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底調整匯兌損益
1、年底調整匯兌損益的原則:
只對貨幣性賬戶調整匯兌損益,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及各項往來款,如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等。
(1)用年末以上賬戶的原幣金額乘以年末匯率,算出年末本位幣金額a,
(2)記錄未調整匯兌損益前以上科目已記錄的本位幣金額b;
(3)將金額a與金額b的差軋至「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看做借方或貸方哪個方向分錄能平就可以了。
如:借:應收賬款 235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500
貸:應付賬款 735
做該分錄後,應收賬款外幣戶增加235元後,余額為外幣余額按年末匯率計算出的本位幣金額;應付賬款外幣戶增加735元後,余額也為外幣余額按年末匯率計算出來的本位幣金額。
2、以上往來及現金、銀行存款匯兌損益調整,在年末做一張憑證就可以了,無需分開做賬。
❷ 年末匯兌損益分錄怎麼做急!!!
你補充了幾次,也沒有達到要求,這樣吧,我就按我的意思說吧。
出口業務由於是取得外幣的,但我們國家規定要把外幣換算成人民幣才能記賬,因此就有一個兌換匯率問題,在實踐用,匯率的選擇有兩種,一種是固定匯率,就是選擇月初或上月末的匯率作為記賬匯率,另外一種是即時匯率,就是選擇業務發生的時間作為記賬匯率。這是由企業自己決定的,一經選擇就不能改變。
如果企業選擇了即時匯率,就不存在匯兌損益的問題,如果企業選擇了固定匯率,因為匯率是每天都會變的,所以就會有記賬金額與實際金額不一樣的情況,這差額就是匯兌損益。
會計處理一般這么做:
假設是銷售收入,為了方便不考慮稅金問題。
借:銀行存款-XX幣賬戶 收到的外幣×即時匯率,這銀行會算出給你的
貸:銷售收入 收到的外幣×記賬匯率
貸:匯兌損益 記賬金額與實際收到的金額
匯兌損益可以在借方,也可以在貸方,具體就看差額屬於借方還是貸方。
匯兌損益到期末是轉到財務費用中去的。
❸ 匯兌損益期末如何計算
先簡要的給你個公式,如果你有點這方面得知識應該能看懂。
期末匯兌損益=(上期末外幣賬戶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發生額)*期末匯率-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發生額
此處外幣賬戶余額是指用外幣的計算的賬戶余額。比如銀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余額是指用報表本位幣,比如 銀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幣)
舉個例子 應收賬款上期2008年末余額100 美元,08.12.31.匯率 8,2009.12.31 匯率 9,
09年發生應收賬款借方10美元,即期匯率8.5
應收賬款匯兌損益=(100+10)*9 - (100*8+10*8.5) 出來正負代表匯兌收益損失。
(3)年末匯兌損益匯率取那一天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
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分類
(一)按業務歸屬劃分
企業經營期間正常發生的匯兌損益,根據產生的業務,一般,可劃分為四種:
1、交易損益
在發生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業務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交易外幣匯兌損益」;
2、兌換損益
在發生外幣與記賬本位幣,或一種外幣與另一種外幣進行兌換時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兌換外幣匯兌損益」;
3、調整損益
在現行匯率制下,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性債權、債務和外幣性貨幣資金賬戶,按期末社會公認的匯率進行調整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4、換算損益
會計期末為了合並會計報表或為了重新修正會計記錄和重編會計報表,而把外幣計量單位的金額轉化為記賬本位幣計量單位的金額,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 「換算外幣匯兌損益」。
企業除了上述四種正常經營期間內發生的一般外幣業務匯兌損益以外,還有非正常經營期間發生的匯兌損益和經營期間特殊外幣業務發生的匯兌益。
包括企業開辦期間收到外幣性投資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的匯兌損益;企業籌建期間由於外幣收付業務產生的匯兌損益;
企業清算期間由於企業各項資產及外幣性長短期債權、債務的調整和結算處理而產生的匯兌損益;企業經營期間發生的特殊外幣業務,如外幣性長期投資、外幣性長期負債、外幣性的風險規避措施等經濟業務也都會產生匯兌損益。
一般認為,只要匯率發生變動,就應在期末確認其匯兌損益實現,而不管其實實際的業務是否已經發生。也有人認為,本期匯兌損益的確認,應以實現為准,即以實際的外幣買入賣出已經發生,
外幣性的債權、債務在本期已經結算,以此作為確認匯兌損益的依據,未實現的匯兌損益要遞延到以後會計期間,即當實際業務發生或已經結算完成後,才能作為已實現匯兌損益,計入該期的損益表。
(二)按本期實現與否劃分
匯兌損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實現,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已實現的匯兌損益
已實現的匯兌損益,是指產生匯兌損益的外幣業務在本期內已經全部完成所產生的匯兌損益。
2、未實現的匯兌損益
未實現的匯兌損益,是指產生匯兌損益的外幣業務尚未完成。
處理方法
不同性質的匯兌損益,應當計入不同的會計報表,影響財務報表上的不同內容。
對於交易損益來說,由於它是隨著外幣業務的產生而產生的,而外幣業務由通常對應著一定的貨幣兌換行為,所以交易損益會真正發生,即交易損益的產生會最終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損益應當計入企業的損益表,影響企業的應稅收益。
對於換算損益來說,它只是換算外幣財務報表的過程中,由於使用的匯率不一致而產生的一個差額數字,它是永遠不會真正產生的,即換算損益的產生不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量。
因此,換算損益不應當計入公司的損益表而對企業的應稅收益產生影響,它應當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換算損益」進行反映。
從處理的時間來看,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把匯兌損益計入當期會計報表,進行立即認定,一種是根據各種不同的規則進行遞延處理。
對於「已清算交易的匯兌損益」,應當計入清算當期的損益表,影響當期的損益;而「未清算交易的匯兌損益」項目,則應遞延至其發生,即遞延至交易實際清算時,再列入損益表。
總之,對於交易損益而言,只有當其實際發生時,才會對企業的應稅收益產生影響,應當計入損益表。此外,某些與取得長期資產或產生長期負債有關的匯兌損益,如果數額較大,則應當在長期資產的使用期或長期債務的有效期內進行攤銷。
換算損益由於不涉及不同的會計期間,所以不存在遞延與否的問題。
匯兌收益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❹ 年末匯兌損益要結轉嗎,如果結轉
年末時,你還是要按結存的按可用外幣現行匯率計量的資產進行匯兌折價的。
匯兌損益計入財務費用。
期末結轉至本年利潤
借或貸:財務費用
貸或借:本年利潤
❺ 關於年末匯兌損益調整的問題
在年末,將以外幣計量的資產、負債的外幣金額,乘以年末的匯率,所得的金額與其賬面人民幣金額比較,差額便是「匯兌差額」。
匯兌差額計入財務費用或沖減財務費用。
借: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貸:相關科目
或:
借:相關科目
貸: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❻ 期末匯兌損益結轉
借:匯兌損益貸:銀行存款(各外匯賬戶) [根據賬面余額*(月初匯率-月末的匯率)] 應收賬款(外幣往來調戶) [根據賬面余額*(月初匯率-月末的匯率)] 應付賬款(外幣往來調戶) [根據賬面余額*(月初匯率-月末的匯率)] 。。。。。(所有涉及到外幣的賬戶)
❼ 匯兌損益的的公式=期末余額*做賬匯率-期末余額*當天匯率..是這樣子嗎.
計算公式是:貨幣性外幣賬戶匯兌損益=期末余額×期末匯率-(期初外幣金額×期初匯率+本期增加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本期減少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笑望採納,謝謝!
❽ 期末如何調整匯兌損益
匯率用銀行公布的月初的第一個中間價就可以,所有銀行公布的中間價都是相同的,所以不用貸外管局網站查詢那麼麻煩,一般登錄中行網站就可以了。
記賬匯率使用中間價,不能使用買入賣出價格。
❾ 我們公司開立了外幣賬戶,第一筆是5月16號收到的,那麼在月末算匯兌損益的時候,期初匯率選擇哪一天的匯率
我們都是選當月做賬的一天,一般都是1-5號,還有每天的各個時間段匯率都不一樣嘞,都是自己設置的
❿ 匯兌損益的匯率如何確定
匯兌損益產生於以下兩種情形:一種是在進行貨幣交易(即外匯兌換業務)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另一種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
1.剔除分演算法。即逐筆核算貨幣性外幣賬戶上匯率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的價值變動額,而對匯率沒有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則不予考慮。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上述結果若為正值,表示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2.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