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元對美金的匯率
你這個問來題實在是~~~
以前美元兌源人民幣是8.2765,直到2005年7月開始的匯率改革後,人民幣形成有條件的浮動匯率制度。美元兌日元相對人民幣淵源更長,畢竟小日本比我們先發展了幾十年。小日本在70年代開始將日元轉換為自由可兌換貨幣,之後匯率從1美元=300日元開始一路飆升,到80年代匯率達到120,日元註定為寬幅高波動貨幣,他對美元的匯率從未穩定過。
這個圖片是我整理的,囊括了日元兌美元波動的過程及原因。
希望會對你有幫助。
匯率掉到88歷史上有兩次,一次是95年日本銀行危機,另一次是08年次貸危機。匯率都打到過88,甚至更低。95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8.5左右(當時還是固定匯率制,央行會不定時調整),08年年末美元兌日圓達到88以下,此時美元兌人民幣維持在6.84-6.86之間。
B. 關於外匯的升貼水,利率高的貨幣遠期匯率表現為貼水。假設美元對日元117.25,美元一段時間後成了1
美元利率此時是低於日元利率,因此日元利率高,遠期貼水,日元貶值,1美元可以換更多的日元。
C. 假設美元/日元匯率為103.73/103.87,客戶想將100美元兌換成日元,能夠換多少日元
客戶用美元兌換日元,就是賣出美元買入日元,用前一個價格(BID價,或銀行買入價),也就是換成10373日元。
客戶美元換日元,同樣的美元只能換得較少的日元。反之,客戶日元換美元,需要用數值大的匯率,換得相同數量的美元需要用更多的日元。
D. 假設美元相對於歐元和日元的匯率的變化相同,但是,當你的其他財富收
當然是日元風險更大了,它受到的影響比其他非美貨幣多得多。
E. 國際金融實務題 計算題
一、歐元兌美元、美元兌港元遠期匯率分別為: 3個月 1.10029/59(升水) 7.7960/91(貼水) 二、該套匯是有利可圖的,具體作法是在東京外匯市場買日元賣美元,然後在紐約買美元賣日元,每一美元可以獲得0.2日元的匯差,1000萬美元可得=1000萬*0.2=200萬日元(可兌16460美元),或者1000萬*121.7/121.5-1000萬=16460美元的匯差。 三、1、歐元兌美元1個月的遠期匯率:1.0988+0.0020=1.1008 1.0996+0.0035=1.1031 所以1個月的遠期匯率為1.1008/31 2、美元兌港元3個月期的遠期匯率:7.8001-0.0041=7.796 7.8022-0.0031=7.7991 所以3個月的遠期匯率為7.7960/91
F. 假設開始時美元與日元之間的匯率為每美元換100日元,
A 解析: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換算100美元=14000日元,使其與100日元=0.909美元具有可比性。由此可見相同數量的日元比過去可兌換更多的美元,即日元升值;相同數量的美元可換更少的日元,即美元對日元的匯率下降了,故選13。
G. 假設美元/日元匯率為103.73/103.87,銀行賣出10000日元,需向客戶收取多少美元
銀行賣出10000日元,相當於客戶買入10000日元,賣出相應的美元。這時,客戶需要支付較多的美元,因此匯率要採用103.73,則客戶需支付96.40美元。
貨幣對A/B,對應的買賣匯率為C/D,C<D,其中C為銀行買入價(BID價),D為銀行賣出價(ASK價),客戶如果是賣出A貨幣買入B貨幣,採用的匯率就是C;反之如果客戶是買入A貨幣賣出B貨幣,採用的匯率是D。
H. 金融學問題:假設1美元兌換110日元,1英鎊兌換220日元時
美元兌換110日元,1英鎊兌換220日元時,觀察到英鎊
I. 假設美元/日元匯率為103.73/103.87,銀行賣給客戶1000美元,需向客戶收取多少日元
銀行賣給客戶美元,應該用美元對日元的銀行賣出價。
匯率的報價是:銀行買入價/銀行賣出價,買賣方向是站在銀行角度的,買賣是針對貨幣對的前一個貨幣(基準貨幣)。
因此,銀行賣出1000美元,美元是貨幣對前一個貨幣,銀行賣出指的買賣方向站在銀行方向,因此應該採用銀行賣出價進行計算,即103.87,1000*103.87=103870日元。
J. 假設美元/日元匯率為103.73/103.87,客戶想將1000日元兌換成美元,能兌換多少美元
日元換成美元,需要用較多的日元換美元,應該用103.87,即103.87日元才能兌換1美元。
因此,可換得9.6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