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存貨價值確定匯率

存貨價值確定匯率

發布時間:2021-08-09 23:28:14

1. 進口貨物入賬匯率按什麼確定

進口貨物入賬匯率按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確定:

依據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外幣折算》第三章第十一條規定,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

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對於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已在交易發生日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

(1)存貨價值確定匯率擴展閱讀:

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記賬匯率可以是外幣業務發生當日的匯率,也可以是當月1日的匯率。記賬匯率一經選用,在登記入賬時不得隨意變更。具體應用時,對於取得以外幣結算的資產、負債及相關的收入和費用,可以採用外幣業務發生時當日的匯率或當月1日的匯率記賬。

對於以外幣投入的資本:

1、合同或章程有約定匯率的,就按約定的匯率入賬。

2、合同或章程未約定匯率的,如果注冊貨幣與記賬本幣一致的,可採用當日匯率記賬;如果注冊

貨幣與記賬本幣不一致,應當按第一期第一次收到出資額時的匯率記賬。對於投入的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按投入當日或當月1日的匯率入賬。

實際工作中,企業會計人員為了方便或者已有的習慣,往往各行其是,並沒有完全按照規定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內部如果採用不同的記賬匯率,在購貨或銷貨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不同的購貨成本、不同的銷售收入等。

2. 當匯率變了,存貨入賬的價值可以改嗎

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存貨是採用歷史成本計價的資產,所以存貨的初始入賬價值是不可以調整的。當存在匯率變動使得存貨升值,不需要調整,在你銷售後結轉成本自然可以實現這部分升值的收益。
所以你們確認額外收入的方式是不對的,這個月變動漲了確認收入,下個月跌了再沖回不嫌麻煩么?

3. 存貨賬面價值的確定

(1)購入的存貨,其實際成本包括下列各項:(計入「材料采購」或「原材料」)

①買價。指進貨發票所註明的貨款金額。

②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貸等費用。

③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有些物資,在運輸途中會發生一定的短缺和損耗,除合理的途耗應當計入物資的采購成本外,能確定由過失人負責的,應向責任單位或過失人索取賠償,不計入進貨成本。至於因自然災害而發生的意外損失,減去保險賠償款和可以收回的殘值作價後的凈損失,應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不得計入進貨成本。屬於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計入管理費用,也不得計入進貨成本。

④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指購入的物資需要經過挑選整理才能使用,因而在挑選整理過程中發生的工資、費用支出,以及挑選整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數量損耗(扣除可回收的下腳廢料等)的價值。

⑤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如進口物資按規定支付的進口關稅。

⑥其他費用。如大宗物資的市內運雜費。但市內零星運雜費、采購人員的差旅費和采購機構的經費,以及企業供應部門和倉庫的經費等,一般都不包括在貨的實際成本中。

(2)自製的存貨,有自製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它們的實際成本包括製造過程中所耗用的原材料、工資和有關費用等實際支出。

(3)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有加工後的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它們的實際成本,應包括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和保險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

(4)投資者投入的存貨,按照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

(5)接受捐贈的存貨,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實際成本:

①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如發票、報關單、有關協議)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②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其實際成本:第一,同類或類似存貨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存貨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第二,同類或類似存貨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接受捐贈的存貨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實際成本。

(6)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存貨,按照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後的差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如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受讓存貨的實際成本:

①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和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②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交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7)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存貨,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如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換入存貨的實際成本:

①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作為實際成本。

②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補價,作為實際成本。

(8)盤盈的存貨,按照同類或類似存貨的市場價格作為成本。

存貨實際成本的計量,也因行業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商品流通企業購入的商品,按照進價和按規定應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不計入商品的實際成本,應作為進貨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商品流通企業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商品,應以加工前商品的進貨原價,加上加工費用和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加工後商品的實際成本。

一般包括 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庫存商品

4. 關於存貨的入賬 的價值的確定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存貨在取得時,按照實際成本入賬。存貨實際成本的計量因其來源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按以下原則確定: (1)購入的存貨,其實際成本包括下列各項: ①買價。指進貨發票所註明的貨款金額。 ②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貸等費用。 ③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有些物資,在運輸途中會發生一定的短缺和損耗,除合理的途耗應當計入物資的采購成本外,能確定由過失人負責的,應向責任單位或過失人索取賠償,不計入進貨成本。至於因自然災害而發生的意外損失,減去保險賠償款和可以收回的殘值作價後的凈損失,應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不得計入進貨成本。屬於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計入管理費用,也不得計入進貨成本。 ④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指購入的物資需要經過挑選整理才能使用,因而在挑選整理過程中發生的工資、費用支出,以及挑選整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數量損耗(扣除可回收的下腳廢料等)的價值。 ⑤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如進口物資按規定支付的進口關稅。 ⑥其他費用。如大宗物資的市內運雜費。但市內零星運雜費、采購人員的差旅費和采購機構的經費,以及企業供應部門和倉庫的經費等,一般都不包括在貨的實際成本中。 (2)自製的存貨,有自製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它們的實際成本包括製造過程中所耗用的原材料、工資和有關費用等實際支出。 (3)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有加工後的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它們的實際成本,應包括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和保險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 (4)投資者投入的存貨,按照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 (5)接受捐贈的存貨,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實際成本: ①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如發票、報關單、有關協議)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②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其實際成本:第一,同類或類似存貨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存貨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第二,同類或類似存貨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接受捐贈的存貨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實際成本。 (6)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存貨,按照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後的差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如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受讓存貨的實際成本: ①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和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②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交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7)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存貨,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如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換入存貨的實際成本: ①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作為實際成本。 ②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補價,作為實際成本。 (8)盤盈的存貨,按照同類或類似存貨的市場價格作為成本。 存貨實際成本的計量,也因行業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商品流通企業購入的商品,按照進價和按規定應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不計入商品的實際成本,應作為進貨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5. 存貨入賬價值的確定是什麼意思啊

存貨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周轉材料等。每一種存貨種類不同,哪入賬的成本也不同。外購的存貨入賬價值=買價+相關稅費+運輸裝卸費+保險費等直接費用。加工取得的存貨成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也就是說每種存貨入賬價值確定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6. 匯率變動引起存貨價值變動的賬務處理

1,匯率變動時,存貨入賬的價值也必須跟著改變。計入「 營業外收入」會計科目。存貨價值大了,可以借記存貨,貸記營業外收入?通常我們會以額外收入的方式入賬,但如果不想把利潤變大,可以再結轉沖銷營業外收入。存貨價值增大時:
借:存貨 3.57貸:營業外收入 3.57
存貨價值增大原因消除時:
借: 營業外收入3.57
貸: 本年利潤 3.57修改你營業外收入減少的會計憑證,將營業外收入減少記在貸方紅書,不要記在借方。如果已經記賬的話就用紅字更正法,先將借方減少的憑證沖銷,然後在體制一張貸方紅書減少的憑證,就行結轉。借:營業外收入貸:本年利潤這樣你結轉後本期「營業外收入」才平衡。2,按照你的條件,兌換時:借:銀行存款(或現金)-港幣 28.57(台幣 100)
貸:銀行存款-港幣 25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3.57外匯兌換差額,看你原來的處理方式是怎麼樣的。在月末進行調整,其差異記入財務費用。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1、初始確認時折算匯率的選擇。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A、即期匯率:指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中間價,或稱市場匯率。
B、即期匯率近似匯率:通常指當期平均匯率。
2、資產負債表日匯兌差額的處理
A、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與初始確認時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率差額計入財務費用。
外幣貨幣性項目包括外幣貨幣性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項等)和外幣貨幣性負債(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
B、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產生匯兌差額,非貨幣性項目指除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包括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
C、對於外幣價值發生變動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其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其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相應匯率變動的影響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
D、外幣投入資本不產生匯兌差額。外幣投入資本屬於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

7. 存貨價值的計算方法

不同來源取得的存貨,其入賬價值的構成各不相同。 一、外購存貨的入賬價值: 根據我國會計准則的有關規定,外購存貨以其采購成本入賬,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貨價格,相關稅費,以及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可直接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1、購貨價格 購貨價格是因購貨而支付的對價,但不包括規定可以扣除的增值稅額。 對於現購業務來說,購貨價格就是實際支付的貨款額扣除按規定準予抵扣的增值稅後的價格。對於賒購業務來說,購貨價格就是購貨發票上以貨款額扣除按規定準予抵扣的增值稅額後的價格。
在發生現金折扣時,一般不調整購貨價格,而是把獲得的現金折扣作為理財收入計入財務費用。
2、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相關稅費 計入外購存貨采購成本的相關稅費是指企業外購貨物應支付的稅金及相關費用,主要包括進口環節的關稅、消費稅、海關手續費,企業購入未稅礦產品代繳的資源稅,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貨物支付的增值稅,以及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按規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
3、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代價 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代價是指為使外購存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支付的除買價及相關稅費以外的采購費用,主要包括外購存貨到底倉庫以前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雜費、運輸保險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以及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發生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時,一般根據這些費用是否能分清具體負擔對象,或直接計入各存貨采購成本,或選擇合理分配標准(如采購數量、采購價格等)分配計入各有關存貨采購成本。
二、自製存貨的入賬價值 自製存貨主要包括產成品、在產品、半成品、委託加工物資等,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自製存貨應以存貨達到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入賬。
包括消耗的材料成本,自製工程中發生的加工成本及其他能直接認定為該存貨價值的成本(如企業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而發生的專項設計費用,以及應計入存貨成本的借款費用等)。
1、消耗的材料成本 自製存貨消耗的材料成本是指為製造存貨直接消耗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等,一般又稱為直接材料。
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確定。 2、發生的加工費用 自製存貨發生的加工費用是指企業為加工生產某種產品或材料,在直接材料成本基礎上追加的生產成本,主要包括有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兩大部分。
直接人工是指企業在生產產品、材料或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直接從事生產的工人的職工薪酬。製造費用是指由生產的若干種產品、材料或勞務共同承擔,但在發生時難以劃分具體承擔對象的生產成本,屬於為生產產品、材料或提供勞務發生的間接生產費用,主要包括企業生產部門發生的生產管理(如車間管理)費用,如生產管理人員的薪酬,生產部門的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等。
對於生產周期較長(一般是指超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自製產品,准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也屬製造費用。

8. 期末存貨價值的計算

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資產,通過銷售可以轉為收入,同時存貨資產成本結轉銷售成本。
假設已批存貨價值固定,若結轉成本多了,自然期末的存貨價值就下降了。若上題是正確的。
你可以通過寫分錄的方式了解過程。

9. 存貨的價值怎麼算

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指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即當成本低於可變現凈值時,期末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可變現凈值低於成本時,期末存貨按可變現凈值計價。
所以本題A存貨期末價值為17000元,B存貨期末價值為30000元,C存貨期末價值為50000元,合計存貨價值為C答案97000元。

閱讀全文

與存貨價值確定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給外匯工作室取名字 瀏覽:310
赤峰黃金股東 瀏覽:314
小米金融公司環境小視頻 瀏覽:923
九有指標 瀏覽:760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