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燃燒蠟燭杠桿

燃燒蠟燭杠桿

發布時間:2021-08-27 12:10:08

1. 蠟燭杠桿問題,望大佬解答

初始條件:G左*L左=G右*L右

我們約定△G和△L為減小值,所以△G>0,△L>0
力矩差=(G左-△G)*(L左-△L)-(G右-△G)*(L右-△L)
=(G左*L左+△G*△L-L左*△G-G左*△L)-(G右*L右+△G*△L-L右*△G-G右*△L)
=L右*△G+G右*△L-L左*△G-G左*△L
=(L右-L左)*△G-(G右-G左)*△L
因為L右-L左>0,G右-G左<0,所以力矩差>0,始終左邊下沉

2. 如圖所示,同型號不等長的兩支蠟燭在輕質杠桿上處於平衡,現點燃蠟燭一段時間後,杠桿將()A.右端

根據圖示可知,左側力臂大於右側力臂,現點燃蠟燭一段時間後,由於燃燒完的蠟燭質量相等,即左側減少的力與力臂的乘積大於右側減少的力與力臂的乘積,因此右側剩餘蠟燭的重力與力臂的乘積大於左側剩餘蠟燭的重力與力臂的乘積,故右端下沉.
故選A.

3. 在輕質杠桿的兩端分別放上兩支粗細相同的蠟燭,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同時燃燒,蠟燭的燃燒速度相同,

不同,你沒說燃燒後的油有沒有落在地上,或者有盛器裝著,有盛器裝著那肯定是平衡的,沒有盛器的話就兩邊都有可能了,因為不可能燃燒後的油掉在地上還相同吧。

4. 關於蠟燭燃燒的過程!

蠟燃燒有2個過程:受熱熔化和生成別的物質
1.蠟受熱時熔化是物理現象
2.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反應
蠟燃燒是先受熱熔化,當達到可燃溫度後進行的化學反應,生成了別的物質

石蠟的物理性質是常溫為固體,難溶於水,熔點低易熔化,較軟。其化學性質是:石蠟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發光放熱。
探究實驗名稱: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目的: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後的三個階段進行細致的觀察,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實驗用品:一支新蠟燭、火柴、一支幹凈燒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實驗步驟與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嗅其氣味。
現象:蠟燭是白色、較軟的圓柱狀固體,無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上,不溶於水。
結論:石蠟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於水的固體。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層溫度的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
燭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
結論:石蠟受熱會熔化,燃燒時形成炭黑。
4.乾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取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盪,觀察其現象。
現象:乾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取下燒杯後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得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兩種物質。
5.熄滅蠟燭,觀察其現象,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現象:熔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變黑,易碎。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產生炭黑,棉線炭化,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粒構成,有可燃性。
實驗結論:
蠟燭在空氣中能夠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和過程後能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5. 為什麼在一個杠桿的兩端放蠟燭芯(燃燒),這個杠桿會像蹺蹺板一樣

出現蹺蹺板現象
首先 兩頭點燃 必然有邊會在下面有邊會在上面。
但是火焰始終是向上的
所以在下面的一端 火焰直接燒著蠟燭的蠟,所以蠟燃得快,
相反下上面的一端 就燃得慢
這樣下面一端就相對上面一端越來越輕。。。所以就蹺起來了
之後情況反過來
。。。
從此往復
所以。。。就出現了蹺蹺板現象
==============================
還有化學里的相對分子質量··
汗···

6. 杠桿上兩端有兩支長短不一樣的蠟燭,開始時杠桿平衡,點燃後若蠟燭燃燒的速度相等

蠟燭短的那端會翹起 因為它們燃燒前與燃燒後的重量比是不同的

7. 若一根杠桿兩端放有兩截蠟燭,原來杠桿平衡,如圖,過一段時間後,蠟燭燃燒掉一段,此時杠桿()A.


(1)由圖可知,mA>mB,G=mg,所以GA>GB,開始,杠桿平衡,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ALA=GBLB
∵GA>GB
∴LA<LB
(2)蠟燭燃燒速度相同,過一段時間後,蠟燭減少的質量△m相同,
減少的重力△G相同,左邊(GA-△G)LA,右邊(GB-△G)LB
∵GALA=GBLB
∴(GA-△G)LA-(GB-△G)LB=GALA-GBLB-△GLA+△GLB=△GLB-△GLA
∵LA<LB
∴△GLB-△GLA>0,
(GA-△G)LA-(GB-△G)LB>0,
即:左邊力與力臂的乘積大於右邊力與力臂的乘積,杠桿不再平衡,左端下沉.
故選B.

8. 蠟燭的燃燒過程

蠟燭芯中的繩子和蠟油燃燒是化學變化,蠟燭由固體的變成液體的是物理變化

1、視覺:光,黑煙,流淚。。。
2、感覺:熱
3、用乾燥的玻璃杯罩上,玻璃杯中的現象。。。
探究實驗名稱: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目的: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後的三個階段進行細致的觀察,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實驗用品:一支新蠟燭、火柴、一支幹凈燒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實驗步驟與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嗅其氣味。

現象:蠟燭是白色、較軟的圓柱狀固體,無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上,不溶於水。

結論:石蠟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於水的固體。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層溫度的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

燭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

結論:石蠟受熱會熔化,燃燒時形成炭黑。

4.乾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取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盪,觀察其現象。

現象:乾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取下燒杯後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得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兩種物質。

5.熄滅蠟燭,觀察其現象,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現象:熔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變黑,易碎。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產生炭黑,棉線炭化,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粒構成,有可燃性。

實驗結論:

蠟燭在空氣中能夠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和過程後能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問題和建議:

蠟燭為什麼能夠燃燒?蠟燭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能燃燒?像這樣物質燃燒後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9. 1、一根蠟燭截成長度不同的兩段豎立在杠桿的兩邊,如圖且杠桿平衡,若同時點燃蠟燭(設燃燒速度相同),

右端
設左端為5x2右端2x5二者都減1
左端4x2右端1x5左端大於右端所以左端向下,右端翹起

閱讀全文

與燃燒蠟燭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信證券南京分公司 瀏覽:326
環保監測上市公司 瀏覽:736
金融服務外包企業的背景 瀏覽:103
外匯下單員靠譜嗎 瀏覽:33
阜陽金融服務之星評選 瀏覽:125
北京麥田傭金幾個點 瀏覽:907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賣出 瀏覽:457
山東省金融機構服務費包含 瀏覽:104
什麼是私募理財產品 瀏覽:913
萬科融資投資報告 瀏覽:875
理財資金不得投資於貸款 瀏覽:102
東方軟體的浮籌指標 瀏覽:881
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飼料加工量 瀏覽:169
恆大地產集團單位代碼 瀏覽:277
滬深300股指期貨模擬交易 瀏覽:320
中恆集團4千股千評 瀏覽:507
支付寶怎麼辦理理財產品 瀏覽:268
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 瀏覽:140
信託份額代持協議書範本 瀏覽:40
理財投資怎麼算收益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