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杠桿原理是力臂越長.越省力.這是為什麼呢
從科學分析,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
則阻力臂越長,力則可以越小,則越省力
從常識分析,支點是不改變的,則離支點越遠,改變的效果越大
因此阻力臂越長,力則可以越小,則越省力
B. 杠桿上的彈簧測力計傾斜向左或右拉變大變小
向左拉變小,向右拉變大
C. 杠桿原理 為什麼L越長,F就越小
因為杠桿定理F1L1=F2L2
即F1/F2=L2/L1
所以L越長,F就越小(僅對兩個力來說)
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我也是初三的)
D. 杠桿原理最大力和最小力是什麼時候
古希臘學者來阿基米德總結出杠桿自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據此,他說出了「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移動地球」
的豪言壯語.地球的質量大約是6×1024
kg,人產生的推力約為588N,我們設想要撬起地球這個龐然大物,又找到了合適的支點,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所用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為1023
:1,當然要找到這樣長的杠桿確實非常困難,但這個想像中的實驗包含了科學家對物理知識的深刻理解:只要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足夠大,動力與阻力之比也就足夠的小,這樣使用杠桿也就最省力.
E. 杠桿轉動過程中力臂與力的大小變化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 1 L 1 =F 2 L 2 分析,將杠桿由最初位置勻速轉動到水平位置時,動力臂不變,杠桿重不變,即阻力不變,阻力力臂變大,所以動力變大;
當杠桿從水平位置拉到虛線位置時,動力臂不變,阻力不變,阻力臂變小,所以動力變小.
故答案為:先變大後變小.
F. 千斤頂力變小是什麼原因『
液壓千斤頂原理如下:千斤頂的工作原理是扳手往上走帶動小活塞向上,油箱里的油通過油管和單向閥門被吸進小活塞下部,扳手往下壓時帶動小活塞向下,油箱與小活塞下部油路被單向閥門堵上,小活塞下部的油通過內部油路和單向閥門被壓進大活塞下部,因杠桿作用小活塞下部壓力增大數十倍,大活塞面積又是小活塞面積的數十倍,由手動產生的油壓被擠進大活塞,由帕斯卡原理知大小活塞面積比與壓力比相同。這樣一來,手上的力通過扳手到小活塞上增大了十多倍(暫按15倍),小活塞到大活塞力有增大十多倍(暫按15倍),到大活塞(頂車時伸出的活動部分)
G. 杠桿提升物體用力大小變化
(1)由題知,當慢慢提升重物不越過水平位置時,重力(阻力)不變,阻力臂增專大(水平時最大),屬動力臂不變
即:G不變、L 1 不變,L 2 增大
∵FL 1 =GL 2
∴力F逐漸變大
(2)當杠桿越過水平位置時,阻力和動力臂還是不變,但是阻力臂變小,根據FL 1 =GL 2 ,所以動力F減小.
綜上,動力F先變大後減小.
故選D.
H. 關於杠桿原理,為什麼支點離受力點越近,阻力越小求解釋
這應該是屬於物理問題吧.
你可以看一看該杠桿究竟是繞哪個點轉動的,那就是支點.
動力就是那個是杠桿轉動的力
而阻力就是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I. 使用杠桿時施力位置或方向改變力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根據杠桿原理F1L1=F2L2,施力位置和方向改變都是L變化。如果比例一樣則力大小不變。
J. 當支點對杠桿的受力面積由小變大時也由一個支點變為一個平面,這兩個整體的力有了什麼變化
顯然,對於剛性的杠桿與支點來說,由於支點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時,由於「面」是有長寬度的,因此特別在作用臂與力臂分置於「支面」的兩側時,實際的力臂長短會發生變化,即此系統中,存在一個變化的「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