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dsge模型的參數和變數穩態值怎麼求
參數化建模是參數(變數)而不是數字建立和分析的模型,通過簡單的改變模型中的參數值就能建立和分析新的模型。參數化建模的參數不僅可以是幾何參數,也可以是溫度、材料等屬性參數。在參數化的幾何造型系統中,設計參數的作用范圍是幾何模型。但幾何模型不能直接用於進行分析計算,需要將其轉化為有限元模型,才能為分析優化程序所用。因此,如果希望以幾何模型中的設計參數作為形狀優化的設計變數,就必須將設計參數的作用范圍延拓至有限元模型,使有限元模型能夠根據設計變數的變化,實現有限元模型的參數化。
⑵ 送分!先到先得!條件:採納率40%-60%之間!
dfgdsgesreffdgd
40算吧
⑶ dsge模型中的家庭效用函數有幾種類型
對於單個u_t,
c_t來說,其取值是連續的。但是對於index
t來說,
t是離散的。
效用函數
顯然是連續的,加總每期的效用是離散的,是用
西格瑪
求和而不是積分。
求導
是對
拉格朗日
或者貝爾曼方程求導的
⑷ 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的資料
伽利略 Galileo 1564~1642
義大利數學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是最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的天文學家,也是日心說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伽利略早先把科學實驗和數學方法相結合用於力學研究,對現代科學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632年,伽利略發表《關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闡述了他對日心說的支持。次年完成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概述了他早期的實驗和對力學的研究,正是這些研究成果和思想,為以後牛頓力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Yalishiode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生於馬其頓的斯塔吉拉鎮,卒於希臘的哈爾基斯。
亞里士多德是馬其頓王家醫師尼科馬科斯之子,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師傅。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創辦呂克昂(Lyceum)學校,形成「逍遙派」,因邊講學邊散步而得名。
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論述過力學問題。他已經具有正交情況下力平行四邊形(見靜力學公理)的概念。他解釋杠桿理論說:距支點較遠的力更易移動重物,因為它畫出一個較大的圓。他把杠桿端點重物的運動分解為切向的(他稱為「合乎自然的」)運動和法向的(「違反自然
的」)運動。亞里士多德關於落體運動的觀點是:「體積相等的兩個物體,較重的下落得較快」,他甚至說,物體下落的快慢精確地與它們的重量成正比。這個錯誤觀點對後世影響頗大。後來法國人N.奧爾斯姆等給出正確的見解,但沒有加以驗證。16世紀末S.斯蒂文和伽利略
不僅從理論上說明,而且用實驗證實了亞里士多德的錯誤。
亞里士多德還認為:「凡運動著的事物必然都有推動者在推著它運動」,但一個推一個不能無限地追溯上去,因而「必然存在第一推動者」,即存在超自然的神力。這里的運動是指一般意義下的運動,也包括力學運動在內。
亞里士多德關於落體運動的論述見於《論天》(DeCaelo),他在另一著作《物理學》(有中譯本,198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中曾多次應用他的落體定律。這是一本關於自然哲學的著作,主要討論運動。