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乒乓球中「合力球」的力學原理
乒乓球合力是指在擊打乒乓球過程中,一個向前的力和一個向上的力的合力,向前的力是指球拍作用在球向前的攻球的力和球拍向上的摩擦的力的合理.如果想讓球速變快就是向前的力加大,向上的力變小,如果想讓球弧線好,就向上的力加大,向前的力變小.總之是向上力和向前力的合力!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Ⅱ 請真正的高手解釋一下乒乓球回球旋轉的原理
問題一,如果你發過去的球比較長,也就是球向前的速度比較快,球落到對方球台彈起後會繼續向前飛行,此時帶著下旋的球撞到了對方拍型朝前上方的球拍上,就算對方的拍子是靜止的,由於球的撞擊和球拍的摩擦力對球產生的旋轉可以抵消球本身的下旋,所以在球速比較快的時候,對方回過來的球是帶下旋的。除非他是把球從下往上「托」過來的,這時回球可能帶上旋。
如果你發過去的球比較短,下旋本身就不強,如果對方擺短向前下用力比較明顯的話,回球也是下旋的,要是對方擺短就是輕碰過來,那回球基本不轉。
ps:如果你把拍子垂直放著,用急下旋球擊桌子反彈後撞拍子,回來的球也是下旋。
問題二,長膠顆粒和膠皮本身的摩擦力很小,在擊球時顆粒呈倒伏狀,形象點說也就是球是嵌在顆粒中的。可以簡單地分析一下兩個顆粒夾住球的時候,回球的旋轉情況。由於倒伏的顆粒要還原,所以會給球形成一定的壓力,而球與顆粒的接觸面積與顆粒的倒伏程度成正比。當上方的顆粒倒伏程度大於下方顆粒時,由於上方的摩擦力大於下方的摩擦力,所以回球下旋;下方顆粒的倒伏大於上方顆粒時,回球上旋;兩方倒伏相等時,回球不轉。
那麼,對於長膠搓下旋球時,由於長膠的摩擦力很小,且球速較慢擊球力量小,顆粒倒伏程度小,顆粒夾球的壓力可以忽略,所以回球上旋。
對於長膠推不轉來球時,由於拍型略朝前下,發力方向主要是向前,且擊球力量大,球反彈後從下方撞擊球拍,夾在球上方的顆粒倒伏程度大於下方的顆粒,所以回球略帶下旋。同理長膠推(拱)下旋來球時,回球略帶上旋。長膠推弱上旋來球時,回球不轉或略帶下旋。
ps:下旋球在空中的飛行軌跡就是發飄的,因為球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大於球下方,所以下旋球比一般的球下落更慢。
鍵盤打得好累-_-!
Ⅲ 乒乓球上旋球軌跡原理
上旋,就是摩擦球上部構成的旋轉,其球的運動方向和旋轉方向一樣。球向前運動,旋轉也一樣向前。當然也包括了側上旋球。因為上旋球是向前飛行的,這是平動。同時球還在轉動,由於旋轉向前,上表面便是向前轉動,下表面便是向後轉動。所以,綜合結果是,上表面相對空氣的旋轉速度小,下表面相對空氣的旋轉速度便大。
根據伯努利方程,流速大的地方壓力小,所以下表面受的氣壓小,導致下部空氣所提供的支撐力不夠,球就會在飛行過程中緩慢下降,這就是上旋球的原理。所以會形成一道弧線,類似於拋物線,但下墜會出現的較早。跳起的運動軌跡為弧度較小,下墜快的軌跡。(之所以一開始會有微弱上升,是因為一開始的旋轉是從球的後上部開始,由於旋轉向前,從後部開始就表現為上升,故球開始會因旋轉而小幅度上升,隨後由於旋轉導致球下部空氣所提供的支撐力不夠,導致球在飛行過程中緩慢下降)
Ⅳ 乒乓球擊球原理
衡量一個乒乓球運動員技術質量,水平高低,主要通過打得准、打得快、打得狠、打得轉、打得落點好五個方面的相互比較來判定,這就使准確、速度、力量、旋轉、落點成為提高乒乓球擊球成功率技術的5種要素。
當前世界乒乓球運動員發展很快,新的打法、新的技術不斷涌現,加強乒乓球擊球原理的研究,對提高乒乓球教學、訓練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准確
乒乓球比賽時,要求能將球以合乎規則的手段准確地擊打到對方檯面,並使球具有一定的力量、速度、旋轉和落點的變化。為了達到取勝的目的,不管對方來球落點的遠近、彈起高低及旋轉性能如何,都應當把球打出合適的弧線。因此,要使球打得准,提高擊球的命中率,乒乓球的飛行弧線是非常關鍵的重要因素。
乒乓球的飛行弧線,由弧線高度(簡稱弧高)和打出距離兩部分組成。弧高是指弧線的最高點與檯面所形成的高度。打出距離是指擊球點與落點之間的距離。
飛行弧線的產生,一方面是乒乓球在飛行過程中,由於地球引力使球逐漸下降和空氣的阻力作用造成的;另一方面飛行弧線形狀的變化,即弧高的高低和打出距離的長短,常受用力方向,拍面角度變化,發力大小,旋轉性能以及來球情況等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只有使主面情況(回擊方法包括用遠近、彈起的高低、旋轉的性能等情況),才能使球回得准確。此外,由於乒乓球擊球時用攻球和削球在用力方向、拍面角度變化以及所產生的旋轉性能等方面都不同,因而對飛行弧線的要求與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一) 攻球(包括快攻和弧圈球打法)
(1) 在來球距網近而高時,要降低弧高。攻球時只要掌握好擊球部位(中下部)和用力方向(前下方或下前方),就容易攻得准確。
(2) 在來球距網遠而高時,既要有一定的弧高,又要注意適當縮短打出球的距離。攻球時除了掌握好擊球部位(中上部)和用力方向(前上方)外,還應帶有一定的摩擦成分,使球具有一定的上旋,才能提高回球的准確性。
(3) 在來球距網遠而低時,既要增加弧高,又要適當增長打出球的距離。攻球時除了要掌握好擊球的部位(中部或中上部)和用力方向(前上方)外,還應注意增大擊球的力量,才不致使球落網。
(4) 在來球距網近而低時,既要增加弧高,又要縮短打出球的距離。攻球時除了要掌握好擊球的部位(中部靠上)和用力方向(上前方)外,還應注意帶有一定的摩擦成分,使球具有一定的上旋,來球距網越近,越要注意適當減小發力的管理方式,用以縮短打出球的距離,才不致使球出界。
(5) 在來球具有較強上旋時,要注意降低弧高,縮短打出球的距離。攻球時除了要掌握好擊球的部位(中部或中部靠下位置)和用力方向(上前方)外,還應注意適當增大攻球的力量(下旋越強,發力越大),才不致使球落網。
Ⅳ 乒乓球側旋球的原理
上旋,就是摩擦球上部構成的旋轉,其球的運動方向和旋轉方向一樣。球向前運動,旋轉也一樣向前。當然也包括了側上旋球。因為上旋球是向前飛行的,這是
Ⅵ 乒乓球力學原理與應用
乒乓球的力學原理是球拍在作用,乒乓球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就會產生一定的旋轉,如果球拍通過球心接打在乒乓球上,那麼這個球速度比較快,是一個直線的球,我們在比賽時應注意使用旋轉或擊打。
Ⅶ 乒乓球的旋球原理!
球的旋轉:一是能發出強烈旋轉的球;二是能以相同的動作發出不同旋轉的球;三是能以不同的動作發出相同旋轉的球;其中以第二條最為重要。怎樣以相同動作發出不同旋轉的球呢?
1 以球拍不同部位觸球。拍頭與拍柄部位分別發出轉與相對不轉球;拍面下側與拍面上側部位也分別發出轉與不轉球。以球拍不同部位觸球發出不同旋轉的球 主要在平時練習時要多加體會,在比賽時要有意識地使用。
2 以弧形揮拍路線不同時期觸球。前期觸球為下旋;後期觸球為上旋。以弧形揮拍路線不同時期觸球發出不同旋轉的球要注意掩蓋觸球瞬間,必要時誇張觸球 前或觸球後的動作。
3 以手腕不同發力方式觸球。手腕發力摩擦則旋轉;手腕發力彈擊則不轉。也有以手腕發力時是否觸球發出轉與不轉。
4 另外有人以球拍背面的手指發力發出旋轉球,不發力則發出相對不轉的球;如果真的能發出旋轉差別很大的球來的話,那應該算是發球的很高境界了。
其中以第一點最實用,練習時較容易,發出的球旋轉差別大,也比較隱蔽。
Ⅷ 乒乓球的運動原理
弧圈球是小日本在上個世紀70年代發明出來的,當時日本就是靠它在乒壇上紅極一時。弧圈球從飛行的線路上來講有三種:一.高吊弧圈球;前沖弧圈球;側旋弧圈球。其中,最常用的是前沖弧圈,因為它速度快,弧線低能起到扣殺的作用。高吊弧圈球速慢一些,但是旋轉更強,經常用來對付削球手,為大力扣殺創造條件。弧圈球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上旋球。是由於和球拍的膠皮發生了強烈的摩擦產生的。根據物理學有一個規律:弧線越大球的旋轉越強。所以,在這三種弧圈球中,高吊是最旋轉的。但是它速度最慢,影響了殺傷力(高手較量,前沖才是主角)。現在的乒乓球,一直力求把速度和旋轉結合起來,注重殺傷力!弧圈球就是速度和旋轉的完美結合!
打弧圈球時拍上的空氣流速大(空氣壓強小)拍下的空氣流速小(壓強的大)由於壓力差球會在空中劃一個弧圈再由於球有重力的緣故球會下降。
通過球拍對球的快速摩擦,迫使球加速旋轉,比如弧圈球,在空中高速向前旋轉,落到檯面上又會由於摩擦力,加速向前運動。
Ⅸ 乒乓球上旋球軌跡,原理
上旋其實就是球的運動方向和自轉方向一樣。球向前運動,自轉也一樣向前。當然也包括了側上旋球。因為上旋球是向前飛行的,這是平動。同時球還在轉動,上表面是向前轉動,下表面是向後轉動。所以,綜合結果是,上表面相對空氣的速度小,下表面相對空氣的速度大。
根據伯努利方程,流速大的地方壓力小,所以下表面受的氣壓小,球就會在飛行過程中往下走。這就是上旋球的原理。所以會形成一道弧線,類似於拋物線,但下墜會出現的更早。跳起的運動軌跡為弧度較小,下墜快的軌跡
Ⅹ 怎麼讓打才能乒乓球旋轉的最快
你好!想要球旋轉曾強,記住幾點:1~用球拍的邊緣部分摩擦球,這點其實是可以根據杠桿原理解釋的,力臂越大,同樣的力量可以產生更大的對力;2~瞬間摩擦,摩擦球不一定整個過程都用力,但是一定要在球拍接觸球的瞬間發力;3~膠皮要吃住球,即找一種膠皮摩擦球的親和力。剩下的還有力氣的大小,其實也跟球的旋轉有不小關系。就想到這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