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度什麼是「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與美元掛鉤就是匯率主要是訂著美元的匯價波動來調整貨幣的匯率,一籃子貨幣是指選定好幾種貨幣的匯價的波動來調整貨幣的匯率。
Ⅱ 浮動匯率與一籃子貨幣匯率的關系
這我就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中國的國民經濟,這應該說是中國的匯率上升,中國是版可以控制的權,如果下降率,它應該有在世界上它是一個控股權,大家都知道中國為什麼由錢到美國,如果是這樣的美元價格暴跌一路,那麼中國的外匯儲蓄將下降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不敢去想,為什麼美國經濟如此迅速是因為外匯儲備國家現在美元。這是美國經濟現在能夠保持這樣一個很好的理由,換句話說,所有的國家在世界上,銀行的任何存款是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幣,那麼你可以認為,中國在世界上,是另外什麼是美元的匯率用,即使是相同的,那麼中國是不是太影響日元的地位。中國的經濟要能夠把在其他國家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那麼,唯一的選舉,那麼它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世界儲備貨幣,我們是人民幣。我的回答是不全面的,要知道你可以問一下,那我願意回答我的問題。
Ⅲ 簡述我國現行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以及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講一下機制吧
央行5月6日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變化既反映了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又反映了市場供求狀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特徵更加清晰。
永沃財富外匯提醒你,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是指做市商在進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時,需要考慮「收盤匯率」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兩個組成部分。其中,「收盤匯率」是指上日16時30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匯率,主要反映外匯市場供求狀況。「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是指為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所要求的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調整幅度,主要是為了保持當日人民幣匯率指數與上一日人民幣匯率指數相對穩定。做市商在報價時既會考慮CFETS貨幣籃子,也會參考BIS和SDR貨幣籃子,以剔除籃子貨幣匯率變化中的噪音,在國際市場波動加大時,有一定的過濾器作用。
Ⅳ 一籃子貨幣各幣種所佔權重是多少
中國人民銀行宣復布,經國務院制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從原本緊盯美元的匯率制度,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
2017年1月1日起,按照CFETS貨幣籃子選樣規則,CFETS貨幣籃子新增11種2016年掛牌人民幣對外匯交易幣種,CFETS籃子貨幣數量由13種變為24種,有:美元、歐元、日元、港元、英鎊、澳元、紐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元、馬來西亞林吉特、俄羅斯盧布、泰銖、南非蘭特、韓元、阿聯酋迪拉姆、沙特里亞爾、匈牙利福林、波蘭茲羅提、丹麥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土耳其里拉、墨西哥比索。
Ⅳ 怎麼理解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就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
1993年12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於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通知》,採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體包括,實現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價格並軌;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取消外匯留成,實行結售匯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外匯交易市場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並軌,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主動收窄了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此後外匯管制進一步放寬。
2005年7月21日,我國對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改革。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人民幣總體小幅升值。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新人民幣匯率制度平穩實施充分證明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我國匯制改革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要求。人民幣匯率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後,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
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1%,而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反而大幅增長。
2008年,我國適當收窄了人民幣波動幅度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在國際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許多國家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而人民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
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Ⅵ 人民幣匯率調整正常嗎
講一下機制吧央行5月6日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變化既反映了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又反映了市場供求狀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特徵更加清晰。永沃財富外匯提醒你,投資有風險需謹慎「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是指做市商在進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時,需要考慮「收盤匯率」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兩個組成部分。其中,「收盤匯率」是指上日16時30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匯率,主要反映外匯市場供求狀況。「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是指為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所要求的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調整幅度,主要是為了保持當日人民幣匯率指數與上一日人民幣匯率指數相對穩定。做市商在報價時既會考慮CFETS貨幣籃子,也會參考BIS和SDR貨幣籃子,以剔除籃子貨幣匯率變化中的噪音,在國際市場波動加大時,有一定的過濾器作用。
Ⅶ 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包括哪六種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經國務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版基礎,參考一籃子貨權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從原本緊盯美元的匯率制度,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
2017年1月1日起,按照CFETS貨幣籃子選樣規則,CFETS貨幣籃子新增11種2016年掛牌人民幣對外匯交易幣種,CFETS籃子貨幣數量由13種變為24種,有:美元、歐元、日元、港元、英鎊、澳元、紐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元、馬來西亞林吉特、俄羅斯盧布、泰銖、南非蘭特、韓元、阿聯酋迪拉姆、沙特里亞爾、匈牙利福林、波蘭茲羅提、丹麥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土耳其里拉、墨西哥比索。
Ⅷ 中國現在的匯率制度是什麼
中國截止到2018年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中國的匯率制度不同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而是資本管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的請求,無論數額大小。而中國是不允許你自由兌換外幣的。
(8)收盤匯率一籃子匯率擴展閱讀:
匯率制度的內容:
1.確定匯率的原則和依據。例如,以貨幣本身的價值為依據,還是以法定代表的價值為依據等。
2.維持與調整匯率的辦法。例如,是採用公開法定升值或貶值的辦法,還是採取任其浮動或官方有限度干預的辦法;
3.管理匯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國外匯管制中有關匯率及其適用范圍的規定。
4.制定、維持與管理匯率的機構,如外匯管理局、外匯平準基金委員會等。
匯率制度的研究包括兩個基本視角:匯率制度是如何形成和決定的。如何選擇匯率制度。前者是實證問題,後者屬於規范分析。
匯率制度分類是研究匯率制度優劣性和匯率制度選擇的基礎,而對匯率制度與宏觀經濟關系的考察,首先在於對匯率制度如何分類。由於不同的分類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從而導致匯率制度的選擇成為宏觀經濟領域最具爭議性的問題。
參考鏈接:網路--中國匯率制度
Ⅸ 一籃子匯率制
應該叫「釘住一籃子貨幣」吧,它是人民銀行發布的一種有關人民幣匯率的制度:
所謂釘住一籃版子貨幣,權是指某一個國家根據貿易與投資密切程度,選擇數種主要貨幣,不同貨幣設定不同權重後組成一籃子貨幣,設定浮動范圍,該國貨幣就釘住這一籃子貨幣並在范圍內浮動。
這樣的概念和有效實質匯率指數有些類似,也就是某一個國家選其貿易對手國,根據匯率和貿易往來金額設定比重,作為該國匯率調整依據,才能顯示出實際匯率狀況。
有學者認為,人民幣改釘一籃子貨幣,和過去釘住美元匯率相比,人民幣匯率就不一定像外界認為那樣被低估。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資料,國際上採行的匯率制度大約五種,包括以其他國家貨幣作為本國法償貨幣的「美元化」制度;將本國貨幣與某一主要國際貨幣維持固定兌換關系的「聯系匯率制度」;將本國貨幣匯率釘住某一特定貨幣或一籃貨幣,並定期檢討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變化,重新訂定固定匯率目標的「可調整釘住匯率制度」;央行可適當進場干預的「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及日圓、美元、歐元區貨幣等「完全浮動匯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