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4900美元是多少日元
今日實吋匯率:1美元=112.28日元,14900美元=1672972日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㈡ 2015年11月14日美金對日元的匯率
2015年11月14日美金對日元的匯率:
1美元=122.62日元
㈢ 用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寫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人民幣兌日元匯率。
直接標價法: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基準貨幣為外幣,基準貨幣單位可以是100,或1等)
美元/人民幣=100/14.66=6.8213
日元/人民幣=100/1321=0.0757
間接標價法:單位本幣摺合成外幣數
人民幣/美元=0.1466
人民幣/美元=13.21
也可直接表示為:100人民幣/美元=14.66
100人民幣/日元=1321
㈣ 日元換算成美元怎麼換算
查詢途徑:
1.在期貨外匯行情軟體上附帶外匯行情走勢;
2.各大財經網站也有外匯報價;
3.通過手機自帶的外匯查詢工具也可查詢匯率情況;
4.手機期貨行情軟體大多也帶有主要貨幣匯率行情;
注意事項: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
㈤ 日元和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如何計算的
一人民幣等於14。77日元
一美元等於7。83人民幣。這是今天的匯率。
㈥ 急!日元,美元,人民幣之間是怎麼轉換的
中國銀行1月31日的外匯牌價: 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中行折算價 發布時間 英鎊1518.15 1486.14 1530.34 1526.52 1526.52 15:10:23 港幣99.38 98.58 99.76 99.62 99.62 15:10:23 美元775.61 769.53 778.72 777.76 777.76 15:10:23 瑞士法郎 616.91 603.9 621.86 621.17 15:10:23 新加坡元 504 493.37 508.05 505.87 15:10:23 瑞典克朗 110.84 108.51 111.74 111.41 15:10:23 丹麥克朗 134.55 131.71 135.63 135.18 15:10:23 挪威克朗 123.16 120.57 124.15 123.78 15:10:23 日元6.3754 6.2409 6.4266 6.3924 6.3924 15:10:23 加拿大元 656.26 642.42 661.53 659.32 15:10:23 澳大利亞元 597.71 585.11 602.51 600.39 15:10:23 歐元1002.93 981.78 1010.98 1007.98 1007.98 15:10:23 澳門元 97.1 96.28 97.47 97.33 15:10:23 菲律賓比索 15.81 15.48 15.94 15.92 15:10:23 泰國銖 22.51 22.04 22.69 21.71 15:10:23 紐西蘭元 531.17 535.44 535.26 15:10:23 韓國元 0.783 0.8424 0.8125 15:10:23
㈦ 日元匯率問題!!
首先7.1是賣出價(銀行賣出日元,從銀行角度說的)。
牌價一般是整數位外幣(1、100、10000)值多少人民幣,這叫間接牌價。你說應該是 14日元等於1 元 RMB,這是直接標價法,只有美國這么報價(除了英鎊,英鎊是間接標價)。
如同美元兌人民幣是 6.82 那麼這表示1美元=6.82人民幣。
日元則同理 100日元=7.1人民幣,有些銀行也會標價為1日元=0.071人民幣,其實都是一樣的。
㈧ 為什麼100元人民幣只能兌換差不多14美元,10歐元,9英鎊,為什麼卻可以兌換差不多1400日元
貨幣就是個數字。不同國家的幣值對比是由歷史形成的。
剛開始發行貨幣的時候,銀行一般會找一個傳統大家承認的單位靠攏,但也不是每個貨幣開始的時候都這樣,比如美元第一次發行的時候和英磅差不多的。日元在第一次發行的時候大概與美元是一個數量級,但匯率也不是1,大概是1.5的樣子。比如中國的紙幣剛開始發行的時候一元都是對應當年的銀元一元的。
後來各國經歷了不同的歷史,其中每種貨幣經過的通貨膨脹過程(時間長度和幅度)不同,造成了現在看到的幣值差距巨大。日本在二戰期間經歷了巨大的通貨膨脹,造成一日元只能兌1/367美元左右,後來經過二戰長期經濟發展,現在日元逐漸升值到1/77美元。德國馬克在一戰結束後因為要賠償英美法的戰爭債,造成劇烈通貨膨脹,一美元能兌換1億多馬克。造成德國國內經濟崩潰,希特勒上台後改革貨幣,廢止舊馬克,發行的新馬克與美元的數量級上相當。然後德國央行吸取教訓,嚴格管理貨幣發行,所以今天德國的貨幣幣值高。美元在70年代打越戰,造成貶值很嚴重,從當時35美元一盎司黃金貶值到今天的1500美元一盎司。所以比英鎊和馬克弱了很多。
所有這些比值形成的歷史問題,只有歷史意義。
對消費者,總共只能活幾十年,這期間貶值的幅度,對個人的影響一般人感覺輕微,因為是每年逐漸貶值的,溫水煮青蛙,大家就不覺得政府在從百姓身上搜刮錢財,也就逐漸習以為常,默許政府偷偷搞通貨膨脹了。
從歷史經驗看,央行越獨立於政府,幣值越易穩定,雖然大家都在貶值,但貶的速度比央行和國家財政部穿一條褲子的國家要慢一些。比如英鎊,貶值的速度算比較慢的,因為英國的中央銀行是英格蘭銀行,是私人擁有的,不屬於國家。糟糕的例子是國民黨在大陸的時候,宋子文和蔣介石是連襟,貨幣關金券最開始一元是表示一個銀元,後來逃台灣之前一個銀元值上百億關金券。
中國解放前共黨擁有的發行貨幣的銀行有好幾個,華北銀行最早也是按銀元1:1的, 當時一畝稻田值2個銀元。到48年發行第一套人民幣的時候,一元就只能買火柴了,後來解放過程中和建國初也經歷了通貨膨脹,到55年發行第二套人民幣, 一元兌換48年老幣1:10000, 造成70年代末很多翻出老存單上發現巨額存款的問題,其實按新幣值算只是很少的一點錢。
㈨ 日元兌美元匯率
根據2015年2月14日凌晨一點24分貨幣兌換匯率顯示,一日元等於0.008422美元,一美元等於118.7320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