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杠桿過高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融資的時候,需要一定的資本,然後就可以借到高額的貸款。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看好一個項目,如果出5元錢,然後借95元,就是用5元撬動了100元的投資,杠桿20倍。這種情況下如果出風險的話,可以看到,杠桿越大風險越高,波及面越廣。於是貸款方開始不願意給這么高比例的杠桿出資,要求借款方多出資本金。
所以杠桿收購融資是以企業兼並為活動背景的,是指某一企業擬收購其他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時,以被收購企業資產和將來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從銀行籌集部分資金用於收購行為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
(1)杠桿越來越嚴重擴展閱讀:
市場融資杠桿率過高的危害
1、過高的杠桿率、加上經濟大環境的下行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和危害不言而喻,溫州、紹興等地不斷有老闆因無法還貸而跑路,企業因此而破產。這些貸款有來自於銀行,也有來自於民間借貸,甚至是高利貸。這樣的企業負債率肯定在100%以上。
2、資金的高杠桿在短期內快速推高股價和指數的同時,也隱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在高杠桿不能持續的情況下,稍有風吹草動,高杠桿的資金就會迅速從股市撤退,從而引起股價和指數的急劇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時與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盤如影相隨。
3、藉助於高杠桿來投資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勢很難具有持續性。更何況,各路加杠桿或拆借入市的資金中難免有違規或打政策「擦邊球」的情況存在,一旦強化監管,這類資金將不計代價撤離股市,加劇股市的大起大伏。
㈡ 股票中杠桿是怎麼一回事是怎麼辦理的
股票杠桿交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券商的融資業務,一種是民間的股票配資業務。下面介紹這兩種股票杠桿交易的相關情況。
需要交易經驗滿6個月 ,前二十個工作日日均市值50萬以上,通過融資融券業務考試,再通過營業部櫃台即可申請開通。
在投資中,所謂的杠桿作用,就是指在資本結構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資金來提高普通股的投資報酬率。購買者本人投資額較少,但由此可能獲得較高利潤或者較大的虧損,其杠桿作用較大。
杠桿股票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採用現金保證金交易購買的股票。
二是採用權益保證金方式購入的股票。
三是採用法定保證金方式購入的股票。影響保證金的因素很多,這是因為在交易過程中由於各種有價證券的性質不同,面額不等,供給與需求不同,所以,客戶在交納保證金時也要隨因素的變動而變動。
杠桿炒股的作用是放大炒股資金,例如:手裡只有20萬本金,可以加四倍杠桿就有了80萬的賬戶了。當然,這加的杠桿是需要付出額外的「借款」成本的。
杠桿炒股,一方面是放大盈利,另一方面也會放大虧損。在股價上漲時,杠桿炒股還是可以的。但股價一旦下跌,問題就來了。原本正常的炒股虧了1萬就是1萬,而杠桿炒股就不一樣了。杠桿越高,虧損得越嚴重。
㈢ 經營狀況不穩定,財務杠桿結果損失嚴重
二、經營杠桿 1、經營杠桿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2、經營杠桿的作用: (1)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規模大的企業的固定成本很高,這就決定了其利潤變動率遠遠大於銷售變動率。業務t越高,固定成本總額越大,經營杠桿越大。企業要想多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須要不斷增加銷售,就可以成倍獲取利潤。單位變動成本較高,銷售單價較低,經營杠桿同樣會偏大,利潤變動幅度仍然大於銷售變動幅度。也就是說,獲得能力與利潤增長的快慢之間不存在直接的關系。 (2)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在較高經營杠桿率的情況下,當業務量減少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減少.業務t增加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增長。這表明經營杠桿率越高,利潤變動越劇烈,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大。反之,經營杠桿率越低,利潤變動越平穩,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通常情況下,經營杠桿高低只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小,不能直接代表其經營成果的好壞。在業務量增長同樣幅度的前提下,企業的獲利水平不同;但在業務量減少同樣幅度的情況下,企業利潤的下降水平也不同。無論經營杠桿高低,增加業務最是企業獲利的關鍵因素。 (3)預測企業未來的業績通過計算企業的經營杠桿可以對企業未來的利潤以及銷售變動率等指標進行合理的預測。通過計算企業計劃期的銷售變動率來預測企業的銷售!。這有利於進行較快的預測。與此同時,可以進行差別對待,針對不同的產品來預測不同的銷售變動率,有利於企業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4)用於企業未來的經營決策由於經營杠桿系數的高低代表企業經營風險的高低,所以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通常都通過計算經營杠桿的大小來進行風險分析。可直接用經營杠桿率及業務最變化率相乘來計算利潤變動率,然後在基期利潤基礎上計算備選方案的預期利潤,最後從備選方案中確定一個最優的方案。這樣便可獲得一個最佳的經營決策,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很大的幫助。經營杠桿的作用具有兩面性,當銷售收入減少時,經營杠桿會發揮消極作用,造成息稅前利潤比同期銷售收入減少的速度更快,當銷售收人增加時,經營杠桿會發揮積極作用,使息稅前利潤比同期銷收入增長的速度更快。這一點充分表明了其兩面性。二、財務杠桿是籌資管理中一個工具。主要是用來衡量企業制定的資金結構是否合理。也就是自有資金與借入資金的比例是否合理。由於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普通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杠桿效應,稱作財務杠桿。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適應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由此可見,當負債在全部資金所佔比重很大,從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時,其所有者會得到更大的額外收益,若出現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時,其所有者會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對額外收益和額外損失的效應成為財務杠桿的作用。
㈣ 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帶來的積極意義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去杠桿
一系列政策在多個領域共同發力。市場化債轉股、處置僵屍企業、調整考核評價標准……多措並舉之下,截至今年6月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6%,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
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為去杠桿、防風險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6月末,我國M2餘額177.02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較上年同期低1.1個百分點。
一系列旨在遏制資金脫實向虛的強監管政策出台,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大幅萎縮,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等去杠桿重點領域的不規范融資減少。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貸款比重較上年低1.9個百分點。
「隨著金融監管加強,影子銀行等導致杠桿率上升的狀況將有較大改變,對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的清理、整頓和規范力度也在加大,預計未來我國杠桿率將總體趨穩,並逐步有序降低。」劉世錦說。
風險可控 去杠桿深刻影響中國經濟金融
隨著去杠桿工作穩妥有序推進,風險防範的藩籬正在逐步築牢。
一度持續攀升的銀行業不良貸款出現企穩向好的態勢。5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9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9%,遠低於國際水平;貸款損失准備余額3.5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83%,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資金脫實向虛勢頭得到遏制,截至5月末,銀行業在保持12%以上信貸增速的同時,總資產規模少增20多萬億元;同業理財在上年減少3.4萬億元的基礎上,繼續縮減1.2萬億元,已累計削減三分之二以上。
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金融機構,去杠桿,正對中國的經濟金融產生深刻影響:越來越多的資金從傳統產能過剩領域逐步退出,向高新技術產業等新動能聚集。
「我們對鋼鐵、水泥、煤炭等五大產能過剩行業融資余額較2013年末高峰時點下降近五成。與此同時,近兩年來對先進製造業貸款增長超過10%。」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全國情況看,6月末,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比同期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高5個百分點。
「集中抽貸和蜂擁授信都容易產生信用風險,吸取前些年的教訓,雖然我們的資源在往新興產業方面轉,但也不能一哄而上。」一家城商行行長助理表示。
去杠桿,也正在潛移默化影響企業的發展理念。
「國家去杠桿的決心和力度很大,不會是一陣風,企業應適應形勢,先把自己的『泡沫』擠掉。」人福醫葯融資主管李陽帆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做資產剝離,把精力聚焦在發展醫葯主業上,出售資產帶來的收益改善了公司的資產結構和現金流,公司發展更有底氣了。
根源治理 牢牢守住風險底線
盡管已初見成效,但去杠桿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需要通過有力但有序的措施,使宏觀杠桿率逐步回落到合理水平。
去杠桿,國有企業是重中之重。但高杠桿的國企集中在鋼鐵、煤炭、電力等行業,去杠桿與去產能、補短板等任務相交織,情況復雜。
「市場化債轉股和兼並重組應成為重點攻堅方向。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陸續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未來應擴大到更多負債率較高、產品有市場、有競爭能力的企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學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去杠桿,要發揮企業自身的積極性。「如果企業自身不走出過度擴張、過度負債的傳統路子,不主動聚焦核心業務,那麼去杠桿就成為金融企業的獨角戲,成效不會明顯。」一名銀行業人士表示。
高杠桿的形成,與我國的金融、財稅和國企等體制機制緊密相關。去杠桿要堅持著眼長遠、深化改革,強化根源治理。
在金融領域,要豐富金融市場體系,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在財稅領域,明確地方政府財權事權;在國企領域,要深化國企改革優化資本結構……從根源上去杠桿、防風險,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去杠桿從本質上來說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金融生態,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董希淼表示。
守住底線,才有底氣。只要我們直面挑戰,主動作為,就一定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經濟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來自新華網
㈤ 中國經濟的杠桿率為何會上升那麼快
據報道,日前有經濟學家表示,應該將GDP增速從宏觀調控目標改為預測指標,以避免過度追求GDP所導致的地方過度負債、宏觀杠桿率上升、經濟結構扭曲、數據作假等一系列問題。
由於考核機制涉及到提拔升遷,而許多地方政府並沒錢做大GDP,所以必須要靠負債投資,各種隱性地方債務不斷變著花樣做大,宏觀上就體現出很高的杠桿率,而且過去十幾年,中國在所有大國中宏觀杠桿率上升速度是最快的。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應該將GDP指標從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改為預測指標,保留其對預期的引導和其它工作的指導參考作用,而弱化其業績考核的功能。也有專家認為,弱化GDP作為核心調控目標的第一步可以考慮採用一個較寬的GDP增速目標區間並顯著降低GDP增速目標。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實現健康發展!
㈥ 為什麼去杠桿化導致通貨膨脹
杠桿化是借別人的錢,來幫自己賺錢的一種方式.是一種較高風險的投資策略,投資人若個性保守,或不能承擔虧損的後果,就盡量少利用為好。
去杠桿化表示該雖然目前還有利潤,但是利潤正越來越小而風險卻越來越大,再使用杠桿原理就不行了!
㈦ 關於杠桿的知識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的經過
阿基米德將自己鎖在海邊的一間石頭小屋裡,夜以繼日地寫作《浮體論》。這天突然闖進一個人來,一進門就忙不迭地喊道:「哎呀呀!你老先生原來躲在這里。此刻國王正撒開人馬,在全城四處找你呢。」阿基米德認得他是朝內大臣,心想,外面一定出了大事。他立即收拾起羊皮書稿,伸手抓過一頂圓殼小帽,飛身跳上停在門口的一輛四輪馬車,隨這個大臣直奔王宮。
當他們來到殿前階下時,就看見各種馬車停了一片,衛兵們銀槍鐵盔,森列兩行,殿內文武滿座,鴉雀無聲。國王正焦急地在地毯上來回踱著步子。由於殿內陰暗,天還不黑就燃起了高高的燭台。燈下長條幾案上攤著海防圖、陸防圖。阿基米德看著這一切,就知道他最擔心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原來這地中海沿岸在古希臘衰落之後,先是馬其頓王朝的興起,馬其頓王朝衰落,又是羅馬王朝興起。羅馬人統一了義大利本土後向西擴張,遇到了另一強國迦太基。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21年兩國打了23年仗,這是歷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人獲勝。公元前218年開始又打了四年,這是「第二次布匿戰爭」,這次迦太基起用了一個奴隸出身的軍事家漢尼拔,一舉輕獲羅馬人五萬余眾。地中海沿岸的兩霸就這樣長年爭戰,互有勝負。阿基米德的祖國——敘拉古,是個夾在迦、羅兩霸中的城邦小國,在這種長期的風雲變幻中,常常隨著人家的勝負而棄弱附強,游移飄忽。阿基米德對這種眼色外交很不放心,曾多次告誡國王,不要惹禍。可是現在的國王已不是那個阿基米德的好友艾希羅。他年少無知,卻又剛愎自用。當「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後,公元前216年眼看迦太基人將要打敗羅馬人,國王很快就和羅馬人決裂,與迦太基人結成了同盟,羅馬人對此舉非常惱火。現在羅馬人又打了勝仗,就大興問罪之師,從海陸兩路向這個城邦小國壓了過來,國王嚇得沒了主意。這時他看到阿基米德從外面進來,迎上前去,恨不得立即向他下跪,忙說:「啊,親愛的阿基米德,你是最聰明的人。聽先王在世時說過,你都能推動地球。」
關於阿基米德推動地球之說,這還是他在亞里山大里亞留學時候的事。當時他從埃及農民提水用的「沙杜佛」(吊桿)和奴隸們撬石頭用的撬棍,發現了可以藉助一種杠桿來達到省力的目的,而且發現,手的握點至支點的這一段越長,就越省力氣。由此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定理:力臂和力(重量)的關系成反比例。這就是杠桿原理。用我們現在的表達方式就是:重量×重臂=力×力臂。為此,他曾給當時的國王艾希羅寫信說:「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隨便牽動任何重的東西;只要給我一個支點,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也可以推動地球。」可現在這個小國王並不懂得什麼叫科學,他只知道在這大難臨頭之際,趕快藉助阿基米德的神力救他一駕。
可是這羅馬軍隊著實厲害。他們作戰時列成方隊,前面和兩側的士兵將盾牌護著身子,中間的將盾牌舉在頭上,戰鼓一響這一個個方隊就如同現代化的坦克一樣,向敵陣步步推進,任你亂箭射來也只不過是把那盾牌敲出無數的響聲而已。羅馬軍隊還有特別嚴的軍紀,發現臨陣逃脫立即處死,士卒立功晉級,統帥獲勝返回羅馬時要舉行隆重的凱旋式。這支軍隊稱霸地中海,所向無敵,一個小小的敘拉古哪放在眼裡,況且舊仇新恨,早想來一次清算。
這時由羅馬執政官馬賽拉斯統帥的四個陸軍軍團已經推進到敘拉古城的西北。現在城外已是鼓聲齊嗚,喊殺聲連天了。在這危急的關頭,阿基米德雖然對因國王目光短淺造成的這場禍害很是不快,但木已成舟,國家為重,他掃了一眼沉悶的大殿,捻著銀白的胡須說:「要是靠軍事實力,我們決不是羅馬人的對手。現在要能造出一種新式武器來,或許還可守住城池,以待援兵。」國王一聽這話,立即轉憂為喜說:「先王在世時早就說過,凡是你說的,大家都要相信。這場守衛戰就由你全權指揮吧。」
兩天之後,天剛破曉,羅馬統帥馬賽拉斯指揮著他那嚴整的方陣向護城河逼來。今天方陣兩邊還准備了鐵甲騎兵,方陣內強壯的士兵肩扛著雲梯。馬賽拉斯在出發前宣布:「攻破敘拉古,到城裡吃午飯去。」在喊殺聲中,方陣慢慢向前蠕動。按常規,城上早該放箭了。可怎麼今天城牆上卻是靜悄悄地不見一人?也許幾天來的惡戰使敘拉古人已筋疲力盡了吧。羅馬人正在疑惑間,城裡隱約傳來吱吱呀呀的響聲,接著城頭上就飛出大大小小的石塊,開始時如碗如拳,以後越來越大,簡直如鍋如盆,火山噴發般地翻將下來。石頭落在方陣里,士兵們忙舉盾來護,哪知石重速急,一下連盾帶人都搗成一團肉泥。羅馬人漸漸支持不住了,連滾帶爬地逃命。這時敘拉古的城頭又射出了飛蝗般的利箭,羅馬人的背後無盾牌和鐵甲,那利箭直穿背股,哭天喊地,好不凄慘。
正是:
你有萬馬和千軍,我有天機握手中。
不怕飛瀑半天來,收入潭底靜無聲。
阿基米德到底造出了什麼武器使羅馬人大敗而歸呢?原來他製造了一些特大的弩弓——發石機。這么大的弓,人是根本拉不動的,他用上了杠桿原理。只要將弩上轉軸的搖柄用力扳動,那與搖柄相連的牛筋又拉緊許多根牛筋組成的粗弓弦,拉到最緊處,再猛地一放,弓弦就能帶動載石裝置,把石頭高高地拋出城外,落到一千多米遠的地方。原來這杠桿原理並不只是簡單使用一根直棍撬東西。比如水井上的轆轤吧,它的支點是轆轤的軸心,重臂是轆轤的半徑,它的力臂是搖柄,搖柄一定要比轆轤的半徑長,打起水來就很省力。阿基米德的拋石機也是用的這個原理。他真是把杠桿原理用活了。羅馬人哪裡知道敘拉古城有這許多新玩藝兒。
就在馬賽拉斯剛敗回大本營不久,海軍統帥克勞狄烏斯也派人送來了戰報。原來,當陸軍從西北攻城時,羅馬海軍從東南海上也發動了攻勢。羅馬海軍原來並不厲害,後來發明了一種接舷鉤裝在船上,遇到敵艦就可以鉤住對方,軍士躍上敵艦,變海戰為陸戰,奮勇殺敵。今天克勞狄烏斯,為對付敘拉古還特意將艦包上了鐵甲,准備了雲梯,號令士兵,只許前進,不許後退。奇怪的是,今天敘拉古的城頭卻分外安靜,牆垛後面不見一卒一兵,只是遠遠望見直立著幾副木頭架子。當羅馬戰船開到城下,士兵們舉起雲梯正在往牆上搭的時候,突然那些木架上垂下一條條鐵鏈,鏈頭上有鐵鉤、鐵爪,鉤住了羅馬海軍的戰船。任水兵們怎樣使勁劃槳,那船再不能挪動一步。他們用刀砍,用火燒,大鐵鏈分毫不動。正當船上一片驚慌時,只見大架上的木輪又「嘎嘎」地轉動起來,接著鐵鏈越拉越緊,船漸漸被吊離了水面,隨著船身的傾斜,士兵們被紛紛拋進了海里,桅桿也被折斷。船身被吊到半空以後,這個大木架還會左右轉動,於是那一艘艘戰艦就像盪鞦韆一樣在空中悠盪,然後被摔到城牆上,摔到礁石上,成了一堆碎木片。有的被吊過城牆,成了敘拉古人的戰利品。這時敘拉古城頭還是靜悄悄的,沒有人彎弓射箭,也沒有人搖旗吶喊,只有那件怪物似的木架,伸下一個大鉤抓走了戰船。羅馬人看著這「嘎嘎」作響的怪物,嚇得腿軟手抖,海上一片哭喊聲和落水碰石後的呼救聲。克勞狄烏斯在戰報中說:「我們看不見敵人,就像在和一隻木桶打杖。」阿基米德的這件「怪物」原來也是用的杠桿原理,只是又加了滑輪。
體是一個復雜的生命巨系統。在循環系統中,對 心肌的運動都可以用力學原理說明。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並帶動骼的運動 ,對此可以利用力學中的杠桿原理來說明。人體內一共有206塊骨頭,它們好比杠桿原理中的可繞固定支點旋轉的輕桿。同時有500多塊肌肉,提供力才使人體做出微妙而復雜的動作。
經過對工廠的實地參觀調查,我們發現杠桿原理在工業中無所不在。從大型吊車,到各類機床,無不隱含它。在機械運動中,杠桿原理大多運用於連動結構。因為它有省力的能力,所以更以滑輪,驅動杠桿等形式出現。可以說,哪裡有運動,哪裡就有杠桿。
BACK
㈧ 去杠桿化指什麼意思
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
「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
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8)杠桿越來越嚴重擴展閱讀:
金融去杠桿化的原因:
金融行業本質上是一個高杠桿行業,無論是商業銀行或者投資銀行,都具有比普通工商企業更高的財務杠桿比率,即高資產負債率。這是由金融企業經營產品的特性決定的,金融行業經營的產品是貨幣,天然具有高風險特徵。
據統計,普通工商企業的杠桿化比率平均為2 倍左右,而次貸危機發生的2007 年,美國存款貨幣銀行平均杠桿比率為10 倍,投資銀行更高達30 倍。運用高杠桿比率在稅前盈餘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更高的提高金融企業的股權回報。
然而高杠桿比率同樣意味著經營上的高風險,高杠桿對風險的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金融機構低估了風險,導致撥備不足,很容易使單一業務的風險在20 倍、甚至30 倍的杠桿作用下,放大至整個集團,甚至傳給整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