

1.增大和減小摩擦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車的座墊下安有粗的螺旋狀的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

2.彈簧的減震作用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二)壓強知識的應用

自行車的車胎上刻有載重量,明確告訴人們:不能超載,如車載過量,車胎受力面積不變,則車胎受到太大的壓強將被壓破.

1.自行車負重

2.車座上的物理

座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座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使人騎車時感到較舒適.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三)簡單機械知識的應用

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可增大剎車皮的拉力.另外,鏈輪牙盤與腳蹬,後輪與飛輪,車龍頭與轉軸等都是輪軸,利用它們可以省力.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四)功和能的知識運用

1,人們在騎自行車上較陡的坡時,往往走"S"形路線,這是根據功的原理.如圖,坡長相當於斜面長,坡高相當於斜面高,根據功的原理:W1=W2,即FL=Gh,亦可寫作:,可看出,斜面長L是斜面高h的幾倍,所用的力F就是重力G的幾分之一,所以,在高度h不變的情況下,斜面越長越省力,走"S"形路線是為了增大斜面長,從而能順利上坡.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四)功和能的知識運用

2,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騎自行車上坡前,人們往往要加緊蹬幾下,使車的速度(動能)增大,"動能沖坡",以較大的動能轉化為較大勢能,能夠較容易到達坡頂.而騎車下坡時,不用腳蹬,車速也越來越快,這是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不斷增大,所以車速也不斷增大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五)剎車和慣性

自行車高速行駛特別是下坡時,不能單獨用前閘剎車,否則會出現翻車事故,其原因是:前閘剎車,前輪被迫靜止,而作為驅動輪的後輪車架和騎車人由於慣性還要保持原有的高速運動的趨勢,這時就會以前輪與地面接觸處為支點,向前翻轉,造成翻車事故.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六)測量中的應用

在測量道路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24型車輪直徑為0.62米,26型車輪直徑為0.66米,車輪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以圓周率π,得1.95米或2.07米,然後,讓車沿跑道滾動,記下滾過的圈數n,則跑道長n×1.95米或n×2.07米.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七)熱膨脹知識的運用

在炎熱的夏天,車胎內的氣不能充得太足,更不能放在烈日下曝曬,因為車胎內的空氣受熱急劇膨脹,壓強猛增會將車胎脹破.

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八)機械能與內能的轉化

用打氣筒給車胎打氣,過一會兒,筒壁會熱起來,這是因為壓縮筒內氣體和克服活塞與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所以筒壁會發熱.

4. 自行車中的杠桿原理

前觸閘:前觸閘是靠杠桿原理制動的。當手握緊閘把時,閘把的另一頭將接頭、拉桿、拉管向下壓,使閘皮向下壓至與輪胎接觸,產生摩擦制動力。其缺點是剎車效果與輪胎充氣程度有關。充氣不足時,會使摩擦力減小,影響剎車效果。腳蹬是輪軸,但是輪軸也用了杠桿的原理。...自行車是一種機械,它由許多的簡單機械構成: 執行部分的車把,控制部分中的車閘把,後閘部件中的前曲拐,後曲拐及支架,貨架上的彈簧夾,車鈴的按鈕等部件都屬於杠桿. 傳動部分中的腳蹬...

1:腳踏板是動力,鏈條是阻力.支點是中間圓盤的軸
2:後輪外圈的車胎是阻力,自行車鏈條是動力.車輪軸是支點

5. 自行車把的杠桿原理示意圖。

紅色的 L1為動力臂 F1為動力

紫色的 L2為阻力臂 F2為阻力

望採納。。。。

6. 自行車上的物理知識研究報告

自行車在我國是很普及的代步和運載工具。在它的「身上」運用了許多力學知識,測量中的應用。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為0.71米或0.66米。那麼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圓周率π,即約2.23米或2.07米。

然後,讓車沿著跑道滾動,記下滾過的圈數n,則跑道長為n×2.23米或n×2.07米。力和運動的應用。減小與增大摩擦。車的前軸、中軸及後軸均採用滾動以減小摩擦。為更進一步減小摩擦,人們常在這些部位加潤滑劑。

多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如車的外胎,車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閘把套等。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以增大摩擦。

如在剎車時,車輪不再滾動,而在地面上滑動,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車可迅速停駛。而在剎車的同時,手用力握緊車閘把。

增大剎車皮對鋼圈的壓力以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彈簧的減震作用。車的座墊下安有許多根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壓強知識的應用自行車車胎上刻有載重量。如車載過重,則車胎受到壓強太大而被壓破。

(6)自行車上的杠桿力學原理研究擴展閱讀:

研究報告分:研究的對象和方法、研究的內容和假設、研究的步驟及過程以及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研究報告內容的邏輯性是整個研究思路邏輯性的寫照。

報告必須絕對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必須恰如其分。文字、用詞應力求准確。概念表述應盡量用科學性用語,避免用常識性用語,以免讀者費解或產生歧義。

當然,研究報告的文字也必須簡單、明了、通順、流暢,既要明白如話,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確地、科學地表達出來。通過全面的調查研究,分析論證某個建設或改造工程、某種科學研究、某項商務活動切實可行而提出的一種書面材料。

7. 自行車力學原理探究課題提出的背景說明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它的出現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最早的自行車是由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的,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第一輛現代意義的自行車出現在19世紀末的英國,後由傳教士帶入中國。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大約五億輛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運動是一種半機械化運動。人們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達到高效的運動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被動齒輪、鏈條及變速器等。齒輪比與傳動比關系著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後輪運轉實質在於:在鏈條傳動下的飛輪帶動後輪轉動,飛輪與後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後輪半徑遠大於齒輪半徑,由線速度增大,提高了車速。

8. 自行車中的杠桿有哪些。 原理是什麼

自行車中的杠桿有哪些。 原理是什麼?自行車的腳踏板相當於一個省力杠桿。
當腳回踏板轉到水平位置時,用力蹬答下效果最好。因為動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此時動力臂最大,最省力。
腳踏板的支點在轉軸位置,動力臂是轉軸至踏板的長度(在「1」條件下),阻力臂是鏈輪的半徑。說明,動力臂是隨著腳踏板的轉動而變化的

9. 自行車中含有哪些力學原理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它的出現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最早的自行車是由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的,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第一輛現代意義的自行車出現在19世紀末的英國,後由傳教士帶入中國。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大約五億輛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運動是一種半機械化運動。人們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達到高效的運動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被動齒輪、鏈條及變速器等。齒輪比與傳動比關系著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後輪運轉實質在於:在鏈條傳動下的飛輪帶動後輪轉動,飛輪與後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後輪半徑遠大於齒輪半徑,由線速度增大,提高了車速。

10. 自行車的杠桿原理

腳踏板轉到中間位置時用力瞪下的效果最好。

因為你向下施力,由於是垂直向回下,由於支點(即腳蹬旁答邊的那個齒輪的輪軸)到力的垂直距離是動力臂,所以,當腳蹬轉到中間位置時,其中一個腳到腳蹬軸的距離是動力臂,也是最長的動力臂,另一個為阻力臂,由於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因此,要想使動力最小,則應使動力臂最長,因此,腳踏板轉到中間位置時用力瞪下的效果最好。

F1為動力臂L1為阻力臂

看了圖後,比較一下哪個L1大(即動力臂大)

你就明白哪個F1小,也就是哪個最省力,也就是哪個作用效果最好。

我也剛學完這一課,是個初三學生,希望能給你解釋清楚,最好交個朋友。

同時,看我真么認真答題,也就把分給我吧。

閱讀全文

與自行車上的杠桿力學原理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
10月7日日本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920
銀行理財資金對接信託 瀏覽:219
傭金寶創業板深圳 瀏覽:150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
民生銀行原油期貨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