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杠桿林麗學原理

杠桿林麗學原理

發布時間:2021-04-17 04:07:23

1. 哈爾濱金融學院會計系的專業介紹

會計系會計學專業(金融會計方向)於2001年10月17日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二批部級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試點。2002年又被確立為國家級精品專業建設項目。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試點專業的各項改革與建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會計學專業(金融會計方向)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的,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有本專業必備的金融、會計理論知識和較強的會計工作動手能力,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主要從事金融系統會計工作,又可在其它行業從事會計工作和其它經濟管理工作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通過學習可以通曉會計專業基礎理論,扎實地掌握會計行業基本技能,具有熟練開展會計核算工作的能力以及一定的查賬、分析、判斷和綜合評價能力,能夠承擔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金融企業會計實務工作。本專業學制三年,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英語、經濟數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資料庫基礎、經濟學、應用文寫作、財經基本技能、會計基礎、財務會計、經濟法、成本會計、貨幣銀行學、會計綜合實驗、銀行會計、稅法、商業銀行實務、財務管理學、審計學、會計電算化、金融與保險企業會計等。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廣泛就業於各級各類企業、事業、行政機關等單位從事財務、會計及其他經濟管理工作,如中央銀行各級分支機構、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及地方性股份制銀行的各級分支機構,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企業的各級分支機構,會計中介機構和工商企業、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等。既可從事各種與會計相關的工作,如會計核算、現金出納、財務管理、審計、成本核算、倉儲保管等,又可從事其他經濟管理工作。 教研室簡介: 基礎會計教研建立於2001年,主要承擔《基礎會計》、《會計基礎》、《會計原理與企業會計》、《初級會計實務》、《管理會計》、《會計制度設計》和《成本會計》等課程。其中《基礎會計》課程面向全校各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會計基礎理論,能夠閱讀會計報表所反映的會計信息。《會計基礎》和《財務會計》等課程面向金融會計、財務管理、稅務和文秘等專業,重在培養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和會計職業素養,為將來從事會計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基礎會計教研室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優秀團隊,2007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課程介紹: 《基礎會計》、《會計基礎》、《會計原理與企業會計》、《初級會計實務》等課程為專業基礎課,主要是從原理的角度來認識會計工作的的基本內容,讓學生對會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是所有會計專業課的理論指導課。
《管理會計》、《會計制度設計》和《成本會計》是財務會計的相關課程,學生通過學習這些課程可以不斷加深會計核算的理解,對財務工作的全面認知。
主講教師介紹: 林秀琴,女, 1969年8月生人,中共黨員,會計師,副教授,基礎會計教研室主任。1992年畢業於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財務會計(含審計)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8年取得了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碩士學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參加工作17年,從事過會計實務工作和會計系列課程的教學工作。講授過《會計基礎》、《財務會計》、《初級會計實務》、《企業會計綜合實驗》、《成本會計》、《預算會計》、《審計學》、《會計電算化》等近10門課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主持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驗》課題的子課題《高職高專會計電算化教材現行版本的比較分析與體系創新》研究工作,目前該課題已經結項,其課題成果獲得了省首屆教改課題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還主持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大學生思想品德「課型」教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的子課題《「體驗型」課型在高職高專企業會計綜合實驗課中的應用與推廣研究》這一教改課題,同時還參與了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近五年先後主編、副主編、參編了《財務會計操作實務》、《電算化會計》、《會計電算化實用教程》和《電算化會計實訓與練習》、《會計基礎》和《成本會計》等教材,公開發表教學研究論文多篇。
崔仙玉,女,1965年2月生人,會計師,副教授,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碩士學位。1985年來校工作以來,先後講授了《會計原理》、《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企業會計綜合實驗》、《財務管理》、《國際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會計制度設計》等多門課,教學效果好。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主持了《啟發式教學對會計教學的影響》、《國際會計趨同對教學的影響》等課題,同時還參與了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近五年在《中國經濟時報》、《中國證券報》、《當代經濟研究》等報刊雜志上發表了《世界公司治理模式趨同對中國公司的啟示》等學術論文近20篇,先後主編、副主編、參編了《會計制度設計》、《財務會計操作實務》、《資產評估》、《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教材。
張亞萍 ,女, 1963年1月生人,副教授,1984年1月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數學系,獲學士學位。會計專業的中級職稱考試已經通過,正在復習准備注冊會計師考試。 從事教學工作二十多年,曾經講過:《基礎會計》、《初級會計實務》、《中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管理會計》、《會計報表分析》、《會計制度設計》、《會計實務操作》等近十門課程。 近幾年發表的論文有《或有事項的確認條件》、《現金流量表的方法探討》、《財務杠桿計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等幾篇論文,編寫的教材有《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現代企業管理概論》。
劉智英,女, 1977年3月生人,中共黨員,講師。1999年7月畢業於哈爾濱師理工大學會計專業,獲學士學位,2007年獲得了哈爾濱理工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經濟學碩士學位證書。目前的研究方向為作業成本管理方向。 2002年調入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從事教學工作。自2002年至今,所教授的課程包括:《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英語》、《稅務會計》、《金融公司會計》、《預算會計》、《管理會計》等多門課程。 自2002年發表多篇論文《所得稅會計的處理》、《「案例教學」在高職高專中的應用》、《作業成本法在金融企業的應用》等。目前出版多本著作,包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基礎會計理論與實務》、《成本會計》、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稅務會計納稅化與實務》、《管理會計》分別擔任主編、第一副主編、第二副主編。
鄔秋穎 ,女,生於1974年9月16日,中共黨員,講師,1998年7月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財審系會計學專業,成績優良,並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同年8月分配到黑龍江銀行學校會計教研室做專職教師。2003年6月到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會計系任教師,至今已任教10年。 2003年9月晉升講師。2005年3月考入東北財經大學在職攻讀金融學。2007年7月畢業並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晉升講師以來,先後為中專學生、大專學生、本科學生講授《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初級會計實務》、《會計模擬試驗》、《保險會計》、《預算會計》等六門課程。教學總工作量2128學時,年平均教學工作量為426學時。近10年來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2003年12月和姚旭等人共同承擔教育部立項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教育部規劃課題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實踐研究之子課題《在會計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研究》;2006年11月和李恩媛等人共同承擔黑龍江省教育廳高職高專院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稅收籌劃的探尋與研究》。近兩年,與幾位老師合作一起編寫了《成本會計》、《稅務會計與籌劃》、《財務會計學》三本書。任現職以來,先後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五篇。
葛寰中,男,1974年出生,講師,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土地估價師,黑龍江大學碩士。主講《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計》等課程,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 教研室簡介: 金融會計教研室教師現有專任教師14人,其中具有副教授職稱的4人,講師7人,助教3人,全部具有碩士學位並符合「雙師型」要求。金融會計教研室承擔著全校各專業的銀行會計、審計、保險會計及會計專業的金融公司會計等課程的教學工作。《銀行會計》課程於2009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精品課。
課程介紹: 銀行會計課面向全校開設,是會計、金融等專業必修課,具有普遍適用性和較強應用性特徵,內容涵蓋銀行存貸款業務核算、支付結算業務核算、聯行往來業務核算、外匯業務核算等內容,該課程實驗課比重較大,學生需要進行大量手工會計操作和票據傳遞的處理,從而形成會計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的有機結合。
審計面向會計、管理專業開設,是會計專業必修課,具有較強專業性特徵,內容涵蓋注冊會計師審計、國家審計及企業內部審計的產生和發展、職業道德、審計准則、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等基本原理,以及銷售與收款循環、購貨與付款循環等實務知識,使學生在掌握審計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前提下,全面增強動手能力。
保險會計面向保險專業開設,是保險專業必修課,具有較強專業性和實務操作性特徵,內容涵蓋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再保險等三大保險業務核算,以及其他保險公司業務和財務核算知識,實驗課上學生可以動手填憑證、登記賬簿和編制報表,該課程有助於學生將來從事保險公司會計、出納等崗位工作。
金融公司會計面向會計專業開設,是會計專業的選修課,具有較強適用性和一定專業性特徵,內容涵蓋保險、證券、信託、基金等各類銀行以外的金融企業會計核算知識,該課程有助於會計專業學生多方面擴充自己的會計業務知識,全面培養會計從業能力。
主講教師介紹: 盛永志,男,1974年出生,副教授,金融會計教研室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畢業。主講銀行會計、審計、保險會計等課程,具有多年生產、服務類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經歷,具有較強的金融理論水平和會計實踐經驗。
李恩媛,女,1962年出生,教授,哈爾濱商業大學畢業。主講銀行會計、審計、基礎會計、稅法、稅務會計等課程,具有多年銀行從業經歷和財務會計崗位工作經驗,長期擔任校內外的會計初級職稱的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工作。
孫燁,女,1965年出生,副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管理學碩士。主講銀行會計、保險會計、金融公司會計等課程,教學經驗豐富,在多年教學工作中形成了較獨特的教學風格。
崔瀾,女,1968年出生,副教授,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主講銀行會計、審計等課程,具有多年銀行工作實踐經驗,熟悉銀行實務。是《銀行會計》省級精品課的負責人。
林麗,女,1976年出生,講師,哈爾濱商業大學管理學碩士。主講銀行會計、審計、金融公司會計等課程,從事過財務工作,具有扎實的財會理論功底和較強的研究能力。
修雪丹,女,1976年出生,講師,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主講銀行會計、銀行外匯業務會計、銀行儲蓄與出納,有實際財會工作經驗,具有豐富的銀行業專業知識及企業財會工作經驗,
王學秋,女,1970年出生,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碩士。主講銀行會計、管理會計、出納實訓,具有豐富的銀行從業經驗與堅實的理論基礎。
李冬輝,女,1978年出生,東北農業大學管理學碩士。主講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審計學等課程,從事過財務工作,具有扎實的會計實踐能力和會計實踐能力和豐富的理論知識。 教研室簡介: 會計實務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12人,共有6人考取了會計師資格證書。任課教師中35歲以下5人,36~45歲5人;45歲以上2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講師 4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0人;從年齡結構上看,中青年教師佔大多數,是教學、科研的主力軍;從職稱結構來看,比較合理,已基本形成梯隊。從學歷結構來看,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占專業教師人數的90%;從教師基本情況看,會計實務教研室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結構較為合理,教學科研的潛力較大,發展趨勢良好。會計實務教研室主要承擔全校各專業的《財務會計》、《非盈利組織會計》、《稅務會計》、《稅收會計》、《會計報表分析》等課程。其中,《財務會計》於2005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精品課程。
課程介紹: 《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來設計的,與《成本會計》等課程相互補充,與《會計電算化》等課程的教學內容相互融通。自2000年以來,為了加強實踐教學,將《財務會計》實驗課獨立開設,實驗課內容充分考慮崗位特點,從填寫的票據開始到編制的會計報表,所有實驗材料均與企業實際會計工作中應用的票據、賬表保持一致,操作處理也與實務工作相一致。實踐教學環節的加強,對理論教學也起到了促進作用,使《財務會計》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顯著提高。本課程於2004年6月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2005年8月被評為黑龍江省「精品課程」。
《預算會計》(也叫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是現代會計中與企業會計相對應的另一分支,是適用於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單位和各類非營利組織的會計體系。這些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因而在日常運作與會計核算上,均與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大相徑庭。因而本課程是會計專業學生專業知識(較多精力放在企業會計的學習上)的一種拓展。本課程為會計學專業課(選修),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單位會計。
《會計報表分析》課程是以企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成本費用表所提供的信息為依據,對企業的資產資本結構、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企業自身發展能力等財務指標、成本費用水平的分析內容、分析方法進行闡述。
《稅務會計》課程的教學任務是通過講授現行各種稅法的基本知識和稅務會計處理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認識稅收、稅務會計的本質特徵,理解我國現行稅收制度和政策法規,熟悉各種稅收的計算及申報,掌握稅務會計基本內容和具體處理方法,並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納稅籌劃。
《稅收會計》是一門專門研究稅務機關內部進行稅款征解核算的會計學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將使學生能夠結合我國國情掌握我國稅務征管機構稅收資金的運動流程和規律,稅款的徵收、解繳以及提退的核算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主講教師介紹: 唐麗華,女,出生於1966年,教授,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會計實務教研室主任,校骨幹教師、校級名師,會計師。主講《基礎會計》、《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非盈利組織會計》等課程,近年來發表會計方向論文16篇,主編教材 4部,獲獎8項,主持科研項目4項。主要研究方向:財務會計學。
田玉蘭,女,1967年2月生人,教授,會計師,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先後從事過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會計學系列課程的教學工作。講授過管理會計、會計原理、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等課程。主持或參與了多項教改課題研究,主編教材5部,發表論文10餘篇。
於東梅,女,副教授,東北財經大學碩士。主講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會計報表分析等課程,具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和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主持或參與了多項教改課題研究,主編教材2部,發表論文10餘篇。
郭景泉,男,1965年4月出生,副教授,1988年7月畢業於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起在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工作至今。1994年評為講師,2007年晉升為副教授。先後講授過「國民經濟管理」、「市場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會計基礎」、「財務會計」、「會計報表分析」等課程。參與編寫上海財大出版社「新會計准則系列教材」,任《會計基礎》和《財務會計》副主編。先後在《經濟研究參考》、《龍江社會科學》、《金融理論與教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黑龍江省雜糧區農戶經濟行為的比較分析》一文入選《中國經濟文庫》(96年),《現代制度經濟學的范疇和體系》一文被人大復印資料理論經濟學卷復印轉載(94年10月)。
季秀傑,女,1972年出生,副教授,哈爾濱商業大學碩士。主講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高級財務會計、預算會計等課程,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
趙麗莉,講師,碩士。黑龍江人,一九七九年十二月生。2003年畢業於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貿學院獲管理學學士學位,2007年獲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2004年起擔任會計系教師工作以來,先後講過基礎會計、財務會計、預算會計、非營利組織會計等課程,曾參與多部會計專業教材編寫,發表省級以上刊物論文數篇。 教研室簡介: 電算化會計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14名,側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主要承擔會計系各專業的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會計綜合實驗、財經基本技能操作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教研室的各位教師都有著較強的科研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近年來各位教師在全國各類期刊上發表了幾十篇學術論文,編著了十幾本專業教材,其中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會計電算化》(第二版)一書被收錄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在2007年首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ERP管理信息化應用技能與創業大賽中,由我教研室幾位教師輔導的會計代表隊取得了高職高專組黑龍江省團體第一和全國第一的好成績。2008年,我系會計代表隊又蟬聯高職高專組黑龍江省團體第一和全國特別獎的佳績。
課程介紹: 會計信息系統是一門實務基礎課,主要以系統的角度來認識會計全部工作內容,有機地組織會計核算及管理的工作,是會計電算化課的理論指導課。
會計電算化是財務會計業務操作實踐課,利用計算機來完成建賬、系統初始化、憑證的處理、帳簿的的查詢及列印、自動轉帳、月末結帳、報表處理、工資及固定資產管理等核算工作。
企業會計綜合實驗課程主要是將財務會計理論課中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實踐模擬練習,加強對財務會計工作具體內容的認識。
財經基本技能操作面向全系開設,著眼於提高學生運用算盤、計算器進行數學演算的技能,點鈔講座定期集中進行,計算技術、點鈔等技能的培養和鍛煉,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增加必備的動手能力。
主講教師介紹: 段洪成,男,1974年9月出生,講師,電算化會計教研室主任。哈爾濱工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考取了微軟認證工程師,用友U8企業管理軟體認證工程師。主講課程:會計電算化、企業會計綜合實驗、會計信息系統等課程。
車立秋,男,1973年10月出生,講師,從教14年,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專業,管理學學士學位,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講課程:銀行會計、農村信用社會計、銀行儲蓄與出納、財經基本技能、技能實訓等。
劉海燕,女,1975年7月出生,會計師、講師,1998年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碩士在讀,用友U8企業管理軟體認證工程師。具有財務工作經驗,講授過會計電算化、企業會計綜合實驗、財經基本技能等課程。
呂超,男,1976年10月出生,講師,工程師,2005年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畢業,並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用友U8企業管理軟體認證工程師,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在讀。在《技術經濟》、《科技和產業》、《科技進步與對策》、《物流科技》、《理論探討》、《經濟師》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參編《基礎會計》、《會計基礎》、《財務會計》、《企業會計實操》、《市場營銷》等教材九部。講授過會計原理、會計電算化、財務會計,財務會計實際操作、經濟學等課程。 姜明,男,1973年生,副教授,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主講會計模擬實驗、會計電算化、基礎會計,教學經驗豐富,在多年教學工作中形成了較獨特的教學風格。
張娜,女,1977年生,講師,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學碩士,主講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等課程。從事過財務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
李娜,女,1978年11月出生,助教,東北財經大家經濟學碩士,主講基礎會計、企業會計綜合實驗、財經基本技能、會計電算化等課程。
王文秀, ,女,1984年7月出生,助教,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學碩士,主講基礎會計、企業會計綜合實驗、財經基本技能、會計電算化等課程。

2. 如何學好《統計學原理》

任何一門課程,其前言、緒言中都有修練心法。要是那些東西不管用,大約得解決自己的定力了,呵呵。

也可以理解成這樣一我句話:抓住主要線索,理解基本概也念。

應當注意如下幾點:
一、把握教材的體系和知識結構,分清重點難點,認真組織學習。
《統計學》課程使用的教材是陳嗣成、馮虹主編的《新編統計學原理》。總體上看,大多數學員都認為該門課程是比較難學的課程之一,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些內容比較抽象,不易於理解;二是有些內容涉及到一些數學知識,學習起來有些困難;三是該門課程的內容較多,不易於從總體上把握。實際上,如果我們能對該門課程的性質和內容體系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學習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從學科性質上看,統計學原理是一門應用性方法論學科。它既包括適用於各個領域的一般性統計方法,如抽樣估計、相關與回歸等;也包括適用於某一專業領域的特殊統計方法,如指數分析方法等,該門課程並不著重於統計方法數學原理的推導,而是側重於闡明統計方法背後隱含的統計思想、特點和這些方法在實際各領域中的具體應用。
對照課程教材可以看出,第一章統計緒論,在介紹了統計的產生和發展之後,從總體上描述了統計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統計學的基本范疇和統計的職能,使學員對統計學科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第二章闡述統計調查與統計整理,通過這章的學習,要求學員了解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的基本任務與要求;重點掌握統計調查方案和統計調查方法,統計整理的步驟,會閱讀、運用和製作統計表。第三章介紹統計整理過程中的主要方法——分組和次數分布。統計分組是統計方法論的重要組成之一,次數分布是統計分組的結果。通過學習,學員要能根據統計目的的不同,對統計總體進行科學的分組,並對次數分布進行正確的描述。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紹三大綜合指標——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同時介紹了與之相關的標志變異指標。對各類綜合指標的特點,運用場合及其計算方法要求熟練掌握,運用自如。我們學習第一、二、三、四章後,對統計學的基本范疇、統計工作的基礎和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四章學習要求理解的內容多,概念性較強,而計算題量不多,計算方法較簡單,學員往往容易忽視。須知這正是掌握統計學科的基礎。建議在學習時,聯系經濟實際加深理解。
教材第六章抽樣估計,第七章相關和回歸分析,第八章統計指數,第九章時間數列分析,第十章平衡分析是在統計調查和整理以後,對各類經濟統計數據和綜合指標進行統計分析方法的運用。要求學員理解和掌握這些方法,並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由於第六、七、八、九、十章涉及的數學計算較多,公式難記,有的學員由於經濟數學基礎不牢,害怕計算,往往這幾章都聽不懂,做題困難。建議在學習時,以理解運用方法為主,不要去追求公式的推導,以掌握教材例題和計算程序為主,不要把經濟統計課理解成為數學課。第六章抽樣推斷,要求掌握利用抽樣資料來估計總體的數量特徵,計算抽樣誤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指標和成數指標。第七章相關分析回歸分析是研究變數之間相互關系密切程度和聯系方式的重要方法。通過學習,要理解相關分析的有關概念,掌握計算相關系數和配合回歸方程進行相關分析的方法。第六、七章與經濟數學基礎數理統計部分聯系密切,這兩章的學習,可以參閱經濟數學基礎相關的內容,增強對這些統計分析方法的運用能力。第八章指數分析,要求了解指數的意義,指數體系和指數數列。掌握各種指數的計算,編制綜合指數,平均指數表,運用指數體系表進行因素分析。第九章時間數列分析,介紹了時間數列表的編制和分析方法,要求熟練掌握時間數列的各項分析指標及計算方法,並能結合實際分析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變化過程。以上第六章至第十章分別講授了統計分析、估計及各類指數體系製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是統計分析技術的主要內容。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分別介紹統計綜合分析、統計體制和法制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主要指標,都以理解記憶為主。
二、注意科學的學習方法
要學好一門課程,首先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針對統計學原理課程的內容和特點,在學習方法和技巧上提出幾點看法,供學員們參考。
1.從整體、局部到知識點。
在弄清教材內容體系及各章節之間邏輯關系的基礎上,學習每一章時,應先了解該章在全書中的地位,與前後章節之間的聯系,然後再弄清本章的內容組成,各節之間的聯系,最後再去掌握每一節的具體內容和知識點。
2.先理解、後記憶。
學習《統計學》,首先要掌握教材中的各個基本概念和范疇。這些概念和范疇很重要,但不能死記硬背,要通過理解來加強記憶,要抓住要點,能用自己的認識和語言表達出來。同時,要能聯系實際或其它課程的知識,並將它們具體落實到每一個概念和范疇上去,因為這些概念和范疇都是從具體實踐中抽象出來的,學習時也要能夠返回到具體實踐中去。
統計學中的方法問題很多,許多計算公式也需要記住並會運用。初學統計的學員往往會認為,統計學中的計算都有現成的公式可以套,只要數學基礎好並記住公式,計算沒有多大問題。然而,事實上有些學員即使記住了計算公式仍會做錯習題。可見,僅僅具有數學基礎和記住計算公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統計學畢竟是一門方法論的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不同於純數學,如果對社會經濟現象認識不清,即便背熟了計算公式,也未必能做到靈活運用。
怎樣才能將統計學中的計算方法和公式恰當運用到社會經濟現象中去,除了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記住計算公式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對社會經濟現象內涵的理解。有些習題表面上看很簡單,但其中卻繞了不少的彎子,只有經過仔細剖析,真正理解其涵義,才能靈活運用各種計算公式。下面舉 一例題說明。
某企業工業總值和職工人數資料
問:一季度人均產值是多少?
乍一看,這道題很簡單,但要想得到正確的答案,還需要有分析能力加細心才行。因為像這類題最容易出現以下兩種錯誤:
第一,不審清題意,錯誤地計算成了一季度的每月人均產值。
第二,分不清時期指標與時點指標的區別,不注意計算所需資料的時期與所給資料時期的界限,錯誤地將四月份的工業總產值當作一季度的產值加在一起計算。
下面讓我們來剖析一下這個例子:首先,工業總產值是時期指標,習題要求是計算一季度的人均產值;因此,我們需先計算出一季度的工業總產值:
∑a=4910+4974+5116=15000(萬元)
這里,四月份的產值不能加起來,因為習題中要求計算的是一季度的人均產值;
其次,月初人數是時點指標,且數列中每一個指標數值都在每個月的月初,可見,這是時間間隔相等的時點數列,因而可用「首末折半法」公式進行計算(這里四月份的人數實際上可看成是三月末的人數),則一季度職工平均人數:
由於職工人數是時點指標,在一個季度之內,只能計算它的平均數,而不能將各月人數簡單加總得到一季度的人數,這是顯而易見的;最後,計算一季度人均產值:
即平均每個工人在一季度中共創產值15萬元。從該例的剖析中可以看出,深入理解社會經濟現象的涵義、靈活運用計算方法和計算公式是統計計算的關鍵所在。
3.多做習題,通過練習掌握方法和內容。
做習題是掌握統計方法和公式的重要手段,只記住公式,不做習題,不僅公式難以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會應用。有的學員只死記公式,不願做練習題,結果考試做題時不知從何處人手,或者不會用公式,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多做習題。在最初做題時,可先按照書上的例題去做,然後逐步養成獨立完成的習慣。另外,做題時,要注意弄清楚給定的條件,不要盲目去套公式。

要是有條件,到萬方數據去看下面的文獻,或者直接找印刷版雜志看看。

抓住主要線索理解基本概念--如何學好《統計學原理》
On How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 by Catching the Main Idea
<<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年02期
林麗碧

"抽象"和"難學"是初學<統計學原理>的學生的共同感受.如何使初學者盡快入門和漸入佳境並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作為一位統計教師,筆者從四個方面闡述學習該門課的一些方法,以期對學生學好該門課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 統計學原理 , 主要線索 , 基本概念 , 理解和掌握

3. 如何學好統計學

我是統計學專業的,要學好統計學理論的話一定要數學好,數理邏輯性強,入門的書如人大的統計學就挺好的,浙大版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等;要實用的話就要能夠熟練使用統計軟體,像eviews,sas,spss等。

4. 幫我介紹一下小說《烈火金剛》

二十三集經典抗戰電視劇。根據名著《烈火金剛》改編,故事講述了地裂山崩的「五·一」反「掃盪」戰爭爆發時,日本侵略者向國民黨蔣介石加緊了政治誘降,回師後方集中兵力向冀中軍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掃盪」。戰爭打得最緊張最激烈的時候,在滹沱河的下游橋頭鎮,發生了一次殘酷的阻擊戰斗,跟主力部隊離散的我八路軍排長史更新、肖飛、丁尚武等人,在冀中平原與敵後武工隊結合,組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抗日武裝,向敵人展開神出鬼沒的襲擊戰、對抗戰,最後殲滅了侵略軍、偽軍,爭取了起義軍,並狠狠地懲罰了漢奸。
地裂山崩的「五一」反「掃盪」戰爭爆發了,日本侵略者向國民黨蔣介石加緊了政治誘降,回師後方,集中了他們的主力部隊,向冀中軍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掃盪」,當「五一」反「掃盪」戰爭打的最緊張最激烈的時候,在滹沱河的下游橋頭鎮,發生了一次地裂山崩的戰斗。

黃昏,滹沱河邊的軍事要塞橋頭鎮,日本侵略軍的貓眼司令親自率領鬼子主力部隊對措不及防的八路軍某部突襲,一場血戰展開。鬼子大隊長毛利夥同當地偽軍大隊長高鐵桿率領的偽軍部隊趕來支援,八路軍某部內外交困,只得強行突圍。

鎮上的老百姓們都躲在麥子地里,望著狼煙四起家園被毀,又痛又恨。

史更新率領精英干將拚死掩護,八路軍主力得以突出包圍圈。負責斷後戰士們傷亡慘重,所剩無幾,身負重傷的史更新且戰且退,盡量吸引敵人的火力。鬼子和偽軍循著槍聲,包圍圈越來越小。槍聲消失了,敵人開始了搜索。奄奄一息的戰士紛紛死在敵人刺刀下。

戰斗突然偃旗息鼓。藏匿的村民以為敵人已經撤退。在麥子地里,突然站起一個長著一綹山羊鬍子,高身材,長瘦臉的老頭兒,瘋狂地向鎮子跑去。此人便是現八路主力軍冀中軍區主力兵團的營長趙保中的父親趙連榮。

當趙連榮走到街口,猛然間,屍首里站起一個人來。此人怒目橫眉,渾身血跡充滿殺氣,這人便是八路主力軍冀中軍區主力兵團的排長史更新。趙連榮、史更新來到鎮中趙家,而此時的趙家已經面目全飛,老人痛心不已。因史更新受傷過重所以無法走動,而恰恰就在這時日軍前來搜查,情急之中史更新被趙連榮藏入牛棚。為保護史更新,趙連榮與敵人展開了惡戰,危急時刻史更新手舉大鍘刀一步竄出,當趙連榮把敵人一個個扔進火堆時,趙連榮已被敵人刺死,躺在地下。史更新強忍住內心的悲慟,開始追趕隊伍。

史更新剛剛走出不久,便遇到了他那善於摔跤、力量極大、戰鬥技術熟練的老冤家豬頭小隊長。豬頭小隊長與史更新交手,使史更新連連處於被動,就在此時大批敵人把史更新包圍起來。史更新真是孤身作戰艱危困難。

夜半,史更新掙扎來到河邊,河岸卻已被封鎖。雪亮的探照燈柱四下掃射,史更新險些暴露。史更新在老柳樹後越來越支撐不住,天色就要放明。一聲槍響,探照燈瞎了!也在尋找機會突圍的齊英和楞秋兒同時發現了昏厥在地的史更新。第一次使槍的齊英走火之下誤打誤撞竟然把探照燈打滅。力大無比的楞秋兒板倒枯柳,接上了斷橋,背起史更新沖過河。日偽兵追趕而至,齊英緊張,楞秋兒奮起神力,居然用那棵枯柳作杠桿,生生把一座斷橋連同橋上的敵兵統統掀倒。齊英一行消失在黎明短暫的黑暗中。

正午,身著八路軍軍裝、背著衛生包的林麗神情恍惚、搖搖晃晃走在通往縣城的大道上,渾身襤褸狼狽不堪。林麗和部隊在戰斗中離散,幾日的睏倦和飢渴已使她神志不清,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走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兩個日鬼子兵大叫著追趕上林麗,拖入了青紗帳……圍觀的人群中一個油頭粉面的小夥子似乎沒心沒肺,非要跟上去看熱鬧,眾人厭惡又擔心。其實他是八路軍的偵察員肖飛,外號神行小飛俠,是個叫日偽頭疼不已的人物。肖飛進了青紗帳,嬉皮笑臉的樣子讓鬼子放鬆警惕,肖飛利索地結果兩個日本兵。

齊英一行人來到了小李庄,藏匿在民兵隊長李金魁家中,林麗醒來後,昏沉沉的她憑著對家的熟悉,磕磕絆絆摸回了小李庄,來到家門口時,屋裡傳來何大拿和後媽大蘋果爭吵不休的聲音……林麗終於沒有敲門,欲轉身而去卻已經支撐不住,暈倒在地。聽到動靜的大蘋果開門,發現林麗,驚叫一聲就關上了門,告訴何大拿:一條狗。李金魁把林麗背回家。

深夜,解老轉和何大拿不約而同來到李家窺視,不期而遇之下都很尷尬,倆人互不相讓,針尖對棗刺地爭吵聲驚動了屋內的人。二人分頭逃跑。

解老轉被李金魁按住。覺得其中必有蹊蹺的齊英制止了李金魁要槍斃解老轉的舉動,巧布迷魂陣。齊英扮演區大隊長,肖飛和楞秋兒等人相互配合,製造八路軍正規軍已經控制了小李庄的陣勢。狡猾的解老轉雖然被嚇得半死,交待出鬼子選會長等一系列的情況,但為了保命,他隱藏了黎明前鬼子和偽軍要來圍村的關鍵。

經驗豐富的史更新從解老轉躲閃的目光中意識到:另有隱情!齊英和眾人再施迷魂陣,懵懂從被窩中被拎出的何大拿被眼前發生的突變弄得暈頭轉向,雖然齊英的舉止不象個大隊長,但房上、窗外和遠近呼應的動靜讓他心悸,他合盤托出:鬼子馬上就要到了!齊英大驚失色,急忙安排眾人分頭疏散村民。史更新嚴厲制止李金魁的沖動之舉,李金魁悻悻,暫時放過了何大拿和解老轉。解老轉癱軟在家中,何大拿卻和大蘋果一番合計,悄悄出村:反正八路軍有了准備,索性報告太君,免得兩面不討好。

鬼子和偽軍殺氣騰騰而來,包圍了毫無防備的小李庄。史更新的英武、丁尚武的勇猛、解老轉的狡猾、肖飛的神奇豬頭小隊長的驕橫、毛利的殘暴、高鐵桿的喪盡天良將這場戰爭推向了一次次高潮。

戰爭漸漸轉入尾聲,暴雨中,狼狽逃回縣城的豬頭小隊長向貓眼請罪,欲當眾剖腹謝罪。出乎意料,貓眼司令並沒有對豬頭大發雷霆,而是大談細菌戰的威力和大日本帝國的神聖計劃……貓眼攙扶起豬頭:沒有完成任務之前,剖腹就是逃避。豬頭更加為沒能按期完成修路任務而愧疚。貓眼對公路是否通暢大不以為然,原來,狡詐的貓眼早有安排。

鬼子兵在狂風暴雨中整肅待發。經過英勇的奮戰,大部隊圍殲鬼子。

史更新擊斃貓眼,親手點燃細菌船。我們八百萬冀中軍民團結成一個力量在生死關頭,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5. 杠桿原理是誰發現的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於地中海中部的西西里島。在阿基米德11歲的時候,菲迪阿斯將他送往埃及深造。阿基米德長到7歲的時候,父親為他請了最好的教師,教他數學、天文學、哲學和文學。群眾中流傳的伊索寓言、荷馬史詩,是阿基米德最愛聽的故事。這些故事給了他智慧。

阿基米德來到亞歷山大的時候,歐幾里得已經去世,他的學生埃拉托色尼便成了阿基米德的老師。師生之間感情甚洽,他們一起討論數學、天文學、力學方面的問題,一起看戲劇,聽音樂。每當風和日麗之時,他們還一起去散步或游覽尼羅河。就在這種融洽的關系中,阿基米德的知識和智慧一天天豐富起來。

阿基米德從11歲去亞歷山大學習和工作,直到47歲才回到敘拉古,時間是公元前240年。在這時正是他的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他被委任為亥厄洛國王的顧問,繼續從事數學和力學方面的研究。

在阿基米德記有他靜力學研究成果的《論平面的平衡》一書中,他從一系列公理出發,推證出物體A、B的最重mA、mB,與它們分別到支點O的距離OA和OB有如下關系:

mA/mB=OB/OA

這就是著名的杠桿原理。阿基米德非常欣賞自己的這一發現。據說,他曾以這樣的豪語評價杠桿的作用:「給我一個穩固的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

阿基米德在流體靜力學研究上取得的一個最偉大的成就是發現了浮力定律。

他著成了《浮體論》這部流體力學的經典著作。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任何浸在水中的物體,它在水中失去的重量等於它所排開的水的重量。」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密度小於水的物體,用力使它下沉,就要克服一種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所排開的水的重量。」這就是浮力定律,又稱阿基米德定律。這一定律,不僅僅對於水,對一切液體、氣體都適用。

阿基米德設計和製造成功了一種省力的提水機械:讓一個斜面繞在一根軸上,構成一個類似現在的螺桿式的東西。螺桿置於一個兩端開口的圓筒內,一端裝有可使螺桿轉動的搖柄。這時,只要把圓筒的下端置於水中,再用力輕輕搖動螺桿,水就會沿著螺紋的斜面爬升,直到從圓筒的上端流出來。從此,這種機械被稱之為「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為了保衛祖國,他把自己的晚年全部獻給了抵禦敵軍的器械的研究,先後研製成功投石機、回轉起重機等武器,一次又一次地打敗了羅馬軍隊的進攻。

由於阿基米德所發明的種種武器的威力,終使羅馬軍隊攻佔敘拉古的意圖長期未能得逞。羅馬的海軍統帥馬塞拉斯在吃了多次敗仗以後,沮喪地說,阿基米德這個「幾何學妖怪」使我們出盡了洋相。

阿基米德用他的智慧照亮了蠻荒時代的天空,使文明的曙光照耀著歐洲大地。他像一個純真的孩童,沉醉在科學的翱翔中,渾然不受名利的影響,甚至連死亡的陰影也不能遮擋這種為科學而獻身的巨大喜悅和幸福。

6. 林麗的個人簡介

林麗, 女,漢族,1965年10月生於四川榮昌縣。1986年於原成都地質學院地質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89年於原成都地質學院獲古生物學及地層學專業碩士學位,1993年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古生物學及地層學博士學位,並到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任教。1994年由地礦部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9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增列為博士生導師。現任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副館長、第三屆全國地層委員會委員。
自1989年以來,林麗教授長期從事生物成礦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後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拉爾瑪金礦床中的生物-有機質-流體成礦作用研究」、「古代熱水沉積成礦中的生物有機分子環境指標研究」,「古熱水成礦區特殊生物群的研究」。1項地礦部青年地質學家基金項目「西秦嶺熱水成因岩金屬的生物成礦研究及應用」, 1項四川省跨世紀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和開放實驗室基金項目,並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雲南新生代斷陷盆地環境地質紀錄及化石燃料的形成」等2項項目的研究。
林麗教授立足於生物成礦這一地學前緣領域,選擇貴金屬的生物成礦研究這一難點,採用多學科交叉,多種方法相結合,野外實地觀察與室內模擬實驗相配套,古代的熱水沉積與現代熱泉與熱水活動相聯系,以熱水(液)環境中的貴重金屬的生物成礦研究為主攻方向,圍繞秦嶺金、鈾、鉛、鋅、銅多金屬成礦區開展生物-有機質-流體成礦作用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拉爾瑪金礦床中的礦源層是熱水成因的硅質岩,硅質岩中與金關系密切的生物先體為海生低等菌藻類生物,拉爾瑪金礦床的形成是生物-有機質-流體共同作用的結果;活體生物富金能力最強;熱水環境下溫泉藍細菌富金能力最強,並且為生物所富集的金易於遷出參與成礦;在由沉積→成岩→成礦過程中,隨著生物活體→死體→腐解有機質→有機淤泥→有機岩的變化,有機質對金的富集作用越來越小,並隨著機質成熟度的增加,其富金能力變弱而解析金能力卻增強的動態變化;油田鹵水萃取金的能力強於無機流體;藍細菌活體聚金機理主要是參與生命活動的吸收作用,與金離子結合的生物配合物主要是含硫有機化合物,生物體中蛋白質的含金量高於脂類和糖類等結論。並在有關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SCI收錄2篇,EI收錄4篇;專著1部,合著學術專著2部。研究成果經中科院院士楊遵儀、葉連俊等評審認為「在生物成礦作用的研究上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在跨學科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進展」。2000年相繼榮獲「第八屆侯德封獎」 、「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主持的國家基金項目獲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林麗教授在教學上兢兢業業,相繼為本科和研究生主講過「古生物學原理及新進展」、「生物成礦學原理」、「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基礎」等課程。2000年榮獲「成都市十佳青年教師稱號」。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其中已畢業1名,在讀碩士研究生2名。
林麗:,1975年4月出生,1996年獲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學士學位,同年錄取第二軍醫大學生理學碩士研究生,1998年提前攻讀博士學位,2001年獲生理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職。現任第二軍醫大學生理學教研室副教授,兼任中國生理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和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2003年11月-2006年8月先後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迄今作為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已發表科研論著14篇(其中SCI收錄10篇)、綜述6篇。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作為主要骨幹參加國家973項目子課題2項(其中1項已結題),2008年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主要從事心血管活性物質在心血管活動調節與功能紊亂中的作用及機制的研究。

閱讀全文

與杠桿林麗學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華興投資集團 瀏覽:409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深圳 瀏覽:607
鎂鋁合金加工上市公司 瀏覽:279
美元兌人民幣10月10日匯率 瀏覽:325
鄭煤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77
人民幣幣港幣匯率今日價格 瀏覽:404
1986匯率 瀏覽:284
江西融資性的金融擔保公司賺錢不 瀏覽:887
有價證券理財產品 瀏覽:228
凱城公司理財講的怎樣 瀏覽:254
11月興業銀行理財產品一覽表 瀏覽:23
晶豐明源股東信息 瀏覽:673
金融服務許可 瀏覽:878
美圈控股集團董事長 瀏覽:460
創始股份截止 瀏覽:162
外匯論文 瀏覽:412
車貸金融公司顯示風控 瀏覽:434
珠海銀隆股東 瀏覽:179
比亞迪金融有限公司怎麼樣啊 瀏覽:8
2016年7月港元匯率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